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啸明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我为皇帝代言

第三十五章 我为皇帝代言

    朱元璋是什么出身,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他小时候哪能像这些文人一样读书学习,寒窗苦读都是他小时候遥不可及的梦想。后来渐渐的混出了样,这才开始读书识字,慢慢的从泥腿子到文武双全进行转变,转变到现在,也转变不成出口成章的地步。

    蓝小二,你坑爹呢?

    朱元璋会写诗吗?当然会。什么“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还有“三声唤得天下白,褪尽残星和晓月。”这都是朱元璋出了名的句子。历史上朱元璋也曾经做过一百多多首诗词,质量当属中上层,但还不是现在,你让他现在做首诗,岂不是在为难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元璋如何能拒绝,可要是做出来的诗一笑大方,那岂不是丢了大明朝的脸面?

    于是,波澜不惊的朱元璋心中早已怒火滔天,问候了蓝玉祖宗十八代三百遍啊三百遍。

    坐在文臣首位的李善长面色不变,出班说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才情自是我等不可企及,今日虽是喜事,但也不用陛下亲自挥毫,难道咱们到明朝还找不出几个会写诗填词的来?”

    李善长说着话,还往身后的那些文官群众看了看,立刻便有十几个文官起身,纷纷表示自己吟诗作对,填词作赋的本事还可以,希望英明的皇帝陛下能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

    朱元璋说道:“记得咱打陈友谅的时候就说过,手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写诗填词的人大有人在,尔等尽可发挥,其中最好者,朕厚赐之。”

    “谢陛下。”

    那些文臣屁股还没坐下,一边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凡夫俗子作的诗怎及得上陛下恢宏大气!”

    众人看去,只见席上站起一人来,看他身上的装束,并不是朝中官员。

    慕容正问上官云:“谁呀?”

    “张韬,浙江方国珍的人。”

    “方国珍不是有意归降吗?”

    “所以派个人来探探口风。”

    朱元璋抬手,张韬施礼上前。

    张韬和李成桂、平山八郎不一样,这次是来给朱元璋送礼的,并不是使臣,因此座位还在后面。方国珍拥兵浙江,早些年和张士诚联系比较频繁,苏州之战后,朱元璋意在休养生息,因此并没有对方国珍用兵,方国珍也曾上书朱元璋商讨归降事宜,但却一直不肯交出兵权,反而待在浙江一带,按兵不动,这让朱元璋十分恼火。

    “张先生乃是浙东名士,看来定有高论。”朱元璋说道:“朕早些年也曾拜读过先生的文章,当真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陛下谬赞,草民惭愧。”张韬是方国珍手下重臣,但方国珍的权力集团并没有得到元廷和明朝的认可,张韬自称草民也是情理之中:“草民在绍兴之时,也曾听说陛下的诗作,当真是豪气干云,心向往之。”

    有人拍马屁,朱元璋自然高兴,微微笑道:“张先生谬赞了。”

    张韬继续说道:“陛下雄才大略,先后剿灭陈友谅、张士诚,威名赫赫,草民在来之前,主公便告诉草民,在陛下面前一定恭谨谦卑,别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学便轻视他人,然,刚刚看了几位大人的佳作,确实……”

    说着,张韬笑着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写的不咋地。

    朱元璋眼睛眯了起来。

    “张先生口出狂言了吧?”文臣中一人站了出来:“张先生是浙东名士不假,但我大明朝中的官员也并不全是草包,今日恰逢佳节盛事,我等写下这些佳作,竟在张先生眼中如此不堪,这是何故?”

    张韬拱手笑了笑:“这位大人,张某可没有说你们写的诗词不好。”

    “那是何意?”

    “诚如这位将军所说。”张韬指了指刚刚坐下的蓝玉:“各位大人的诗词固然精妙,但绝对比不上陛下辉煌大气!”

