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在线阅读 - 第一九二章 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第一九二章 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第189章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说。”

    嬴政目光落在了姚贾的身上。

    “启奏大王。”

    “郡县制,施行起来太过复杂,也难有前人经验,一旦施行,或有纰漏,分封制有很大的弊端,于我大秦未来国本不稳。”

    “故而。”

    “臣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有利于我大秦国本,利国利民,更可定天下的分封之策。”

    “于大秦而言,分封外臣,当代或者两三代或许会对大秦忠诚,但是随着时间过去,诸侯后世子孙或会谋逆作乱,逆大秦国本。”

    “但如若将分封制改变,不分封外臣,而是分封大王的诸公子,以诸公子为诸侯,分封而镇天下,如此天下诸侯就是大王血脉,一代,二代,就算数代之后,大王又何须担心诸侯反叛?”姚贾一脸正色,带着几分骄傲的启奏道。

    这个分封诸公子的设想是王绾临死前最后为扶苏的一次出谋划策,如果成了,也算全了扶苏的一场真心,如若不成,损失也不大。

    而且王绾也料到了此法扶苏就算不实施,姚贾也会抢着去做。

    无论如何,扶苏都不会有事。

    在听到姚贾的启奏后。

    朝堂上有些朝臣目光之中也露出了期盼之色。

    如果是这样,或许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但。

    他们没有看到,嬴政的脸色已经变冷了。

    “分封诸子就可避免反叛,避免大秦颠覆?”

    “姚贾。”

    “你,还真是聪明过头了。”

    嬴政冷冷喝道。

    “大王,臣之策,一切为了大秦。”姚贾慌忙辩解道,他自然也能够听出嬴政话里的不悦。

    “你以为孤的那些儿子都是圣人?没有野心,没有七情六欲?”

    “昨日胡亥之事,难道你瞎了眼?”

    嬴政冷冷道。

    “这…这…”

    被这一呵斥,姚贾的脸色变了,十分慌张。

    “无能无知。”

    “伱当真是枉为朝堂重臣。”

    “即日起,你无需再在廷尉了。”

    “去北地为一方郡守吧。”

    嬴政凝视着姚贾,当即下诏。

    听到这话。

    姚贾脸色变得苍白。

    在朝堂之上,他在廷尉李斯手下为副,虽然未曾入九卿,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吏,爵位也不低,可是一旦发配北地为一个郡守,这相当于直接被贬到了苦寒之地了。

    而且对于他而言,只怕毕生都没有机会再入咸阳了。

    “孤,再说最后一次。”

    “分封制,亡国根本。”

    “孤,绝不会允许此制祸我大秦。”

    “任何人再敢提,杀。”

    嬴政冷厉的扫了大殿朝臣一眼,最后告诫了一句。

    他不想再被这坏了心情了。

    他想要的是大秦传承万世,传承不朽,可不是区区的数百年。

    分封制如若实施,哪怕那些儿子,若干年后,难道他们就不会反叛?他们与外臣诸侯又有何不同?

    而且。

    他们一旦起兵,或许也不会有不臣之名,因为他们都是王族宗室。

    听到嬴政的话,扶苏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在得到王绾这最后的一道死前书信后,扶苏就知道自己的父王不会同意。

    自己父王可不是那种被cao纵的君王。

    “继续议事。”

    没有理会姚贾的落寞,嬴政开口道。

    “启奏大王。”

    “如今太子已立,国本已定,太子就将于今日搬至东宫,掌监国之权,辅佐大王处置朝政,但王绾已经辞官,我大秦相邦之位空缺,还需有一能臣担任相邦之位,辅佐大王与太子掌国,执行政令。”尉缭捧着朝笏,大声启奏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许多臣子都是带着一种期待的目光,特别是文臣,对于这相邦之位,他们又如何不想,这可是文臣的最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至于王绾。

    朝堂上的人几乎全部都知道了他的下场了。

    他在家中自尽身亡,全族则是离开了咸阳,未来他王家也将永远的离开大秦的朝堂,不得归来的机会。

    而王绾为何会自尽?

