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变故(二)
在釐侯韩武的催促下,武安韩军从七月中旬起,便展开了对高墙的凶猛攻势。=≠ 但是让韩兵感到相当无奈的是,魏兵在这一带修葺长城的度非常快,三五日工夫就能修出数百丈远。 而更要紧的是,魏军采取一种仿佛是泥浆般的东西作为砖石之间的粘合剂,使得修葺的长城尤其牢固,纵使韩军这边造了投石车去砸,效果也微乎其微——他们对这段高墙的损毁,完全没有魏军修缮的度快。 期间,虽然有渔阳守秦开的骑兵持续对魏兵展开sao扰,企图拖延魏兵修葺高墙的度,但说实话效果并不明显,魏军用武罡车在高墙外围摆出防御姿态,以至于韩国骑兵的弓弩sao扰,对于修葺高墙的魏兵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在这种情况下,韩军不顾一切地高墙动猛攻,但遗憾的是,皆被肃王军与魏武军击退。 眼瞅着快到八月底,釐侯韩武终于决定,派人前往邯郸与那位魏公子润交涉。 本来最佳的人选是士大夫韩晁,可惜的是,韩晁在当日邯郸沦陷的前后并没有逃出来,因此,釐侯韩武派了此前与魏方交涉的赵卓作为使者。 七月二十七日,赵弘润在邯郸得知了武安使节赵卓前来,遂在韩王宫会见了这位有过一面之缘的说客。 其实赵弘润很清楚赵卓的来意,无非就是秋收将即,武安快支撑不住了而已。 毕竟秋收前后,韩国必将遭到林胡、匈奴、东胡等诸多异族部落的联合进攻,而这些外族强盗对韩国的进犯,可不像魏国这些中原之邦的军队。 毫不夸张地说,总算是曾经北一军的那些所作所为,也远远不及那些草原异族对待中原人的态度。 中原人在某些残忍的外族口中,可是被称作两脚羊的,可想而知残忍血腥到何等程度。 在韩王宫内那个蓄养着上百只鸟儿的庭院里,赵弘润会见了武安使者赵卓。 不得不说,对于赵弘润将会见的地点选在这里,赵卓着实有些惊讶。 这个庭院,赵卓是清楚的,这是他们那位傀儡大王韩王然的百禽苑,庭院里蓄养着许多羽毛鲜艳、啼鸣悦耳的鸟类。 据赵卓所知,这片庭院内曾经最多的时候有几百只鸟,因此釐侯韩武曾经亲笔题写了鸟林二字。 魏公子润……亦好禽鸟? 当步入这片庭院,瞧见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赵弘润正站在一只鸟笼前逗着笼内的珍鸟,赵卓心中大感意外。 毕竟他们的大王,韩王然,早已因为喜爱玩鸟成为了玩物丧志的典型,被许多韩人私底下议论,而眼前这位魏公子润,怎么看都不像是这类人。 因此,赵卓大着胆子笑问道:“润公子亦好养鸟?” 赵弘润转头看了一眼赵卓,笑着说道:“本王有一位王叔,名讳俼,喜好各类珍物玩物,犬马声色……” “原来是姬俼大人!”赵卓吃惊地说道,他口中的姬俼,即是赵弘润的六王叔,赵元俼。 “贵使听说过本王的六王叔?”赵弘润听了赵卓的话不禁也有些吃惊。 听了赵弘润的询问,赵卓抚掌笑道:“姬俼大人,赵某亦能不认识?当初姬俼大人走访我大韩名川时,纵使是先王,亦曾盛情款待过姬俼大人,奉姬俼大人为座上宾。” …… 赵弘润张了张嘴,惊地无以复加。 他自然猜得到,赵卓口中的先王,指的应该就是韩国明君韩王起,也就是说,韩王起接待过他的六王叔赵元俼,且奉为上宾? 原本只是随口一提的赵弘润,在听说此事后不仅有些愣,感慨那位六王叔的人脉实在是厉害,居然都展到韩国了,甚至于,连韩王起都奉他为座上宾。 对此,赵弘润真不知该说什么。 而此时,赵卓却不知赵弘润心中所想,捋着胡须笑着说道:“赵某福薄,不曾当面拜会姬俼大人。不过据赵某所知,姬俼大人年轻时,曾多次出访我大韩,不过,近七八年来,姬俼大人就没有再到我大韩拜会好友了,不知是什么缘故。” 赵弘润当然不会认为是因为魏韩交恶的关系,毕竟在这个时代,公是公、私是私,就算魏韩两国开战,一名魏人拜访一名韩人,或者一名韩人拜访一名魏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 除非魏韩两国的矛盾上升到民族矛盾,就像魏人跟巴人一样,否则,国家一般不会去管这种事。 当然了,前提你得是没有官职在身的民,倘若是官员,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而赵弘润的那位六王叔,虽然出生尊贵,但此前并未有官职、职务在身,因此,纵使作为韩王起的座上宾,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反而会有人感到佩服,能让韩王起奉为宾客。 至于六王叔赵元俼为何从七八年前不再来韩国了,赵弘润倒是可以解惑:因为赵元俼去了陇西。 