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泻水置平地

第三十章 泻水置平地

    大明公务员第三十章泻水置平地第三十章泻水置平地,各自东南西北流

    在蓝玉告诉何夕,冯胜真实意图之后,何夕也没有停下城堡的修建,反而加快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里见方的夯土城堡,就已经修建好了。

    而从北边撤回来的大军,也到了这里。

    大军并没有走水路。原因很简单,没有那么多船只。几十万大军,上百万牲口。要走水路,何夕临时用来运粮食的船只,根本不够。

    沿着河道行军,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便利条件。那就是饮水方便。

    不要小看这一点。

    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百万。都是一个大问题。行军,尤其是大队人马行军,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是不能忽略的。几十万大军,不可能一起走,因为全天下道路,都很难保证百万大军通过,要分成数队,前后,左右,甚至分道并行。等等,每一队能有万人就不错了。

    再加上这么多俘虏在。人心不稳。

    毕竟蒙古人都在草原上生活,而今强行迁徙,未必个个都愿意。

    总之,这么多问题在。大军行军不可能快,日行三十里,就相当不错了。

    如此整整走了好近十天。

    何夕还没有看到冯胜,就先见到了燕王。

    可怜的燕王,这一次是纯粹打酱油的。虽然说,燕王事事争先。一直想捞到仗打。但是奈何一来,这一次战事太顺利的。顺利的几乎没有多少大战,僧多rou少。一个个燕王叔叔伯伯辈的将领,都在争抢。燕王如何能抢得过。二来,冯胜心中只要一想到,要是燕王死在前线,朱元璋会怎么对付他,就不会有派燕王上前线的想法。

    燕王能做什么?只能当看客。

    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何夕因为在军中来去匆匆,根本没有与燕王细谈。

    燕王见了何夕,寒暄了几句。就让左右拿出一个包袱,在何夕面前打开,说道:“这就是我纳哈出大营之中发现。也是我这一次最大发现。”

    何夕打开一看,却是他堆土,似乎是从地面上整齐地挖下来的。上面还有一些植被。何夕细细看了,说道:“这是麦子?”

    燕王说道;“不仅仅有麦子,还有高粱,还有大豆,这是一个元朝文官在纳哈出大营之中种的。而且种了不止一季了。何弟,你说的塞外,就是这里吗?虽然是苦寒之地,一年有近乎有一半都是冬天。但是土地肥沃。一把能捏出油来,即便能种一季,但是地方大啊。”

    汉人,即便投靠鞑子的汉人。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特性。在新地方总是想种一些什么的。或者说,纳哈出在草原上各种物资供给,是很少的。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给的也就更少了。

    一些人自力更生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知道燕王是受了何夕的影响。还是燕王眼光,比其他人要好。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钱财?不过浮云。人丁,是很重要。但是对大明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明北方人口稀少,但是总体上好歹有六千多万的。

    土地,在何夕看来是土地。这代表着发展空间。

    而且不能是一些荒芜之地,戈壁沙漠。而是能种地的,有产出的土地。

    燕王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觉得,这是最大的发现。

    松花江两岸,到底有多大。燕王跋涉而来,也算是用脚步与马蹄丈量过一次,但是依然很难给出准确的描述。但是,很大就对,最少当中原一省之地。而且这一省都是平原。有河流。大部分地方都可以耕作。

    即便是在大明十三省之中,哪一个省也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

    是以燕王一下子看重了这里。他知道,单单凭借自己,或许只能开垦出一点。但是燕国如果能坐落于此,那是千秋万世王霸之业也。

    但是在何夕心中,东北平原是中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甚至何夕允许新-疆成为藩国土地,也不能允许东北成为藩国土地。毕竟新-疆距离中原是有距离的。更不要说,甘陕疲惫,这根本不足以支撑远征,甘陕不能支持。那么大明就无力对西域伸手。毕竟开国之初,冯胜经略西北。因为遇见变故,当时将西北百姓全部撤到关中。

    总共才一百二十万人上下。

    偌大的西北,只有一百二十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简直比辽东都惨多了。

    所以新-疆与中原是有物理上的分割的。但是东北距离华北太近了。新-疆崛起的藩国,他们可以向西扩张。但是东北崛起的藩国,南下入关,或者扫平朝-鲜,是他们唯一的路线。

    这比如与大明起冲突。

    何夕不想遗祸后世。

    不过,燕王如此积极。何夕也不好打击。说道;“天下之间,如东北这样的沃土,不知道有多少。只是乏人开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宗立业,福泽后世。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要做的事情。”

    燕王的眼睛都亮了。

    这太对燕王的脾气了。

    其实燕王内心之中,对帝位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只是太子的实力太雄厚了。被压制住了。但是他骨子里不甘人下。既然不能为帝,那如同成吉思汗的子孙一样,为一地一国之主,也是相当不错了。

    只是燕王忽略了,何夕将燕王想封藩东北这一件事情给绕过了。

    其实,对燕王来说,既然已经决定封藩国外了。是不是在东北,并不是太重要的。

    燕王说道;“对了。你看这是谁?”

    燕王一把将练子宁给拉过来。何夕见了练子宁,愣了好久,说道:“子宁,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练子宁跪在地上,说道;“弟子愧对恩师。”

    何夕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燕王见状,知道师徒两人有话要说。于是就识趣地离开了。练子宁与何夕,好一番深谈。一直谈到夜里。双方抵足而眠。

    ------

    很多人觉得两个人谈着谈着,就一起睡觉,有一些不能理解。

    但是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之后,就慢慢地理解了。特别如果是在东北,就更理解了。因为东北太冷,虽然而今已经是春天的。但是东北人很多活动都在炕上。说着说着,就从一开始,端着变成轻松起来。

    怎么轻松?当然是躺着。

    然后扯上一床被子,不就是所谓抵足而眠吗?

    练子宁将他这几年的经历,已经对青储的发展。还有对青稞的发现等等,一五一十地给何夕说了。

    何夕说道;“青储的问题,我觉得是微生物的问题。”

    练子宁说道:“什么是微生物?”

    何夕说道:“佛曰,水中有四万八千虫。而近些年来,太医院那边已经有显微镜。能看见这些东西,太医院那边准备命之为病毒。我与戴院使写信,觉得病毒这个词不妥当,这些东西,也不完全能够致病,怎么能说病毒。还是以为微生物为佳。”

    “你的之所以搞不清楚,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你不应该觉得自己做不好,就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就躲起来不回信。却不知道科学研究,是需要交流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触通旁类的。我这就写信给南京,想办法给你搞一台显微镜来。”

    何夕虽然没有在京师,但是却知道,戴神医在牛痘之事后,更是名传天下。而今不仅仅封了一品的虚衔,更是百官见了,也都是很客气的。戴原礼有了这样的条件,一些事情也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