    这对于朝堂群臣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告诫。

    如若是背后没有当今大王的推动,那是绝无可能的。

    王绾之死,也是告诫了整个朝堂,再加上昨日反叛谋逆的清理,对于朝堂的震慑更大。

    “相邦之位。”

    “孤,早有人选了。”

    听到尉缭的启奏,嬴政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等这一天。

    嬴政已经等了许久了。

    昔日对自己仲父的亏欠,如今也终于可以偿还几分了。

    “昔日天下扬名的吕不韦归来,不知朝堂群臣会有何感想?”

    站在这阶梯上,赵玄目光扫视着群臣,心底暗笑。

    吕不韦的能力。

    毋容置疑。

    有他为相邦辅政,绝对比王强,这一个偌大的大秦,强盛的大秦,与昔日吕不韦为相时也功不可没,他毕生都投入到了大秦之中,如今重为相,当付出全力。

    “宣两位爱卿上殿。”

    嬴政一挥手,威声道。

    “大王有诏。”

    “宣吕不韦。”

    “宣鬼谷子。”

    “入殿觐见。”

    曹宁大声喊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许多朝臣的脸色都是随之一变。

    “吕不韦?昔日我大秦的相邦?”

    “传言之中,他不是被大王赐死了吗?”

    “传言竟然是假的?吕不韦竟然还活着?”

    “吕相,还健在?”

    “可这么多年,吕相在何处?”

    听到吕不韦的名字,朝堂上果然掀起了一种波澜来。

    不过于现在的朝堂而言,过去了数十载,吕不韦的名字虽然已经不在朝堂流传,但坊间有关于吕不韦的传说却是不断,而且在朝堂上还有昔日吕不韦的许多门客。

    最出彩的莫过于廷尉李斯。

    应声。

    两个显得十分中气十足的老者缓步走到了大殿之中。

    一个吕不韦。

    一个鬼谷子。

    皆是声望极高的人物,如今两者齐聚,可谓是极为难得。

    “老臣吕不韦。”

    “老臣鬼谷子。”

    “参见大王,参见太子。”

    两人入殿后,躬身对着嬴政和赵玄一拜。

    “两位爱卿平身。”

    嬴政微微一笑,立刻道。

    “谢大王。”

    两人齐声应道。

    此刻。

    对于吕不韦而言。

    重临朝堂,心中也是有着万丈澎湃激情。

    “相邦之位空缺。”

    “今日。”

    “孤敕封文信侯吕不韦为我大秦相邦,辅佐孤与太子掌大秦政务,诸卿可有异议?”

    嬴政环视朝堂,威声道。

    如今时刻。

    所有人都明白吕不韦的出现就是嬴政安排的,相邦之位也必然是早就定下了,没有愚蠢的人会去触霉头。

    再而。

    凭吕不韦的能力与资历,谁人敢反对?

    昔日吕不韦为相时,王绾也不过是朝中的一个小吏罢了。

    朝堂上的群臣无不在吕不韦之下。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齐声道。

    “仲父。”

    “你可愿重担这相邦重任,辅佐孤与太子?”

    嬴政凝视着吕不韦,笑着道。

    “老臣吕不韦,自入秦之始,命已经是大秦的,如今老臣能够在残生还能重回大秦朝堂效力,此乃老臣荣幸,老臣于此立誓,必全力辅佐大王与太子,振兴大秦,强盛大秦,稳定大秦。”

    “直至老臣死。”

    吕不韦带着郑重,躬身对着嬴政与赵玄一拜。

    “好。”

    嬴政脸上露出笑容:“孤有仲父归于朝堂,大秦必稳定天下。”

    “鬼谷爱卿,有大才,闻名于天下,太子于年前邀请鬼谷爱卿入咸阳,自不可浪费鬼谷爱卿大才。”

    “今,敕封鬼谷爱卿为太子太傅,为孤孙儿赵旭之师,不知鬼谷爱卿可愿?”

