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国之疆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七章 局势

第七十七章 局势

    辛亥年,一场革命起义引爆了全中国的风潮涌动,仿佛一夜之间,“革命”就成了最时髦流行的词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方各省的实权人物,或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纷纷不能免俗的挂上革命党的头衔后自封为都督,然后睁大眼睛关注着国内局势的发展。

    11月13日,在革命党人的压力下,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告山东独立,24日,又取消独立。世间风云变幻,莫过于此。山东的独立,同时也让袁世凯意识到,自己对北方几省的掌控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牢靠。

    山东的动乱,也让袁世凯对各省的局势重新作出了估算,对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开始了严厉镇压,北洋军各主力部队也暂缓南下,防备北方随时发生的动乱。一时间,北方大批的革命党人是被抓的抓,杀的杀,除了少数逃亡各地,余下的也是纷纷蛰伏起来。

    湖北和江苏前线的战事还在继续,徐绍祯率领的南方联军各部正从四面八方的集中向南京进发。北洋军的暂缓南下,客观上也给了民军攻占南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

    南京作为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昌起义后,同盟会中部领导人宋教仁等就开始着手准备夺取这个重镇。在同盟会员的策动下,新军第九镇的下级官兵纷纷归附革命,统制徐绍祯迫于形势,也率部起义。在上海,经同盟会中部总部与几方协商,决定组成江、浙、沪联军夺取南京,推举徐绍祯为联军总司令后,便拟定了进攻南京的作战方案。

    南京方面的战事是出人意料的顺利,湖北前线的局势发展确实越来越坏。虽然袁世凯临走之前曾暗示冯国璋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让南方革命党认识到北洋军带来的强大压力,又不能真正将武汉三镇给全部拿下来。可是这个时候的冯国璋,因为刚刚得了朝廷表彰的缘故,满脑子的加官进爵的思想,再加上对袁世凯意图的不了解,却是丝毫没有放松进攻湖北民军的步伐,在拿下汉口后随之对汉阳展开了猛攻,汉阳形势危急,失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湖南的援军相继到达汉阳,湖北的民军得到了支援,但是却没能够挽回自己一败再败的颓势,汉阳附近的战略要地美娘山、仙女山等地相继失守,湖北民军相继溃逃。

    眼看着汉阳失陷在即,这个时候的湖北民军内部却是再起波澜,湖北军政府以孙武为首的势力和同盟会黄兴等人的矛盾来了个总爆发。在紧急召开的高层领导人会议上,鉴于当前的局势,湖北军政府的大批高层准备放弃汉阳,全力防守武昌,而这个时候,黄兴却是好死不死的提出,放弃武汉三镇,沿江东进拿下南京的建议。这下算是算了众怒了,武昌作为首义之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那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吗?放弃武昌,不说对全国革命的发展形势会起到什么消极的作用,就说他们这些军政府的高级领导人,在这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没有地盘的他们,以后在国内还怎么自处。

    这个时候,早就对黄兴指挥作战极为不满的湖北高层,就连黎元洪都也忍不住了,纷纷开始指责黄兴先丢汉口、后失汉阳的责任。对于这些指责,黄兴是真的有口难辩,如果说把汉口、汉阳失守的责任全部安在黄兴身上,那显然是不妥当的,但如果说黄兴连一点责任都没有,那肯定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饱受指责和非议的黄兴,在会议散了之后一个人沉思了许久。两天之后,黄兴正式辞去了湖北民军总司令的职务,乘船去了上海。按照黄兴的意思,这个时候的武汉三镇已经没有和北洋军继续打下去的资本了,未来的革命中心已经不在武汉,而在于江浙联军正在围攻的南京。从这点看,黄兴的军事素养不咋滴,但是政治眼光还真的是着实不错。

    黄兴走的倒是干脆,却给湖北军政府留下了一副烂摊子。黄兴不顾战局的出走,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原本湖北的民军在北洋军的猛攻下就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总司令的辞职更是打击了湖北民军的士气,当天,北洋军便正是占领汉阳。

    11月27日,北洋军占领汉阳的消息被国内众多报纸所报道,一时间舆论纷纷。

    接到冯国璋的报捷电报,与载沣满脸的喜色不同的是,袁世凯却是满脸的阴沉和不爽,自南方革命爆发以来,袁世凯一直实行的是“养寇自重”的策略,南方革命的蓬勃发展,与他的这一策略不无关系。

    袁世凯的布局,在北洋高层人士中并不是什么秘密,那就是坐等革命党势力壮大,给清廷制造压力恐慌,迫使清廷赋予袁世凯更多的重任。

    冯国璋拿下汉阳之前,所有的局势都是在按照袁世凯的布局在走,可是现在却出了意外,冯国璋不按照他的意图,把汉阳拿了下来,并且声称旬月就可扫平湖北民军。这下好了,让朝廷缓了口气的同时,更是看到了希望。

    袁世凯连续喝了三杯茶,也没能将心中的那股邪火给压下去,当即对站在身边的段祺瑞道:“你去湖北接替华甫吧,打了这么久,也该让他歇息歇息了。”

    听到袁世凯的话,反应过来的段祺瑞心下忍不住一阵欣喜,前往前线指挥数万大军总比窝在这里的强。可还没等到他表态,一抬头,只见袁世凯阴沉着一张脸悠悠道:“具体怎么做,不用我多细说了吧!”

    “大人放心,卑职知道该如何行事,绝对不会乱了大人的布局。”听到袁世凯的话,段祺瑞心里一突,赶紧的表态。

    “嗯,你今天就动身,去了以后要注意分寸,给那边稍微留点面子,老话说的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是!指不定以后是什么样子呢。”袁世凯对段祺瑞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他也怕段祺瑞脑中发热学冯国璋那样再将武昌打下来,那时候就不好收场了。因此,该嘱托的还是要叮嘱的。

    袁世凯因为冯国璋打下汉阳在置气,革命党人却因为汉阳的失守在恐慌。湖北那边就不用说了,在北洋军列炮于龟山之上,隔江轰击武昌城的时候,仓惶之下的湖北都督黎元洪逃离了都督府,要不是方振武,指不定黎元洪还要跑到哪儿去呢。

    再说南京附近的江浙联军,此时南京战局正酣,各军正奋力向前进攻,如果冯国璋再接着拿下武昌,将湖北民军扫灭,调集兵力沿江东进的话,那江浙的联军就危险了。不说北洋军本身的强大,少了湖北方面的牵制,江浙方面单独面对北洋军还真没什么信心。

    好在湖北那边接下来局势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持续恶化,在英国人盘恩的周转下,蒋翊武、吴兆麟临时刻制了都督印章之后,与北洋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听到这个小心。稳下心来舒了一口气之后的江浙联军各个将领却是急了起来,徐绍祯更是将指挥部移到前线,激励士气。

    为了争夺时间,南京周围的两万多江浙联军不等形成合围,前锋部队就已经开始了对南京的攻城战。虽然守卫南京的张勋自身极为顽固,对清廷及其忠诚,但是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手下早已士气涣散、人心惶惶的巡防营,却是怎么也挡不住士气如虹的江浙革命军。

    12月2日,南京被江浙联军成功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