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乱清在线阅读 - 第一四九章 做减法,做加法

第一四九章 做减法,做加法

    恭王变得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事儿,你自个儿定吧。【】不过,我想,臣子侍君,以忠以诚。嗯,这个‘诚’字,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如果……十分的话只说五分,那么……”

    说到这里,淡淡一笑,打住了话头。

    宝鋆心中隐隐生寒:惇王欲不利于睿王,还只是一个计划,并未付诸实施,也可能永远不会付诸实施。但自己在密折中添了这一笔,惇王就算没有实际的行动,但“丧心病狂”四字考语,却是再怎么也逃不掉的了。惇王是恭王的亲哥哥,可恭王一旦翻脸,对自己的手足,不但落井,还要下石——且下手之际,没有一点犹豫!

    想起辛酉政变时,恭王对待肃顺、端华、载垣的手段,今昔印证,宝鋆心底的寒意更重了。

    他脸色微异,但一现而隐,随即点了点头,说道:“六爷,你说的是,我晓得该怎么做了。”

    恭王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嗯,那就好。”

    言毕,视线垂下,落在手中轻轻晃动的玻璃杯上,里面,葡萄美酒,殷红如血。

    一时间两个人都沉默下来。

    过了一小会儿,宝鋆轻轻吐了口气,说道:“六爷,话是这么说,事是这么办——可是,我真正是心有不甘!”

    顿了一顿,说道:“六爷,我不是为我自己,我是为你不甘!”

    恭王抬起头来,眼中精光一闪而没。

    宝鋆“嘿嘿”一笑,说道:“六爷。我跟你讨句实在话。对他——你甘心吗?”

    这个“他”。说的是谁,不需指名道姓,二人自可默喻。

    恭王默然片刻,自失地一笑,说道:“这个话,除了你,任谁都断乎不能跟我提起的——好,佩蘅。你既能开这个口,就足见咱俩是真正的知己!”

    宝鋆心中一热,喊了声:“六爷!”一时之间,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恭王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个好题目,好就好在——嗯,我就给你句实在话:我既不能说‘甘心’,也不能说‘不甘心’。”

    这叫“实在话”?

    “六爷,你的话,堂奥太深。恕我愚钝,请示其详。”

    恭王说道:“‘不甘心’这一层。咱们暂且不提。先说‘甘心’——我仔细思量,此人做事,确有叫你不能不佩服的地方。”

    “哦?”

    “佩蘅,不晓得你察觉没有,有一些事情,譬如旗务——肃顺做的,我做的,他做的,其实一脉相承,并无什么真正的分别?”

    “这个……似乎确乎如此。”

    “肃顺骂‘咱们旗人里边混蛋多’,这种话,我没说过,但做的事情,譬如,削减八旗钱粮,重用汉员——你我心知肚明,和肃顺其实无二的。”

    “你再看看‘他’:八旗钱粮,一文钱也没有加回去——‘奉恩基金’只关宗室的事儿,不能算是给八旗加了钱粮;他手底下的人,除了伊克桑是满旗,丁世杰是汉旗——这两个还是他步军马队的老底子——其余的,包括去上海之后新晋用的,全部都是汉人!”

    “非但如此,他做的事情,有的较之肃顺和我做的,甚或犹有过之——譬如他搞的那个‘买断旗龄’,其实是将好一些旗人连根拔起了!这个事儿,若是换成肃顺和我来做,上上下下,不晓得会有什么反应?”

    宝鋆不说话,脑子却在飞速地转动着。

    恭王将玻璃杯放在桌面上,轻轻一弹,“叮”的一声,杯子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他微微一笑,说道:“只怕会轰塌了天罢?肃老六那颗脑袋,大约也等不到我去砍了!我嘛,嘿嘿!”

    这个话,宝鋆可没法子接口,只好继续沉默。

    恭王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可是,他做这个事情,上上下下,竟然没有多大的反响,几乎没有什么人跳出来说他‘动摇国本’——这可是怪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宝鋆心想,若说大伙儿都怕了他关逸轩,钳口不言,绝无是理,关某人的势力,距此还十万八千里呢。

    他沉吟说道:“我想,他是占了能打仗的便宜。咱们旗人之中,许久不见这样的人物了,大伙儿捧着他,一时间……顾不上别的。”

    恭王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他占了能打仗的便宜是真的可是。你那句‘一时间顾不上别的’,佩蘅,说出来,你自己都不大有底气吧?”

    宝鋆微微苦笑,说道:“六爷,什么都瞒不过你——那么,请你示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恭王抖了抖袍子,站起身来,缓缓踱步。

    “我在总署,和洋人打的交道多一些,前些日子,听了洋人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叫做‘做减法’、‘做加法’。”

    “‘做减法’、‘做加法’?那是什么意思?”

    “西洋算术中的‘加减法’——你总晓得?”

    “是,和咱们中国算术里边的加、减,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嗯。这么说吧:旗务上边,肃顺和我做的,就是一味的‘减法’;他做的,就是‘减法’做过了,再做‘加法’。”

    “……六爷,你这个譬喻……有意思!”

    “削减钱粮,这就是‘做减法’——旗人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钱粮减半,日子就过得更苦了,你又不给他别的出路,只一味要他勒紧裤腰带,嘿嘿,下边岂有不怨气冲天的道理?”

    “六爷,你是说,他……给了旗人另一条出路?这个,就叫‘做加法’了?”

    “着啊!要说‘做减法’,他减的更狠,干脆是‘清零’了!可是,另一边,他又‘加’上了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一堆农具、种子、耕地——对于那班饭都吃不饱的旗人,是继续呆在这边饿肚子,还是过去那边,揣上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走人?到底何去何从,嘿嘿,选起来大约也不算多么为难!”

    “六爷,你说的是,理儿是这么个理儿。这个理儿,咱们也未必不……可是,咱们去哪儿找那三百两银子?”

    恭王停下脚步,看着宝鋆,半响,点了点头,叹口气,说道:“佩蘅,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咱们去哪儿找那三百两银子?可是,偷也好,抢也罢,他就是找得到这笔钱!这个,肃顺和我就做不来!这个……就是他不同寻常之处了!”

    “六爷,这笔钱,是卖‘国债’筹来的,其实是……借来的。”

    “五千万两啊,利息比银行的还低得多,这样的一笔款子,咱们去借,借得来么?”

    宝鋆不说话了。

    恭王又开始缓缓踱步。

    “他的钱,也并不都是借来的——比如那个‘奉恩基金’。”

    宝鋆轻轻“嘿”了一声,说道:“是了,宗室拿了这笔钱,还怎么会说他的坏话?他改革旗务,上上下下都这么安静,我看,不仅仅是他能打仗,大伙儿捧着他——根本是都被他买通了!”

    恭王点头说道:“佩蘅,你这话,话糙理不糙,宗室确实是被他买通了——不但宗室,两宫那里,又何尝不是如此?朝廷只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他就能把清漪园修起来——哦,改叫‘颐和园’了——他自个儿不晓得要再往里面填多少银子?”

    “‘买’是要花钱的,他找得到钱,这就是本事,你就不能不服这个气!”

    宝鋆又轻轻地“嘿”了一声,没有说话。

    “佩蘅,你仔细想一想他办事的手段:先从最底下动刀子,赶出旗去的,其实是最贫苦的那一拨,这些人,莫说已给了补偿,给了出路,没有多少叫苦喊冤的;就算不给补偿,不给出路,他们叫苦喊冤的说话,也不易上达天听。上边的呢?他不但没减什么,还往上加码!嘿嘿,彼此相得,上下相安,你说,还会有人说他‘动摇国本’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