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129章 筹集新军和卫所改革

第129章 筹集新军和卫所改革

    孙承宗毕竟是一个实干家,对于崇祯提出来的这种实质性问题,他无法回避,也不愿意回避。而韩爌等人道德文章大约写的是不错的,但是遇到这种不能用经义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只能在边上爱莫能助了。

    看到孙承宗沉默下来,朱由检趁机说道:“自古以来,朕从没见过军队不经过训练就能打胜仗的,现在辽东之地募兵已经占据了十之三四,但是真正经过训练的又有几人?

    昔日戚少保平倭,还要练军三年,而今日诸官却只一味贪图多募壮士,而不思训练士兵,这样的军队招募的再多,也不过是一群散沙游勇罢了,除了消耗军饷,给东虏送人头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为?

    所谓守住城池就是胜利,简直就是荒唐。难道我大明还能把所有的农田都围在城墙之内吗?没有了农人下田耕种,士兵吃什么?用什么?他们的军饷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一群虎狼多招募一些倒也罢了,招募一群绵羊回来,这是嫌东虏吃的不够尽兴吗?”

    文震孟听到这里有些不服气了,他忽的站出来劝谏道:“我大明官军乃是仁义之师,焉能像东虏学习,成为一群虎狼,陛下此言实在有违圣贤之道,臣请陛下慎思之,谨言之。”

    朱由检奇怪的看着文震孟说道:“文卿是想朕做宋襄公吗?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宋襄公对敌人倒是挺讲仁义,然而宋亡之后,敌人对宋人讲仁义了吗?对大明的敌人讲仁义就是对大明百姓的暴虐,文卿难道不明白吗?”

    刘宗周对于文震孟被崇祯诘问的无言以对的场面,视若未睹。孙承宗却不能看着为自己解围的文震孟陷入困境之中,他不由出声询问道:“然则以陛下之意,究竟是要如何呢?”

    朱由检看着孙承宗说道:“无他,精简兵力,裁汰老弱,凡是为国捐躯和负伤的将士们,都应该得到朝廷的照顾。”

    稍稍停顿了一下后,他继续说道:“卫所制度实行两百余年,到了今天,既不能抵抗外敌,又不能安靖地方,辽东战场用募兵为主力,而平定奢安之乱用的是土司兵,可见大明军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朕预建立一支新军,以卫京师。孙先生久在军中,娴熟于军务,朕想请孙先生来筹建这支新军。”

    孙承宗已经都是军制改革的倡议者,他担任兵部尚书时曾经向天启上疏,历数军中各种弊政,想要推行军事改革。他在疏中说道:明军“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边,而且增置文官于幕府”。“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认为“将从中御”不妥。因此,他主张“今天下当重将权。选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在天启的支持下,孙承宗在辽东开始了他的试行军制改革。可惜他的眼光并没有超出时代的局限性,他的重将权,结果却造就了辽东将门这个奇葩的军事集团。

    简单来说,孙承宗的军事改革就和曾国藩的建军思想差不多,但是在军队实际建设上,孙却远远不如曾国藩切近实际。

    孙承宗依靠的建军对象是辽东将门,他希望把这些将门扶植成为大明的边境屏障,但是最后就连他自己,都无法随心所欲的指挥这些军阀化的武人集团。

    而曾国藩却依靠儒生作为下级军官,以乡党为纽带,以保卫名教为旗帜,自始至终都把湘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心上。湘军是曾家军,但是关宁军却不是孙家军。

    所以湘军可以扑灭太平天国,弄出一个同治中兴的局面出来。而关宁军最后却做了满清的走狗,成了覆灭大明的罪魁祸首。

    孙承宗当初因为柳河之败而自请罢官回乡,未尝不是看出了关宁军色厉内荏的本质。耗尽千万帑金训练出来的关宁军,居然不敢和后金军对阵,反而拖自己人的后腿。孙承宗心灰意冷之下,终于上疏求去。

    经历过辽东之事后,孙承宗也明白了手上有一只可以信任的的军队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崇祯向他提出建立新军时,他只是踌躇了片刻,就抛弃了和韩爌的约定,放弃了争取蓟辽督师一职。

    孙承宗的倒戈,让韩爌等东林党人顿时吃了一个哑巴亏,而刘宗周也很旗帜鲜明的支持,崇祯提出的精兵、实兵之策,在刘宗周看来,一切能节约朝廷支出的政策都是好事。

    孙承宗接受了组建新军的任命,马上就向崇祯询问道:“那么请问陛下,新军的兵员从何招募,军饷如何解决,将官从何处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