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回 方震孺返京
杨承应给这次随行的将士都放了探亲假,时间是半个月。 之所以这样做,道理很简单,杨承应可以不休息,但下面的人要休息好。 这和足食足饷是一个道理,不然谁肯给你卖命。 杨承应也只是在放探亲假的时候,重申了军纪条例,让这些人回家后务必遵守。 至于,杨承应自己则压根没有休息的时间。 他派沈世魁去金州城,一是给辽东巡按方震孺送信,二是告诉英娘,请她和方震孺一起南下。 在和祖天寿、孙得功开完会的次日,杨承应又骑马视察了旅顺港附近的边堡,检查士兵的训练情况,了解当地的农业状况。 两日后,田英娘带着雪娘来到旅顺港。 杨承应在门口迎接。 “夫君。” 英娘下了车,朝着杨承应走来。 “夫人一路辛苦。” 杨承应上前,很自然的和英娘贴近。 两人往府里走去。 “夫君才是辛苦,听说你刚回来,又视察地方。” 英娘有些心疼地说道:“瞧你,都瘦了。” 说着,伸手轻抚男人的脸庞。 杨承应轻握她的手,笑道:“是你心疼我,看花眼了。我一直都这样,没啥变化。” 英娘羞涩的笑了。 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这样亲昵似乎不妥。 杨承应可不管,不让她抽手,“夫人先好好休息,等我办完正事再来和你说话。” “嗯,我等你回来。”英娘微笑地说。 杨承应松了手,转身离开。 路过雪娘的时候,向她点头示意。 雪娘点头回应。 这件正事,就是见证方震孺和霍维华办理正式交接。 此前,杨承应因担心熊廷弼“贪腐”案风波会波及方震孺,没有让他们办理交接。 霍维华也因没有办理交接,上书朝廷仍用的是监军太监纪用和辽东巡按方震孺的名义。 现在办完交接,霍维华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上奏朝廷。 而方震孺将离开金州镇,返京述职。 徐光启也要回京,将这次迁徙百姓的事上奏朝廷。 杨承应为他们送行。 “方大人,您在辽东这段时间,我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杨承应非常恭敬的抱拳。 方震孺还礼后,笑道:“如果不是杨总兵保全,我恐怕此时已在大牢之中。” 对于杨承应的好意,方震孺心知肚明。 “如果有人对您刁难,您就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 这是杨承应最后的关照。 方震孺却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真的要被逼辞官归隐,那我应当把责任都拦在自己身上,减轻你身上的压力。” “方大人……” “杨总兵,分别在即,恕我说几句真心话。” “请讲。”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如果真的需要付出代价,杨总兵千万不要吝啬,不要和朝廷对着干。” “我谨记在心。” “好啦,告辞。” 方震孺向杨承应及其他送行的人拱手,依依不舍的离开。 随徐光启登上前往天津的船。 杨承应站在码头,向他们挥手道别。 方震孺返京后,被言官科臣弹劾,说他在辽东没干事,导致杨承应骄纵,屡次不听朝廷号令。 天启皇帝念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没听言官科臣的,将他下狱,而是令他辞官退隐。 方震孺归隐寿州,从此不再出仕。 当然,这是后话。 杨承应送别方震孺和徐光启后,不久,就得到了登莱巡抚袁可立的回复。 袁可立认为,绫阳君是篡逆,不应该得到朝廷的册封。并且希望杨承应赞同他的观点,一并上奏朝廷。 杨承应当然不能赞同,便以“需要联合朝|鲜对付建虏”为由告知袁可立,应该给朝|鲜新王册封。 袁可立不同意。 杨承应只好以个人的名义上奏朝廷,说明所谓事情原委,恳求朝廷册封朝|鲜新王。 另外,杨承应还附上李尔瞻生前写的奏本,送交朝廷。 他的奏本和袁可立的,几乎同时到天启皇帝的案头。 “魏忠贤,你说袁可立和杨承应谁的话,比较可信呢?” 天启皇帝拿不定主意。 “此事发生时,杨承应就在朝|鲜。距离这么近,他的话自然可信度较高,不过……” 魏忠贤故意停顿下来。 在他心里,杨承应这臭小子害得他损失不小,不趁这个机会给他添堵,更待何时!
我故意把话说一半,就等着皇帝因为好奇问我,我再下黑手。 果然,天启皇帝好奇问道:“贤卿,你怎么不说下去?” “老奴不敢,怕说些惹陛下生气的话。” “在我面前,你只管说,连你都不敢说真话,我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天启皇帝一脸真诚地说道。 魏忠贤这才道:“杨承应当时就在朝|鲜,却按兵不动。回来后又极力为这些人辩解,这里面恐怕有不一般的情况发生。” 话只说到这里,过了就不合适。 朱由校听了,对杨承应产生怀疑,“你的意思是,他收了朝|鲜那帮人的钱。” “老奴不敢。” “这个可能性不小。不过……” 朱由校话锋一转,“他提出来的联合朝|鲜,共同对付建虏倒是主意不错。” “陛下圣明。” 魏忠贤一脸高兴,心里却有些郁闷。 陛下真是的,居然对杨承应网开一面,没有深究就算了,居然还要同意。 “贤卿!” “老奴在。” “你派人告知内阁,让他们派礼部尚书林尧俞,会同侍郎徐光启先行调查,待有了结果,再讨论此事。” “是,老奴这就去办。” 魏忠贤就要退下。 又听天启皇帝说道:“另外,传万炜入宫。” “万炜?” 魏忠贤低着头,眉头微皱,陛下怎么突然传他进宫? “我有一件大事要和他商议,速传就是了。” “是,老奴告退。” 魏忠贤带着疑惑的情绪,退到门口,再转身离开。 他对此不理解,没有直接去内阁,而是找到了许显纯,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许显纯想了一下,便道:“如果属下没记错的话,万驸马膝下有两子,长子万长祚结婚多年,而万长祚的女儿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 “婚配?赐婚!给谁赐婚?” 魏忠贤还没反应过来。 “陛下为什么对杨承应格外宽容呢?” 许显纯反问。 魏忠贤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