第722章 你们不愿我也不意
所有大臣都沉默了。他们可以不满,但不能自欺欺人。这么多年来昌邑城靠的是兵器和一个战神郭犀。如今兵器依旧强盛,前提是龙城的火药不用在战事上。但战神却已经实实在在的不在了。
东方旭趁众大臣沉默的时候道:“不是本王不想为昌邑城谋更多的利益,可是失去一座粮城总比失去一个城国好!龙君主答应本王,只要昌邑城不再起那样的心思和陪一座粮城做补偿,他会说服与龙城交好的城国不再针对昌邑城。”
“当时皇上被珏王爷下药软禁,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九王爷的存在,所以费劲心机见了九王爷。”潘公公这时站出来道:“皇上让九王爷去芸城见安平公主,也没有告诉九王爷,皇上与珏王爷以前做过的伤害安平公主的事。只告诉他只要不是危及到整个昌邑城的存亡,所有事他都可以做决定。在老奴心中,面对这样的困境,九王爷能见到安平公主和萧城主,说明有他不俗的能力。”
潘公公的话让众大臣消除了一些疑虑。他们心里是不舍一座粮城就这样落入龙城手中,但是换做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未必有这个魄力和能力去见和见到安平公主和萧诚义。
“那么其它城国呢?”
“陈大人说的是北边的一些城国吧?昨日宴席上廖学士的一席话,让本王觉得他对北边城国的习俗比较了解,所以本王想沐休之后,让他作为使臣出使北边的一些城国。”东方旭借机把廖皓宇推了出来。
感受到众多目光,廖皓宇道:“微臣一定不负皇恩所托,尽全力说服北边的那些城国能与昌邑城永久的和平共处!”
廖皓宇与早上的那几个大臣,是认定东方旭就是他们未来的君主。但为了不招来是否,他还是不敢表现的太明显。本来想说的王爷所托也变成了皇恩所托。
东方旭道:“本王替父皇谢过廖学士为城国殚精竭虑!父皇昨日的承诺也是该兑现的时候了。潘公公,父皇现在这个样子,也只能由你替代父皇去廖府去宣旨和送礼了!”
“是。”事前早就商量好的潘公公,爽快的答应了。
说完外事,东方旭道:“各位大人对茴暮如此不舍,不知道对梁城有何想法?”
众大臣再一次沉默了。不是因为他们想舍弃梁城,而是熟悉梁城的大臣知道,要处理好梁城的水患,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在没有得到确切的其它城国不会为难昌邑城的消息之前,他们怎敢轻易的发表意见。
许久没有得到大臣的回应,东方旭道:“各位大人是没有想法还是想让梁城自生自灭?”
众大臣对自己身边的人面面相觑了一番,又相互嘀咕了一番,还是由陈大人站出来道:“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国强盛的。但要让梁城回到以前的样子,需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还要人力,物力,甚至是银子。臣等也知道长远来说,越早处理好梁城的水患对昌邑城越有利,可是如今的局势昌邑城真能把精力放在梁城上吗?”
东方旭道:“本王知道本王的话不能让各位大人信服,所以不会让各位大人把城国的将士放在梁城的事上。但是御林军总可以抽出一部分来吧?”
若真要认真起来,御林军的能力和兵力不比任何一支军队差。可没有一个城国会把御林军用在与皇家人有关的事上。
陈大人犹豫道:“这妥当吗?”
东方旭道:“怎就不妥当了?”
陈大人以为东方旭不是在宫中长大,所以不知道御林军存在的意义:“梁城的事不是小事,但毕竟不是与皇家有关的事。”
东方旭道:“昌邑城里的事哪一件与东方氏无关?龙君主能将龙城的御林军带去治理水患,昌邑城怎就不能?”
“九王爷的意思是您要亲自去梁城?”陈大人再次误会了东方旭的意思。
东方旭道:“若是父皇这几天能醒来,或是皇城有人打理,本王不介意带御林军前往梁城。”
没有人苟同东方旭说的,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正殿里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就连豁达的瑾妃都陷入了沉思中。虽然她在一些事上直率得不像样,可她是个实实在在的古人,从小就灌输了妇戒,伦理道德什么的,所以对超出她所能接受的范围内的事,还是有所顾忌的。
在东方旭等的微皱眉时,终于响起了一道声音:“九王爷若信得过微臣,微臣愿带御林军前往梁城!”
东方旭没想到第一个维护自己的人是程剑辉。其他人他还有说话的权利,但程剑辉就算他们关系再不好,难不保他人有别的想法:“相信在此的各位大人没有一个不觉得本王信不过程将军,所以这个问题应该问在此的各位大人!”
程剑辉所说的正是东方旭所要的。正如东方旭所想,若是他不顾及众大臣直接做了决定,他们一定会找什么理由反驳。而今东方旭把决定权交到他们手中,还真不知道该同意还是该坚持己见。
半响廖皓宇道:“近段时间虽然天气晴朗,但也算得上是天寒地冻。京都的所有水源除了水井都被冻着,所以微臣想梁城的水是不是也冻住了?”
陈大人眼睛一亮道:“廖学士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天别说是人了,就是马匹和马车都无法通行。就算排除了万难,程将军带着御林军到了梁城,如何能把那么厚的冰块撬出来?”
