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的红小鬼在线阅读 - 三九八章 地盘交换

三九八章 地盘交换

    会议还在进行。【】

    蒋中正说:“他们的祖籍还在,未来至少还是留有一支族人在那里。以后还可以祭祖。但回去发展可能是不行了。估计陈赓会有限制。只要开采、垦荒、工厂限制住,应该就没有人呆得下去了。”

    张群说:“我去找于右任说说看,争取在政治委员会上,他能够赞同。”

    张静江说:“你、我一起吧。上一次我找他,是咨询我的事情。这次我还是要回访一下好。”

    蒋中正说:“嗯。你们俩去,看看他有些什么条件,你们俩商量就定下来吧。我不想在这上面在花时间。”

    两个人受命,去找于右任。于右任家里还有不少陕西籍的学生,主要是**中黄埔军官,这些军官都是于右任推荐来上黄埔的。一期的大哥们都在部队,这些都是7期8期的学生。

    这些学生也是于右任找来。随便了解一下同乡的看法,听听意见的。结果是群情激奋,大家吵闹不已。

    二张到来,他们才安静下来。纷纷要告辞。

    但是张群说:“你们留下来,别吱声。国家大事还轮不到你们讨论。留在这里,以后做个见证就行了。”

    张静江说:“右任老弟,这次我来看看你,有什么话你就说。我们也是正式拜访你,收集你的意见。”

    于右任说:“静江兄,你和岳军来,我是很高兴的。只是这不是一个高兴的事情。你的三姑爷治理刀客,竟然釜底抽薪,赶出陕南、关中几百万人。这是中国的人口大迁移啊。”

    张群说:“这件事情是功在千秋。但与强令庸无关。我们不决定的事情,强令庸是无法做到的。现在我们就讨论我们的意见。”

    于右任说:“好吧。我的心痛啊。唉,问题还是要解决啊。功在千秋,那就是大家的事情,不能我们一省遭损失。”

    张静江说:“陕西人有什么条件么?这可是你们迁移受灾人口,难道还有条件?”

    于右任说:“我们划出陕南地盘,就得补偿。这与迁走关中的人口是两码事。我们需要一些地盘补偿划走的地盘。陕州,现在的陕县、灵宝、湖乡三县;还有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蒲坂、芮城、平陆、谢州几县,这些虢(郭)国的故地。应该从河南省划给陕西。本来陕州就是一个中界线。陕州之陕地,是殷商的中央之地,不是郑国之地。陕西归周公姬旦,陕东归召公姬奭(音:事)。陕州属于中央。分陕而治。”

    张静江摇头说:“好好的你们怎么琢磨起河南的地盘。洛州和陕州,历来都是河南的地盘。”

    张群说:“洛州是河南的不错,但陕州历来是战场,有争议的地区。桃林县(灵宝)的函谷关,本来是进陕西的咽喉,因为隶属关系,咽喉后来变成了潼关。陕州是中央皇家的,不属洛州的召公。”

    于右任说:“岳军历史要好于静江兄。和岳军的家乡成都府一样。成都府是一城中间为线,设置成都和华阳两县衙,线东属于华阳县、线西属于成都县。划线分治,这条线上一个府衙,两县衙,何等热闹?我们陕西也该拿回陕州之地了。陕州本来是虢国,后来属于晋国。三家分晋属于魏国,秦朝灭魏国,为秦朝的弘农郡,治所就是灵宝,那时候叫桃林县。”

    张静江看着地图说:“阌乡县大概就是你说的湖乡县,卢氏县你们不要;但是要河东的芮城、平陆县,虢国故地。实际上你们就是要陕州这个黄河要塞两岸之地。”

    于右任说:“是的。实际上关中秦川八百里走廊,就是在陕州三门峡终止了,进入太行大山。以后的地域,如渑池县等等,属于郑国等周朝核心区域。我们这次不涉及这些传统的郑地。”

    张静江说:“陕西人对三门峡附近的兴趣怎么这么大?历史上就争来争去,就是战略防守价值么?”

    于右任说:“就是渭河和黄河上游的争夺,经济利益也很重要。这里是重要的渡口区。西虢在宝鸡,渭河上游,东虢在郑州荥阳,后来属于郑国。陕州,三门峡则是虢国的腹地,也是秦国争夺的要津,茅津渡。”

    张群说:“那现在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茅津渡作用也主要是对山西、河南有作用。陕西不该有这个想法,难道你们还想控制山西?”