当然,这种事赵弘润没有必要特地给赵卓解释,因此,他在笑了笑之后,将话题兜了回来:“贵使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赵卓欠了欠身,拜道:“在下此番前来,乃是奉釐侯之命。釐侯希望就两国兵戈之事,与润公子商议。……希望两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釐侯……就是那个韩武吧? “呵。”赵弘润闻言哂笑一声,淡淡说道:“本王也希望你我两国和睦为邻,可奈何贵国数十年来频繁进攻我大魏,纵使是倾吞上党仍不知足,仍垂涎着我大魏的河东郡……” “润公子。”赵卓刚想开口,就被赵弘润抬手给打断了。 只见赵弘润目视着赵卓,正色说道:“本王知道釐侯为何派贵使前来,无非就是秋收将近,贵国边疆或有可能被外族趁机攻打……虽说君子不趁人之危,但在本王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战机。” 听闻此言,赵卓面色大变,当即正色说道:“润公子请听我一言!……韩魏之恶,兄弟阋墙;戎狄之恶,家外恶邻。戎狄披左衽,不修仁德,不尊王道,此非我族类,润公子若亲戎狄而击我大韩,此乃引狼入室、祸及中原。” “……”赵弘润默然不语。 其实说实话,他也就是借赵卓的嘴将他的传给武安,吓唬吓唬韩人而已,他真会这么做么?当然不会。 正如赵卓所言,无论是魏韩交恶、亦或是齐韩交恶,这都属于兄弟阋墙,是中原国家的国家矛盾,但戎狄与中原,却是水火难以相容的民族矛盾。注:这里的族,指的是文化差异,而非狭义的种族差异。 倘若赵弘润为了打韩国,亲近戎狄,教唆后者趁机侵略韩国,那么,天底下不知会有多少士子站出来指责赵弘润。
赵弘润甚至听说,齐王吕僖的父亲齐王吕诸在位时,曾与韩国交恶,两国爆战争。可当齐王吕诸听说韩国的北燕郡遭到东胡的侵犯时,他就立马就停止对韩国的进攻,并书催促韩军北上拒敌。 而之后,在韩国击退东胡前,齐国对韩国秋毫无犯。 这足以证明,在面对外族时,中原各国的态度是一致的。 这些事,赵弘润不是不清楚,只不过,他可没有像齐王吕诸那样高尚的cao守,不从韩国这边狠刮点东西回去,如何弥补他魏国在这场战役中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 而他适时地露出沉默的神色,也只不过是给予赵卓进一步劝说他的机会,或者说白了,给韩国用实际利益“收买”他大义退兵的机会而已。 果然,见赵弘润面露犹豫之色,赵卓趁热打铁,引用先贤之言,举了众多例子来劝说赵弘润,总算是让赵弘润“迷途知返”,放弃亲戎狄而伐韩国的打算。 “尊使的话说动了本王,可……岂能如此轻易就将邯郸交还?这让本王如何向国内朝廷、我魏人子民交代?”故作懊恼地看向赵卓,赵弘润微怒道:“戎狄犯你国边境,又不是本王教唆!” 于是赵卓就懂了,在他看来,眼前这位魏公子润应该是被他劝服了,愿意终止魏韩交兵,并且将邯郸还给他韩国,但是呢,这位魏公子润又不甘心如此就这么善罢甘休。 毕竟赵卓也明白,他韩国近几十年来,对魏国的确是过多逼迫,每每想打就打,也难怪这位公子润心中不忿。 但是这容易解决,只要给足补偿,化解了这位魏公子润心中的怨气,魏兵自然退却。 至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劝得这位魏公子润退兵,那就不是他赵卓的任务了,釐侯韩武自会亲自与这位魏公子润交涉,他赵卓只要确保这位魏公子润愿意与韩国言和,他的任务就达成了。 想到这里,赵卓对赵弘润说道:“事不宜迟,在下即可回武安,向釐侯禀告此事,相信釐侯定会给润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听闻此言,赵弘润本欲点头,但忽然眼角余光瞥见庭院里众多的鸟笼,心中微微一动。 在略一思忖后,赵弘润故意板下脸说道:“为何是贵国的釐侯与本王交涉?难道本王不配与韩王当面洽谈此事么?” 赵卓闻言愣住了。 天见可怜,如今他韩国,谁还敢小瞧眼前这位魏公子润,可问题是,他韩国的王韩王然只是一介傀儡啊,如何做得了主? 因此,他隐晦地说道:“润公子不知,在这件事上,釐侯比大王……唔,更合适。” 岂料赵弘润摇了摇头,故作不知地正色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事关系重大,当由韩王出面!” “这……” 看着赵弘润坚持的样子,赵卓难以反驳,索性就带着这个消息返回武安,让武安自行商定。 反正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