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因为就他们这点小算计,那都是四爷玩剩下的小猫腻了。 想想也是,四爷这么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光头阿哥能凭借自身过硬实力,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上,便是再虚伪的人,也不敢说自个儿就一点心机都没有,何况伟光正的人设,也不适合四爷这样的人物。 他不但在太子和大阿哥的党派之争中保全住自个儿一脉的亲信,还获得了太子的信任,随后又顺利扳倒了有老八、老九、老十等一众兄弟组成的八爷党众人,直接将老八弄死在了庄上,他真是连头发都愁白了多少根儿…… 那此时的四爷在哪里呢? 他正悠闲自在地坐在前湖岸边的一处观鱼台上钓鱼呢…… “再撒些鱼饵,这些鱼都不上钩啊!”相比起和朝臣淡定分辨的四爷,此时的他显得颇为毛躁,他频频甩杆,累得自个儿一身大汗,再扭头瞧瞧空空如也的鱼篓,他直接把苏培盛当做出气筒了。 苏培盛也是够够的啦…… 他表示,但凡有机会离开四爷跟前儿,孙子才留在四爷跟前儿伺候呢! 不过在没有办法脱离目前这个岗位的时候,苏培盛还是会将孙子装到底的,他一边安抚着四爷,一边动作麻利地将鱼食饵料大甩卖似的往前湖里撒着,同时他也在暗暗琢磨着是不是该让人往这湖里多放些活鱼给四爷增添些乐趣。 苏培盛有此想法,也是因为他认为四爷这性子不大适合钓鱼这项磨练心性的活动。 事实证明,亦是如此。 四爷坐在遮阳的凉伞下,身侧角几上摆满了茶点,一旁还有宫婢捧着湿帕子随侍伺候着,如果不是他身前真有那么一根鱼竿支着呢,任谁相信四爷是在钓鱼呢…… 当满心欢喜得到四爷召见的李卫童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反正他直接戳破了假象。 李卫是四爷从江南捞出来的自己人,他大字不识一箩筐,也不懂官场上那些阿谀奉承的套路,他的妻子又是尔芙的陪嫁大丫鬟玉清,他在四爷府里行走就如同回家一般,连带着和四爷相处都多了几分随意。 他今个儿亦是如此,笑嘻嘻地凑到四爷跟前儿,轻声打趣道:“四爷,您今个儿好闲在啊,这是乘凉赏景呢?” 说完,他就不知道从哪儿拎过一个板凳,直接坐到了四爷跟前儿。 “你跑到爷这里来干什么,再说你这连个安都不请就直接入座的习惯,到底是跟谁学的呢?”四爷没好气地瞥了眼李卫,黑着脸说道。 李卫摘下瓜皮帽,摸摸光溜溜的脑瓜顶儿,嘿嘿笑道:“看来爷今个儿的心情不大好啊,那奴才过来的是不是有些不时候呢,奴才今个儿其实是想来和爷商量下去织造府上任的事情,您也知道那里就是一处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啊,奴才这一去,还真是有些发慌呢!” 说完,他就累觉不爱地叹了口气。 李卫本以为傍上四爷这条大粗腿以后,那就是一路青云直上乐逍遥的。 只是他没想到轮到他头上的都是些苦差事啊…… 先是在户部做员外郎,那时候户部还是八爷做主呢,因为他是四爷的人,户部大大小小的官员就没有一个不用斜眼看他的,他真是连喘气都要小心万分,生怕喘气声大点都被人上奏折弹劾。 后来呢,好不容易熬到了外放的机会,本想着能够逍遥自在地混日子了。 结果才刚到任,还没能他将衙门里那点事捋清捋顺,便碰上百年不遇的洪水冲毁了城外的防洪堤坝。 要说李卫这人吧,他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他性格爽直正派,一心要做包龙图、海瑞那样为国为民、刚正不阿的好官,为了能保住城里城外数十万百姓的农田,他不得不和吃拿卡要成风的工部对上,硬生生地从工部将被扣下的修河款要了出来,而且还半劝半吓地让当地的富绅世家出资赈灾。 