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倒是个好办法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倒是个好办法

    “大梅啊,给你李奶奶拿十个鸡蛋。”一个老太太掏出手绢包,从里面摸出来一张一块钱的钞票,递给李金梅。

    这老太太的孙子媳妇,前天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太太一高兴,想给孙子媳妇买点鸡蛋补补。

    十个鸡蛋就不少了,不少妇女,坐月子的时候,都捞不着鸡蛋吃。

    李金梅把一块钱又给塞回去:“李奶奶,你把钱收着,我这几天忙,还没腾出来工夫去下奶呢。”

    按照农村的习俗,谁家生了孩子,都得去祝贺,这个就叫下奶,当然不能空着手,拿点鸡蛋,或者拿两匝挂面啥的。

    没错,产妇要是能吃上一碗挂面条,里面再打俩荷包蛋,那就是最高待遇了。

    等李卫国跟着赵广定放鹿回来,还看到村里不少妇女在鸡场转悠呢,一个个的,脸上都满是羡慕。

    看到鹿群,这些妇女们又议论开了。

    “年年都能割鹿茸卖钱,又是一笔大收入啊。”

    “我听说,林场那边卖鹿的话,都一百多块钱一头,这些鹿就值好几千块呢。”

    于是也有人动了心思,一位婶子凑上来:“国子,等今年下小鹿仔,卖给俺们几只呗?”

    没等李卫国说话,赵广定就使劲摆摆手:“想啥呢,俺们鹿场还得自个留着呢。”

    “赵广定,有你啥事?”那位婶子也是牙尖嘴利的,当然不让份。

    赵广定嘿嘿两声:“当然跟俺有关系,俺也是鹿场的小股东呢。”

    这下那婶子也没话说了,而且还一脸的愤愤不平:“想不到马粪蛋子也有发烧的时候,你小子是跟着国子沾光啦。”

    “嘿嘿,俺这叫眼光,懂不懂。”赵广定一脸得瑟。

    那些妇女都瞧着他来气,干脆走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鸡场和鹿场,这件事,对她们的内心都造成很大的冲击,隐隐看到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李卫国倒是不介意,等鹿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他也乐意其他村民也加入进来,跟着他养鹿甚至是搞各种养殖。

    因为一项产业,只有形成集团优势,才会良性发展。

    驾驾驾,一辆大马车迎面而来,妇女们都闪到道边,瞧着赶车的小伙子,一瞅就是外乡人。

    马车上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坐在一个大铁笼子上。

    这啥玩意?妇女们瞪大眼睛瞧着笼子里关着两只山羊大小的动物。

    也有认识的,嘴里叫了一声:“是山驴子。”

    李卫国也瞧见了大马车,立刻大步迎上来:“哈哈,勐子兄弟!”

    来的正是李勐子,他跳下马车:“国子大哥,俺又来啦!”

    勒住马车之后,车上的汉子也跳下来,李勐子就介绍道:“国子大哥,这是金铁柱金大哥,也是有名的炮手。”

    李卫国连忙和金铁柱握手:“铁柱哥,欢迎欢迎啊!”

    金铁柱头上也戴着一顶狗皮帽子,长得五大三粗,咧着大嘴,笑得十分豪爽:“国子老弟,可没少听勐子夸你,今天一见,果然是条汉子。”

    寒暄几句,李勐子就说明来意,原来他回去之后,就和金铁柱搭伙,又去林子里狩猎。

    这次他是专门瞄上香獐子,还真不错,逮住两只,一公一母,就着急忙慌给李卫国拉来了。

    他住的地方,离大馒头屯这好几十里呢,足足跑了一小天。

    李卫国也喜出望外,这样一来,就四只山驴子啦,也算小有规模。

    金铁柱提出来要看看梅花鹿,结果看到李金梅他们正喂鸡呢,还有用棉被包起来的土篮子,里面是大半下鸡蛋。

    这可把金铁柱给眼馋坏了,眼珠子瞪得跟鸡蛋差不多。

    嗷呜,身边突然传来低吼,金铁柱是猎人,下意识地就抽出腿叉子,对准阿狸:“这山狸子还挺凶!”

