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先定个小目标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从中午到晚上,气温最少得下降了十几度。 原本,穿一件单衣,便完全能应付,但晚上,若是不披上件披风、甚至是棉袄,那根本就撑不住。 好在明军这边战马不少,加上青台峪堡里面的二百多匹战马,还有一百多皮骡马,搬运这些粮食物资,并不是太过吃力。 蒙古马虽然不算雄伟,看上去甚至有些土气,就像是小土狗一般,外表并不光鲜,但它们的耐劳力、负重力,却是首屈一指。 儿郎们这边则完全是就地取材。 他们本身就有精甲护身,在青台峪堡,又缴获了不少兽皮、马甲之类,随便套上一件,便已经足够抵御这还有些微弱的雨势和风寒。 至于这些真奴和汉人奴隶,衣服装备也都不算太差,又有蓑衣、油布之类,暂时也不会有大碍。 李元庆已经换上了一件厚厚的鹿皮马甲,这是巴达鲁的存货,质量相当不错。 战马大多被拉上了粮食,还有些,要拉上身娇体弱的女人,李元庆也没有骑马,而是踏实的步行。 主要是这边的基础条件太差了。 后金此时对民生的建设,几乎为零。 便是官道,也都是当年大明留下来,坑坑洼洼,多年都没有修缮过。 加之此时要翻山进入森林,就算也骑马也并不是太妥帖。 巴达鲁像是一条老狗一样,拄着一根破木棍,小心而又艰难的跟在李元庆身后。 到了这时,巴达鲁也发现了,李元庆和明军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便是直入山区。 巴达鲁开始还想不明白,李元庆放着好好的堡城不要,为何要冒雨、在这般已经算是有些极端的天气里,贸然进入森林里,岂不是要把粮食都给淋坏了? 但此时,巴达鲁却基本上已经摸到了李元庆的一些思路。 也无怪乎大金这些年,面对李元庆,几乎是鲜有胜迹了啊。 便是巴达鲁,此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元庆的筹谋,李元庆的智计,着实是他所望尘莫及啊。 就算明军封锁了消息,就算此时天气不好,但~,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迟三天,不管是连山关、还是通远堡方向,迟早会收到青台峪堡这边的消息。 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各部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一旦他们得到了消息,必定会做出反应。 而到那时,即便李元庆可以再打胜仗,但~~,想要把青台峪堡的收获,化为己有,那已经是不现实了。 因为明军并没有大部队,不可能步步为营。 而此时,李元庆却在大金各部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没有丝毫恋战,及时退出战场,撤离到了深山里。 尤其是此时这场雨,简直就是销毁他们踪迹的最好帮手啊…… 巴达鲁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但他却是明白,落在了李元庆的手里,他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获救的可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在这个可恨的男人面前摇尾乞怜啊…… 虽然此时细雨纷纷,能见度也并不好,但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为愉悦。 此次军校儿郎们的实战演练,虽说已经提前制定好了规整的作战计划,但毕竟是小部队,实力不够强大,也就注定了,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再死守规矩,死守原来规划的作战计划。 李元庆非常明白,不论是此时的辽南,还是未来的大明、未来的华夏,决不可能再去墨守成规,只局限于东亚、甚至是大明之地。 华夏民族想要壮大,想要发展,想要高居世界之林,那就必须要走出去。 但这个走出去,仅仅依靠卑微的商路,那是绝对不行的。 想要让世界都认识华夏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刀枪,高大的战马,像是城堡一般的巨舰! 而此时,因为青台峪堡的小变故,让这次本来有些沉闷的突袭计划,瞬时就变的生动起来。 十点钟左右,队伍已经走出了差不多十里来地,队伍的末梢,也已经完全进入了森林里。 陈忠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元庆,要不要回头派人去把这堡子给烧了。不烧了,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呢。” 离开时,李元庆并没有按照‘惯例’,来个‘杀鸡取卵’,一把火一了百了,而是把青台峪堡保留下来。 李元庆一笑:“怎么了,大哥?你担心他们会以这青台峪堡为支点追击咱们?” 陈忠一愣,片刻也有些反应过来,忙道;“元庆,你是说,咱们要引蛇出洞?” 李元庆一笑:“大哥,也可以说有这个方面的原因吧。