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二哥的世界在线阅读 - 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

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在谈“《史记》的人生智慧”,看了一会,感觉还不错。但有些东西,别人间接传授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自去试一次,小马过河说的就是如此。

      先说说司马迁本人吧,关于他的遭遇,应该和他的《史记》一样,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我觉得拿四个字来形容特别适合,那就是“知耻后勇”,对,就是“知耻后勇”,这简直是为司马先生量身打造的。

      关于司马先生的遭遇,也是他“知识分子硬骨头”宁折不弯的性格造成的,李陵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李广利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两人同去打匈奴,一为DPS,一为辅助,当然一个是“关系户”一个是有真功夫,有真功夫的辅助当然也想做DPS了,只是貌似运气不太好,在吃了所谓的“败仗”之后,“关系户”一点事都没有,“真功夫”却满门抄斩。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关系户只要后台够硬,不管犯什么错,最终怎么都会没事的,而我们的司马先生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硬骨头”忍不住站出来为“真功夫”说句话,结果惹得大boss龙颜大怒,引火焚身。

      当然,也是司马先生太穷了,不然花了钱,也就能继续做正常的第一类人了;当然,也是司马先生的朋友们太识时务了,不然稍微施以援手借点钱给这个囚犯,这个囚犯也就能继续做第一类人了,幸好,历史让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不然我们去哪里找我们如此辉煌的《史记》呢?

      其实,关于司马先生的遭遇,他在《报任安书》中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了(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不是所谓的死刑然后自求宫刑以苟活,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他做到了,他当之无愧的。说到《报任安书》下面这段话,不知道你还能否熟背呢?

      “古之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sao》;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再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年代,貌似很多次写语文作文的时候,这一段都被我拿来凑字数,不得不说,装逼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有人说了,司马先生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著书了,不错,但如果没有这个“耻”,他哪来源源不绝的动力呢?他完全可以当一个头头,领一群小弟来干,留名的事情当然还是他的;或者,他可以先写很大一部分,然后留一小部分给后来人,让后来人给他完成,这种情况,青史留名的还是他。比如二十五史里的《晋书》(房玄龄为首),《梁书》(两姚父子合编,且只有五十几年),同样都是一个人,干嘛那么拼命呢?你说是吧?

      哎,我们的司马先生就是这种知识分子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没办法啊,也幸好如此,才有如此精彩的《史记》。(说到知识分子硬骨头,在近代中国的某个十年里好像涌出的特别多,比如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也就是这种知识分子硬骨头在有了“奇耻大辱”之后,其整个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比小强还要顽强N倍的生命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在时空的作用下浇灌出了最美丽最迷人的“曼陀罗之花”,知耻后勇当若此。

      其实,如果司马先生生在现代,估计《史记》也会无影无踪了,因为某国技术发达,第三类人早已遍地走了,身体少了某一部分,已经不再是奇耻大辱了,反而可能会以此为美,活的更开心自在了。你说呢?

      说到知耻后勇,司马老先生的《史记》里还是有很多与他同类之人的。当然,最出名的当属那个越王勾践了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蒲松龄老先生的对子,高中的时候也是被我用的滚瓜烂熟啊。关于勾践的“知耻后勇”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个情节是杀父之仇,勾践的老爸叫允常,允常的越国与阖闾的吴国是邻居,自然而然允常与阖闾就是老对手了,他们俩经常互相掐架,当然这是老一辈的恩怨,与小辈没多大关系的,但后面就不同了。有一天允常挂了,阖闾觉得以大欺小机会来了,于是就带着一群小弟杀上门来,没想到允常的儿子勾践更狠,搞了一堆不要命的,一排一排的自杀在阖闾面前,当场就把阖闾震住了,然后勾践趁其不备,射了阖闾一箭,阖闾灰头土脸,额不对,应该是奄奄一息的回到了吴国,下面就是安排后事了,把儿子夫差叫到床前:

      阖闾:夫差,我的儿啊,为父就要去了,只是放心不下这吴国大好江山还有你啊

      夫差:老爸,都别说了,我懂,我会为你报仇雪恨的,勾践那个小贱人,我要让他死的找不到北

      阖闾:儿啊,记得越国给你你老爸的耻辱,这也是你的耻辱啊,我是不能雪耻了,但我会在上面看着你雪耻的

      夫差:老爸放心,把你埋了我这就去练兵。

      阖闾:恩,朕心甚慰。

      (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一千多年后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呢?不错,就是三箭之仇,李存勖。)

      阖闾去了之后,替他报一箭之仇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夫差的身上。夫差废寝忘食,日夜练兵自不在话下。

      第二个情节是会稽之辱,勾践当然不是善人,隔壁邻居整天在磨刀霍霍,他看不到的话,他才是傻子呢。或许是被夫差充满杀气的眼神吓住了,于是先下手为强,奈何技不如人,成了瓮中之鳖。于是,范蠡策划,文种签订,勾践实施的“卧薪尝胆”项目就这样与公众见面了。当然,夫差那边也是有能人的,一个是伍子胥,另一个是太宰嚭。

      此时此刻,夫差的心情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正如天上的满月,圆的不能再圆了。杀父仇人在给我当小弟,端屎端尿,牵马执鞭,杀父仇人的老婆,也在给我暖被窝,白天听听小曲,晚上做做健身活动,阖闾啊阖闾,你儿子给你涨面子吧?

