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家父朱重八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二十章 购物优惠券

第三百二十章 购物优惠券

    对于女子是否入学一事,朱樉并未过多考虑,但女儿想上学,为她办个女校就是。

    这时代,男女同校未免过于惊世骇俗,朱樉如今事情一大堆,也懒得跟百官们去吵。

    长安公主得知自己有学校念书,美滋滋的走了。

    朱樉这边,则要接见自西北回京述职的铁铉。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安西布政使铁铉,参见陛下!”

    “快快请起,爱卿这一年多,辛苦了!”

    铁铉忙道:“此皆臣分内之事,多谢陛下关心!”

    朱樉道:“且,在安西这一年多,待的如何?”

    铁铉面色激动,“陛下,安西真是个好地方啊,阳光充足,物产丰富!臣奉皇命在那边屯田一年,便收获棉花四百余万斤,粮八万石,应季瓜果不计其数!”

    朱樉听了,也是一喜。

    因为大明此前一年的棉花产量,约在一千两百万斤左右。

    如今安西行省一地,便产出四百万斤,增量直接超过百分之三十啊!

    原因嘛,也简单。

    铁铉组织屯田用的,是朱樉从“万里江山图”中弄出的高产良种。

    而除了已开垦的棉田外,时不时还发现不少“野生”的棉花,这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至于玉米、土豆、麦等,因为种植面积略,所以总产量不算高。

    然棉花在这时代,是附加值颇高的经济作物,按此刻约一百二十文一斤算,安西行省仅棉花产值,便高达48万两。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西部行省而言,已是极为耀眼的成绩了。

    更重要的是,棉花多了,可以把价格往下压一压,令更多的百姓在寒冷的冬,买的得起过冬的棉衣。

    “那些棉花,可都押解进京?”

    铁铉跪地道:“还请陛下恕罪,臣私自做主,留一百二十万斤棉花在安西,低价卖给当地百姓!”

    “哦?”

    见朱樉眼睛微微眯着,铁铉知道皇上已然怀疑他,忙解释道:“陛下,我大明刚刚收复安西,若一味从中取利,而不惠及当地百姓,必然会令安西之民与大明离心离德。臣低价卖棉,亦是帮助朝廷,巩固在安西的统治!”

    朱樉自然认同铁铉的做法,就是对他先斩后奏的行为不太爽。

    “那你是以多少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当地百姓的?”

    “四十文!”

    “四……!”

    朱樉差点噎着,虽知道价格会很便宜,未料低到这程度。

    见皇上瞪眼,铁铉再次解释,“禀万岁,安西是棉花产地,市面价格本就低于中原,臣想让当地百姓知道朝廷恩德,所以才大幅让利的!但臣可对盟誓,并未从中贪墨一分一毫,所有账目都带过来,可以接受朝廷查验。”

    朱樉笑着道:“朕,是信任你的,不过朝廷查验,也是应有之义。反腐治贪,关键在于有效监督。”

    铁铉忙道:“是,臣都知晓!”

    朱樉又问:“那对于灾京师这些棉花,你有何建议?”

    铁铉道:“臣以为,安西屯田所获的棉花,对于朝廷而言,也算意外之财。莫不如都赏了军中将士,为他们换发新袄,也能令大伙感恩戴德。”

    朱樉微微点头,“此议不错,然京城之民,近来未得实惠,不若拨出一批棉袄,低价卖与百姓。”

    铁铉心里道:“长安城的百姓,打您开矿起便得了诸多好处,还没得实惠。”

    然这话他可不敢明,笑着道:“子脚下,首善之区,这里的百姓确实该沐浴皇恩,不过百姓家里都是会女红的,不若对每家每户,限定低价购棉五斤,让他们买回去自己做便是。”

    朱樉道:“一家五斤可不够,便限额八斤吧!凡直隶百姓,皆可到衙门按五十文一斤的价格购置棉花。命巡按御史、锦衣卫各自监察,若有贪腐、不作为的,严惩不贷。”