    嬴政笑着问道。

    “不敢欺瞒大王。”

    “自从入咸阳以来,老臣就一直居于秦武君府,嗣子也早就给老臣行了拜师礼,能够教导嗣子,此乃老臣荣幸。”鬼谷子抚须笑着道。

    “如此,正好。”

    嬴政大笑着说道。

    “当初太子邀请鬼谷子入秦,原来是为了这目的、”

    “当初太子还未公布身份时,竟就布局了。”

    “大王和太子的心思太可怕了。”

    看着鬼谷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太傅,名义上是太傅,却是教导当今的嗣子,这既让赵玄获得了声望,又让嗣子得到了良师教导,当真是一举两得。

    这让朝堂上的群臣都不由得暗惊。

    “大秦有两位爱卿,孤之荣幸,大秦荣幸。”

    “有两位爱卿之力,大秦必在短时间内安定。”嬴政又出声褒奖道。

    可想而知。

    对于吕不韦和鬼谷子入朝堂,嬴政又多么高兴。

    “父王。”

    “儿臣有一事启奏。”

    赵玄转过身,拱手对着嬴政道。

    “玄儿,你有何奏?”

    嬴政微笑着道。

    “如今中原已定,炎黄一统,如若单单是以王为尊,那已经不符合父王的身份了。”

    “中原之主,炎黄之主,岂是王能够尊之?”

    “昔日六国皆有王,千古以来列国之君皆为王,如今父王开创千秋万古之功业,超越千古之君王,如若再以王为尊称,岂能彰显父王之功绩。”赵玄笑了笑,说道。

    此话一落。

    满朝臣子也都是纷纷点头赞同。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天下归一,大秦既天下,大王之功超越千古君王,自当凌驾于王之上。”

    “大王尊称,理当有所改变。”

    群臣纷纷开口道,非常赞同。

    “玄儿,你觉得父王该以何为称?”嬴政笑着问道。

    “此事,不妨问问我大秦诸卿。”

    赵玄笑了笑,看着朝堂群臣道。

    他也想看看,有了自己的存在,历史上对始皇帝的尊称会不会有所改变。

    千古一帝,秦始皇。

    “启奏大王。”

    “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吕不韦笑了笑,开口道。

    “仲父请说。”

    嬴政立刻道。

    “自我炎黄存在依赖,自部落分离,再有诸侯鼎立,夏商周,名义上为一统,可是却从未一统,诸侯鼎立分存,大王扫灭六合,统御天下,这可是超越了三皇,功过了五帝。”

    “老臣以为。”

    “大王可尊称于皇帝。”

    “集三皇合五帝之称。”

    “乃是我炎黄千古以来第一个皇帝,千古第一帝。”吕不韦笑着说道。

    此话一落。

    群臣都不由得被吕不韦所提的尊称惊到了。

    “超越三皇,功过五帝。”

    “皇帝?”

    “这…这当真是无比霸气。”

    “皇帝之称,也唯有大王才能够配得上。”

    “毕竟千古以来,炎黄从未真正凝一,但是却在大王手中实现了一统。”

    “皇帝之尊,唯有大王配得上。”

    “臣附议……”

    朝堂上的群臣都体会到了“皇帝”二字蕴含的霸气,所有人都带着一种敬畏道。

    “皇帝…”

    听到这个尊称,嬴政双眼也涌现了一种激动,炙热。

    在这个尊称出来后。

    让嬴政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似乎,这个尊称就是天生属于他的。

    在历史上。

    也正是如此。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所以采用了三皇之中的“皇”,五帝之中的“帝”组成了“皇帝”的尊称。

    也是属于大秦始皇帝的由来,第一个皇帝,千古第一帝。

    “好一个皇帝。”

    “好一个千古第一帝。”

    “这个称呼,孤,收下了。”

    “自此以后。”

    “孤就是大秦的皇帝,炎黄的皇帝,千古以来第一个皇帝。”

    嬴政站起来,双手展开,带着无穷的霸气宣布道。

    “父王为皇帝,那就是第一为始,便尊始皇帝。”赵玄又笑着开口道。

    “好一个始皇帝。”

    “孤为始皇帝,玄儿你便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皇太子,未来大秦的二世皇帝。”嬴政大笑着说道。

    “额。”

    虽然嬴政说出这话是对自己的强烈认同,但是听到那二世皇帝的称呼,赵玄却是有些欲哭无泪。

    因为历史上的原因。

    因为那傻缺胡亥。

    这二世皇帝似乎就不是一个好的名头。

    “孤既为皇帝,始皇帝。”

    “那“孤王”之称就不再适合。”

    嬴政此刻也陷入了一种思索之中,满朝文武目光汇聚,随而,目光一凛,带着一种始皇帝的霸气:“从今以后,孤就以政为称,以孤的名字为称,不,就叫“朕”。”

    “自今日起,朕为始皇帝。”

    “玄儿你是朕的嫡长子,更是大秦的皇太子,从今以后,你就以孤而称。”

    嬴政霸气的宣布道。

    “果然。”

    “因为我的出现,这种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变化。”

    赵玄心底一笑。

    有这种霸气绝伦的老爹,赵玄心底也是有些自豪。

    古往今来,又有谁不想做一个二代呢?

