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打脸来得太快了
说到功能研发,Link在第3层折腾出来的功能集合开始被弟兄们吐槽了。 第一个发表观点的是葫芦,在实际使用Link开发的文字编辑功能集合后,他感觉用起来还没有电脑上的盗版office好用,盖因“平台”上的cao作模式和电脑上完全不一样——额外弄出来的模拟键盘和触控型模拟鼠标使他的文字输入变得更累了,他感觉有种在触摸屏上不给用触摸笔的感觉,不管是框选目标文字还是复制粘贴都变得特别的麻烦。葫芦特别问道:“既然都用‘平台’来编辑文字了,为么么不能够把‘复制’、‘粘贴’、‘剪切’、‘删除’、‘文字格式’等做成独立的按键,否则还要用电脑上那套同时按着两个键才能使用功能,实在是太傻了。” Link则辩解说,这些功能集合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从电脑迁移而来的用户能有一个适应过程,才沿用了电脑上的快捷键组合设计。 但是这个说法立即就被“代表哥”打脸了:先前他问到是否有方法进行三维设计作图,并不是Link没有制作这方面的功能集合,事实是Link只是把3DsMAX直接扫描过来,都没有改成“平台”适合的作业方式,导致实际作图时cao作极度繁琐,最后导致“代表哥”弃用该功能集合。 “代表哥”的意思是,纯粹抄袭移植到“平台”上来的三维设计软件功能,完全没有发挥“平台”为用户打造的高效率与自由创造的良好使用环境,整个使用过程令人非常的难受,他本来希望可以使用分屏直接做出展现成三维景象的画面,结果还是要以二维的方式进行观看,这一点令他非常的恼火。 私下里“代表哥”和葫芦也讨论过Link的这些功能集合的问题,这时候他们也问出来是否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功能改进: 眼动捕捉,画面中的观察角度可以随用户视觉焦点的移动而变化,在用户需要看画面“深处”的景象时,自动跟踪眼部的瞳孔缩放量,达到移动画面表现距离的结果; 高级手势管理,允许用户设置各种微姿态、微动作、微表情来控制功能的使用,如连续眨眼、微笑、撇嘴、多指控制来激发特定的设置,以及允许使用同一微变化来管理多个复杂功能的实现; 自动填充机制,在划定三维图像中的大区域后,给定贴图方案,“平台”可以自动将材质填充到需要的位置上,而不应由用户再一个个繁琐的进行设置和编码,而是由“平台”一次性完成这些智能工作,减少用户的工作量的同时,也提示用户更好的展示效果; 立体图像分析,即对网络资源中的建筑设计图进行分析,最好是能以建筑外观就能够分析其内里的结构,并得出多个可能的分析结果,在合并用户本身的设计经验后,给出详细的结构设计图和三维重现效果图; 力学判别,使用“平台”自动对所设计出的建筑结构的力学能力进行模拟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压力、防护性、抗灾能力、形变能力等,如果能够完美还原sausage的相关功能当然最好,但千万不要再度抄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