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办个护身符
“老太婆,我的那套丝绸褂子放哪去了?”老刘头对着正在厨房做饭的老伴喊了一嗓子。 大清早的,小区里很安静,老刘头突然的一嗓子,声音显得格外地刺耳。 东部沿海地区,鲁东市。 鲁东市东部临海,西部是大片山区,是个东低西高,有山有水有风景的地方。有海,盛产各种海鲜;有山,不缺各种水果。你浮想联翩一下,地方是好吧? 馋人不? 以前,东部靠近海边的地方,都是盐碱滩,因为潮湿,又经常有雾气,所以,除了零星的小渔村,很少有人在此居住。 最近这几年,鲁东市把市政府东迁,地产商趁势在海边盖了很多楼房,为了推介,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海景房,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其中有个小区,最邻近海边,一出小区南门,穿过马路,就是细腻的沙滩,沙滩前面就是大海。 这个小区号称是鲁东市最高档小区,名字也响亮,叫海韵丽都小区。 小区最前头,是几十栋独栋类的别墅。 后面的是一排排电梯洋房。 能在这里居住的,不是商人就是官员,总之,都是不差钱的金主。 七月的天,骄阳似火,大清早的,也闷呼呼地,燥人。 海韵丽都五号楼二单元302房间。 早晨刚起床,老刘头在卧室里对着壁橱翻来翻去捣鼓了半天,没个头绪,探出身来对着正在厨房做早饭的老伴喊了一嗓子。 半天没有回音,老刘头摇摇头嘟囔道:“越老越不拿我当干粮了。” 不一会,挽着袖子,伸着两手的老伴来到卧室,不耐烦地说道: “我在做饭呢,又是啥东西找不到了?”说着话来到壁橱前:“每次找东西都找不着,我看离了我,你是一天也活不下去。” “我想找咱儿媳妇去年给我买的那套绸子褂子,咋找不到了?”老刘头嘟囔道。 “嗨,我以为找啥来,不用找了,我早给你找出来,放客厅沙发上了。” 老刘头的老伴气鼓鼓地翻身回了厨房,随口道:“越老越麻烦人。” “嘿嘿,这么着看,老太婆这个秘书当得这还差不多。”老刘头“嘿嘿”笑着来到客厅。 “赶紧洗脸来吃饭,去晚了还得排队。”老刘头的老伴招呼道。 昨天晚上,老刘头和老伴商量好了,今天去市里的公共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护照。 老刘头的老伴弄不明白,老把出国护照说成“护身符”。 “找出新衣服,好好捯饬捯饬,出了国别让洋鬼子笑话咱们。哎——,咱们出了国对于洋鬼子来说也是那个啥来?对了——是外宾啊。” 老刘头昨天晚上临睡觉前对老伴说。 “就你那个皱皱巴巴的老脸,胡子拉碴,咋拾掇也是个庄户老土,还外宾呢,别猪鼻子上插根大葱——装大象。” 老伴呛了老刘头一个白眼。 “和你这个没文化的老太婆没法拉呱。”老刘头愤愤然。 老刘头,今年五十六岁,属牛。身高嘛年轻时是一米六十五,现在上了年纪,后背有点驼了,估计也就一米六十三四的样子,高高的鼻梁上长着一双小老鼠眼睛,配着一张猴子脸型,憨厚的样子里透着那么一丝小狡猾。 老刘头是个庄户人家出身。 早先的鲁东市,最西端有个塔山镇,以前叫塔山人民公社。各位,您听听就知道了,塔山塔山,塔山林立啊,塔山最西端,大山谷里,有个村叫刘家屯子。 老刘头就出生在这个刘家屯子,大名叫刘二狗。 二狗这个名字是奶奶给他起的。山里人嘛,命贱,父母生下孩子,起的名字不是狗就是猫,反正乡下的人们觉得起个畜生名好养活。老刘头小时候叫二狗子,长大了要上学了,就叫刘二狗。 刘二狗在十几岁那年,一时心血来潮才进得城来。 现在的老刘头很张狂,张口闭口自称有五个“干儿子”,每个干儿子每年给他十几万块钱,加起来每年就有六、七十万的钱。 六、七十万啊!拿秤杆子称称,足足有十几斤重啊。 老刘头还有家物资公司,在老家还有上千亩的苗圃。 老刘头家苗圃里的银杏树,耐冬树,海棠树啊,树龄都二十来年了,每颗都值几百上千啊。 典型的隐形亿万富豪啊! 老刘头却只是个其貌不扬的老刘头。 海韵丽都靠近南大门处,有一座两层的小楼,海派风格,落地的大玻璃窗。人们坐在屋内,外面的风光一览无余,有人开了茶楼,名字叫清心阁, 老刘头很喜欢清心阁,经常待在那里喝喝茶,看看报纸,偶尔还练练书法。 小学三年级都没上完的老刘头还会写书法啊!——你也不信? 说起练书法来,大伙都觉得小学三年级都没念完的人,能认识几个字?各位,您可千万不要这么认为,俗话说得好:自古高人在民间。 老刘头因为小时候在老家大山里放羊,偶尔发现了隋朝的洞壁石刻,着了迷,每天用手比划着在空中练字,后来又得到来大山考古的教授指点,练就了一手用手指头挥写书法的堵门绝技。 老刘头还和老伴经常去旅行社报团,外出旅游。当然了,他们专挑旅游淡季出游,淡季里价格便宜,最主要的是景点里人少,清静,可以静下心来观赏风景。 “我才不稀罕和那帮子龟孙子们凑热闹呢。”老刘头口中的龟孙们是指那些吃皇粮的。 “这帮子龟孙办啥事都是一窝蜂。说买房,都一齐买房,说买车,又都排队买车。现在兴起旅游,一放假,俺的老天爷来,高速公路上堵得啊,直接成了停车场。再看看那些景点,那叫一个挤,和我小时候放的羊群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