结果么……他保住了当地百姓的农田,也修出了全砂石结构的防洪堤坝,让继任官员不必再为水患烦恼,但是他也彻底得罪了当地的富绅世家和工部官员。 随后,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当地的富绅世家齐齐发力,合伙设计坑得他丢官回京。 如果不是当地百姓送上的万民伞护身,又有四爷为他在康熙帝面前解释,他回京以后,不但没可能官复原职,不落个流放发配的下场,那都得算是他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再然后,李卫痛定思痛,打定主意不再干这种莽夫之举了。 因为原本他是腿肚子帖灶王爷的孤家寡人一个,要是没有四爷在洪流里将他救起,他这条小命都丢了,他心里总有种这条命是捡回来的感觉,又有机会实现他幼年的理想去效仿包龙图、海瑞这些好官。 那拼一拼、搏一搏,不管不顾些,也不在意。 不过现在不同了,他也是有家眷妻儿的人了,他能豁出这条命去报答四爷不假,却不能完全不顾及家眷妻儿吧。 可惜,还没等他在四爷跟前儿表态呢,他就被四爷丢去户部清欠了。 康熙帝一道恩旨,体恤朝中官员俸禄不高,可以在户部借款,缓解下手头不方便的尴尬,却没有定下该如何还款的规矩,结果朝中官员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多多少少都在户部借了一笔银子,这一来二去就将户部借空了。 当康熙帝发现户部都被借光了的时候,康熙帝想起了他那个铁面无私、处事干练的好儿子四爷童鞋了。 四爷童鞋也真是不负众望,那真是铁面无私到极致了。 甭管欠款的人是谁,也甭管欠款的人官位多高,连宗室长辈的欠款,他也完全不留情面,但是他这么做的结果,无疑是会惹怒宗室和朝中众臣,康熙帝为了平息朝中的动荡,直接和四爷来了个翻脸不认人,不但没有奖赏四爷,还将四爷的差事多了,又一次丢到刑部去做冷板凳了。 而四爷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呢? 那就是一个撞到南墙都要将南墙撞到走过去的人。 他虽然被康熙帝夺了差事,但是他表示清欠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他不但直接将李卫塞过去了,还特地在朝上替李卫求了个奉旨办差的尚方宝剑,让李卫可以和那些一品、二品、公侯伯爵们掰手腕,还亲自压着老十那个倒霉蛋去户部还款,让老十在康熙帝跟前儿狠狠告了他一状。 李卫对此,也是够了。 他再次被丢到了风口浪尖上,虽然保证了户部丰盈,却得罪了仇人无数。 尤其是十爷。 李卫表示,他感觉十爷看到他的时候,那眼睛都是通红通红的,要不是他有康熙帝的圣旨护身,估计这位性格莽撞急躁的十爷都能拔剑把他捅死。 为了保证自个儿和妻儿老小的人身安全,户部的差事办完,他迫不及待地要跑了。 四爷也理解他的为难之处,这次并没有挽留他,更没有借此替他向康熙帝请功,反而亲自替他请罪,表明他在办差过程中的手段过于激烈,不过康熙帝到底是明白李卫的功劳的,所以还是抬举他做了苏/州织造。 织造府,一直都是一处人人向往的肥差。 别看织造府的总管官员品级不高,也就是正四品,但是织造府却是实实在在独立于三司六部外的一处衙门,更拥有密折特权,直接对皇上负责,所以能够坐上织造之位的人,那基本就可以确定是皇上的亲信了。 不过权力过大,也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诱惑。 江南本就是富庶之地,而织造府打交道的,更是以巨商富贾居多。 