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125章 上将陨而赵军疯

第125章 上将陨而赵军疯

    “砰”的一声,受创的赵括四肢无力,很快从马上摔落了下来,溅起尘土四散。

    便如那一滴小小的水滴,滴入guntang的油池之中,瞬间翻了锅,沸腾起一阵水花与油星。

    “上将军!”

    “上将军!”

    战场似乎也因赵括的中箭而暂停,紧接着又因他的倒地而彻底沸腾。

    无数赵卒呼喊着他们的上将军,试图唤回他的灵魂。

    无数赵军赤红着双眼向着他们的上将军倒下的地方前进,根本无视秦军的长剑弓矢,敢有挡路者,立斩之。

    赵军彻底的疯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直至遍体鳞伤、血流如注,哪怕断臂失足,便是爬着也要往他们的上将军倒下的地方而去,直到留尽最后一滴血,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他们的上将军的身边,如此便能在阎罗殿中继续护卫他们的上将军了。

    生,未可与君同生;死,自当与君同命。

    如今的赵军,想的已经不是如何获胜,如何突围的事情了。全军上下唯一的一个念头:抢回上将军的尸首!

    没错,随着赵括的倒地,无论秦赵都认为赵括已经没有了生还的希望,毕竟三石强弓的威力,懂的都懂。

    但是,有些时候吧,你得信邪!

    说是无巧不成书也好,说是赵括幸运也罢,就在箭矢袭来之际,赵括刚好自然地回刀,而这一回,刚好就磕在了还在空中的箭矢之上,虽然没能将其斩落,但却是稍稍将箭矢的方向改变了少许,本应直出咽喉的箭矢随即微微向左下便宜了一些。

    咽喉左下,那正是心脏所在!

    按理说,依然是个必死的局面,可好死不死的,赵母临行之前给赵括备上了护心镜,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厚实的护心镜虽然仍不足以抵消掉三石强弓所发出的箭矢的威力,但那便是蚊子站了上去也要打滑的光滑镜面,加上中间厚四周薄的设计,却是再一次将改变了箭矢的方向。

    于是,箭矢几乎是擦着心脏的下方射入了赵括的体内。

    当然,这样的细节,若非抵近了细细观察,却是根本看不到的,甚至若非专业的医师也根本察觉不到这样的差别。

    毕竟箭矢穿体,血流入柱,其况煞是可怖。

    赵括也凭借着最后的意识,使自己靠着右侧倒下,这才没有再倒下的过程中造成二次的伤害。

    饶是如此,赵括已然受伤颇重,摔落地面一动不能动。

    随即,赵军之中根本无需各个都尉的下令,各个校尉,各个曲长,都指挥着麾下的士卒往赵括处出靠拢,没有章法,不计代价!

    面对已经疯狂的赵军,即便强如秦军也有些招架不住,毕竟“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而如今的赵军完完全全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那“不要命的”。

    这样以命换命的打法显然不是如今的秦军愿意看到的。如今赵括已经倒下,秦军实在没有必要跟赵军硬拼这一时之气。

    当然,亦或许是出于对这位上将军的尊重,王龁纵观全局后,果断下令:全军后撤,让出道路。

    并赞之道:“括之为上将也,上无愧君王社稷,下不愧于臣民士卒。其临时掌军之气概,突袭壁垒之果敢,布局战场之严密,临机对敌之机敏,鏖战沙场之英勇,皆令吾自叹弗如,比之廉颇也不遑多让。吾等阴谋换将之举,实误也。

    如今身死战场,马革裹尸,非战之罪也,此等英才,吾施冷箭而杀之,已是不义,不可再以其尸骨为晋升之资,致使英魂无法归故里,则恐为诸国仁人志士所唾弃也。且令放开防线,任其亲兵取回其尸骨,以归葬故里,以全吾军之义!”

    秦军众将闻言皆叹而服之。

    服的不仅是王龁嘴中的所谓全义之言,更是对赵括在接手赵军这个烂摊子后的种种表现的叹服。

    只身入得军营,虽有王命旗牌,却终是临阵换将,一夜之间,不仅夜晚压服廉颇这种置王命不顾的桀骜将领,更是稍作手腕便瓦解了廉颇十数年来建立的班底;

    一日之内,明升暗降,将数十万大军掌控于手,随即转守为攻,一日之内便已探明水情、山脉、地形,并迅速阻断丹水,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织各军发动壁垒突袭;攻防转换之快,令人咂舌。

    接着壁垒攻防、战后追击,不疾不徐,愣是让秦军付出了近十万大军的代价,这才全军渡过丹水;

    而在攻下壁垒后,赵括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骄狂,更没有轻敌冒进,反而如同一名沙场宿将一般,保持着高度的冷静与绝对的谨慎。

    北面,派兵打通与北方百里石长城的联系,使得秦军不得不耗费大量精锐兵力在北面进行阻击;

    南面,修筑无数堡垒,步步推进,步步为营,根本不给自己的秦军抄后路的机会;

    就连那西岸的壁垒,居然也安排五万大军进行修复和驻守,好好的一个围歼战,前期却被迫打成了攻防战。

    北面平原一战,赵括不仅展现出极其强大的战略素养,利用地利人和,尽一切可能为自家大军提高胜算,更是展现出对于战术的把握,将自家的新锐战将赢摎打得丢盔弃甲。

    而在最后的最后,面对突入其来的弩车,几乎是必败的局面中,赵括依旧不服输地想着办法,无畏无惧地冲向弩车,试图力挽狂澜。

    纵是兵家孙武复生,也不过如此吧。(正躺在地上的赵括表示:都是巧合啊亲!都是导演安排的,请不要戴高帽好伐。)

    尽管对于赵括将军,秦军的将领们也算是心存敬意的,但这并不足以令秦军主动后撤。

    秦军从来,对,是从来都不是什么仁义之师。

    第三次河西大战(秦献公时期),便是趁着魏国陷于中原泥潭(与韩赵两国浍之战)不能自拔之际,“趁人之危”发起的进攻的;

    第四次河西大战(商鞅变法后),又是趁着魏国桂陵大败之机,狠狠地给魏国的后院烧了一把火;

    第五次河西之战,还是趁着魏国兵败马陵,主力全军覆没之时,出兵彻底夺下的河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