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六章 风雪传天下

第六十六章 风雪传天下

    大明公务员第六十六章风雪传天下第六十六章风雪传天下

    南京城也下雪了。

    只是南京城的雪,与高丽的雪,北平的雪都不一样。北方的血都是狂风怒吼。风声呼啸。雪花就好像棉絮一般。而南京的雪,那是落在砖瓦上,建筑上,田野里,就好像用人用画笔浅浅地勾勒白色。细细看空中,是很难看到漂浮的雪花的。

    不过,寒冷却是一样的。

    丁显披着斗篷。抱着官报的样刊。进了一件值房。抖了抖身上的雪。在仆人的招呼之下,在一边的红木长凳上坐下来。

    天还没有亮。今日免朝。倒也不用担心,大风雪之中在户外站着。那是真能冻死人。

    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洪武十四年之后,朱元璋免朝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那不是因为朱元璋不勤勉了。而是秘书监加内阁,翰林院整个体系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了。特别是有蜡印的技术传入。朱元璋可以一次性下发很多公文。不用书手抄录。大大提高了这公文效率。

    朱元璋也习惯了,早朝还是有的。不过,更多是召见大臣开小会了。

    皇帝勤勉。下面人也不敢耽搁。

    这不在秘书监供职的方孝孺。天不亮都要起来处理公务。而且秘书监很少有人上朝。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敢起得比朱元璋晚。毕竟朱元璋一起来就处理公务。如果有问题问起来,秘书监没有人在,那就是罪过了。

    而丁显几乎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过来。

    官报是秘书监下辖的。具体事情,方孝孺早就不管了。但是有一件事情,方孝孺必须亲自过目。那就是每天样刊。毕竟官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不仅仅方孝孺,太子与朱元璋都很重视。

    甚至很多高官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都是看官报。

    关系重大,方孝孺不敢不审核。唯恐出问题。

    片刻之后,就轮到了丁显。

    丁显拿着样刊,进了方孝孺的值房。方孝孺正在打哈欠。端起放在一边的浓茶,一饮而尽,随即招呼一下丁显。拿起来样刊。

    片刻之后,方孝孺眉头一皱。说道:“这是今日的头版吗?”

    丁显不用看就知道,方孝孺所说的是“何巡抚三月破城。高丽王束手就擒。”

    以丁显与何夕之间的恩怨,如果可以丁显不想写这个文章。但是丁显很明白一件事情,官报代表着什么。在官报上写东西,从来不是他愿意与不愿意,想与不想的。而今并没有其他消息能压得过何夕这个消息。不是头版是什么?

    丁显说道;“方大人。而今也就是这个消息最引人注目了。从处理消息的章程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方孝孺叹息一声,说道;“好吧,拿去用吧。”

    丁显立即下去了。不过样刊就留下来了。如果样刊有修改,他定然要拿回去的。但是样刊没有修改,也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就留在这里了。这也是一直以来的习惯了。

    方孝孺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沉默了好一阵子。忽然起身对外面的人说道;“传话,让后面的人不要在这里等了。我今天有事,能让别人处理的就让别人处理。如果不能,就等明天吧。”

    随即方孝孺起身,将样刊揣在怀里。大步走了。

    虽然说秘书监就在皇城之中。但是南京皇城也是非常大的。方孝孺步行了十几分钟,才到了东宫。在东宫一禀报,太子就召见了方孝孺。

    太子此刻正在用早膳,很是清淡,一碗大米粥。几样腌制的菜品酱菜。

    虽然说唐代就已经有了反季节蔬菜。但是朱元璋觉得这一件事情,靡费且无用。他什么苦没有吃过。觉得为了冬天能有一些新鲜的蔬菜,太费功夫了。腌菜,酱菜,咸菜,就不能吃了吗?

    矫情。

    于是,太子也秉承朱元璋的意思,在冬天都是吃这样的。

    太子见方孝孺过来。说道:“方先生吃过了没?”

    方孝孺说道;“已经吃过了。”

    只是太子一看方孝孺的样子,就知道是推迟。而且秘书监的事务很烦恼,上班很早。很多秘书监工作的人都不吃早餐。太子也不揭穿。说道:“那再用一些吧。”

    太子一示意,立即有人搬来一个小方桌,让方孝孺落座,随即送上早饭,与太子的一样,只是少了几碟而已。

    宫中自有规矩。每一个用多少都是有规定的。太子面前每一碟菜都很少,仅仅几筷子而已。但也要摆出来。方孝孺就有减少一些。而且方孝孺不能与太子同桌吃饭。即便太子留方孝孺吃饭。也必须在下首再摆座椅。

    方孝孺也习惯了。

    方孝孺是儒学大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深入骨髓,即便动筷。用粥,一举一动,也是循规蹈矩。自有仪态。

    将礼数深入一举一动之中。

    而太子跟随宋濂学习也很长时间。其实就教学来说,宋濂对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对方孝孺。宋濂信佛。但是方孝孺反对佛教。宋濂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对方孝孺这个学生怎么样。只是宋濂去佛寺参拜的时候,有时间就带着方孝孺。只是方孝孺从来不进殿门,只是在外面翻白眼。

    总之说来,对学生很宽松。

    对太子严格一些,但内里却是一样的。不过,这些规矩,他是教授过太子的。但是宋濂自己都不太在乎。更不要说要求太子了。

    太子见方孝孺如此,也不由肃然。端正了身体,一举一动,也必须合乎礼仪。一时间,房间之中,只有两人细细咀嚼之声。至于碰筷之声。吃饭的时候,筷子不与碗碟相碰,是最基本的规矩。

    “当。”太子将筷子放下。

    这一放下,就意味着吃完了。

    太子放下筷子之后,方孝孺也放下。太子本想让方孝孺再吃一些。但知道方孝孺的性子。他身为太子,他停筷了,方孝孺决计不会再动筷了。

    太子只有起身,带着方孝孺来到了书房之中。

    太子用湿布擦擦手。这是打开书籍之前的预备工作。古人敬惜纸张,对书籍更爱护。读书之前,都有净手的步骤。

    太子一边用毛巾擦手,一边说道:“今日有什么事情?”

    太子知道,方孝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方孝孺说道:“殿下,请看。”随即将样刊送上去了。

    太子拿来一看,说道:“何弟,才华横溢。能有此事,我不吃惊。”虽然太子说的不吃惊,脸色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那是因为太子早就知道这一件事情了。

    毕竟,这种军报,太子决计不可能从官报上看到的。

    必然是太子先知道,然后官报才能公布,决计不是相反。

    太子还记得,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反应,哪里是如今日这等风起云淡啊。

    方孝孺说道:“何大人将来定然是朝廷柱石之才,是陛下留给殿下用的人才。这一点臣从不怀疑。”

    太子说道:“那你来做什么?”

    方孝孺说道:“臣只是有些担心。”

    太子将官报样刊放在桌子上,说道:“担心什么?”

    方孝孺说道:“陛下当初立十五不征之国,而今爪哇分裂,高丽亡国。今后这十五不争之国,还算不算了。其实这十五不争之国,倒也没有什么。殿下可知道,何夕在南京城中的名声。简直响彻云霄。无数士子都以何夕为榜样。而且云南那边,土司之乱越发频繁,兵部准备调西平侯镇守。而广西那边的守臣,禀报安南君臣种种悖逆之事。至于西宁,蜀地,更有很多军情禀报------”

    太子皱眉,不等方孝孺说完,就说道:“方先生,你我之间,不用弄这些虚文。你到底想说什么。直接说就行了。孤不是不纳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