    李卫国连忙把阿狸吆喝住,这家伙还挺管事,比狗都好使,没瞧见大黄和小黑,看到金铁柱之后,都离这人远远的。

    等吃饭的时候,李卫国才知道,原来这金铁柱是鲜族。

    这边有句老话,鲜族人过年,可要了狗命喽。

    鲜族人都喜欢吃狗rou,人家狗年杀猪,他们过年勒狗。

    李卫国把两只新来的山驴子,都拴到专门的棚子里,二驴子很是热情地欢迎新同类。

    结果那只公的就跟它斗上了,二驴子现在膘肥体壮,很快就把对手撵得滋滋跑:不给你点厉害尝尝,你也不知道谁是老大!

    转了一圈,金铁柱也是心悦诚服,瞧瞧人家这里,搞得真好。

    再想想自己,就知道背着猎枪在山里晃悠,一年下来,也就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不像李卫国这边,已经形成产业。

    李卫国把鹿场这边安排好,就拉着李勐子和金铁柱回家,别人也没请,就是王大拿和赵广定作陪。

    对了,还有王小乐,临近过年,他也放假了。

    他们这些爷们在南炕,北炕是李金梅和吴小玉葛卫红几个,葛卫红还硬把王燕也给拽了来。

    炖了条鱼,还有猪rou炖粉条等菜肴,最惹眼的,竟然是一大盘子鸡蛋炒韭菜,黄澄澄,绿莹莹,瞧着就香。

    “这月份能吃到鸡蛋炒韭菜,可真不容易!”李勐子嘴里大赞。

    他拉回去的两只梅花鹿,已经送到对象家里,婚事是肯定没跑了。

    还有那十只小鸡,也把他老娘给乐坏了,邻居也都问,在哪弄的,都想买几只。

    李勐子心眼实,感觉过意不去,这才又进山抓香獐子的。

    在喝酒之前,李卫国先叫大姐取出来二百块钱,直接交给金铁柱。

    亲是亲财是财,李卫国当然拎得清。

    山驴子也没有具体的价格,就按照和梅花鹿等价好了,一只一百块。

    “国子哥,你要是给钱,那俺以后就不来啦!”李勐子把脸一沉,他是真生气了。

    金铁柱也说啥不肯拿钱:“国子兄弟,你可太见外啦,这么办吧,走的时候,你给俺也抓几只小鸡就成。”

    这哥俩都是实在人,真没想拿山驴子卖钱。

    李卫国一瞧这架势,也没招了,以后他的养殖项目越来越多,光靠着大馒头屯,再养能养多少?

    等到形成规模,就分出去一些,像是李勐子和金铁柱这样的朋友,以后都可以成为合作的对象。

    想到这些,李卫国也就以实为实,开始张罗着喝酒。

    结果这一喝上才发现,金铁柱的酒量根本就探不到底,最后把王大拿给喝得舌头也大了,赵广定更是差点出熘到桌子底下去。

    再看金铁柱,脸都没变色儿。

    第二天,李卫国给金铁柱也抓了十只母鸡和一只公鸡,又装了不少冻鱼,还用小棉被给包了好几十鸡蛋,那哥俩也算满载而归。

    就是李金梅瞧着越来越多的鸡蛋,有点发愁,今天才腊月二十七,家里都攒了超过五百枚鸡蛋。

    而且瞧着这架势,一天一百多个鸡蛋,可咋消化啊?

