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900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二章 乱世不由人做主(下)

第二百六十二章 乱世不由人做主(下)

    “真的?”

    王若梅翘着眉梢疑问的样子,也带上了几分风.情,若论相貌,在京师旗人之中小有名声的宛如,脸盘儿自然最好,能入孙本武眼的王徐二人,身材一等一脸盘儿也算中上,孙家丫头最有活力,身材也是青春洋溢的,容貌在李大成心里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再想想王家那岁数差不多但姿色要稍胜孙家丫头一筹的两个丫头,说自己一点儿心思没有,那就是假话了,在王若梅的询问之下,李大成也不做什么隐瞒,直接就说了实话。

    “若是她们有心,我也不拒绝!”

    这段时间,李大成也在胶州府见过不少女人,多半都不怎么入眼,像孙家丫头这样的委实不是太多,王家那俩丫头,也算是不错的,若是人家主动,李大成这边是没什么问题的。

    “臭男人!”

    一路走来,无论是孙家丫头还是这两个女人,孙守业都做了不少的开导,这个时候男人三妻四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姐妹一夫更是寻常可见,对于李大成的无耻回答,王若梅这边嗔了一句,也就没了下文,还是孙守业那句话实在,乱世不由人做主,尤其是现在的女人。

    跟着李大成不过数月的时间,其中大半时间还是不上不下的那种关系,但两女在贝勒府之中,不仅没受歧视,反而在许多地方的待遇高过了孙家丫头。

    以桂顺的身家,府中女人的待遇自然高到了离谱的程度,在变乱之后的京师,桂贝勒府中的女人。享受的完全是王府福晋的待遇,在王若梅看来,即便两个meimei嫁得再好,也不会有这种待遇的,跟着这样的男人未尝不是这时候女人的幸事。所以她这边也就没了下文。

    即便有下文,面对这样财雄势大的主儿,一个王家又能有多大的声响呢?强娶,也是很寻常的一件事儿。

    感受到了女人无言之中的无奈,李大成话锋一转,就将话题带到了别处。自己与这两人的关系本就有些尴尬,谈不好就要留下一辈子的坏印象,这不妥!

    “这段时间,码头上来了几艘外洋的货船,给你们弄了一些法国香水、红酒、折扇。英国的骨瓷、花伞,还有一些江浙一带的锦缎,都在外面搁着呢!

    我让人给抬进来。”

    感情的事儿,有岳父孙守业疏通,李大成这边又有不错的见面礼,刚刚尴尬的气氛,很快就被礼物给冲散了,在李大成面前。两个女人也不做作,一边挑着礼物,一边跟李大成拉着家常。油嘴滑舌是讨好女人的利器,李大成这个夸几句,那个赞几下,很快屋里的气氛就很融洽了。

    跟两个依旧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闹了闹,李大成男主人的身份,也被确定了下来。在王徐的小院磨蹭了一个多时辰,李大成借口有公务。在两个女人幽怨的眼神里逃出了小院,现在还不是住在这里的时候。孙家丫头那拦路虎,还是需要摆平的。

    按着桂顺的指点,给王徐二人的礼物实惠一些是一堆,给宛如、孙家丫头的礼物,精致一点,两瓶香水两瓶红酒,就算是李大成的敲门砖了。

    宛如跟孙家丫头住在一起,得了李大成的礼物之后,两人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拿出了一堆衣服让李大成试穿,这都是两人在京师攒下的,许多都是依着李大成离京时候的身材做的,现在穿起来却有些瘦小了。

    衣服不合身,二女也不沮丧,李大成胖了才是好事儿,也不能说是胖,在李大成看来,这是恢复了身材,与在津沽的时候比,他现在的身材,还是稍显瘦弱。

    试衣服、量身材、话家常,三人忙活到入夜,孙家丫头这边终是给李大成弄好了几套合身的衣物,吃了晚饭,宛如那边借口去看看桂顺躲了,剩下的李大成自然依着孙守业的吩咐,该干啥就干啥了。