李卫想想之前自个儿在刑部大牢里看到的一众获罪官员,心里真是蹦蹦跳啊,他倒是不担心自个儿和家眷管不住手,但是他被人算计怕了,当初不过是几个富绅世家就将他坑得获罪回京,这要是和那些巨商富贾对上,再想想京里那些紧盯着这块肥rou的大佬们,他如何能不心惊rou跳呢…… 他今个儿过来见四爷,主要也是想要讨个主意。 李卫也打定主意了,要是连四爷都没办法,他宁可辞官归乡,也绝不趟这趟浑水,因为他这小胳膊小腿儿的,真是禁不住这些大佬们的折腾,丢官获罪是小,连累了家眷老小就不值当了。 他的这些担心,四爷如何不知道呢…… 不过他还是想要故意为难为难李卫,就如同他之前让人领着李卫去牢里溜达一圈,让李卫亲自去看看那些前辈罪臣的目的一样,只有李卫能够坚定本心,李卫才能够安然无恙地回来,如果李卫做不到这点,四爷也不会放他去的。 毕竟他和李卫之间,不单单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更是相交多年的朋友了。 别看四爷面上冷冰冰,一副冰山模样,但是心里是很热情的,标准的射手座性格,其实他这副冷冰冰的冰山模样,那也是在康熙帝嫌弃他喜怒形于色后故意练出来的扑克脸,只要是熟悉他的人,其实都知道他私下里是个碎嘴子。 比如李卫就很了解他的性格,所以私下里并不是太拘泥于礼数。 正因为如此,李卫才敢大大咧咧地找上门来求四爷支招。 四爷也并不排斥这种亲近的举动,他故作深沉地板着脸思索片刻,冷冷道:“如果你真的太担心,那爷想法子让内务府那边另派一个能干些的人和你配合吧,这样你能放心些了吧!” “如此,那奴才就谢过四爷体恤了。”李卫闻言,欢喜地拱手作揖道。 “别耍嘴皮子了。 你是不必担心当地的富商巨贾和京中的一些人插手干涉你织造府的事情了,但是你要是管不住自己和亲眷们的手,真的做了些不该做的事儿,那你也别怪爷翻脸无情。 李卫,你要记住一点。 爷这次派你去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当地织户、桑户们的尴尬境地的,爷可不希望你成为那些人盘剥百姓的一把钢刀。”四爷没好气地摆摆手,制止住李卫还未说出口的奉承话,沉声敲打道。 李卫闻言,脸色严肃地点头答道:“四爷,您放心,奴才不敢说自个儿能做好您吩咐下来的这些差事,但是奴才还不至于忘了自个儿何以落得个衣食无着的下场,奴才可是要做包龙图、海瑞那样的清官、好官的,要是奴才真没了良心,和那些个贪官一样,您直接砍了奴才的脑袋,奴才绝没有半点怨言。” “说得倒是挺好听的,你不说,爷到时候也会要了你的脑袋。”四爷冷哼道。 不过四爷这话虽说得生硬,但是面上却已经流露出些许满意之色,他抬手拍拍李卫的肩膀,将眼前摆着的鱼竿往李卫手里一塞,轻声吩咐道:“正好你也没事,陪爷在这里钓钓鱼吧,一会儿再让苏培盛安排人去给你府里的妻儿去传个信,一块在园子用顿家常便饭。”说完,他也不给李卫拒绝的机会,直接就让苏培盛下去安排了。 苏培盛表示,他特么就是个倒霉催的命。 这大热的天儿,四爷和李卫那龟孙坐在凉伞下乘凉,四爷也就罢了,李卫这龟孙怎么也得自个儿伺候呢,真是没地说理去了。 他看过李卫最狼狈的样子,也习惯了李卫流里流气的做派,对李卫真尊敬不起来。 苏培盛心里虽然不服,但是却也不会不识好歹,他丢给李卫一记大大的白眼,将旁边空着的鱼竿穿好了鱼饵递给四爷,又将装着鱼食饵料的小竹筐交给李卫,交代了跟前儿的仆从宫婢仔细伺候着,下去安排人给李卫府里的家眷传信去了。 同时,他自个儿去牡丹台给嫡福晋尔芙童鞋报信去了。 虽然四爷没有吩咐,但是他知道四爷的意思,其实就是留李卫和李卫的家眷在牡丹台和嫡福晋一块用顿家常便饭,毕竟李卫的家眷玉清是尔芙的陪嫁大丫鬟之一,既然请了李卫的家眷来园子里,怎么可能不给嫡福晋和自个儿陪嫁大丫鬟亲近亲近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