    嬴政的话音一落。

    满朝文武全部站起来,捧着朝笏对着嬴政一拜,齐声高呼道:“臣等参见始皇帝,臣等参见皇太子。”

    “哈哈哈。”

    “好。”

    嬴政大笑了起来,十分的激动。

    “始皇帝之称,千古一帝,当昭告天下,以宣始皇帝的霸气,我大秦开创千古之绝,以此名,可定我大秦乾坤。”鬼谷子大声启奏道。

    “准奏。”

    “朕统帅大秦开创一统盛世,但为朕扫灭六合,统御炎黄的乃是朕的儿子。”

    “朕始皇帝之名,还有朕玄儿的功绩,将载入史册,当昭告天下。”

    “让天下子民皆知。”

    嬴政自无不允。

    千古一帝,始皇帝。

    他要让千古流传。

    自己儿子所开创的战果,扫六合之功,嬴政更要让千古流传,万世不朽。

    嬴政要让天下人知道,让后世子孙知道,他嬴政不仅是千古始皇帝,开创一统,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始皇帝圣明。”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道。

    至于史册记载,这也根本无需嬴政去担心。

    这如今这一时代。

    史官并非人人都能做,能做史官的都是不惧死的人,他们官职世代传承,对于君王的功绩,对于君王的过失,他们都会载入史册之中。

    毕竟。

    现在还没有到后世的那篡改历史,史官惧死的时代。

    “启奏父皇。”

    “如今炎黄凝一,六国之地当施行郡县制。”

    “此乃定国第一环。”

    “除此外,还有一事需要施行,唯有此施行,我大秦方可迎来真正一统,炎黄才能真正凝一,不会再有分裂之苦。”赵玄一脸严肃的道。

    “玄儿。”

    “你说。”

    嬴政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从尊为始皇帝的兴奋回过神来。

    “我炎黄列国分离近千载,彼此之间,文字不一,度量不一,习俗不一,钱币不一,这些都是有着近千载的分割,如若不将这些凝一,我大秦就无法真正掌控中原,无法真正将炎黄一统。”

    “不做到这些,天下炎黄一族将永远无法真正归一。”赵玄一脸严肃的道。

    此话一落。

    嬴政眉头微皱,听到自己儿子的话,一下子将他从一统的欣喜之中回神了。

    “的确。”

    “我炎黄一族,中原大地分割太久了,列国习俗不同,文字不同,钱币不同,度量衡不同,哪怕是现在,我大秦子民也无法真正相连在一起,未曾真正凝一。”

    “这些不处置,大秦便不是真正的一统。”嬴政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想要做到真正的大秦一统。”

    “唯有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

    “如此,方可保我大秦万世无忧。”赵玄又严肃的开口道。

    此话一落。

    满朝皆惊。

    全部都带着敬畏之色的看着赵玄。

    如果说一开始赵玄的启奏是用的白话所言,那么是十八个字就是大秦一统的真正关键。

    “太子大才。”

    “老臣钦佩。”

    吕不韦和鬼谷子相视一眼,都是带着钦佩之色的道。

    而朝臣们也纷纷回过神来。

    纷纷向着赵玄一拜:“太子大才,臣等敬佩。”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好一个十八字,好一个我大秦一统之关键。”

    “若是真正做到了这些,我大秦当真可以昌盛万世,千秋不衰。”

    “就算千载,万载之后,我大秦真的覆灭了,但我炎黄一族会永远凝一,再无分割之苦。”嬴政也面带震撼的道。

    自己儿子所言,真的宛若晴天霹雳,声音震耳欲聋。

    “我儿赵玄。”

    “帝王之才。”

    “朕有玄儿,苍天庇之。”嬴政兴奋的大笑道。

    “启奏大王。”

