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白龙江,两河口
在陇南这种部落势力错综复杂的地方做生意,按理说应该首先去拜访当地部落首领,以期贸易顺利进行。 但孟韬没有这么做,他认为那是小打小闹的走私贩才用的招数,有些下贱,甚至摇尾乞怜。 自家商队可有五六百人的规模,携带的货物不计其数,几乎所有的牧民都会眼热,所有的部落都会关注。从而完全有超然的地位,该是那些部落首领来主动交好才对,无需自坠身份。 为了尽快打响行商陇南第一炮,孟韬决定尽快亮相,作为商人,首选的便是贸易兴盛集市。 两河口,因宕/昌河由此汇入白龙江而得名。 两条江河在此交汇,在山谷间形成了一片开阔的冲积平原。此地土地肥沃,本就是富庶之乡。加之位于沿白龙江西去迭州,或沿宕/昌河北上宕州的要冲之处,交通也相对便利,久而久之成为陇南白龙江流域的贸易集散地。 南来北往的客商大都集中此处,进行贸易,草原上的牛马羊、皮革、毛毡,青盐,甚至弓矢、兵器;宋境的粮食、茶叶、布匹、药材,漆器、金银器,甚至丝绸、瓷器,胭脂水粉等应有尽有。 虽然大宋朝廷禁止私下和边疆外族贸易,但只要有利益存在,便始终有人愿意冒险,所以几千年来,走私这个行为始终不曾被禁绝。 大宋的商人们从蜀中、京兆府弄来货物,经过秦岭、巴山、岷山等山间小道,小心地躲过大宋边军,艰难地来到这里。 尽管很辛苦,但是商贾和走私客们乐此不疲,走一趟便是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冒点风险,辛苦点又算什么呢? 后世有句话说的好,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践踏世间的一切,以前理解深刻,但现在,孟韬对此深信不疑。 同时也暗骂大宋朝廷傻了吧唧,为何要一刀切地禁绝边贸呢?不是朝廷财政一直紧张吗?为何大把的银钱不要,便宜那些走私贩子呢?至于大宋朝廷这些年究竟扔掉了多少银钱,走一遭两河口,基本上就有数了。 二月二,汉地龙抬头的日子,也差不多是孟韬重生一年的纪念日。去年这会,好像正在汉江边跑步,油菜花差不多也该开了。 不过白龙江畔的气温却没那么高,毕竟海拔已经一千四五百米了,山坡和草原上的草木尚未返青,尚且春寒料峭,有时候孟韬有些后悔,兴许出门太早了。 不过若从做生意的角度而言,时候正好,这时候的牧人处于“农闲”时节,有时间到集市上逛逛。 更要紧的是,这段时间青黄不接,牧民们的生活颇为困顿,加之准备本年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储备,购买需求很大。所以孟韬在这一天赶到了两河口,准备赚取在陇南的第一桶金。 到了之后,孟韬立即明白,为何此地会成为贸易中心。真得感谢白龙江和宕/昌河,否则山间哪里来这么一大块开阔平坦地?又在何处修建客店、货栈、市场,甚至还有几间勾栏(青楼)。 抬头一看,两边全都是山,地势陡峭,山脚下便是白龙江和宕/昌河,并不宽阔的道路就在江河边。 所以南北来往,东去西进的商旅行人基本都要经过此处。最为难得,因为两河交汇,水量丰富,这一段地势又相对平坦,水流相对并不湍急,还是难得的渡口。否在站在南边的石门坪山上,对岸清晰可见,但永远可望而不可即。 偌大的商队出现在两河口,顿时引起不小的震动,尤其是看到车上的诸多货物,当地的商贾和牧民顿时来了兴趣。不过来自汉地走私贩们神情比较复杂,有人察觉到了危机,有人则跃跃欲试,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两河口市税司的头目多吉也匆匆赶来,亲自迎接。 市税司是个很奇怪的机构,泽让已经打听清楚,这是青唐吐蕃赞普角厮罗设在此处的机构,陇右各地的集市上基本都有。 一个个小头目代表角厮罗在此收税,然后上交青唐,算青唐吐蕃对陇右统治的直接体现。虽说有点直接盘剥捡便宜的意思,但羌族各部牧民出奇地没有反对,反而欢迎赞普在两河口设市税司,派驻头目。 无他,盖因头目除了收税之外,还充当着调停人的角色。 两河口地理位置很特殊,但从地理归属上而言,两河口大概属于黑虎羌管控。但往西是迭州的诸多羌蕃部族,沿着宕/昌河往北,则是宕/昌羌和岷州的俞龙珂。 因为两河口位置重要,商业繁荣,哪个部落都想要据为己有,为此曾发生过战争。当青唐吐蕃势力东扩之后,两河口迅速进入角厮罗视野,在他的调停下,各部都接受了两河口作为特殊存在的事实。 为了避免纷争,特于此处设市税司,收税敛财,调停纷争,充当集市执法者角色。各部慑于角厮罗的强大,加之为了保证在两河口的利益,不得不被迫接受这样的事实。 角厮罗几乎不费兵卒,便轻松获得不菲的税收利润,以及对陇右南缘表面上的掌控。当真是无本万利,得来毫不费工夫,这样的好事当真让人羡慕啊! “孟公子,你们是从大宋来的商队?”名叫多吉的头目出现了,一口汉话说的很流畅,看起来丝毫没有吐蕃人的粗野,反而有几分汉家账房的精明。 孟韬深刻怀疑,是不是投诚过去的汉人娶了个吐蕃名字?这些年,西北各地不得志的读书人,投诚异族的不在少数。尤其是李元昊,对投诚过来的汉人热情厚待,更助长了郁郁小人做jian逆的风气。 总之,角厮罗能派他前来两河口自有道理,可见此人不一般,不可小觑。 “没错,我们从兴元府而来?” “路上可还顺利?”多吉满脸堆笑,客气询问。 “当然了,走的是阳关大道,畅通无阻。”孟韬巧妙回答,告诉对方,自己并非是走私。 多吉笑道:“听闻大宋欲解禁边贸,没想到商队这么快就来了,可喜可贺啊!” 看来朝廷新年朝贺时透露的风声已经传回西北,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孟韬笑道:“是啊,早就想来陇南行商,可惜官府不许,如今解禁,当真求之不得……幸而与转运使衙门熟识,才有先走一步的机会。” “好啊,孟公子所携货物众多,两河口欢迎之至啊!”多吉笑道:“诸位是今日便开始交易吗?” “客随主便,多吉头领以为如何呢?”孟韬笑着回答。 “诸位远道而来,想必十分劳累,在下为诸位安排驻地,好好休憩一日,明天开始交易如何?”多吉笑道:“趁此机会,我也好设宴招待诸位……用汉家话说,接风洗尘嘛!” “好啊!”孟韬答应的很爽快,做生意,不必着急,钱就在两河口,今天或明天装进口袋里没有区别,所以有的是耐心。 不过对有的人而言,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只怕今晚,会有很多人忐忑不安,或者想入非非,睡不着觉吧? 孟家商队在多吉的带领下往两河口中心走去,围观的牧民,部落头人,商贾和走私贩都远远注视,一个个目光凝重,神情复杂。 人群的后方,还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牧民,朝着孟韬远去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如同魅影一般消失在人群中。 * ps:求三江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