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一章 郭破奴偷袭!大意了,没有闪(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郭破奴偷袭!大意了,没有闪(上)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正文卷第三百七十一章郭破奴偷袭!大意了,没有闪最新网址:郭康见状,便抛出了准备好的话题。

    “你要真想做点什么,我这里倒是有个差事,你接不接?”他问道。

    “啊?什么差事?”郭破奴立刻有了好奇心,问道。

    郭康于是把之前,教会那边讨论的纺织修会的情况,又给她说了一遍,告诉她,自己正准备招揽人手。

    “我们现在其实不缺参与者,而是缺少能够进行主持管理、同时还能和其他各方打交道的人。”他说:“教会虽然在进行组织,但这个行业非常庞大,不可能一直都由教会管理。到时候,肯定需要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的机构。”

    “那得需要管理多少人啊。”郭破奴惊讶地说。

    “肯定少不了。”郭康如实说道:“这么庞大的生产性质的组织,内部需要进行很完善的管理才行。要知道,运转起来之后,它肯定要和一大堆不同的行业打交道——这毕竟是工业的起始,到时候你就知道它的体系有多复杂了。”

    “而且,今后,这肯定会是个跨地域的组织,需要协调不同地区的人进行生产。我们得制定一系列的标准。无论是配套的机器,还是产出的布匹,都得有通用的规格。这个系统完成之后,传统的军团农庄和它相比,都是个小组织了。到时候,可能农庄里的各种产业,还得进行调整,来和它进行配套。”

    “有这么夸张么?”郭破奴反而有点心虚了。

    “肯定不会一下就这样的。”郭康说:“不过,对于它的前景,我倒是很有信心。”

    “我其实也就会舞枪弄棒。”郭破奴只好承认道:“伱让我干这些,我自己都不知道行不行。到时候我别给他们拖后腿,丢了咱家的脸……”

    “舞枪弄棒也用得上。而且我也说了,这工作一方面要接触大量妇人,和她们深入交流,另一方面也得和不少外人打交道。”郭康解释道:“不管是外国的商人,还是国内的工匠、农庄、官吏,都肯定要经常接触。”

    “娘之前就说,你一直喜欢乱跑。跟各路人物接触,也从没怯场过,所以她也能放心带你出门。我觉得,像你这样有一定身份,又不会在陌生人面前怯场的,负责这种事情,就最好不过了。”

    “我一开始准备找狄奥多拉的,但是她太忙了。”他摇摇头:“这种工作,尤其是早期,肯定庶务繁多。让她来照顾,其他事情估计也顾不上了……”

    “哦,没事,她没时间,那我正好帮忙。”郭破奴连忙点头。

    “一开始也不是说想麻烦你。”郭康继续解释:“实在不行,我自己上都可以。但教会的人说,不同修女会的规矩还不太一样,不知道人家乐不乐意让我常驻指导。”

    “而且我们工作早期,肯定要经常去各个修会那边,收集她们的反馈,及时进行改进。我倒也不是不想和修女们打交道,但天天在她们那边转悠,其他的事情就顾不过来了……”

    “不用担心。”郭破奴立刻保证道:“修女有什么好的!jiejie替你管她们。”

    郭康也没想到她态度变得这么快,愣了下,说道:“那就好。那我回头跟王师傅说一声,回头那两位嬷嬷来交接工作,你就跟着她们去转一圈,了解下情况吧。有什么事情,她们不方便说的,你也别客气——有的话,人家不好公开提,但你说出来其实就没事了。”

    “可以。”郭破奴直接应了下来:“不过这工作,能干多久啊?”

    “成功的话,干个几百年都行。”郭康笑道。

    “啊?”郭破奴很是意外:“你对它还挺有信心啊。”

    “当然。”郭康说:“这不止是给你,也是给罗马的众多妇人找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了。这是个可以和参军、耕田、做工、做官一样,当做‘职业’的工作。”

    “这样啊……”郭破奴半懂不懂。

    “放心好了。”郭康安慰道。

    对于这件事,他倒是很有信心。因为这工作不但效率和收入高,生命力也非常顽强。所以持续使用的时间不会短,撑到完全工业化,都没有问题。

    而且,紫帐汗国其实也可以考虑,从海外获取棉花了。今后的对外扩张,和国内的妇女参与生产,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完全能够起到相互助推的作用。

    历史上,清朝的棉花就大量依赖进口。简单的数据对比,就能看出来。

    由于本土不适合种植棉花,英国的棉花原料就是基本都依赖进口。到1801年,已经达到每年5600万磅。不过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美国。而另一个大产区,也就是印度的棉花,主要是出口清朝的。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广东海关平均每年,就要从印度进口棉花约2700万斤。到了1831-1833年,每年进口的印度棉花总量,上升到4300万斤。有段时间,印度到广东的棉花贸易量,甚至一度已经超过了英美棉花贸易量。只不过美国的棉花种植……大概是有种族天赋吧。所以最后才反超了印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海关管制被迫放松,一些机制棉纱销往中国,提供了廉价的替代品,压低了棉布的成本。江南地区一些从事纺纱的女工,也开始转向织布,使得行业进一步发展,进口棉布也遭到了打击。

    1845-1855年的10年间,英国出口给中国的棉纱,由260万镑上升到290万镑,增幅不到10%,而进口英国棉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了200万匹,减少30%

    由于技术提高和原料充足,江南妇女的工作更加职业化。到1860年,织妇每年从事纺织工作的平均时间,已经增长到了265天——同样对比后世,在公社和大跃进时期,农村妇女参加农田劳动,一年工作时间是约250天。

    从这个时间就能看出来,“职业化”的发展程度。

    太平天国之后,由于江南地区遭到反复屠杀,纺织业受到了打击。但直到1880~1890年代,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时候的高端布料还在出口英国,民间纺织也依然在进行。

    19世纪末,常熟农村织妇每年平均纺织时间依然有168天;20世纪初,江南农村织妇平均工作时间达到每年180天;在比较繁华的上海近郊,依然能达到每年200天。

    所以,在古代环境下,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是不是会碰到上限。这还早着呢……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