    李卫国也觉得,必须得有个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行。

    本来这件事准备放在年后再说,想不到鸡场的小鸡都这么早开裆下蛋,而且还越下越来劲。

    屯里和公社,购买力都非常有限,李卫国觉得,还得去县里转转。

    正好要过年了,他也准备去县里一趟,跑跑关系户。

    原计划是带点韭菜和芹菜送过去,这回就再多一样鸡蛋好啦。

    就是这天气比较冷,开小四轮的话,估计得把鲜菜用大棉被捂上才行。

    李卫国正准备着呢,就看到田大贵开着小轿车回来了,罐头厂过年放假,田大贵当然更乐意回村里过年,村里熟人多,热闹。

    行了,有小轿车就不用四轮子了,反正也没多少东西,小轿车也能装下。

    李卫国依旧叫上郑先农,车里塞了两土篮子鸡蛋,一花筐鲜菜,然后开车去县里。

    青菜本来就没栽种多少,就是尝尝鲜,管够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数量太多,也显不出金贵不是。

    临近过年,县城里的人也明显增多,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店,全都是人满为患,想进门都费劲。

    另外像是照相馆、理发店这些地方,也都得排队。

    年前都要剃剃头,然后正月里就不剃头了。

    还有果品公司、水产公司这些地方,也都是挤破门槛。

    在李卫国的记忆中,县城的农贸市场,好像今年下半年就会放开,然后辐射到农村大集,整个市场,呈现出开放的姿态。

    看到不少人都排队卖带鱼,李卫国还停车询问一下,价格也不一样,最窄的才一毛九一斤。

    中等的两毛五,最宽的三毛八。

    就这还得排队抢购呢,晚了都捞不着。

    “国子,早知道多拉点大鲤鱼来卖好啦!”郑先农也有点瞧不上带鱼,过年的时候,餐桌上摆一盘带鱼,还都是一段一段的,怎么瞧都没有摆一条大鲤鱼顺眼。

    要不年画上,小娃娃都抱着大鲤鱼,咋没抱着咸带鱼的呢。

    “再等等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李卫国倒是信心满满。

    正好前面路过第三副食品商店,他就靠边把车停下,跟郑先农抬着一篮子鸡蛋走进去。

    土篮子里面的鸡蛋,都埋在碎谷草之中,这样就可以把鸡蛋之间的空隙填满,省得把鸡蛋撞打喽。

    在没有正规的鸡蛋箱之前,农村都是这么带鸡蛋的。

    副食品店里,同样人满为患,哥俩在门口晃悠半天,愣是没挤进去。

    这时候,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终于瞧见了土篮子上面露出的鸡蛋,顿时激动起来,嘴里大声嚷嚷:“同志们都让让,送鸡蛋的来了!”

    鸡蛋!

    人们顿时不澹定了,要是能买几个鸡蛋回去,年夜饭的饭桌上加一道炒鸡蛋,那简直太美了。

    于是呼啦一下,大伙自动让出一条通道,瞧那架势,是把李卫国他们哥俩,当成副食品店的送货员了。

    还有人问呢:“同志,鸡蛋多少钱一个,买鸡蛋用票不?”

    鸡蛋这么受欢迎,李卫国就更有信心了,嘴里哼哼哈哈答应着,顺着人群让出来的通道,进到店内。

    里面的顾客也都听到消息,夹道欢迎,二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柜台前边,把售货员都给整得一愣:“没告诉我们有鸡蛋要卖啊,你们两位同志是哪个单位的?”

    李卫国眨巴一下眼睛:“我们是金梅养鸡场的。”

    金梅养鸡场,没听说过啊,那售货员疑惑地瞧瞧李卫国,然后把一位姓胡的主任给叫过来。

    “胡主任好,我们养鸡场去年才成立,想问问你们这收鸡蛋不?”李卫国跟这位胡主任攀谈起来。

    胡主任也有点为难:“没有定计划,我们也不能收啊,而且你们是个人的养鸡场吧,财务上也没法转账。”

    市场没放开,就是麻烦,讲究的是公事公办,李卫国也没招。

    结果那些顾客不干啦,刚才那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又说话了:“小同志,你把鸡蛋拎到外边,我们买!”