    事儿还真如桂顺说的一样,孙家丫头太过青涩,李大成忙活了一夜,尽做安抚的事儿了,扭扭捏捏哭哭啼啼折腾了大半夜,孙家丫头遭了罪,李大成这边也不尽兴,虽说有心去找宛如泻火,但终是孙家丫头的第一次,李大成只得按捺住性子,留在这边。

    李大成这边没老人,第二天一早,带着一瘸一拐的孙家丫头给孙老头子敬了茶,这关系也就定了下来,李大成也就能在宅子里胡作非为了。

    送孙家丫头回去歇着之后,李大成偷偷摸摸的找到宛如,补上了这段时间欠缴的公粮,之后才迈着八爷步,开始安排胶州府这边的后续。

    山东巡抚衙门,这段时间也通过了振威镖局申请在山东建总镖局的申请,有了山东巡抚衙门认可的这个总镖局,也就意味着振威镖局可以在山东各地开分号了。

    总镖局,位于胶州府城之外占地百余亩的一处庄园之中,正经镖行出身的王五,自然做了振威镖局的总镖头,杨班侯、李存义等人是副总镖头,除了总镖局之外,李大成还在珠山、黄岛、崂山,开了三个分号,胶州府的总镖局,王五坐镇;崂山分号,杨班侯坐镇,传太极入崂山的事儿杨班侯也点了头;珠山分号,李存义带着一群长拳高手坐镇,主要目的是传北方少林拳入白云寺。

    现在的振威镖局,有拳师两百多人,十多岁的徒弟一千多人,二三十岁的精壮五千多人,近期振威镖局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人才,有了莱恩上次卸下的五千装备,李大成也在珠山、黄岛一带开了靶场,杨班侯那边有话,一年之后,这五六千人,差不多就可以出师押镖了,当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想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高手,没个三五年的时间。想都别想,弄不好就得十年往上的时间。

    李大成本想把李书文也留在胶州府教拳的,但李书文那边不答应,他是应了师父的吩咐,做李二爷护卫的。在这事儿上杨班侯那边也不答应,李书文作为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杨班侯也是认可的,有他在李大成的身边,许多老辈人也放心,毕竟李大成身上牵扯着武术界兴盛的重任。

    安排好了振威镖局。就该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大成公了,大成公做的可不仅仅是粮食、票号、杂货买卖,以后胶济铁路的修筑,也需要大成公来统筹的。

    这段时间,如李大成想的一样。蒋辉云这个师爷,在上海道那边,召集了不少有心思的读书人,许多都是想另谋高就的师爷,对于师爷进入大成公,李大成不仅不反对,反而举双手赞成,这些人都用在官场争斗中才是浪费人才呢!

    由官场入商场。虽说手中的隐性权力没了,但赚取的金银更多一些,背靠大成公。权力对他们来说没用,钱财更为实际一些,至于蒋辉云的师爷一系会不会架空李诚有,这李大成不担心,大成公是什么买卖?是振威军的买卖,想靠着在大成公的权力。架空他李大成,没有枪杆子做后盾。那就是在耍猴戏。

    虽说现在的大成公依旧没有正式成型,但许多师爷的加入。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成公在智力战场,必然要强于别的商号,有了李大成规划的路线,有了师爷们的心机手段,不用振威军的势力,大成公也能在山东稳稳的站住脚跟。

    本来要许给胶澳翻译孙广才的船厂,也因为胶澳那边的犹豫不决没能建成,孙广才通德语,李大成直接就把他安排在了筹划建设胶济路上,让他跟高丹桂还有南边来的十几个师爷搭伙,共同谋划建设胶济路的事儿。

