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479章 改造升级回回砲

第479章 改造升级回回砲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479章改造升级回回砲显而易见,众人对于赵括的话语并未放在心上。当然不是因为其他,实在是这个投石车吧,它,怎么说呢?不是说威力大不大的问题,而是他就根本不配跟床弩相提并论好吧。

    床弩,那一根手臂粗细地箭矢射出去,立时就是个人仰马翻地节奏,只要在它的行进路线之上,什么重甲,什么箭塔,见了它通通都得让道。

    最关键地是,床弩,具有极强地指向性。虽然那因为笨重地缘故,想要临时改变方位不太可能,但只要在它射击范围内,几乎可以说是指哪打哪。

    可是投石车呢?

    这么说吧,如今的这些投石车都还是处于最为原始的阶段,石弹的个头不小,抛出后的威力也是不小,可以说一砸就是一个大坑,可问题是,这个坑里头,不一定有人啊!

    即便有人,甚至还可能是自己人,你这让将军们如何能放心使用。

    没办法,这也是如今的投石车,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准头,打到哪都看天意!

    原来如今的投石车,乃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

    问题就在于人力拉动,这次这个人没使上力气,下次那个人脚滑了一下,施加的压力不同,石弹当然到处乱飞。要是一个不好,力气没使够,石弹还有砸到自己头上的风险。而随着战争的继续,士卒体力的下降都是可以预见的,于是石弹的距离越来越近,即便是阻隔敌军的作用也不大了。

    不仅如此,从上述的过程也不难发现,投石车还有另一个严重的问题:耗费太多。

    每次cao炮都需要好几十人一通拉绳,虽然说可以让民壮来拉绳,却仍是费力不讨好,与其用几十上百人的气力,将那石弹投到不知道能不能伤到人的地方,还不如只用几个人的气力,将石弹摆上城头,再狠狠地砸下去,或许还能多杀伤几个敌人。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攻击距离的问题,由于全靠人力的缘故,若是要增加距离,要么就要继续加人,加人,就意味着正面战场上人数的减少;要么就要将所抛射的物品减轻,可是轻了也就意味着威力的减少。

    如此精度不足,耗费颇多,还偏偏不能持久作战,更是打不长,打不狠的武器自然不受任何将领的喜爱,无论攻防。或许只有在面对蚁附攻击的时候,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把这些个家伙拉出来,也不为别的,就为了讲这蚁附进攻的节奏稍稍打乱。

    可是,就是这样人人都有些嫌弃的大家伙,再赵括的眼中,却是最为难得的宝贝。

    赵括知道,只需将它稍加改造,它便可以变成蒙古驰骋令欧亚大陆,令无数人瑟瑟发抖的“回回炮”!

    这或许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吧。

    看着一众将领都有些不信的样子,赵括也没有多做解释,刚好赵平在此,便以赵平为首,领三十名亲兵,并一百精锐,集中阏与城内几附近城池所有铁匠、木匠,外加青壮五百,成立专属之砲营。

    而所有调入砲营之匠、工、民等人,皆入军籍,敢有泄密者以叛国论。

    众人闻言,心中也是一惊,这上将军明显是动了真格的了,在这个极度缺少兵力的时候,居然抽调了如此多的力量,组建所谓的砲营。

    要知道,正在训练的青壮总共才三千人,这一下子就抽去了六分之一,更要命的还是这亲兵和精锐,这可是每座城门都打破了头都在争抢的啊。

    尤其这亲兵,总共才四百人,所有人都知道,这只队伍势必要承担最为沉重的“灭火”的重担,那几乎是上将军,也是阏与城最后的底牌了。

    可上将军眼睛不眨一下地就拿了出来足足三十人!