    旁边立刻有人搭茬:“就是,鸡蛋也不用上秤,论个卖,过数就行。”

    那位胡主任摇摇头:“小同志,你这样做,政策不允许,别给你扣个投机倒把的帽子。”

    “人家自个家养的鸡,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的菜篮子,这还值得表扬呢。”穿中山装的老爷子,估计是退休干部,说话都上纲上线的。

    这年头,投机倒把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因为这个吃亏的可不在少数。

    在群众的呼声中,李卫国他俩被人们簇拥着,来到外面,有人嚷了一声排队,好家伙,立刻就排上二三十人。

    那位穿中山装的老爷子,排在第一名:“小伙子,给我先捡二十个鸡蛋。”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李卫国点点头:“我们金梅养鸡场的小鸡,全都是散养的熘达鸡,守着水库,天天还喂小鱼小虾,所以鸡蛋个头大,营养足,卖一毛钱一个。”

    “行,一毛就一毛,这月份能吃到鸡蛋,贵点也是应该的。”那老爷子也点点头,认可了这个价格。

    后边也有嫌贵的,一个劲嚷嚷价高。

    结果就有人喊:“嫌贵就别买,赶紧腾地方,冬天闹鸡瘟,小鸡都快死绝了,有鸡蛋吃就算不错啦!”

    那个喊贵的人也不吭声,说啥也不肯走。

    于是李卫国负责过数,郑先农负责收钱,都是凑整,所以比较好收。

    把第一位老爷子的鸡蛋付完,李卫国一瞧,也有点忍不住想笑,排在第二位的,是副食商店的胡主任。

    “给我一百个。”胡主任兴冲冲地递过来一张大团结。

    结果后边排队的人不干了:“你这都要包圆了,轮到我们这就没了,不行不行!”

    现在这时候,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胡主任也不敢犯众怒,只好也买了二十个,然后赶紧到店里,又叫来两个人,帮着他排队。

    不大一会,一土篮子鸡蛋就卖光了,后面还有没买到的,好一通抱怨。

    “我儿媳妇坐月子,我想买点鸡蛋,你们谁行行好,匀给我几个呀。”一个中年妇女没排上,嘴里开始求人。

    不过买完的人都散了,搞得这妇女一脸懊恼。

    “大婶,你跟我来。”李卫国车上还一土篮子呢,这个是准备送人的,所以不准备卖。

    不过看着这大婶是真急用,李卫国就又单独卖给她三十个鸡蛋。

    李卫国和郑先农上了车,郑先农手里掐着一大把零钱,大多是一块两块的,数了一遍,竟然有二十多块。

    郑先农也好不高兴:“国子,这鸡蛋还真好卖,供不应求啊!”

    李卫国却不大乐观,这是赶上要过年了,平时的话,肯定不会这样。

    最关键的是,他也不能天天跑这卖鸡蛋啊,那还干不干别的了。

    当当当,外面有人敲窗玻璃,李卫国拉开车门,只见刚才那位胡主任的面孔出现在外面。

    胡主任四十多岁的年纪,梳着背头,一脸和气:“呵呵,同志,我能上车说吗?”

    李卫国做了个请的手势,很快,胡主任就拉开后车门,坐到后排。

    他先是打量一下轿车里面,嘴里啧啧几声:“同志啊,你是罐头厂的吧?”

