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大武帝朝
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是黄道吉日。 这一天,西洲共庆,五大王朝同时晋升帝朝。 郢都城外,高大的天坛之上,杜宇身着五龙帝袍,头戴帝冕,脚踏云纹帝靴,缓缓踏上天坛最高处。 “今有武王朝,晋升帝朝。特此祷告上天,祭祀英灵,愿苍天垂怜,英灵护佑。” 范增念祭天祷文,千古大文豪苏轼主笔,这一次祭天祷文洋洋洒洒数万字,远超寻常祭天祷文。 祭天祷文完毕后,天地交感。 霎时之间,一声震撼天下的龙吟之音,响彻西洲。 几乎同时,五声震天龙吟响起。 而此刻,武王朝的气运金龙,长出第五爪。由四爪气运金龙,蜕变为五爪气运金龙。 五爪气运金龙,可以称帝。 “寡人杜宇,受命于天,代天牧守。寡人定不负苍生厚望,定不负苍天厚望。从今起,寡人,是为武帝!” 杜宇自称寡人,号称武帝。 杜宇的声音,传遍整个西洲。 与此同时,其他四帝的声音,纷至沓来。 “寡人嬴政,受命于天,代天牧守。寡人定不负苍生厚望,定不负苍天厚望。从今起,寡人,是为秦帝!” “寡人刘邦,受命于天,代天牧守。寡人定不负苍生厚望,定不负苍天厚望。从今起,寡人,是为汉帝!” “寡人李世民,受命于天,代天牧守。寡人定不负苍生厚望,定不负苍天厚望。从今起,寡人,是为唐帝!” “寡人朱元璋,受命于天,代天牧守。寡人定不负苍生厚望,定不负苍天厚望。从今起,寡人。是为明帝!” 五帝并起,从此之后,西洲由王朝时代,迈入帝朝时代。 西洲五域。分别被一座帝朝统治。 五大帝朝,竞逐唯一的皇朝,西洲五帝,谁都想最终登临人皇。 杜宇正式称帝,得到天地意志回应。 顿时。天坠金花,地涌金莲,无尽气运滚滚而至。伴随气运还有功德、阴德、名位等力量,汇入气运之海,就是气数。 从此后,武王朝,就是大武帝朝。 杜宇转身,群臣三跪九叩,跪拜朝见。 “范相国,就由你代寡人宣布封赏。” 杜宇高坐帝椅之上。将身前的一道谕旨一挥,就来到范增之手。 范增恭谨手捧谕旨起身,代武帝杜宇宣布封赏。 封赏首先就是册封六大王爵,册封冉闵为晋王、册封项羽为楚王、册封曹cao为魏王、册封赵匡胤为宋王、册封杨坚为隋王、册封姬满为周王。 六位异姓王,王爵的身份,代表他们在大武帝朝内,地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自武帝杜宇下,以六王为尊。 晋升帝朝后,大武帝朝的最高权力机关不是政事堂,而是帝王阁。大武帝朝一应大事,应有帝王阁决定。 而如若大武帝朝晋升皇朝,那么就是帝王堂就是皇帝殿。 而如果人族一直昌盛,人族的最高权力机关。则是诸皇殿。 在苍茫宇宙,执掌人族是为圣皇殿。 而在帝王阁之下,则是统率所有文官以及处理所有政务的政事堂跟武备堂。 大武帝朝六王之中,分别各有三位,分别轮流执掌政事堂跟武备堂。 而这其中,执掌政事堂是宋王赵匡胤、隋王杨坚跟周王姬满。而执掌武备堂则是晋王冉闵、楚王项羽跟魏王曹cao。 六王分文武,一经宣布,诸多臣子不由为杜宇高超的帝王手腕感到惊讶。 虽然大武帝朝是有六王,但一旦六王确立分为文武阵营,那么在帝王阁之中,分庭抗礼,许多事情,自然需要杜宇决断。 也就是说,六王对武帝杜宇,丝毫不构成威胁。 因为六王高高在上,不能直接统率武备堂之下各卫大军,各卫大军发誓效忠杜宇,只有在战时,杜宇下达谕令,六王才有统兵之权。 紧接着,范增继续念出杜宇对大武帝朝官职的改变。 位列政事堂的诸公都是相国,不过杜宇却将相国分为五品,分别是副一品的参知政事,正一品的枢眯平章事,下一品的相国,中一品的丞相,还有上一品的宰相。 唯有一品官员有五个等级,一品之下,则只有正副。 政事堂之下,就是部寺监院等,尚书、寺卿、监正、院令等为正二品官员,地方如若设总督之职,也为正二品。 而武备堂同样的诸位柱国,同样分为五个等级,下柱国、中柱国、上柱国、太尉、天下兵马大元帅。而轮流执掌武备堂的三王,在执掌武备堂期间,自动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但如果没有杜宇赐发的兵符,除了能够调动一定数目的卫队,不管是三王也好,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好,都没有调兵之权。 私自调兵,一律处斩。 武备堂在大武帝朝名义上的最高军事机关,但真正执掌各卫还是各卫大将军,而武王朝如今大军经过整合,已经有四十多卫,每一卫的大将军拥有统兵练兵之权,但真正作战之时,却要听从武备堂指挥。 武备堂下辖各部各卫,各部长官跟各卫大将军,官职为正二品。 大武帝朝的军制,每卫定额一百万道兵,四十多卫,就是四千多万精锐道兵。 除了正式的四千多万正式道兵,大武帝朝,还有数目庞大的辅兵。辅兵比预备兵高一层,但不在大武帝朝作战序列之中,除非各卫损失惨重,才有可能临时调集辅兵作战。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辅兵充入各卫之内。 如今大武帝朝的正式道兵,清一色三阶大能。 当然,如果杜宇有意的话,也能从四千多万的道兵之中,抽调一百万精兵悍将,成为四阶道兵。 不过杜宇从未想过,他想要这四千多万三阶道兵,都成为四阶道兵! 四阶道兵,可战真仙。 大武帝朝一应官职宣读完毕,大多数才华卓绝之人,都被提拔到重要岗位上。 杜宇很好平衡原六大王朝的官员分配,几乎做到不偏不倚,选贤任能,谁都没有话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