从刚才陈大人和众多大臣的态度来看,以后若是坐上上位,东方旭觉得以后遇到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少。
既然决定了,东方旭觉得自己还真不能像以前那般温和,否则以后的日子可有他受得了。
“看来各位大人一点都不认同本王这个王爷!正好本王也不想接这么大一个烂摊子。”
众大臣虽然不认识东方旭,但对程府公子的事还是有所耳闻的。眼前这个程公子可一点都不像他们耳闻的那般好说话啊!没有一个君王乐意自己受制于哪个臣子,同样的臣子也不希望他们的君王独断专行,虽然他有这个权利。
东方旭趁众大臣沉默的时候道:“不是本王不想为昌邑城谋更多的利益,可是失去一座粮城总比失去一个城国好!龙君主答应本王,只要昌邑城不再起那样的心思和陪一座粮城做补偿,他会说服与龙城交好的城国不再针对昌邑城。”
“当时皇上被珏王爷下药软禁,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九王爷的存在,所以费劲心机见了九王爷。”潘公公这时站出来道:“皇上让九王爷去芸城见安平公主,也没有告诉九王爷,皇上与珏王爷以前做过的伤害安平公主的事。只告诉他只要不是危及到整个昌邑城的存亡,所有事他都可以做决定。在老奴心中,面对这样的困境,九王爷能见到安平公主和萧城主,说明有他不俗的能力。”
潘公公的话让众大臣消除了一些疑虑。他们心里是不舍一座粮城就这样落入龙城手中,但是换做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未必有这个魄力和能力去见和见到安平公主和萧诚义。
“那么其它城国呢?”
“陈大人说的是北边的一些城国吧?昨日宴席上廖学士的一席话,让本王觉得他对北边城国的习俗比较了解,所以本王想沐休之后,让他作为使臣出使北边的一些城国。”东方旭借机把廖皓宇推了出来。
感受到众多目光,廖皓宇道:“微臣一定不负皇恩所托,尽全力说服北边的那些城国能与昌邑城永久的和平共处!”
廖皓宇与早上的那几个大臣,是认定东方旭就是他们未来的君主。但为了不招来是否,他还是不敢表现的太明显。本来想说的王爷所托也变成了皇恩所托。
东方旭道:“本王替父皇谢过廖学士为城国殚精竭虑!父皇昨日的承诺也是该兑现的时候了。潘公公,父皇现在这个样子,也只能由你替代父皇去廖府去宣旨和送礼了!”
“是。”事前早就商量好的潘公公,爽快的答应了。
说完外事,东方旭道:“各位大人对茴暮如此不舍,不知道对梁城有何想法?”
众大臣再一次沉默了。不是因为他们想舍弃梁城,而是熟悉梁城的大臣知道,要处理好梁城的水患,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在没有得到确切的其它城国不会为难昌邑城的消息之前,他们怎敢轻易的发表意见。
许久没有得到大臣的回应,东方旭道:“各位大人是没有想法还是想让梁城自生自灭?”
众大臣对自己身边的人面面相觑了一番,又相互嘀咕了一番,还是由陈大人站出来道:“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国强盛的。但要让梁城回到以前的样子,需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还要人力,物力,甚至是银子。臣等也知道长远来说,越早处理好梁城的水患对昌邑城越有利,可是如今的局势昌邑城真能把精力放在梁城上吗?”
东方旭道:“本王知道本王的话不能让各位大人信服,所以不会让各位大人把城国的将士放在梁城的事上。但是御林军总可以抽出一部分来吧?”
若真要认真起来,御林军的能力和兵力不比任何一支军队差。可没有一个城国会把御林军用在与皇家人有关的事上。
陈大人犹豫道:“这妥当吗?”
东方旭道:“怎就不妥当了?”
陈大人以为东方旭不是在宫中长大,所以不知道御林军存在的意义:“梁城的事不是小事,但毕竟不是与皇家有关的事。”
东方旭道:“昌邑城里的事哪一件与东方氏无关?龙君主能将龙城的御林军带去治理水患,昌邑城怎就不能?”
“九王爷的意思是您要亲自去梁城?”陈大人再次误会了东方旭的意思。
东方旭道:“若是父皇这几天能醒来,或是皇城有人打理,本王不介意带御林军前往梁城。”
没有人苟同东方旭说的,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正殿里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就连豁达的瑾妃都陷入了沉思中。虽然她在一些事上直率得不像样,可她是个实实在在的古人,从小就灌输了妇戒,伦理道德什么的,所以对超出她所能接受的范围内的事,还是有所顾忌的。
在东方旭等的微皱眉时,终于响起了一道声音:“九王爷若信得过微臣,微臣愿带御林军前往梁城!”
东方旭没想到第一个维护自己的人是程剑辉。其他人他还有说话的权利,但程剑辉就算他们关系再不好,难不保他人有别的想法:“相信在此的各位大人没有一个不觉得本王信不过程将军,所以这个问题应该问在此的各位大人!”
程剑辉所说的正是东方旭所要的。正如东方旭所想,若是他不顾及众大臣直接做了决定,他们一定会找什么理由反驳。而今东方旭把决定权交到他们手中,还真不知道该同意还是该坚持己见。
半响廖皓宇道:“近段时间虽然天气晴朗,但也算得上是天寒地冻。京都的所有水源除了水井都被冻着,所以微臣想梁城的水是不是也冻住了?”
陈大人眼睛一亮道:“廖学士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天别说是人了,就是马匹和马车都无法通行。就算排除了万难,程将军带着御林军到了梁城,如何能把那么厚的冰块撬出来?”
从刚才陈大人和众多大臣的态度来看,以后若是坐上上位,东方旭觉得以后遇到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少。
既然决定了,东方旭觉得自己还真不能像以前那般温和,否则以后的日子可有他受得了。
“看来各位大人一点都不认同本王这个王爷!正好本王也不想接这么大一个烂摊子。”
众大臣虽然不认识东方旭,但对程府公子的事还是有所耳闻的。眼前这个程公子可一点都不像他们耳闻的那般好说话啊!没有一个君王乐意自己受制于哪个臣子,同样的臣子也不希望他们的君王独断专行,虽然他有这个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