    “太子殿下所言极有道理,但是我炎黄天下分割这么多年,这些关键根本不是一时间半会能够改变的,而且一旦真正改变,所涉及的太多,恐怕会引起天下之变。”

    冯劫站起来,略带忧色的道。

    许多朝臣也是纷纷点头。

    这些传承于千古的文化,文字,又岂会是轻易间能够改变的。

    “启奏父王。”

    “儿臣以为。”

    “皇兄所言,可徐徐图之。”

    “可先给予天下子民施行恩德仁政,逐渐将列国习俗以我大秦律代之,于六国贵胄施以恩德,感化其心,并且可在六国亡国贵胄之中挑选人才,任用之。”

    “如此假以时日,数载之内,必可见成效。”

    扶苏站起来,大声启奏道。

    他于治理天下的理念始终是以仁义治之。

    他深学儒道,以仁义感化天下万民,感化那些亡国贵胄,必得其效。

    听到扶苏的话。

    嬴政眉头一皱。

    赵玄的眉头也是微皱。

    “这扶苏,当真是无言以对了。”

    赵玄心底有些无奈的想到。

    如今时刻,六国余孽潜藏于暗中,天下民心未曾归附,他却要施行仁政,而那所谓的仁义仁政,却是给天下的六国余孽网开一面,让他们能够重见天日,在这国策下,或许那些人会假意的臣服大秦,但是在暗中绝对不会顺从大秦,而是静待时机。

    至于在他们之中挑选人才为大秦效力,那更是在自掘坟墓,挖大秦的根基。

    只待大秦有任何衰弱,他们将会立刻反戈一击。

    此乃大祸。

    “扶苏。”

    “这就是你所想的治国之道?”

    赵玄凝视着扶苏,缓缓开口道。

    “以仁政治天下,必求仁得仁,恩德于天下,万民归心。”扶苏坦荡的看着赵玄回道。

    “如若孤杀了你的父母,你会如何?”赵玄忽然开口问道。

    此话一落。

    朝堂群臣也纷纷色变,诧异的看着赵玄。

    “皇兄何出此言?”

    “臣弟的父亲也是皇兄父亲,皇兄谈何会如此?”扶苏诧异道。

    “好。”

    “孤再给你一个假设。”

    “如果一个刺客将你的父母杀了,你会如何?”赵玄又换了一种说法。

    “自当杀之以报仇。”扶苏立刻回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可不是虚的,这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不死不休。

    扶苏虽然固执,但也不会开口闭口选择原谅他们。

    “于那些六国余孽而言,凡是躲藏起来的,皆对我大秦有杀父之仇,杀母之恨,更有灭国灭族之殇。”

    “你觉得他们会真心臣服我大秦?忘记了这不死不休的国仇家恨?”赵玄凝视着扶苏道。

    “这…”

    听这一问,扶苏却不知如何回答了。

    “扶苏。”

    “你天性仁厚不假,也深受儒家教义熏陶,你想要大秦施展仁政对天下,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如今并非一个安宁和平的盛世。”

    “我大秦亡了六国,于六国百姓而言,只要给予他们恩德,他们或许会感恩,但是对于那些六国的权贵而言,他们对我大秦的恨不亚于杀父之仇,根本不可能释怀,对他们施仁政,给予他们恩待,便是在给我大秦掘墓挖坟,葬送我大秦国祚。”

    “孤可以准确告诉你。”

    “你的想法一旦实施,便是给了那六国余孽喘息恢复的机会,他们会假意臣服我大秦,暗中却会继续培养势力,反我大秦,只待我大秦衰弱,他们就会举兵造反。”

    “这些恨意深种,不可能释怀。”

    “孤今日告诉你。”

    “乱世用重典。”

    “乱世重武德。”

    “秦虽一统,但还并不是真正的安宁和平盛世,如今中原炎黄还未真正凝一,六国余孽潜伏于暗中,如若不用重典治之,必乱。”

    “至于仁政,于天下万民而言,可施,但于那些贵胄而言,不可施。”

    “在这天下间,在我大秦疆域内,数千万子民,并非你所想就可施,可为就可展。”

    “国策关系数千万子民,更关系我大秦国祚,牵一发儿引动全身。”

    “作为孤的弟弟,我大秦的王族公子,孤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些根本。”