    蓝玉一哆嗦,差点坐地上。我日你姥姥,我他妈跟你有仇是吗?

    那位站起来的文臣张了张嘴,转身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张韬目无尊卑,请陛下将他轰出殿外。”

    张韬无奈的把手缩到袖子里:“即是如此,那草民便退下了。”

    朱元璋出言:“张先生请坐。”

    张韬谢过朱元璋,坐会了原位。那位文臣也慢慢退了回去。

    朱元璋说道:“今日良辰,躬逢盛事,列为臣工的佳作必然多是上品,既然张先生盛情难却,朕便写上一两句。”

    李善长起身:“今日陛下挥毫,必能平添一段佳话。”

    身后文武重臣接着起来向朱院长道喜。

    朱元璋站了起来,轻轻挥了挥手,两边的宫女和太监过来将案桌上的酒菜撤去,然后铺上一层绢布,小心的摆好文房四宝,然后展开一卷生宣。朱元璋则在这个空隙眼睛来回扫了扫文武大臣。

    武将?算了吧,让他们抡刀子砍人可以,写出来的诗狗屁不通。

    文臣?不合适……

    选谁呢?

    于是,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不远处的慕容正身上。

    “靖阳侯。”

    “臣在。”

    “给朕磨墨。”

    慕容正略微迟疑,便猜到了原因,朱元璋写不出诗来,这是拉他当壮丁呢。

    “臣遵旨。”

    台下文武官员这个时候却羡慕的不行,一般给皇帝磨墨都是跟前的近臣来干,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慕容正这个干女婿,还真是得宠呢。

    朱元璋还不忘了吩咐:“众爱卿继续饮宴,朕写完诗后自与众位分说。”

    “谢陛下。”

    慕容正走上来,开始磨墨。

    朱元璋说话很小声,但却有些怒气:“蓝玉这个混账东西,非得把朕放在火上烤,看朕怎么收拾他。”

    慕容正低下头就当没听见。

    “朕把你叫上来是来当聋子的?”

    “臣不敢说话。”

    “哼。”幸亏朱元璋带着通天冠,前面的冕琉遮住了脸,没人能看得清他脸上的神色,自然也不会知道,他正在和慕容正说悄悄话。“李相给朕解了围,谁知道这个张韬死揪着不放,非要让朕交个底。”

    “交底?”

    “你没看出来吗?张韬这是来探口风的,方国珍担心朕收拾完张士诚之后,就着手收拾他。”

    “那陛下的意思……”

    “现在才到中秋,草原上已经下了雪,北方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今年入冬,朕便会出兵北伐。”

    慕容正心中一顿,北方草原上落了雪,那看来自己派林俊杰去找阿斯兰商量的事儿,八成能谈成了。

    “张韬明面上是让朕写一首诗,实际上,却想知道朕的目的是什么。哼,方国珍不过是一条守户之犬,没心没胆,这样的货色也值得朕倾全国之力收拾他?”

    “那陛下把臣叫到这儿来……”

    “你来说,朕来写。”

    “您高看臣了。”

    朱元璋斜着眼睛瞟了一眼慕容正:“你在大都跟那个元郡主的那点风流韵事,早就传的到处都是。你能写出人生只若初相见的诗句来,朕就不信你现在还写不出一两句?”

    “臣,怎敢僭越?”

    朱元璋拿起一支笔来,在宣纸上开始写字。下面的文武大臣以为朱元璋开始写诗,立刻安安静静下来,伸长脖子朝这边望着。

    慕容正低下头,却看见朱元璋写的并不是诗词,而是圣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夫圣天子在位,固有谏臣在朝。靖阳侯慕容正忠君体国,屡谏忠言,凡于国有行,特敕言无罪,钦哉!”

    慕容正眉毛一挑:有这好事?