    ……

    年关将至,长安城内越发热闹。

    一来,关中地区这两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极高。

    二来,朝廷在这边开发的矿产越来越多,便需要大量的雇工,因为工价给的高,造就了不少“康阶层”。

    其三,便是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又吸纳了不少流民。

    可以,此刻的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矿业,手工业兴盛,娱乐、文化产业也很繁荣,再加上与西域的烟草、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令如今长安城,颇有盛唐时期的气象。

    百姓们辛劳一年,这会都往都城、县城跑,或是游玩,或是购置年货。

    正走着时,忽听一阵敲锣声。

    百姓们忙凑过去,却是一帮衙役,朝廷今年棉花大丰收,为了惠及治下百姓,凡直隶户籍的百姓,皆可凭证购买棉花,每户限棉花八斤,每斤只要五十文!

    这话一出,瞬间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有胆大的乡民问:“官差老爷,你的可当真?”

    衙役轻蔑一笑:“子脚下,首善之区,谁敢拿这事骗人,我不要脑袋了吗?”

    百姓们嗤之以鼻,如今这长安城内,骗子可不少,不知有多少进城的乡民上当。

    又有人问:“什么时候能买,再哪买?”

    衙役道:“长安、万年两县县衙旁的空地上,想买的去那边排队!”

    这话一出,百姓们蜂拥前往,然没走到那边,就发现过不去了,人实在是太多。

    毕竟对百姓而言,此刻市面上一斤棉花要卖一百二十文一斤,朝廷的优惠棉却只要五十文。

    一斤便是七十文的差价啊,八斤就差了五百六十文,半两银子能买不少猪rou了。

    再者,辛苦一年,好多人也想着给家人做一身新棉袄。

    碰上这种好事,自然不能错过啊!

    只可惜排队的实在太多,把长安、万年两县附近的道路,全都堵塞了。

    一座酒楼雅间内,朱樉望着下面排队的人群,脸色阴沉。

    一旁陪着的解缙、铁铉见朱樉不高兴,都有些茫然。

    解缙大着胆子道:“长安、万年两县办事不力,是否要别的衙门协助一下?”

    朱樉道:“那是自然,命五城兵马司疏散百姓,告诉他们,城外亦可购买!”

    解缙奉命写了一封手诏,派人送到五城兵马司,很快有大批的军士出动,将部分百姓引至城外,售卖了一批棉花。

    然经过三日售卖买后,锦衣卫报上来的问题颇多。

    一者这时代户籍可不联网,竟有一些刁民反复排队购棉。

    再者人群中扒手横行,很多韧价棉花没买到,反倒丢了银子,别提多郁闷了。

    另外,长安、万年两个县的县令皆是老官僚,完完全全奉命行事,不敢有丝毫变通,以致整个售卖工作,几乎弄得一团糟。

    是以仅仅三,朝廷低价售棉的活动,便宣告暂停了。

    武英殿内,朱樉面色不虞,把锦衣卫送来的调查报告,传阅给内阁学士及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

    “朕是子,只会给出大政方针,而不是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一件好事,居然能搞成这个样子,昏聩,无能!”

    殿内众人,面色都有些惭愧。

    毕竟长安、万年两位县令,都是科举出身,他俩事情没做好,显得科举选出的人才不行啊!

    左都御史景清道:“陛下,朝廷向京城百姓低价售棉,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然直隶下属诸县,皆办事不力,臣以为,非是官员们无能,而是他们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

    朱樉来了兴趣,笑道:“哦,你且详?”

    景清拱手,“我大明的府县之尊,皆是代子牧守一方,从来做的都是保境安民、征收赋税、推行教化等事。这让利百姓,低价售卖民生之物,也都是第一次经历啊!”

    这话出了众人心声,一个个皆点头称是,齐声附和。

    朱樉冷笑,“白了就是,官老爷当习惯了,没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呗!”

    众大臣听得一懵,服务百姓?咱大明的官吏,何时需要如此了?

    话这建元帝,也算是个好皇帝,就是时不时的“奇思妙想”,叫人摸不着头脑啊!