    当然,众人却都没有怀疑上将军的做法,原因很简单,所有怀疑过的人都早被现实狠狠打脸过了。

    与怀疑相比,众人如今却是越发的好奇,这砲营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就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之中,赵括又为砲营选好了营址——就在南门之后的一片民房之中,民房中人通通迁出,另在城北安置。

    而这块土地之上,除了外围的一圈用以遮挡视线的院墙之外,所有房间全部推到、打通,清理下的碎石、土块,坚硬者直接送上城楼,作为滚木礌石的补充,脆弱着就地粉碎夯实地基,至于拆房所留下的梁木,正好可以作为改造“回回砲”的材料。

    于是,不过一个下午的时间,一个平整的投石车阵地就形成了。当然,此地既作为投石车的抛射阵地,同时也作为投石车的改造场所。

    与拆屋和平整土地几乎同时进行的还有投石车的改造大业。

    当然,如此机密之事,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参与的。而赵括调来的三十亲兵,要做的就是守住投石车的改造的秘密——除了少数几个参与改造设计的大匠及cao砲之人,其余敢入此地者皆斩。

    甚至连cao砲的三百人,也是直接由赵平亲自挑选,非有家室在赵者不取,非良家子不取,非忠心者不取——堪比亲兵挑选。

    即便如此,赵括仍不放心,更是将cao砲之营地,设在了砲阵一角,以隔绝外界。内有亲兵站岗,外有精锐御敌,便是赵括自己无非就这个排场了。

    所需改造之物,皆由其中之匠工打造,赵括更是采用分工合作的模式,每人只做一部分,再由亲兵集中收集,由亲兵们进行统一的装配。

    一来是为了加快速度,二来也还是为了保密。

    当然,这也怪不得赵括如此的小心翼翼,没办法,这样的科技变革,就算是再小心翼翼也是应该的。赵括可不想在将来的战斗中看到自己改造的回回砲将那巨石砸在自己的阵线之上。即便赵括的心中实际已经对这些砲有了破解的办法。

    但,科技这种东西,只领先一步,还是不够的。

    终于,在布置好了一系列的保密工作和流程只后,抛石车的改造工作随即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改造工作,说来困难,实际很简单,就像是一层窗户纸,不捅破永远不明就里,可一旦捅破了,却是觉得也不过如此。

    以上所有投石车的问题,精度问题也好,人力耗费也好,甚至最后的可持续性,以及威力与攻击距离问题,归结到一起,还是人力的问题!

    既然是人力的问题,那就想办法解决它,用更加稳定的、更加大力气、可调节的力量,去替换掉这个不稳定、不受控的,人的力量!

    那么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同时满足以上这么多的要求呢?很简单,大地的力量!

    嗯,说人话,就是用重力的模式替换掉人力。

    利用杠杆原理,将原有的抛石车进行改装,原来靠人力拉的一端变成固定的装有重物的木箱子,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

    发射前先将放置石弹等的那端用绞盘或直接用人力拉下,同时用钩子固定住,与此同时装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战斗时,放好石弹后,解开钩锁,重物的一端瞬间落下,而装配的石弹也顺势抛出。

    这便是纵横欧亚,砸破无数城堡、城墙、营寨,更于襄阳之战中一战成名的,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配重式抛石机——“回回砲”。其威力之大,欧亚大陆上无数人民的哀嚎已经是最好的注释。

    这样的“回回砲”不仅仅是威力大,更重要的是它极其方便简洁的cao作。相较于人力的投石车,这样威力巨大的抛石车,cao作起来只需要五人即可!三人压杆,两人装弹。

    当然,若只是威力大,cao作方便,打不到敌人,那也是白搭。

    可是,这样的抛石车,只需掌握好一段配重与所抛射石块的比例,几乎可以指哪打哪!

    这样的一道简单的杠杆原理的力矩分析加一道抛物线分析的物理 数学题,自然不可能难倒接受过良好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于某著名建工老八校之一的赵括。想想那些伏案的深夜与变形的中指,赵括表示:谁言读书无用乎?

    但问题在于,这玩意即便把公式算出来,给到这些个所谓的大匠,他们也看不懂啊。

    而赵括作为一军统帅,也不可能泡在砲军一直指挥砲军不是。

    好在,这东西也不需要精确地调节,赵括下令制作了三种木笼,分别对应近、中、远三种攻击目标,要用时根据指令,挂上木龙,再将木龙堆满,也就可以了。即便需要微调,大匠的能力,想近点就减轻点重量,想稍远一点就加几块石头,这样的cao作还是明白的。

    眼见着“回回砲”的改造终于告一段落,燕军却依旧距离阏与城有数里之远,就连赵括也不由得叹息道:“自作孽不可活也!”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