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的红小鬼在线阅读 - 六〇六章 革命哲学

六〇六章 革命哲学

    第606章十军团的到位

    跟在刘畴西旅后面的是方面军总部和第十军团部。

    红水河岸边,站立着陈奇涵陈圣涯等军官。陈圣涯还是那么慢条斯理的儒雅,听着旁边军官的介绍,观察浮桥旁边的工兵团修建铁桥。

    陈奇涵叹到:“强令庸发明这种可以拆卸的铁桥,野战时候还是很有用的。可是这小子又走了。他是躲着我们啊!”

    旁边的方面军总参议是黄端章黄一鸣说:“圣涯兄,不用再想这小子了。他把我和方志明准备好的赣东北弋阳和横峰为中心的几县的暴动给叫停了!我们大革命时期的成果都成了泡影。”

    黄端章黄一鸣,又名黄道,赣东北横峰人,30岁。南昌省里二中读中学,北师大学生,五四运动的先锋。毕业后当小学校长,传授革命理论。他是李大钊李守常的弟子,袁玉冰、方志敏、邵世平的同学。当时江西革命的发起者,典型的无产阶级工农革命理想传播者,这个传播链条的第二链条。如果南陈北李算是第一链条的话。

    他们在江西办学,办报,还成立组织。如《新江西》刊物,成立“改造社”,成立“兄弟会”,类似韦萃的“改造东兰同志会”,(韦萃拷贝马君武的“改造广西同志会”)。

    这些都是孙中山的“同盟会”,洪秀全的“拜上帝会”,还有“小刀会”,“白莲教”,乃至朱元璋“明教”一脉相承的。

    他们在南昌成立组织,然后在到江西各地区扩散。

    最后是脱下大褂,走街串巷去联络。

    革命这东西,实在不是什么高超的技术活。

    千年来,都是如此。中外也差不多。苏格拉底时期就是街头谈话的活动。

    就是这样,袁玉冰、黄道等八人,号称江西“八大家”,发展了很多江西中小学生和工人农民。

    当然他们发动的都是有影响有威望的学生和工农骨干。这些被第二链条发展的地方学生和工农骨干,可以称为第三链条。

    第三链条就比较悲催了。他们后来都成了革命的骨干,被反动派杀了无数,但也是被肃反最多的人。比如林梅汀这种人,基本上都没有活下来。

    真正最后活下来,发挥作用是第四链条!因为他们人多,杀不完。他们就是纯粹的文盲工人和农民或者佃农,或者是失业的无产者。

    他们自己互相发动和监督,造成革命的红潮。真正查起来,这些后世红军的军团长以下,都是文盲出身,学习的苏俄理论和其中国式的谋略。

    通过肃反,这些第四链条由苏俄纯正理论派直接领导。所以。他们第四链条畏惧权威的本性不变,还是听话,并很早就承认一句顶得上一万句。

    最后这些人当家做主人。

    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逻辑和出发点。

    也是无产阶级立场的人,继续革命的理论基石。

    因为总有人不服,总有人自己思考,那就得继续革命。

    现在还没有到第四链条。

    因为桂系首先发难,随后蒋系、汪系、冯系、阎系和地方军阀都开始清除工农革命者。

    第二链条,被通缉清单大概有二百名这些理论的传播者;

    清洗第三链条,要求黄埔系军官重新登记,国民党员也重新登记。

    这样就切断了公开向第四链条扩算的途径。

    强霖则引导第二链条自我矫正,也清除了地下传播的途径。

    强霖还切断第四链条进入军队的途径,因为文盲做不了军官。

    强霖还要求第二链条的军官,去读哲学班。

    同时,强霖要求南方政府开始主流主导社会变革。

    为此,强霖不惜骂胡展堂,打李德邻。还杀掉了杨虎臣这个左派隐患,改造了张学良张汉卿另一个左倾的隐患。

    北方始终就没有传导开无产阶级的这套规矩。

    利用内战和外国间谍的罪名,张大帅无情地绞死了一批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的传播者,就是李大钊李守常的体系。以后北方就没有大规模的第二链条知识分子生存的空间。

    第一链条传播革命思想的中心北大,被张大帅果断合并,并拖欠教育经费,逼走那些自命不凡的留学万国的留学生教授。

    南北对比可见,孙逸仙是引入苏俄思想的始作俑者。

    西山会议派是有先见之明的。

    他们认为:孙逸仙、蒋介石、汪兆铭、胡展堂利用苏俄打倒军阀,再反苏俄的谋略,这才造成了社会动荡。

    在后世,地方军阀始终没有一个臣服国民党中央,不能不说其国民革命谋略的失败。

    后世如果说革命思想的最大成果,就是张汉卿的改旗称臣,他杀了杨宇霆。实际上张汉卿不具备**思考的特质,不理解杨宇霆的**自主的封建思想体系的有益的地方。

    后世的这时候,第四链条已经被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内战引发。

    蒋介石、冯焕章、李德邻、李任潮、陈济棠伯南、阎百川、张学良汉卿、龙云龙志舟、周西成世杰、刘湘刘甫澄等军阀乱战引发民间苦难,无产阶级革命开始自动传播,看不出传播链条的途径了。

    即所谓严重赤化区域。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大帅思想自由开放无底线。真实记录了他和朱玉阶创造的局面。

    很真实的一面。军阀混战,造成民间的大苦难,比如西北就饿死几百万,四川和贵州也是饿殍遍地,“干人”也无人理。

    但是毛大帅从中看到了“一枕黄粱再现”,就是革命建国的机会。

    用革命来清除革命的机会。

    当然,肃反也是应有之义。

    当初就是利用国民革命来清除封建军阀。那么现在应该用无产阶级的工农革命,来清除国民革命,和一切其他革命,比如富农运动,社会民主党运动,改组派运动,还有ab团运动,托派取消革命运动。

    这是蒋介石始终担忧的。

    蠢蠢欲动的无产阶级思想的革命同路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最后,他学习曾国藩剿捻的战略,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终于赶跑红军。

    然后呢,由黄埔三期的康泽康兆民继续清剿余下的思想混乱的民众,进行思想大清洗。康泽用莫斯科中山大学受训得到的组织手段,严密组织,然后灌输一个党和领袖的国家社会主义体系。

    可以看出,左、右两派统治这个地区,都不是理性和民主。

    悲催的长江区的老区。

    ------陈奇涵是看不到这些的,但是他经过推导,知道纯净一地的事情,就是引起双方的大杀戮。

    他是一个言语谨慎的革命者,也是一个敦厚人,他说道:“一鸣老弟,只要农民有地就行了。我们当初的理想现在看是有问题的。你知道我写的对联么?我自己看看都觉得说不通了。”

    黄端章说:“你在赣南,我在赣东北。你是武将,我是文人,我怎么知道你的事情?”

    陈奇涵说:“你这文武分途,就是错误的。武人不文,就是民众的祸害啊!我当时写的是为了“万国来朝,为了穷人当家”而奋斗。你说,这是通达么?”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