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齐鸣在线阅读 - 《史子》时吾

《史子》时吾

    时吾闻史子讲道,三壮汉至,亦听史子言。其陈贵子与其弟子有直、陈乐也。此吾后知之也。

    史子讲毕。陈子问史子曰:“子知德乎?”

    史子曰:“人各有德,其德不同。事得德,则心乐之。违德,则心耻之。德者之心难空。德,心有物之一故也。”

    吾问曰:“他故何也?”

    史子曰:“欲、躁也。”

    有直、陈乐色变。

    陈子曰:“若心无一物者为圣人,则草木土石必皆圣人也。真圣人者,善满其心,由学生智,由善生德。智者,使圣人不为人所犯。德者,使圣人不犯于人。人生而赖母,好奇于世。故人心固有物也。以汝之言,心者,心海之水也。心固有物,心海自亦有物也。滴水,入盐水则灭,不可复得之。盐水入之,方可复得。无物之心入有物之心海,谓之可久存亦可完去,岂不谬哉?将于人与己皆利之德、使人能学与行善之欲,与躁并列,岂不谬哉!”

    史子曰:“草木土石,无心者也。安来心无一物?圣人者,究万物之本与规律,破世俗之情也。圣人之心,异于常人之心也。于常人,刻骨难忘与至重者,于圣人,过目云烟也。故圣人之心,空无物也。心固无物,离心海,依胎,处万物之中。如水入盐中,为湿盐也。静思之时,难者,德、欲、躁三者也。是故吾并之。”

    陈子曰:“圣人究万物之本与规律,破世俗之情,故圣人心有物也。其心满德而智。圣人不苦,而怜人之苦,除人之苦。此圣人之所以圣也。若心居万物中则心有物,谓之心海哉?汝所谓善随善去,恶为恶取者,岂非谓之心海有物哉?静思之时感德欲,是谓其向德也。若静思之时不违德,不避欲,即为有德也。”

    史子曰:“圣人之所圣者,在万物中,若非在也。圣人之心,近有所生之心也。善恶,心生也,非万物生也。其固非在心海也,为心之性而象之。身与心于人,与万物与心海于有,等也。若万物可易心海,则心海亦可易万物也。然,物不以心易,心海亦不为万物易也。心变于万物者,渺也,非等也。心海非渺于万物,与其等也。静思者,心无物之思也。若有德、欲、躁三者,非静思也。”

    陈子曰:“子自以为圣人乎?”

    史子曰:“吾非圣人也。”

    陈子曰:“子有所言之心神与?”

    史子曰:“有之。”

    陈子曰:“子曾至心海乎?”

    史子曰:“未也。”

    陈子曰:“子非圣人,未至心海。何以言圣人与心海乎?”

    史子曰:“吾思之也。”

    陈曰:“子之心有物也。若子之心无物,何思之乎?何言之乎?子之心自有物,何以言人之心宜无物?”

    史子闭目不语。

    陈子与其弟子去。吾问其,方知其陈子也。

    吾问史子曰:“子之心有物与?”

    史子不语,如死状。

    史子不食不饮,闭目静坐,五日后起。

    史子行事如故,但鲜言语,目中无物,面如死水。虽在吾侧,吾常忽之。

    吾奇之,思之甚久,卒知史子已为圣人也。

    ——陈飞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