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不会幸福
周语冉想起梦中的那句“你不会得到幸福的”,心里也很害怕,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小绿就在这些给她装扮的人中,偷偷的看着她。 小绿在微笑,她说过自己不会幸福的。小绿不想让自己嫁给冷然哥哥,自己就真的嫁不了冷然。看啊,马上周家的二小姐就要嫁给一个糟老头子了,就要走进深宫,一生再也不可能出头了。 沫南本来就很担心自己的女儿,所以还是没忍住过来看她。一进门,就看见自己的女儿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她的心里一紧,赶紧上去拨开众人,好言相劝道:“可不要哭花了妆,做女儿的哪有不出嫁的那一天。” 周语冉才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她挥了挥手屏退众人,低声问她的娘亲:“您怎么来了?” 按规矩,女儿出嫁前是不能见家人的。 沫南看着女儿如此难过,狠了狠心,拿出一本小册子。 只见小册子上写着《合欢图》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封面只画了一大朵富贵牡丹花,但是不难相出里面画的是什么内容。 周语冉是一直按大家闺秀的教育方式长大的,从小学琴棋书画,品茗作对,做做针线,何曾见过这等闺中助兴之物,而且还是自己的娘亲拿给自己的。不禁嘭的一下站了起来,险些被椅子绊倒。 沫南心里也有些羞涩尴尬,可是这婚事来的太过仓促,想要入宫以后再交给女儿这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来不及了。看皇后的意思,是想让语冉今夜就侍寝的。伺候帝王,若不尽心,那就是大祸。而且这里面是当初她入行的时候她的调教嬷嬷给她的,一招一式,极尽风流,最是能抓住男人的心。 当下沫南把心一横,拉着语冉坐下,打开那本封面都略微泛着黄的小册子,开始对着上面跟周语冉窃窃私语起来.. 等沫南出去,都快小半个时辰了。众人在外面急得团团转,却也不敢进去打扰。宫里的嬷嬷都来接人了,众人都是好番安慰,才将宫里的嬷嬷哄住。 所以一看见沫南出来,大家赶紧进去把新娘子的妆好好补了补,又打点好东西,就派人请了宫里的嬷嬷来,抬了一顶粉轿,将周家二小姐送进了宫去。 毕竟是个庶女,嫡出的长姐长子没来送她,父亲忙于公务,更没有时间来送她。至于其他的奴婢,又因平日周语冉跋扈,都受过她的罚,此番一去,也不知是福是祸,也没有人想去拍这个脾气阴晴不定的二小姐的马屁。 这就造成了周语冉的大婚之日,只是孤零零的一顶软轿,几个婢女和嬷嬷,公公。彩礼倒是不少,可是宫里是什么地方?处处用钱,自己一个答应也不能带太过丰厚的嫁妆,皇后和宫里的几个妃嫔倒也赏赐了些玉石首饰,但是都是只能看不能用的东西。 至于皇帝,对自己最大的荣宠就是未进攻直接赐名分吧! 赏赐是一点也都没派下来。 看来那个流言已经传到宫中去了,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去了。 周语冉坐在轿子里,心里很是担心自己的未来。如果皇帝已经相信了那个流言,自己进宫就如同走向了一条死路。皇上估计是觊觎云王情人的美色,才把自己封了答应弄进宫去,等自己玩够了,睡腻了,就可以随便扔到那个角落里让自己等死了。 周语冉握紧拳头,只有娘说的对,如果皇帝贪图我的美色,我就一定要学会怎么在床上伺候好他,让他一刻也不舍得离开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厌倦我。等到《合欢图》里的招式用尽了,我还是要去找娘亲好好请教才是。 这一刻,周语冉忘记了自己的冷然哥哥,忘记了自己之前还想要宁可玉碎不肯瓦全的想法。周语冉是怕死的,她是贪心的,她还是想要皇家的虚荣,想要富贵,还想享受人生,享受青春。虽然在周语冉的心底十分喜欢冷然,她最爱的人还是她自己。尤其是她自己的生命。 命运的齿轮慢慢的转,一切都随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不同,仿佛人间换了一个天地,有美好,有残忍,还是各活各的。 目送着女儿离开的沫南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跟这个女儿在一起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早就把彼此当成了最亲的人。现在女儿的未来叵测,她怎么不忧心呢? 幸好,沫南在心里想到,她还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他还会想办法帮衬一下自己的这个同母异父的meimei.. 这件事就是沫南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秘密之一,在嫁进周府之前,她和一个赵国的高官生了一个男孩。只是这个男孩一出生,就被赵国那边的人带走了。沫南刚刚生产,身体十分虚弱,无亲无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一些陌生的黑衣人带走。 沫南本以为自己此生再没有可能知道儿子的消息,毕竟她连儿子的父亲在赵国具体做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很有权势。 这些思念,她一直放在了心里,从未跟任何人提起过。既然赵国的那个高官把自己的儿子带走,并没有杀了自己,就足以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儿子的重视。可能那个高官子息单薄,极有可能是意外得了一子,自然要接回去做接班人的。 只是自己只是一个舞姬,没有什么地位,是不可能做儿子的“娘”的。 然而就在前两个月,自己出门购买换季的衣服的时候,竟然遇见了两个赵国人。这两个人一副侍卫打扮,但是又及其低调,将她请到一处偏僻的地方,才说明了来意。 原来儿子的父亲并没有掩饰儿子的身世,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告诉了他的身世,这些年儿子都隐忍不发,在儿子的父亲快要离世的时候,他才从赵国派人来寻自己的亲生母亲。本来儿子是想接走自己的,但是如今自己的身份也是很微妙的,赵国和宋国虽然不是敌对国,但也不是友国。所以儿子只好让属下私底下来问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