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复设丞相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复设丞相

    张溪在发懵,庞统眉头紧缩,黄权更是愕然抬头,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话题到底是怎么转的,怎么前一刻钟还在说左冯翊迁民军屯的事儿,这一刻钟就能转到“复设丞相”这种事儿上来了?!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同样是涉及到各方利益的重大政治事件。

    甚至比左冯翊的事儿影响更加深远。

    左冯翊迁民军屯,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策略,一个涉及到地方政务和世家利益的事件而已。

    它撑死了,不过是一个地方政策。

    但“复设丞相”这件事,影响的可就不是一个地方。

    这是国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会影响到整个季汉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政治事件。

    而且是从中央到地方,全方位有影响的重大政治事件。

    这不应该是刘备在这种场合,跟三个人私下相处时,提出来的询问的事儿。

    再一个.三人实在想不明白,“复设丞相”这个提议,对刘备能有什么好处?!

    皇帝和丞相,在大部分的时候确实是能做到互相扶持,互相成就但相权和皇权,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权利重叠的。

    皇权势大,相权必然受到侵害,而相权势大,皇权也必然受到侵害。

    最关键的是,皇权和相权,并不是必须互相依存,才能治理好国家的。

    两汉历史上,没有丞相的时间也未必比有丞相的时间少,大汉不也一样这么延续了四百年了么?!

    如今季汉采用的三省六部制,本质核心就是分割相权,加强君权,对于天子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刘备怎么突然就想要“复设丞相”了呢?!

    真不怕“复设丞相”后,丞相大权独揽之下,培植党羽,架空皇权,甚至是直接架空皇帝?!

    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上个大汉丞相后来就当了魏王,他儿子更是直接篡位了。

    难道天子真的是老糊涂了?!

    很显然,庞统和黄权都不认为刘备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刘备要“复设丞相”,肯定是有他的原因在的。

    只有张溪,虽然也有点惊讶到懵懂,但对于刘备要“复设丞相”的想法,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解。

    诸葛丞相嘛,名传千古第一相啊。

    可张溪也一样想不通,就算诸葛亮的才能确实出众,人品确实出众,对大汉和刘备确实忠心耿耿.他不已经是中书令了么?!

    中书令,虽然不是丞相,但也是宰执了啊虽然丞相和宰相之间的权利差距确实非常大,但这并不能妨碍诸葛亮同样名垂千古吧?!

    为什么要突然的更改国家行政制度,复设丞相呢?!

    三个人,各有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因此对刘备的这个问询,谁也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答复。

    最后还是刘备比较“贴心”,主动的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朕年事已高,近日批阅三省六部奏本时,常觉精力不济,思绪混乱,长此下去,朕亦恐耽误国事。复设丞相一职,由丞相总领三省六部,做出决断后再交由朕批阅,如此既不耽误国事,朕也可轻松一些。”

    刘备这个理由吧.说实话,谁信谁傻子。

    刘备年龄大了,精力不济,这个确有其事,但以刘备目前的状态来说,绝对不至于要到思维混乱的地步,而且就这点理由来说,也不至于要复设丞相。

    如果只是为了缓解批阅文牍的压力,刘备身边也有专门负责文书传阅的黄门侍郎,也就是私人秘书。

    顺带一提啊,黄门侍郎可不是内侍宦官,这可是正儿八经隶属于中书省的治事官,没点家世,没点文化水平,还当不上这个官呢。

    黄门侍郎的职责本来就是帮天子整理文牍,方便天子阅览批注的刘备要是觉得批注太累,完全可以多找几个黄门侍郎,帮他进行文案整理嘛。

    至于说丞相统领三省六部,这就更加让人无法理解了.中书令本来就有统领三省六部的职责,这头上再加个婆婆,算怎么回事?!