    建胶济路,对这些人而言,还有些陌生,但最近詹天佑来了一份信,说是可以挖十多个熟悉铁路建设的工头到胶州府这边来,有了粮食,有了管理人员、基层技术人员,有了壮丁,即便李大成不在,胶济路的事儿,也会很顺利的,毕竟胶济路是德国人主导的,工程师什么的,他们那边是主力,大成公这边,现在主要的任务,还是在苦干之中培养人才。

    由胶州府开始,山东这个大工地,已经拉开了大幕的一角,老娘们回銮之后,大运河也差不多该开工了,有了和约借款,京汉铁路应该也可以进入高速施工之中了。

    大运河沟通南北,京汉铁路也是沟通南北,这两条水陆大动脉,近期可以带动大批的壮丁,以后可以让无数商家通过南北货运致富发家,只可惜这京汉铁路走的不是山东而是河南。

    在李大成看来,铁路要建就得建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大运河修整之后,再建了京广铁路,沿途各省以支线沟通,暂时也能满足大清所需,京汉,官场的产物而已,偏了!

    但这也是无奈之局,如今大清的铁路,英制、法制、德制、俄制都有,轨道不同、机车不同,想要连成一气难度很大,这也算是乱世不由人做主吧?

    若铁路能有一个准确的规制就好了,但现在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大清修的这些铁路,大半都是和约铁路,附带周围三十里采矿权的,京汉虽说不是,但也抵押了路权,许多事情都难办的很,现在也只能看着他们建了,无非这些东西,都是建在了大清的国土之上,虽说一定时间内会损失一些资源,但大清终是得到了基础设施不是?

    安排胶济路这一节的时候,李大成也让孙广才从德国人那里招来了胶沂线的规划略图,这次去省城济南,李大成决定走一走胶沂路沿线,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困难。

    安排好这些,胶州府乃至山东短时间之内的规划都有了,大成公现在是重中之重,李大成这边也给李诚有下了严令,半年之内,大成公必须铺遍山东。

    安置好了这些,李大成这边又成了甩手掌柜,宛如、孙家丫头高挂免战牌,李大成只能宿在王徐二人这里了,还是桂顺那句话孙家丫头真是太青涩了,远不及宛如三人的。

    但李大成的好时光也只有五天的时间而已,胶州府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了,桂顺也不能在胶州府久留,让人跑马圈地圈下了整个崂山,麻烦事儿还在后面呢!

    正好去济南府的时间,可以让大清上下,消化消化跑马圈地这件事儿,有些东西越酿越香的。

    桂顺启程,桂福晋宛如自然不能留在胶州府,孙家丫头跟李大成算是新婚燕尔,她自然也不能留下的,王徐二人带着襁褓之中的孩子,不能长途奔波,就只能跟孙守业留在胶州府了。

    一行人自胶州府出发,按着当初李希霍芬规划的胶沂线,过诸城进莒州入沂州,这一段也是山东丘陵蔓延的地方,山地多平地少,良田也就少之又少,但这一带的人口却不少,人少地少山多,货物流通不便利,山中出产的干鲜果品也就运不出去,干鲜果品没有市场就只能在山地上种粮食,以粮为主的经济结构,会加重水土流失,山地只会越来越贫瘠,这也是个死循环,不退耕山林不保,退耕粮食不足,出力多产量少,胶沂线的百姓,也就普遍穷困了。

    当地百姓穷困,对李大成而言却是一个突破点,用大成公的粮食开路,打压当地的地主大户,胶沂线上马也就轻而易举了。

    心里有了谋划,巡视胶沂线也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选择,是经沂州过峄县入微山,还是直接北上济南府,李大成跟顾其行的意见有些相左。

    李大成的意思是先去看看峄县的中兴煤矿,再走微山的医府,而顾其行这边的意思是北上济南,与小醇王等人汇合,共巡医府之后再走峄县的煤矿。

    顾其行的说法是,桂顺现在还是贝勒,与小醇王差着距离呢!应该表现的恭敬一些,这才是以退为进的方略,听了这话,李大成知道这老顾又犯了眼界不足、方向不明的错误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