说实话,我就怕鞑子不追咱们呢。他们要来才最好。” 陈忠已经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心情骤然明朗了不少,笑道:“元庆,我现在倒不担心这边。主要是咱们若是每打下一个堡子,都想现在这般,咱们怕是很难打到老寨去啊。” “呵呵。大哥。想完成大目标,那就得先设定一个小目标。咱们先把咱们能把握好的攥结实了,吃到肚子里,再去思虑其他不迟。” 哥俩一边聊着,一边并肩往前。 森林里的路,某种程度上,比旷野里要好走不少。 主要是旷野里因为雨势,脚下很泥泞,但森林里落叶层很厚,加之明军来时已经从这边走过一趟,都已经很适应这种节奏。 此时,队伍虽显得有些臃肿,但行进的速度却不慢。 四条腿的牲畜,着实是比两条腿的人,更耐劳、更轻便不少。 不多时,一行人又走出三四里地,时间已经到了子时,雨势似乎有加大的迹象。 前方哨探也传回来消息,前方林子外有一处平缓的山坡,背靠一条小溪,很适合扎营。 李元庆和陈忠交流几句,当即下令,队伍迅速赶往前方扎营。 与来时不同。 有了这些汉人奴隶的加入,明军儿郎们的劳动量,一下子减小了不少。尤其是这些汉军旗的奴隶,或多或少,都有从军的经验,充当辅兵,完全没有问题。 从李元庆扎营的命令下达开始,这边的儿郎们便已经开始带着几十个汉人奴隶去林子里捡干柴。 等到营地立起来,篝火已经烧起来。 杨妙才这时也安顿好了他心爱的女人,快步来到了李元庆面前,“李帅,小弟有一个担心。” “呵呵。” 李元庆坐在帐下的一处篝火旁,笑道:“妙才兄有何担心,尽可对元庆明言。” 杨妙才忙小心道:“李帅,咱们若是这般分散,会不会,会不会有鞑子逃跑?若是他们泄露了咱们的位置,咱们可就被动了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饶有兴趣的看了杨妙才一眼,“妙才兄能为我军考虑了,实在是幸事啊。”
杨妙才的脸上登时有些泛红,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李元庆却笑着用力拍了拍杨妙才的肩膀,“妙才兄,男儿大丈夫,些许小事儿,何须难为情?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你吃到了rou,才会觉得rou好吃。想要一直吃rou,那~~,咱们就不能失败。” 说着,李元庆又解释道:“此事,妙才兄尽可不必担心。我长生营的儿郎们,包括陈忠部,以及其他两部的将官们,在看押俘虏方面,都已经很有经验。不会出问题的。” 杨妙才极为感激的看了李元庆一眼,却又忙补充道:“李帅,其实,控制这些俘虏们,咱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只让他们吃四五分饱便可。”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妙才兄不愧是才子。很好,此事,元庆便依照你的提议。” ………… 看着杨妙才有些兴奋的离去,李元庆不由笑着眯起了眼睛。 想不到,之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在此时,还不如一个汉人奴隶女人好使…… 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虽然杨妙才还很稚嫩,不过,总算是开了个好头啊。 正如当年那位斯拉夫裔、执掌华夏国足的主教练的那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杨妙才开始开窍了,李元庆这边,做很多事情,那便简单了不少,甚至,简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啊…… ………… 一晃,五天时间已经过去。 李元庆和明军奇袭小分队的主力,一直在青台峪堡附近的山谷里,隐藏了五天,可惜,让人失望的是,后金军虽有不少哨探密布,但其援军,却始终没有到来。 杨妙才这边都已经写好了文采斐然的奏报、就差填上数字了,可这边,鱼儿却迟迟不咬钩了…… 大帐里,陈忠有些百无聊赖的躺在兽皮毯子上,极为不爽道:“元庆,鞑子比咱们想象的还要谨慎啊。恐怕,这些狗杂碎,都只顾着他们屁股下那一亩三分地呢。要来管这个闲事儿,怕得有大主子点头才行。” 李元庆也没有想到,这些鞑子居然会这么淡定。 不过,陈忠说的不错,后金占据这边才几年,但只看这巴达鲁,便能知道这些人、究竟过下了多少家业了。 即便他们还没有开始腐化,恐怕,这也已经为之不远了啊。 深悉历史,洞悉事物的规律。 李元庆非常明白,一个新兴集团的兴起,直到腐化堕落,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其中的既得利益阶层失去了进取心。 后金此时在这片区域,虽然已经露出了这个苗头,但毕竟此时是皇太极掌舵,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后金军不来,只能说明,明军的消失,对他们的诱惑力,还不够。甚至让他们害怕了。 想着,李元庆一笑:“大哥,既然鞑子不肯来,那~~,咱们抛出点rou去,勾引他们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