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凯旋、火焰
,封神:我在商朝当昏君 草原上。 临时休息的营地之内。 欧阳轩不舍得看了一眼腰间的水壶,随即肃然地说道:“卑职这便让他们将水壶中的雨水倒掉,重新灌上饮水。”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们要是在这最后一个关头闹出了笑话,那才真的是笑话。 “等一下,倒也不用如此极端。” 帝辛叫停了欧阳轩。 他并没有真的生气,对于远征军回去后会给迎接的人留下什么印象也不在乎。 他只是不想这些征战在外一年的将士们,再回家的最后这一段,却因为一个疏忽而渴了两天。 “这只是一个象征意义,每个人都一点雨水就够了,并不需要太多。” 他开口说道:“吩咐下去,以各营级为一队,将他们收集的雨水集中到几个水壶之内,然后将剩下的水壶重新灌满饮水。” “至于你……” 帝辛瞪了一眼不争气的欧阳轩,告诉他说道:“军中不缺这一个水壶,你的就自己留着吧!” “多谢殿下。” 欧阳轩心情瞬间逆转,拱手之后便逃也似的离开了。 生怕帝辛突然反悔一样。 帝辛:“……” 多大年纪的人了,还如此幼稚。 帝辛的命令并没有阻碍的传达了下去。 这些将士们只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封赏,以及与家人团聚这两种兴奋之情暂时蒙蔽了头脑,并非是真的傻。 因为一点雨水就弄得自己两天没有水喝,不是傻子是什么? 三万大军轮流取水,等结束之后,原本就只是一条小溪的水源,rou眼可见的窄了一些,离岸边最近的河床都露出来了。 以致于,当大军离开之后,大着胆子前来喝水的动物,在看到小溪的时候都懵了。 若非周围的草地长势依旧良好,它们都一位旱季提前来了。 …… 端午节前一天。 五月初四,亦是端四这一天。 有了足够的饮水,大军并未绕路去草原上的新城补给,而是直接回到了雁雀关。 提前得到消息的沈千华和安君山,早已为凯旋的大军准备好了巨大的欢迎仪式,城内城外的百姓也暂时放下了一天的活计,抽出时间汇聚到了北门。 眼看着午时将至,道路两侧的百姓正要发出嘈杂之声,就听到了一声惊喜的呼声。 “来了!” 来了? 什么来了? 众人一懵,随即就在看到了远处出现的影影绰绰的人影。 高举的大旗上,“裕”字随风飘扬。 “是远征军回来了!” 又是一声大呼,明白过来的百姓们顿时发出了欢呼的喊声,早已准备好的各色花卉,在大军顺着官道靠近之后,向中间洒了进去。 其他地方的人都在关注京城的谈判,但只有北疆的人们,衷心地为远征军的征程而祈祷欢呼着。 身为北疆人,远征军的胜利,他们都与有荣焉。 并非是贪慕虚荣,而是远征军中的将士,本就是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叔伯乃至夫婿。 远征军本就是他们的家人。 除了日常的生活,他们这一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打听远征军的事迹。 远征军虽也有伤亡,但身在北疆之地的百姓本就看惯了生死,而且官府给的抚恤金也比以往要多,因此他们虽然也会为远征军的战损而叹息,但更多的却是大军再得一地的兴奋。 再加上开疆裂土带来的诱惑,安君山设置在各地的征兵点,虽然不是每天爆满,但也绝不冷清。 当然,不爆满的原因有一点也是因为相比于战绩,远征军的战损要小的多,所以补充速度也不需要那么快。 安君山只要保证在北疆各地有足够的驻守后,还有几千随时能抽调出来进行补充的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就是新兵在完成基础的训练后,一般都会被派到各地驻守,只有老兵才有资格被送到远征军中。 报名参军,等待的也只是一个以后的机会而已。 …… 道路两侧的人群之中。 刘二看着风尘仆仆归来的远征军,眼中满是羡慕。 以前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啃老族时,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每天从家里拿几文钱然后在街上闲逛就是他的日常。
后来为了他如今的老婆,刘二响应朝廷的号召,参与了草原之上,新城周围的开荒。 他的性子也由此慢慢发生了转变。 而他所关注的,也从每天吃什么,到家里应该添置一些什么,再到后来关注远征军之事。 从一人到一家再到一城一国,他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心中的渴望也愈发的强烈。 好男儿,自有四方志。 当远征军打下胡城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他罕见的失眠了。 参军,建功立业。 这成了他心里的一个梦。 最终让他选择的放弃的,是心中的责任感。 正当他打算将心中的想法和妻子商量之时,新婚的妻子带来了他要当爹的消息。 身上的责任变大,他也将对于参军的念想,埋在了心地。 而经过一年的发酵,他心中的念想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发的高涨。 刘二低头看了看怀中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两个多月的孩子正是嗜睡的时候,就算周围再乱,他也能在名为“父亲”的怀里睡得安稳。 他掖了掖孩子的襁褓,视线在儿子熟睡的脸上扫过。 心中下了某个决定。 再努力几年,等孩子长大一些,若是能年迈的父母和妻儿攒下一笔家产,他便遂了心中的梦想。 去参军,去建功立业。 若是他到时候没有了足够的力气而被淘汰,那就等儿子长大后,替他完成梦想。 睡得香甜的孩子,此刻并不知道自己被父亲强行赋予了某种责任,只是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下意识地伸手抓住了刘二掖被角的指头。 两个月大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抓力,只是刘二也没有挣开。 而除了刘二之外,道路两侧的百姓中,同样还有许多还未参军,但心中已经被点燃了火焰的人。 他们看向远征军的目光中,都是羡慕、期待以及……渴望! 等到秋风起,便是火焰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