    朱元璋不着痕迹的拿着印章在旁边盖了一下,然后叠起来放在一边,悄悄的推到了慕容正跟前。

    台下众人不明所以,以为朱元璋只是写了封草稿,不由得有些扫兴。

    慕容正悄悄地将那封圣旨藏在自己要甲里,微微欠身:“谢陛下。”

    “好了,该你了。”

    “是。”

    朱元璋再次拿起毛笔,再次吸引了台下众人的目光。

    慕容正想了想,小声说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朱元璋顿了顿,还是写下了这一句。微微抬起头来,有些疑惑:“怎么用这么一句开头?”

    “刚刚陛下说到北方下了雪,臣就想到这么一句。”

    “那你继续。”

    “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

    朱元璋眉毛一挑:“好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朱元璋写完这句停了下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慕容正:“这是你写的?”

    “陛下写的!”

    “朕是问你,你怎么想出来的?就从这几句来看,绝对是出自一个绝世不凡之人。”

    “陛下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朱元璋略有些呆滞,好一会儿,木木的说道:“继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好!”朱元璋不禁脱口而出,吓得慕容真的一哆嗦。

    台下众人也是一惊,赶忙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尴尬:“朕,朕想到了一句精妙绝伦之词,诗成之后再念与众位爱卿听一听。”

    下面文武官员立刻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这个时候没人敢说一个字,生怕打扰了朱元璋的诗兴。

    朱元璋扭头看向慕容正:“这句当真是绝妙啊,你怎么想的?”

    “臣去过大都,在回来的时候,有感于北地的雄浑壮丽。”

    朱元璋点了点头:“是啊,自石敬瑭献出了幽云十六州,这雄浑壮丽的北地风光,便看得不全了。这都四百年了,历朝历代的君王,有谁能把幽云十六州收回来?”

    “陛下可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将身子站直:“朕觉得也可以,朕觉得朕要比历代的君王要强。”

    “听了陛下的话,臣又想到了两句。”

    朱元璋一笑:“念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朱元璋笑出了声:“你这马屁拍的有点过分了。”

    “陛下绝对当的。”

    “那你就把话说全吧,朕听听你怎么把朕和那些历代君王作比较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朱元璋有点写不下去了:“你这马屁,朕听着开心,但真写不下去,夸朕就太不要脸了。”

    “臣觉得挺好。”

    朱元璋继续写了下去:“这首沁园春还差一句就结尾了,你要好好想想。”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朱元璋沉默良久:“朕以为你只是满肚子的奇思妙想,竟没想到还有这等才学,真算是看走眼了。”

    朱元璋写完,将毛笔搁置在一旁,慕容正也退到了一边。台下众人一看立刻精神一振。朱元璋背着手,闭目沉思了好一会儿,伸手轻轻一挥:“念!”

    曹锋上前,将朱元璋写的沁园春拿在手中,双手展开:“陛下诗成,众臣听来!”

    文武官员立刻躬身下拜:“臣等,恭听圣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下面的一些文官一听眉头便轻轻一皱,互相望了望,都有一个奇怪的念头。这一句开头十分平淡,况且现在正是中秋之时,怎么会以雪为题。

    等到曹锋念到了“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那些文官便是一脸吃惊。这首词的上半阕开头十分平淡,但后续却是十分的有气势,不愧是陛下!不仅如此,这首诗竟然暗含了另一个信息,那就是朱元璋决意北伐了!

    曹锋继续念,越念,下面的群臣越是惊叹不已,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在告诉众臣北伐并不简单,往后便是将自己与历代著名的君王做对比,就好像是在告诉群臣自己北伐的决心。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皇帝这是在告诉群臣,这一切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你们所有人的荣耀。

    当曹锋念完,文武大臣立刻齐齐下拜,山呼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成桂色变。

    平山八郎惊骇不已。

    张韬闭目沉思,然后也跪下来:“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站在龙椅前,仿佛这一刻矗立在云端,俯视众生。天子的权威和荣耀,在这一刻,紧紧的掌握在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