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大水

第九十二章大水

    大明公务员第九十二章大水第九十二章大水

    本来,燕王想在南京多待一些日子的。

    毕竟燕王明白,他今日离开之后,想要再来南京,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但是经历这一件事情后,燕王更加确信一件事情,那就是南京是是非之地,燕王对南京一点眷恋都没有了。立即去求见朱元璋,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争取更好的条件,还有尽快就藩。

    燕王说道:“父皇,漠北与中原不同,冬天长而夏季短,春秋更是近乎于无,胡天八月即飞雪。能活动的世界,不过数月,儿臣自然是思念父皇,想要承欢膝下,只是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大事为重。儿臣担心回去迟了。就误了今年一年。还请父皇恩准。”

    朱元璋自然知道是为什么?

    太子即便是封锁消息,但这种封锁是对外人的,而不是对朱元璋的。

    在皇宫之中,还没有什么人,能封锁朱元璋的消息。

    朱元璋叹息一声,不知道是在叹息是什么,说道:“你想要什么?说吧。”

    燕王眼睛一亮,说道:“父皇,而今的燕国百废待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需要,还请父皇看儿臣戍边辛苦,可怜一二。”

    朱元璋到底是心疼儿子,或许是觉得太子做的不对,有补偿燕王的意思,说道:“你开个单子,只要不是太过分,朕代表户部允了。”、

    燕王大喜说道:“多谢父皇,多谢父皇。”

    何夕要知道燕王如此顺利让朱元璋点头,一定会头疼之极。营造北京城,已经够辛苦了。再加上营造燕国,简直更加辛苦了。

    只是老天爷,从来不让人如此顺心。

    燕王本来想走,但是南京城大雨不断,骑马自然不会,但是乘船,走海路也有一些危险,只能滞留在南京一段时间。

    而下雨的地方,不仅仅是南京。

    还有很多地方。

    ------

    阳武县,在黄河以北。

    洪武年间,黄河承接金元之弊,河决是非常频繁的。而阳武县,更是重灾区,而这一次,又轮到了阳武县。

    只见天色昏沉,乌云盖顶,看上去白天就好像黑夜一般。汹涌的黄河水,更是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年久失修的大堤坝。只能一声轰鸣,黄河北岸,硬生生被冲开一个缺口。

    滔滔的黄河水,冲了出来。

    从天空俯视下了,似乎模糊了河堤的界限,一眼看过去,都是洪水,一片汪洋。

    黄河决堤的时候,新北京城也陷入困难之中。

    前文说过。

    新北京城在地势上,比不上原来大都城的选址,更有北运河,潮河两条河相接,北边是燕山,遇见冷热空气交汇,很容易下大雨的。而此刻北京城中工地上,沟壑纵横,一下大雨,整个工地都泡在水中了。

    这也罢了,毕竟地基已经修建好了。泡几天也就泡几天了。但问题是,人怎么办。

    很多工人都在待在窝棚之中,一两天下雨,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耽搁工程进度不提,还很有可能搞出瘟疫,那就不好办了。

    当然了,这也是小事,如果北京城整个被洪水给淹,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这个选址,虽然是太子起头,但是何夕也参与其中的,真要是选择,有问题。何夕也是要承担起责任的。

    所以,在大雨之中。何夕也不放心,带着人巡视北京城工地。

    何夕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提着鲸油灯。何夕更是,头带斗笠,身披蓑衣,撑着黑色的油纸伞,走在北京城的街道之中。

    看着地面上,虽然有一些水,但是几乎没有积水,这才让何夕安心了。

    蒯大工也跟在身后,说道:“大人,其实并不需要来的。这两边,有一条,宽一丈的暗渠,其中能让人骑马,不要说,这一点雨了。再大的雨,也不会出什么问题,这就是大人,您的要求。大人不记得了。”

    何夕自然是知道自己的要求的。但是知道归知道。下面人做成什么样子却是不知道。

    此刻,自然不可能去看看,下水道之中到底有多少水了。

    不过看,眼前的局面,就知道城中问题不大。

    何夕说道:“蒯大工,你觉得水上如果有问题,应该在什么地方?”

    蒯大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北京城选址我就知道,咱们这里下面,深入数丈都是石头,乃是燕山余脉,故而地势略高于两地。令北运河,与潮河绕道而行。一般情况,是不可能出什么问题的。如果真要出问题,问题,不在北运河,也不在潮河,而在于天津。”

    何夕说道:“天津?”

    蒯大工说道:“对,北运河与卫河等数条河,皆在天津入海,整个河北,就好像是一碗,天津就是碗底。而一旦发大水,天津排水根本不行。到时候,各地水越积攒越多,天津的洪水就会倒灌,到时候,能与三角淀等河泽连成一片,到时候,沿着洪水沿着运河倒灌而来,北京城的局面,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何夕不由的皱眉。

    蒯大工说的,是非常极端的情况。

    这种情况发生了,几乎整个河北,都泡在洪水之中了。北京城被波及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并不代表,这样的洪水就不会出现,虽然不敢说百年一遇,但是不修整水利的话。这样的情况,隔个十几年就发生一次,也是很正常的。

    就这一点上,就看出元大都选址的优势了。

    元大都外,只有一个卢沟河,与下游的河泽相距较远。即便天津这边真出了问题,一时半会也波及不到的。

    蒯大工见何夕皱眉,宽慰道:“请大人放心,今日这局面,不大可能出问题。如果大人实在担心,可以去城南看看。”

    何夕说道:“那就去吧。”

    城南是北京城外最低的地方,也是蒯大工在设计的时候,硬生生在这里挖掘出一个人工湖,让北京城中排出的水,汇入南湖之中。由南湖再汇入北运河之中。

    这北京城的储水池。

    或许将来,也成为北京城的名胜古迹所在。但是而今的南湖仅仅是光秃秃的。也没有什么美景可看,仅仅是水而已。不过数日的暴雨,让南湖扩张了不知道多少,将原来的堤坝都淹没在水下了。

    远远的看过去,整个南湖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与地面平齐。没有什么湖泊存在。

    何夕不由皱眉,说道:“这南湖的规模还是太小了。”

    蒯大工说道:“这好办。等过了这一段时间,我立即让人将南湖挖深,扩大。”

    何夕说道:“北京毕竟是都城,真要泡进水里了,我何某人就是千古罪人了。在水利上不能敷衍,这南湖给我扩大三倍。”

    蒯大工说道:“这------”

    何夕问道:“有问题吗?”

    蒯大工心中暗道:“这一句话,不知道多少良田被淹没了。也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只是面对何夕一句话,蒯大工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没有问题。

    何夕没有再说什么,在他心中,北京城可不是陪都,很有可能是新都。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为了大明的都城,很有可能是未来六七百年,乃至于千年的都城。所以在很多地方上,何夕是下了血本的。

    简直是不惜代价。

    他这里做的多了,将来人就需要修补的地方就少了。

    总之何夕转了一圈,在水利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是何夕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想要北京安然无恙,最重要的不是,北京城的水利,而是整个河北的水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