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穿越崇祯在线阅读 - 第86章 财政困局

第86章 财政困局

    就在朱元璋和蒋德璟谈得兴起之时,突然见到吴孟明带着一队锦衣卫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朱元璋先前不告而别也是想试试吴孟明的能力,此刻见他竟能追到此处,心中对他也有些改观。

    随即他想到巩永固事情繁杂,便将设置鸣冤鼓之事转交给了吴孟明处理。

    吴孟明本就是专管侦查等事,对这些违法乱纪之事十分熟悉,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朱元璋见他一脸自信,吩咐他立刻着手去办后,就与蒋德璟等人启程回宫。

    因先前与蒋德璟商谈的吏治之事,还需户部协同,他便让王承恩去将倪元璐和李琎也宣到宫中来商议。

    没想到王承恩只找到了倪元璐,却没有找到李琎。

    朱元璋想到李琎近日为了筹饷、粮食、战马等事忙的不可开交,也就没有再派人去找他,而是与倪元璐等人商议起来。

    倪元璐听完蒋德璟的安民之策后,也十分赞成。

    只是当蒋德璟提到所需银两和土地时,他立时皱眉不语。

    朱元璋见状,想起李琎的奏章中曾言最近抄查富户、官员等人,累计得银两千多万两,在支付所欠军饷,购买粮食和支付奖励后,户部尚有存银一千多万两。

    而倪元璐生性廉洁,绝不会做贪墨之事,那户部应暂时不会为银两发愁。

    想到这,他有些疑惑地道:“倪卿,咱记得户部存银尚有一千多万两,你为何一提及银两就皱眉不语呢?”

    倪元璐闻言,有些为难地道:“陛下,户部虽有一千多万存银,但是今年宗亲的俸禄尚未支付,单此一项,臣估计就要耗费四五百万两白银。”

    “而辽东一隅每年尚需支付三四百万白银,平叛之费单宁南伯左良玉一军,就需支付军饷两百多万两。”

    “这还没有算其他将领和官员的俸禄,若将这些全都算上,纵使加上今年的三百多万两税银,尚缺银四五百万两左右。”

    蒋德璟也曾任过户部尚书,虽时间不长,但对赋税也有所了解,此刻听了倪元璐的话,沉吟了一会,道:“倪大人,你的税银中尚未计算粮食赋税。”

    “虽然这些粮食要供应北方百姓,但也只需支援半年左右,想来应还会有所结余,不知是否可以挪些出来呢?”

    倪元璐摇头道:“蒋大人,您说的不错,只是如今战乱四起,欠税者日众,去年已比往年多了近三成。”

    “而长时间的南粮北运,漕运、人工等成本也将大大增加,加之南方富庶,官绅蓄养的奴仆数量也远盛北方,因劳力缺乏,故人工等费用也比北方高上不少。”

    蒋德璟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强振精神道:“倪大人,你所言皆是一年费用,是否可利用这中间的时间差,挪出一些银两,先解决一部分地区的问题?”

    “毕竟陛下收服北方也尚需时日,若能先在京城等地安置百姓,一来可起到示范作用,让其他各地百姓有所指望,二来安置一地百姓,朝廷也可省下一地的费用。”

    “若是再能有所进益,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倪元璐沉思了一会,道:“此法理论上倒是可行,只是风险也不小,因为一旦计划出现偏差,无法及时支付军饷,极容易影响军心。”

    “现今仗陛下天威,战局才有所好转,一旦军心不稳,恐会前功尽弃!”

    他说罢,又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虽已接受了崇祯的记忆,不过由于崇祯对这些具体事务并不熟悉,而他醒来后也一直忙于军务,无暇查阅相关资料,故而对朝廷的财政状况并不太清楚。

    此刻听了二人的对话,心中才大致有些印象。

    不过朱元璋虽对现在的财政不太清楚,但听完二人的谈话后,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因他担心有所遗漏,便又对申湛然道:“申卿,你对此事怎么看?”

    申湛然闻言,躬身道:“陛下,微臣觉得两位大人的话都在理,不过现在京城之围虽解,但叛军仍虎视眈眈。”

    “待各地援军到来也尚需时日,故臣觉得蒋大人不妨先物色人才,招百姓下山,等击溃叛军后,或可从叛军中获得所需之银!”

    蒋德璟有些惊讶地道:“从叛军中获得?”

    申湛然点了点头,道:“不错,微臣听闻叛军每到一处,都会追赃助饷,而叛军先前对京城志在必得,现突遭挫败,所得银两想必还在军中。”

    “若是我们能在他们将银两运回前击败他们,或可暂解燃眉之急!”

    倪元璐经申湛然一说,想起昨日李若琏战后曾向户部上缴了二十万两白银,连连点头道:“不错,昨日李指挥使就曾上缴过二十万两银子。”

    “而且叛军号称三年不纳粮,想来手中有不少银两,若真能平叛养军,则户部的存银和税赋应可安民!”

    朱元璋知倪元璐不知兵,所以想法太过简单,为免他盲目乐观,摇头道:“叛军也近百万,每日耗费定不小。”

    “加之他们不善理政,有出无进,仅靠追赃的银子养军,所谓三年不纳粮,应也只是蛊惑人心之言,当不得真。”

    “而且纵使叛军有那多银两,咱们也不可能一战而得,加之军纪不严,破城后兵士必会私藏,能得五成已是不错。”

    “所以此法只是权益之计,若想长治久安,必须整顿财政才行。”

    蒋、倪二人闻言,又不禁皱起了眉头。

    朱元璋见状,沉声道:“咱有意恢复太祖旧制,屯田养兵,不知你们对此如何看?”

    倪元璐闻言,摇头道:“陛下此法虽好,但恐难实行,现在百姓四处流窜,太祖所定户籍制度已荡然无存,若无军籍之民,等若重练新军,这笔费用必然不小。”

    “若是用现在的招募之兵,他们大多桀骜不驯,不事生产,而且纵使他们愿意耕种,朝廷也没有那多地用于屯兵。”

    朱元璋闻言,又看向蒋德璟道:“蒋卿,你对屯兵一事如何看?”

    蒋德璟沉默了一会,道:“陛下屯田养兵本是上策,只可惜现在土地不足,而要解决土地问题,又容易动摇我朝根基,所以此事只能徐徐图之。”

    朱元璋见他二人皆是一脸忧色,笑了笑,刚要说出解决之道,却见到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走进来禀告,说李琎有要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