    解缙道:“陛下,府县之尊,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自古以来,只有儿女侍奉父母,哪有父母服务儿女的道理?”

    “就是,就是啊!”

    “纲常不可乱啊!”

    朱樉笑了,他知道古饶思维是很难转变的,可要不从思维变起,这帮封建官僚,有几个会在乎民间疾苦,在乎普通百姓啊!

    “朕早过,这大明,是下饶大明。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百姓与朝廷,亦同此理。朝廷若无爱惜百姓之心,百姓也不会拥护朝廷!”

    一众大臣见朱樉似乎真有些生气,不敢再与朱樉争辩,都躬身施礼道:“臣等受教!”

    朱樉冷哼一声,瞥了眼户部尚书傅友文,“傅大人,若命你来处理此事,可能办妥?”

    傅友文忙:“其禀陛下,臣定办的妥妥当当!”

    “哦,若换你主持,如何cao作?”

    傅友文笑道:“臣以为,可由银币提举司,造一批棉花优惠券,命百姓携凭证到衙门领取,然后可凭券,在指定的商家兑换购买。事后,再由朝廷与商家进行结算便可!为了避免贪污,朝廷可派厂、卫及都察院的人,全程监督。”

    朱樉闻言大笑:“不错,益质所言,与孤不谋而合,便用此法吧!”

    傅友文听了大喜,笑着道:“其实臣一开始,也是全无主意,还是听了陛下所言,要多为百姓着想,才想到这些。算起来,都是皇上洪恩浩荡的缘故啊!”

    一旁的朝廷重臣,见傅友文的谄媚,都微微皱眉,却又不得不佩服傅友文的急智。

    别的不,这老子执掌户部这么多年,身上可不怎么干净。

    想必皇上也是略有耳闻的,却不动他,自然是对他颇为满意。

    一方面是因为傅友文确实有些能力,其次便是因为他能放得下朝廷重臣的身段,敢毫无顾忌的些非常谄媚的话吧!

    至少朱樉听得颇为高兴,手捻长髯道:“益质有心了,以后,咱大明的官员,就要多向他学习,什么事,多从百姓的角度考虑,不要总是高高在上,摆父母官的架子!”

    一众官员瞠目结舌,向傅友文学习?话皇上您是真不知这老子的生活有多奢侈吗?

    若都像他那般,目前的民脂民膏,可有些不够分啊!

    然无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贸然与傅友文结仇,都讪讪道:“臣等遵旨!”

    “行了,去吧!”

    朝会散去后,官员们三三两两往外走,相互低声议论,越发觉得朱樉的观念奇怪了。

    明明是家贵胃,亲王出身,更曾虐杀百姓无数,怎么就忽然变成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了?

    不仅如此,还嫌弃咱们官僚?

    话皇上不是冲着什么了吧!

    傅友文那边,则非常有效率,先去银币提举司印了十三万张购棉优惠卷。

    因为整个直隶也就十万多户,这当中还会有些大户人家,懒得去领。

    随即,傅友文按各县的户数,将优惠券发到各县衙,在令百姓们去县衙领券。

    因为少了耗时、繁琐的购棉环节,各县虽略有拥堵,却很快就将优惠券发完了。

    百姓们拿着券,去户部指定的棉花商家兑换购买,很快便以低价买到棉花,一个个皆喜笑颜开,口称朝廷恩德。

    而外地的百姓见此情景,便有些不是滋味了。

    “朝廷待关中之民,何其厚也,怕百姓买不起棉衣,竟以如赐价让利!”

    “嗨,这世道,钱啊,都是流向不缺钱的人,好东西也是流向不缺它的人。就这关中百姓,这些年得了多少实惠?便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仓内亦有百十石粮食。一个卖苦力的矿工,一年能赚多少银子?他们差这点优惠吗?还要给补贴,真是不公平啊!”

    两个外地的行商,见此情形忍不住吐槽,上点年纪的:“都是命啊,比不了!”

    年轻的愤愤不平,“朝廷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