    整个县里就这一辆轿车,胡主任虽然官不大,但是接触的人比较杂,当然知道这件事。

    看到李卫国未置可否,胡主任又笑了笑:“你早说嘛,是罐头厂的就好办了,我们副食品商店,可以从厂子里进货,公对公就没问题了。”

    李卫国也不由得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毕竟和副食品商店搭上线,就可以长期合作,于是点头笑道:“胡主任费心了,等过了年,我再和您联系,具体商谈,对了,我叫李卫国。”

    李卫国从座椅的空隙伸过手,和胡主任握了握。

    “好,那就一言为定,我们过了正月初六正式上班。”胡主任显然是存心交好,毕竟罐头厂现在虽然还没有投入生产,但是名头响亮。

    那可是目前全县唯一的一家外资企业,别说县里了,就连市里省里都是挂了号的。

    又聊了几句,胡主任搓搓手,脸上纠结一阵,这才说道:“小李啊,你看等到正月初八,能不能帮忙出一趟车,我儿子那天结婚。”

    “当然没问题。”李卫国笑着点点头,谁还不讲究个面子呢,可以理解。

    “好好好,咱们到时候再见。”胡主任又主动和李卫国握握手,然后这才下车。

    他对李卫国这么客气,也是有原因的,这年头,司机本来就受人尊敬,尤其是小车班的司机,一般都是领导手下的红人。

    李卫国也挺高兴,毕竟鸡蛋有了销路,也解决了后顾之忧。

    于是他开车去了生产资料站。

    这边也提前放假了,都准备过年。

    不过胡老头这个门卫还在坚守岗位,看到李卫国和郑先农,立刻乐呵呵地把两个人拉进传达室。

    “胡大爷,过年好啊。”李卫国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剩下的就放在桌子上。

    “你小子可越来越牛,都开上小轿车啦。”

    老胡头刚才看到门外来了一辆小轿车,吓了一跳,连忙给刘厂长打了个电话,说是上边来检查的了,谁知道出去一瞧,原来是李卫国。

    “这不是过年了嘛,来看看您老。”李卫国和郑先农出去从车里把东西拿进屋。

    胡老头瞧着土篮子里的鸡蛋,也乐得眉开眼笑:“这可真是好玩意。”

    等他再打开花筐,看到里面翠绿的芹菜和韭菜,更是大吃一惊:“这个就更厉害啦!”

    郑先农接过话茬:“大爷,这还多亏了从你们这买的物资,回去扣上大棚,这些菜就是大棚里面种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送点过来尝尝,没种多少,略表心意。”

    哈哈哈,胡老头嘴里发出开心的笑声,这话听着舒坦,连他这个看大门的,都觉得脸上有光。

    正聊着呢,就看到刘厂长也匆匆忙忙赶过来,瞧见李卫国,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他也知道是虚惊一场。

    等看到李卫国送过来的年货,刘厂长心里更加舒坦,还非得要掏钱。

    “这个不是生意,过年了,就当是亲戚朋友走动走动。”李卫国哪里会收钱。

    刘厂长也认可了他这种说法,就不再提给钱的事儿,不过临走的时候,还是往小轿车上塞了一纸箱苹果,一纸箱橘子。

    下一站,李卫国又去了油料厂,这个以后更是长期合作的单位,毕竟养殖场离不开饲料。

    油料厂的张厂长也挺高兴,毕竟东西不在多少,主要是心意。

    再说了,李卫国送来的年货,确实都是稀罕玩意。

    他还要留李卫国两人在这吃饭,油料厂规模大,厂子里有食堂。

    李卫国推脱还要去买年货,就先告辞,张厂长也乐呵呵地往车里塞了两个塑料桶,都是二十斤的。

    现在这时候,一般的液体还都论斤呢。

    一桶装的是豆油,一桶装的是葵花籽油,人家油料厂,就产这个。

    这下过年不缺油了,李卫国也道了谢,其实很多时候,关系就是在这种来来往往中,才不断加深的。

    还有最后一站,俩人直接去了刘县长家里,把青菜和鸡蛋留下,县长没在家,他媳妇还非得要付钱,这次李卫国说啥也没要,过年了嘛,跟平时不一样。

    县长的爱人也是非常会做人,非得给李卫国的车里塞了几瓶西凤酒。

    也挺好,东西都送出去了,然后又换回来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