    赵玄带着一种教导的语气对着扶苏说道。

    扶苏。

    本性仁厚纯良,虽然没有做王的能力,但也可以作为一个施展朝政的能臣。

    当然。

    赵玄如此温和教导,也是相当于在告诉整个朝堂,他作为大秦皇太子并非狠辣无情,昔日争夺太子之位的扶苏他尚且可以容忍,对于曾经那些参与党争的朝臣同样也可以,但前提也是为大秦尽忠。

    听到赵玄的话。

    扶苏沉默了,脸上都是带着一种深思熟虑,显然他将赵玄的话全部听到了耳中了。

    一会后。

    扶苏躬身对着赵玄一拜:“臣弟,多谢皇兄教导,这一切,都是臣弟想太多,太过自以为是了,现在的大秦,的确不适合仁政。”

    听到扶苏的话。

    朝堂上,许多朝臣都是带着一种讶异之色。

    哪怕是高位上的嬴政也是一样。

    扶苏的性格都为他人所知。

    固执,迂腐。

    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油盐不进,除了当初淳于越和王绾的话以外,扶苏都难以被说动。

    可今天。

    这固执的扶苏竟然被赵玄给说通了,而且还心悦诚服的认错。

    “还是玄儿识大体,并没有直接呵斥扶苏,反而是给他点破了,这样也足可见玄儿的胸襟,可让百官臣服。”嬴政笑了笑,非常的欣慰。

    “你能够明白就好。”

    “记住。”

    “你身为孤的弟弟,皇族公子,理当为大秦尽力。”

    “国事朝政,乃至于天下之事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好好学吧。”

    “孤期待你以后能够成为孤的左膀右臂。”赵玄对着扶苏一笑,宽慰道。

    听到赵玄这话。

    扶苏脸上也涌现了一种激动,期待。

    “多谢皇兄教导。”

    “臣弟一定不会让皇兄失望。”扶苏郑重的向着赵玄一拜,整个脸上都是一种心悦诚服。

    直到这一刻。

    扶苏也明白了自己的皇兄并非是在军事上有着超越天下人的能力,在治国处政方面也丝毫不差,能够看到满朝文武都看不到的弊端。

    “玄儿。”

    “你说的车同轨书同文,这些必须要归一。”

    “朕的大秦不仅仅要在疆域上一统,更要在习俗,文字,乃至于全族一统。”

    “接下来如何施行,你有何想法?”嬴政问道。

    不是自己儿子点破,嬴政还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些未曾一统的弊端,或许还要许久才能够将这些提上日程,但是经过赵玄一提,嬴政自然是想要尽快施行了。

    “触发隐藏任务。”

    “大秦炎黄彻底一统,完成大一统之举,奖励《国运之魂》,铸运朝,凝气运,凝神兽之关键。”

    就在嬴政话音一落,系统提示声在赵玄耳边响起。

    “太好了。”

    “国运之魂,这可是运朝关键,若是没有这个,我直接立运朝还有可能失败,但得到了这个,立大秦运朝就十拿九稳了。”赵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过神来。

    “这些需要逐步实施,首先就是文字一统。”

    “单单是以我大秦的字自然不可,当以我大秦还有六国文字创出另一种皆可识的字。”

    “此事,需要能臣去办。”赵玄目光在朝堂上审视了一圈,带着深意。

    顿时间。

    文臣一列,立刻就有众臣站了出来:“臣愿请命创字。”

    李斯,冯去疾,韩非他们都站了出来。

    “此事。”

    “就交给李斯去办。”

    “孤给你足够的时间,给你足够的人力,你以最快速度创造文字,记住,必须契合我炎黄七国曾经的文字,神似其形,通俗易懂。”赵玄直接指定了李斯。

    在历史上。

    也正是由李斯为主开创了小篆,才实行了一统文字。

    “太子殿下。”

    “文字为先,但还有其他需要提前筹办。”

    “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这些都需要能臣去办。”

    “臣愿请命。”

    赵玄所提出来的治国之策都足可让群臣动容,如若办成了,对于大秦,对于炎黄的意义重大,哪怕是未来的千秋万世,参与了其中的朝臣都会青史留名,试问他们又有谁不期盼?

    ……

    pS:求月票,求推荐票,么么哒。八千字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