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案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观星台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观星台

    亥时,锦衣卫衙门。

    纪纲伺候皇上朱棣回来,下马刚要入门,却瞥见旁边墙角有一个瘦弱身影,他心中一惊,急忙大喝一声,“什么人鬼鬼祟祟?!”

    那身影闻言一颤,哆哆嗦嗦走上前来跪下,“大人,是民女月娥。”

    “月娥?”纪纲看到她,放下心来,笑道,“是你这小娘子,这深更半夜在这锦衣卫衙门口,要是让汤大人知道了,可是有些说不清,怕是还会以为是我将你掳走当姨太太的。”

    月娥害怕纪纲,闻言忙道,“大人,是老爷让民女找您来的,但进不得锦衣卫门,只能在这里等您。”

    “汤大人?”纪纲一滞,立刻下马,“他要找我?他人在哪里,我现在就去。”

    “大人,老爷有难。”月娥道。

    只四个字就让纪纲脸色大变,立刻收起了嬉皮笑脸,上前两步,“你说什么?!”

    月娥道,“大人,老爷交代,只能与你一人说。”

    纪纲知道事情重大,急忙道,“那还还跪什么跪,快起来进府!”

    锦衣卫大堂里,纪纲屏退左右,立刻问道,“怎么回事?汤大人怎么了?”

    月娥道,“大人,今日一早,老爷对我说,倘若他今日见不到你,就一定要我找到你,说这皇宫里藏着大阴谋,有人要对皇上不利,要你立刻面圣,将皇上转移皇宫,封锁整个新都城,然后追寻线索拿捕歹人。”

    纪纲闻言,脸色大变,“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歹人?哪里还有歹人?!”

    他看着月娥,“汤大人现在哪里?”

    “老爷与车大哥天黑就出去了,是往皇宫方向。”月娥道。

    “汤大人今日要见我,却没有见到?”纪纲皱眉,想起月娥的话,他问道。

    “老爷今日闻之您随驾回宫,就要匆匆找您,可还未出门,车大哥便来了,之后就再也没出去过。”

    纪纲脑瓜子瞬间乱成了浆糊,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汤宗和车在行在一起,怎么就会见不到自己?他自己不来,却派了月娥来?皇宫里有阴谋,有什么阴谋?明教都灭了,哪里还有歹人对皇上不利?

    但想起汤宗一向料事如神,他也不敢大意,想了想自言自语道,“难道汤大人和车小子被人所逼,都有危险?!”

    他转头看向月娥,“你说汤大人要我面圣封锁新都,循着线索抓捕歹人,什么线索?”

    月娥道,“老爷的衣服里有一把黄豆,已经放了两天了,他说黄豆尽处,就是歹人藏身之处。”

    因为知道身份,汤宗一直防着车在行。

    “黄豆?!”纪纲明白过来,“也就是说,现在汤大人和车小子都已经落在了歹人手里?!”

    想到这里,他再不淡定,立刻从桌上拿起绣春刀就准备去面圣,可还未迈出房门,便又停步,转念一想,心说现在汤宗和车在行在歹人手里,自己若是面圣,封锁新都,那歹人必然知道图谋败露,这样岂不是白白害了汤宗和车在行的性命?

    三年前在杭州府时,周洪宗和凌晏如领兵围攻馆驿,他却高坐城头对峙耿璇,对馆驿中的状况丝毫不关心,更别论汤宗性命,现在在这立功之际,他却对汤宗的性命如此上心,确实可谓难得。

    “不能冲动,得冷静。”纪纲心中焦急,尚且自我安慰,考虑片刻,他做出了决定,回头对月娥道,“夜深,你先不要回去,就在这里。”

    说完便自己一人出门而去。

    他对自己的实力极为自信,未免打草惊蛇,决定先不做部署,自己一人前去救人,等救下汤宗和车在行,确保两人安全,再行安排面圣及抓捕歹人之事。

    ......

    夜色下的新都皇宫,静谧地让人恐惧。

    紧邻外庭的三大殿之后,有一座观星台,属钦天监管辖,用于夜观天象。

    这观星台高耸异常,是整个皇宫最高的建筑,顶部有一阁楼。

    汤宗被两个锦衣卫带着进入观星台,旋转着上了阶梯,来到了阁楼之上。

    推开门,汤宗观察,只见这阁楼不大,六尺见方,中间有一茶台,相对坐着两个老者饮茶,见汤宗进来,纷纷转头看向他。

    其中一人年纪苍老,白须皑皑,脑门锃光瓦亮,是个和尚,汤宗见到他顿时大惊失色,“傅洽,你怎么会在这里?!”

    “哈哈哈......”那和尚哈哈大笑,“汤大人别来无恙,当年在诏狱,你说是非善恶非我佛家就能评判,你说的不错,用几句地藏经来惩恶扬善,不过是骗人的鬼话罢了,还得付诸行动,所以老僧今日便出现在了这里。”

    他的确就是傅洽,永乐十六年,黑衣宰相道衍临死之前求皇上朱棣放了他,朱棣同意,现在他重获自由也已经两年了,相比于当初在北镇抚司诏狱,他只是脑袋重新剃光了。

    汤宗闻言不语,转头看向另一人,只见这人年纪更大,身形消瘦,佝偻着身子,皱纹老斑布满一张老脸,双眼秽浊地都险些睁不开。

    汤宗细细观察,确定自己不认识,“你又是谁?”

    “呵呵呵......”那老者闻言也是一笑,右手颤颤巍巍抬起,捋了捋胡须,“老夫刘福通。”

    “刘福通?”汤宗闻言大惊失色,再也无法淡定,他甩开身后的两个贼人,两步上前,“你是当年辅佐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刘福通?!”

    “正是老夫。”刘福通笑道。

    不容汤宗不激动,这个刘福通可真不是个一般人。

    当年就是他和韩山童聚众在白鹿庄起义,首先扛起了反元大旗,韩山童死后,他便拥立韩林儿为帝,国号为宋,建都亳州,继续反元,此人家财万贯,生性豪爽,心怀大志,待人慷慨大方,在军中颇具威望,而且起义之前,他还曾任大元朝廷巡检,秉公执法,仗义执言,很受百姓们的拥护。

    韩山童以明教名义拉起的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但韩山童死的早,韩林儿年幼,红巾军的真正领袖其实就是刘福通,他战功累累,第一场大战就是带着一堆乌合之众,对决三十万元军,而且身先士卒,勇猛无匹,最后竟然以少胜多,天下震动,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后来元朝的多位猛将都相继败在他的手里。

    而且要论战功,至少在红巾军中期,他其实比太祖朱元璋还要值得书写,他引兵攻打安丰、庐州等富庶之地,向南拓展势力,另一方面又组建了西路军,兵出潼关,攻克陕州,鼎盛时期,东起山东,西至陕州,南接巴蜀、荆楚,北达辽阳,北方大片土地都被他所打下。

    只是后来,元军稳住了阵脚,他的三路大军在北方处处败退,而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等人都在南方互殴,没有人支援他,这才以致大败,但就算如此,他也是在汴梁城中苦苦支撑四年,最后居然还是被张士诚派大将吕珍趁他势弱,偷袭而成。

    但大军虽败,刘福通却没有死,他护送韩林儿逃走了,后来的事情就是朱元璋攻得天下,想要称帝,但头上总坐着个大宋皇帝韩林儿,让他寝食难安,于是便派部将廖永忠以迎驾登基为名,在瓜州将刘福通和韩林儿一同溺死了。

    只是按理说,刘福通已经死去五六十年了,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