    于右任说:“嘿嘿,说的好难听啊。除了茅津渡,这里也是黄河的峡口。渭河进了黄河,难道就没有陕西什么事儿?我们陕西关中活该憋死在秦岭深处。我们要出头啊。围棋里不是要争出头么?是非全是因为要出头啊!有了这一段虢国的黄河,我们就可以直接与河南、山西打交道。不用受潼关限制。”

    张静江琢磨地图说:“黄河七渡,碛口渡、禹门渡、蒲津渡、吴王渡、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茅津渡还是要留给河南豫西。陆平县也留给山西。这样的话,三省就可以互通了。”

    张群说:“这样陕州就必须一线二分,灵宝、湖州县归陕西,陕县西边归陕西;陕县东边归河南。三门峡还在河南境内。这个线在哪里,我们再研究。”

    于右任说:“黄河北岸的陆平也两分,渡口部分留给山西就可以了。”

    张静江没有说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补偿了陕西?

    二张去找蒋中正汇报。

    蒋正中召集几个军事大员也参与讨论。蒋夫人也觉得有必要听一听,张静江同意,蒋中正也无办法。

    大家听张群介绍了一些情况,觉得于右任说的合理,至少要补给陕西一块。

    张群说:“涉及到的蒲州府,领永济、临晋、虞乡、荣河、万泉、猗氏等县,治所在永济县境的蒲州老城。现在已经废州、府、道,各县直接属于省。山西现在要求各县自治,自己结盟成州、府。显然这是推行县治为基础了,州府作为上级,都是协调的虚治,不是实际的权利。我们不能用行政院的名义划拨。况且山西省名义上属于北方政府。陆平县、谢县、安邑(运城)等河东道各县,也是自治的状态。所以我们只能划拨陕州各县给陕西省。山西的事情,陕西尽量吸引山西河东道各县,加入陕西。”

    蒋中正说:“山西的事情,也会有变化。我们多多观察就是了。红军在中条山、吕梁山驻防,山西的小军阀不敢公然占地盘。陕西是否能够得到蒲州、谢州河东道各县,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吧。这些历史上不是晋国传统核心地区。而是虢国、虞国之地,所以,陕西还是有机会的。还要看他们的能力。”

    张静江说:“我们还要考虑河南省的感受。他们划出陕州府、南阳府之地,也会有要求的。”

    蒋中正说:“这些地方都是西北军的,他们内部的事情,我们不用干涉。只是政府下达一个命令就行了。后面的事情,河南与陕西交涉吧。冯焕章会协调的。我们把楚西先治理好。”

    张群看着地图说:“河南划走两个府的地盘,其余地盘还是很大。南到信阳府之地,中间的洛阳、新郑、平顶山、舞阳等核心区,还有安阳等豫北地区。省里管辖范围还是太大。”

    张静江说:“中国的省,太大了。除了当军阀有好处,看不出对治理有什么帮助。应该恢复郡、县的体制。”

    蒋夫人说:“我猜,令庸的意思,希望县治为基础。上面的事情,就看县怎么选择。所以山西的事情,很有意义。我们这样划来划去的根本没有意义。”

    蒋中正说:“你说的很好。尤其是能够推测令庸的意图。但是,我们这样划来划去没有什么意义么?治理的事情,你还没有入门。”

    蒋夫人知道自己虽然说的对,却让蒋中正在大家面前下不了台。她说:“我说的随意了。我关心的是救灾的事情。其实这么划,对陕西灾民的安排还是很有意义。陕州的原居民不愿意居住的话,安排他们内迁吧。腾出给灾民的物资和房子。”

    张静江说:“这也是一个问题,有些河南人不愿意陕西人来做主,会反对的。”

    蒋中正说:“那里也有灾情报告。他们现在也顾不上这些,给他们粮食就可以了。另外当地官员也不一定换掉,也就是一个名义。就是夫人说的,没有什么意义。”

    张静江笑到:“我们做的,其实很多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也没有办法,平衡吗!令庸总是在一线,没有意义的他是不做的。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走了两个多月了。”

    夫人说:“我见到他了。比原来健康了。也长高了一些。”

    蒋中正说:“最近我也要出去看看。先到洛阳,再到陕州。这次静江、岳军在家主持救灾,我带着参谋部出去考察一下,很长时间没有到战场视察了。我们也要做些准备,万一北方不行了,我们还得拼最后的家底。我去看看,心里好有个数。”

    一直没有说话的何应钦很高兴。他也想出去考察一下地形和红军的防区。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