      第三个情节当然是卧薪尝胆了,首先勾践得先从邻居家回到自个家才行啊,回到自个家才能好好耕田织布发展生产啊。勾践之所以这么快能回来我觉得原因有仨:其一,当然是勾践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夫差,影帝非勾践莫属;其二,枕头风的力量,人美,不管说的什么话都是好听的;其三,朝中有人啊,夫差一上班,就有人在他面前bb,大王,勾践那个人你看着不恶心吗?赶紧放他回去吧,当然这又是上述两个能人的一番较量。

      顺利回归的勾践,比之当初成熟太多了,城府那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N多倍,找个草席子睡睡吧,再在上面挂个苦胆舔舔吧,睡前舔一舔,早起舔一舔,工作舔一舔,下班舔一舔,我擦,这味道好甜好甜啊。勾践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咆哮,你忘了当年当鳖的日子了吗?所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往往是对手,是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你,找到你的对手了吗?

      第四个情节应该是河东狮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况且老子勾践只用了二十二年,你敢不点赞?真的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勾践,或者说是胡汉三,为了能够早日旧地重游还是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的。其一,夫差你老是出去炫耀武力争夺霸主之位是吧?嘿嘿,得罪了不少人吧,正所谓朋友的朋友就是敌人(额,应该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勿怪勿怪),看我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国、楚国、晋国,嘿,老大们,你们都别走,我请你们喝杯茶我们聊聊人生理想啊;其二,国以民为本,看老子不坏了你的根基,看你还怎么蹦跶,嘿,文种小子,这么阴险而丧尽天良的事情当然是你去做了,做好了重重有赏,做不好嘛,我的勾践剑可是很贱的哦;顺便PS一个,恩,下次飞鸽传书问问我的小情人姑苏台是不是造了N 1座了?恩,还有,那个小嚭子,金山银山我可是都给你了,那个乞丐怎么还活着呢?真是浪费这清新的空气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一来,我就给你颜色瞧瞧。就这样,东风很快就来了。心想事成,莫过于此。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越甲们,我们一起灭了他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就这样,昔日的鳖和捉鳖人互换了,夫差成了那只快要煮熟的瓮中之鳖,勾践的“会稽之耻”变成了夫差的“姑苏之耻”。就在勾践准备对老对手网开一面的时候,范某人的神补刀来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是啊,再给他二十年,焉知不是又一个“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到时候估计又成了“三千吴甲可吞越”?算了,夫差老朋友你去吧,去下面寻找新的对手吧。

      此时勾践站在高岗上,一手握住勾践剑,一手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潇洒倜傥:

      老子是“春秋舞霸”,历史是老子的,后生们,好好学着吧!

      我觉得司马迁本人对勾践还是很欣赏的,甚至隐隐有以勾践为师的意思。只是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成了春秋第五霸,而几百年后司马迁本身所处的时代不允许他起来干“帝王”这个最有前途的职业,但司马就是司马,司马不是“死马”,他是一匹隐藏在某一个角落蓄势待发的黑马,这匹黑马成为了文学领域尤其是是写史领域王者中的王者,说是“史”皇也不为过,而他的《史记》更是后来几百个帝王的枕边书,他是名副其实的帝王师!

      在司马先生的《越王勾践世家》里,勾践只占了一半的篇幅,还有一半则是被范蠡占去了,可见在司马先生心里,范老先生也是非常牛逼的一个人,毕竟敢和越王抢一半“史记世家江山”啊。而另一个叫范增的范老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虽在《项羽本纪》里有他的几笔,但远不如对范蠡的描写,或许,司马先生个人也是不喜范增的,被老大稍微怀疑一下,便“心肌梗死”: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擦,你说你范老先生啊,你和一个“政治傻子”较什么劲呢?何况他还是你老板?你国士的胸襟和气度呢?哎,你这辈子也要碌碌无为了。

      相比而言,司马老先生更赞赏勾践和范蠡。司马先生的“太史公曰”中,对于项霸王他是这样说的“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应该是这样情景:

      高大威猛的小学生项羽昂首挺胸聆听教诲,年老体迈的司马老师吹胡子瞪眼的教育着。

      司马老师:“哎,我说项羽你个小崽子,你整天晒你的那几块肥rou还有那点可怜巴拉的战绩,你知不知道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啊?你看看你封的那一帮都是什么王?都是酒囊饭袋啊,你知不知道?”

      项小学生:“胡说,他们都是我朋友,我们有过命的交情。”

      司马老师:“哎,你以为凭借你一帮狐朋狗友就能成就霸业?你以为你DPS高你就可以一统江湖?是江湖太复杂还是你太简单?你知不知道?”

      项小学生:“哼,我可是万人敌,一枪横扫千儿八百个常山赵子龙没问题。君不见,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司马老师:“哎,这哪是项(像)小学生啊,这分明就是小学生啊,简直比小学生还不如,知不知道历史是由谁书写的?”

      项小学生:“哼,别给我谈历史,我痛恨历史老师,我最喜欢音乐老师: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小手握拳)

      我如果对自己妥协

      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别人原谅

      我也不能原谅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