    刘备说这些话,给人的感觉,他就是在因人设事,而不是因事设人。

    可刘备从来不是这样的人啊。

    张溪,庞统,黄权,三人听完了刘备的解释后,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以及顾虑。

    其实三个人都不笨,哪怕是张溪,虽然因为常年镇守地方和领兵作战,政治经验不如庞统和黄权,但也不是早年的那个小白了。

    刘备说的那些话,真正的重点,其实三个人都听出来了。

    重点在于——年事已高。

    老刘这是在替自己百年以后考虑了。

    事实上,刘备的想法,确实是这样的。

    作为皇帝,他当然不想要一个丞相来分薄自己的权利,张溪提议的那一套三省六部制,简直是最符合刘备心意的行政体系。

    刘备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有这个决断力能处理好国事,作为臣子的人,只要尽心辅佐好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建议就可以了。

    可问题是,刘备不相信自己的儿子阿斗,也有这个能力。

    阿斗明年虚岁二十了,在这个时代,倒也不算是年轻了,但谁家儿子谁知道。

    自家儿子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听话,人也还算聪慧,但就一点,不太符合一个嗣君该有的样子。

    他没有主见。

    当然,这也跟阿斗的年纪和经历有关。

    毕竟阿斗跟刘备不一样,他从懂事起就是在成都长大的,没有那种底层摸爬滚打的经验,唯一的经历战阵,还是在襁褓中时,跟随母亲甘夫人一起经历长坂坡撤退。

    甚至在这个时空,阿斗都没有陷入乱军中等着他赵叔来救,连个混助攻的机会都没有,只是被甘夫人抱着跟在刘备身边而已。

    而刘备这些年南征北战,也从来没有带着阿斗上过战场,朝政上,刘备也没有让阿斗参与过多的政务,刘备出征在外,在成都留守的人,往往是诸葛亮而不是小阿斗。

    实话实说,刘备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比不过老对手曹cao。

    曹cao的那几个儿子,可都是有过战场经验,不管是以武勇着称的曹彰,还是以文名世的曹植,都有过上战场的经历。

    而当曹cao正式确立了曹丕世子的地位后,曹丕就在曹cao出征期间承担起了留守邺城的重任,各种政务锻炼之下,曹丕的能力早就锻炼出来了。

    可刘禅,一直到虚岁十九岁的时候,才有机会第一次留守成都。

    当然,这里面也有让刘备无奈的因素在——孩子出生的太晚了。

    曹cao六十岁的时候,曹丕都已经三十出头了,而刘备六十岁的时候,刘禅才十五岁这十几年的差距,不是靠诸葛亮称赞两句天资聪颖就能弥补回来的。

    如果是生在盛世,那么刘禅只要萧规曹随的,即使缺乏一些主见,只要愿意听从刘备留下来的这群臣下的意见,当一个守成之君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如今,天下三分,短时间内谁也灭不了谁.如此大争之世,你再让小阿斗坐在皇帝位置上,要求他跟刘备一样,乾纲独断的做出决策,实在有点太为难这个孩子了。

    说白了,至少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阿斗还需要有人能为他保驾护航一段时间,而刘备,觉得自己估计是撑不过这十几年了。

    因此,刘备想要复设丞相的原因,就是想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给刘备留下一个能帮阿斗保驾护航的人选。

    而以如今的天下局势,这个人选必然不能太多,否则吵吵起来,就连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决策就拿这次左冯翊军屯的事情来说,如果张溪,黄权,庞统三人吵到刘禅面前去,估计刘禅的脑子瞬间就晕了,还指望他拿个屁的主意。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能力,品德,忠心都足够的人,来帮一把刘禅。

    这,才是促进刘备下定决定复设丞相的最直接原因。

    而这个人选,刘备也早就选好了。

    中书令,诸葛亮。

    除了这个人以外,刘备是真的不放心,把阿斗托付给任何一个人。

    法正才能出众,忠心也不差,但气量不大,容易得罪人,他来扶持阿斗的话,容易给阿斗招仇恨。

    庞统,黄权,刘巴,虽然也都是才能出众之人,但各有心思,身后也各有利益团体,做不到诸葛亮那样一心为国,公平公正。

    徐庶离不开荆州,尤其是如今大将军关羽身体孱弱,荆州必须要有一个资历和能力都出众的人来统领才行,根本无法调入京城,执掌朝政。

    而且说实话,徐庶的能力确实比诸葛亮要差那么一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张飞刘备觉得吧,让张飞执掌南北两军,拱卫京师,就是自己给儿子留下的最后保险。

    至于张溪刘备的打算就更加长远一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