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与苦
人到中年以后,看多了无常与苦,心中反而豁达。 这种豁达的追求,一定是多读书开启智慧与行走的思考。而不是每天行尸走rou般的麻木生活。 文娟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不用为生计发愁。能读最喜欢的书,没日没夜地读,把世界上的好书都收在囊中,满满读,那是最大的财富。 如今,人过四十,也算是终于实现了梦想。在这个如诗如画般的春天,下午三点的书房里。 有一面墙的好书,有香气氤氲的咖啡,有清脆的鸟鸣。环境那是没得说,叠拼别墅,抬眼满是绿色。终于实现了梦想。 可不是吗?经历了那么多风雨,看淡了人间的无常与苦。 从书柜上随便抽下一本老舍的《茶馆》,可尽是书香。外面的一层塑料薄膜还没有拆封,这种感觉真好,好多的新书。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慌什么呢?只有年轻的心是慌张的,跌跌撞撞,头破血流。 文娟连找好友聊天的时间都舍不得,这么多青天白日的好时光,简直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费。 文娟看过改编《茶馆》的电影,总是觉得还少了一点什么,少了文字的透彻和力量。 那是文字特有的东西,带给人思考、力量、智慧的完善和自我批评。自我否定,又情感绕大圈之后,对人性的判断,认知,最后内化成自我的东西。 眼界的开阔,和思想的深浅,都需要自己去修炼。 除了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人还需要精神追求。情感需求。 老舍写尽茶馆里的人生百态,何不是写我们每一个人? 1898年,戊戍年初秋。康梁维新运动失败了。BJ,裕泰大茶馆。 清末大约每城都有这么一处茶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这里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 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 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rou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做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时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看看,这就是老舍先生写的平淡又精彩之处。文字给人呈现的是有无限想象的空间。电影呈现的只是一个画面。带给人的感受不同。 这接下来的故事可就精彩啦,随你怎么样,你去买菜,赶紧急着回家,想继续看精彩的故事。 你去做饭,接孩子,想赶紧忙完,晚上睡觉前再来看几页。无奈睡前已经是抬不起眼皮了。 人到中年,不似年轻时精力无限,随便熬个夜,都能把一本书看完。现在只有休息好了,才有精力把好书读完。 这何尝不是一种苦,想读而不读。看淡无常,豁达从容。也许就是中年女人的心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