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龙图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圣贤之路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圣贤之路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

    登基大礼越来越近了,牧景登基之前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如今牧景主要精力,还是在登基之前,完成对新政的布置。

    他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必然是在新政上有所作为,所以提前做好准备,能省掉他不少的功夫。

    在新政方面,牧景是直接从中枢动手了,如今已经开始慢慢的改变了,明国的制度,早已经和前朝完全不一样了。

    昭明阁下,政事堂,政事堂执掌各部衙门。

    户部,吏部是大部,户部尚书是鲍苏,吏部尚书是秦颂,秦颂已经入阁了,鲍苏也即将入阁,这两部,是大部,也是整个明国体系的支持。

    户部主钱,钱可是关键,不管是地方治理,还是打仗,都是少不了的事情,鲍苏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好,不然也不能够被挑选入阁参政。

    吏部主人事,选人治天下,这个官吏选拔,才是关键性的问题。

    所以才让已经卸职入阁的秦颂,再一次担任吏部尚书,他执掌的吏部,算是整个政事堂最大的一部。

    另外还有刑部,礼部,兵部,工部……

    六部是少不了的。

    但是牧景肯定是吸收了封建王朝的教训,不仅仅是建立六部的,六部之外,还有好些部衙,比如大理寺,六扇门,都是大部。

    农部,也是大部。

    神州几千年来,包括两千年后,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是天下的一个根基,特别是在这种经济不能繁荣起来的古代,粮食就代表一切。

    有钱都未必能买到粮食,但是有粮食,却能稳固一方。

    在这个温饱都没有能够达到的时代来说,有一口饭吃,什么礼义廉耻,什么家财万贯,那都是的扯淡。

    农业的重要性,是能够让一个国家稳固下来的根本。

    牧景对于农部自然很看重。

    农部尚书,柳陵,柳奉仁。

    柳陵不算是世家子弟,但是也不算是寒门子弟,他算是一个地方豪强的家族出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家族之中,他其实也不算是比较出色的,多年来被扔到一旁,在南郑县衙,汉中府衙,都做过,但是基本上都是微薄小吏而已。

    他明主是牧景,牧景当初进入了汉中,为了迅速把破坏的农业给重新建立起来了,亲自组建的农曹。

    这就是农部的前身,集合麾下各个府衙县衙对农业能力特别的人,大力发展的农业种植。

    柳陵脱颖而出,成为农曹主事,然后步步高升,随着牧景建立明国,农曹变成农部,如今他已经是农部尚书,位列明国朝堂上的大员。

    一部尚书,是入阁参政的门槛,如果柳陵日后有足够多的功勋,表现出足够大的能力,他入阁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入阁参政,是所有明国官吏的梦想,柳陵也期望过,越是期望,越是有动力,他在农部,越干的出色。

    农部主农耕大事,这些年明国能保持对外征战的底气,就是农部给了。

    其实这些年不算是风调雨顺的,小型的洪灾经历过,旱灾也经历过,有一年还经历了一场的蝗灾。

    但是明国都一一的撑过去了,虽然也有受损,但是相对于往年而言,简直是可以忽略不算。

    这当然有牧景的功劳,治灾得用奇招,牧景来自未来,这种奇招层出不穷,另外就是一个明国在科技上的发展,是时代的标杆。

    这才造成了明国农业的稳定,而这里面,也有柳陵的能力,柳陵是一个开拓不足,但是任何事情都会不打折扣的去做的最好的性格,他在农业上,开拓有左侍郎谷梁庆,右侍郎叶知,而他稳住大局,就是对明国最好的贡献。

    农部的官衙,是一个三层楼,青砖红瓦的大楼,就在明王宫东翼,距离不足三百米而已,站在二层楼上,也能看到前面的日月大街的繁荣。

    牧景坐在阳台上,一边看着日月大街的风景,一边听着柳陵的汇报。

    “目前农部对汝州和洛州的土地,都要重新丈量过了,另外要挑选适应的农作物,今年快入冬了,估计希望已经不大了,但是从明年开始,不管是汝州还是洛州,都要跟得上我们春耕的节奏!”

    柳陵一边看着牧景眯着小眼睛享受,一边禀报,有些无奈,不过牧景亲临农部,也是大好的机会,这是对农部器重:“另外西凉那边,我们得重新寻找耕种的品种,产量方面,没办法达到我们的要求,还有西羌,西羌的土地更显得特别,而且气温完全不一样,我们需要科技院的帮忙,才能确定合适种植什么!”

    “还有,我们发现,南方虽然瘴气很多,山岭不少,但是他们的土地很肥沃,根据我们的调查,南方能做到了水稻一年两季,如果我们在你南方加大投入种植,我相信南方将会成为我们的粮仓!”

    “再一个,我们和科技院那边合作,正在研究怎么沤肥,能让肥料变得更加有养分!”

    “目前蜀黍的种植,也还算是不错,我们不仅仅提高的种植面积,在产量上,也有了进步了,如果明年能让我们的蜀黍大丰收,我相信明国不会有一个饿死的人!”

    柳陵的声音让牧景有些昏昏欲睡,当然,他也不是听不进去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他还是听入耳朵里面去了。

    “不被饿死,多么简单的一个愿望啊!”牧景长叹一声,打断了柳陵的汇报,有些感概的说道:“怎么就这么难做得到的呢?”

    就算是他也不敢说,明国没有一个被饿死的人,虽然不是饥荒年,但是长年战乱,明国就算有余粮,也得先保住朝堂粮库的满额,地方而言,百姓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苦的,到了冬天,冻死饿死的人,还是存在,只是比例很少很少,百万分之一这样的概率而已。

    即使是这样,明国已经是所有百姓认为的天堂了,那些处在地狱之中的,比如中原,河北,幽州,每年饿死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曹cao这些雄才伟略的人,不是不想去做事情,而是被战争给牵绊住的,根本没办法腾出手来了,他们只能兼顾大局,大局就是百姓还能生活下去,饿死一两个而已,不至于造反,要是好像当年黄巾起义那样,那就是冻死饿死一大堆,才会导致百姓司空,被张角利用,直接造反。

    可这个时代,就是这么落后了,距离温饱,都还有很长的距离,哪怕不饿死,想要吃饱饭的家庭,少之又少。

    牧景只能说,他距离成功,还有一个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如今顶多不过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

    “大王,我们都是从那个乱世之中走出来的,曾经经历过无数次战乱,吃过树皮,还曾经为了一口饭而杀过人,易子而吃如此残酷的事情,我们也见识过,吃饱一口饭,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柳陵看着有些忧愁伤感的牧景,忍不住劝谏的说道:“但是,我认为,生在明国,已经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我们还做不到让他们人人吃饱饭,但是别的百姓看不到希望,而我明国的百姓,他们看到未来能吃饱饭的希望了,我们农部这些年的努力,足以让百姓们对我们有绝对的信心!”

    “农部的功劳,孤不会忘记了!”牧景点点头,这些年农部的贡献,不必刑部户部差多少,哪怕是前线的将士们,都要记住农部,若非农部的官吏上下齐心,保住明国农业,哪里来如今明国充足粮食的储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