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堂的重心(第一更)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堂的重心(第一更)

    第192章朝堂的重心

    只是郑芝龙虽然这般想,但是却没有胆子敢这样。

    “陛下圣明,既然西洋商贾也可以纵横四海,那我大明商贾也未尝不可,只是西洋人特别是佛郎机人,对我大明海商提防的很,就怕他们前往西洋的路线被我们习得,甚至我们在南洋求活的百姓也多遭佛郎机人屠戮。”

    “哦,可有此事?”

    虽然知道此事,但朱由校还是要质问敲打下汤若望。

    于是扭头就望向汤若望,想看看他对于此事的看法,等郑芝龙把这话翻译过去后,汤若望闻言也暗暗叫苦,这个郑一官怎么什么话都敢,这话一不是让皇帝对他们起了仇视之心嘛。

    现在见皇上质问,他立马解释起来。

    “皇帝陛下误会了,此事跟教会无关,而是西班牙马尼拉总督私人行为,教皇也斥责过此事。”

    朱由校听着他的话语,心里也为远游海外的大明百姓惋惜,这件事的原委他是知道的。

    历史上着名的西班牙马尼拉大屠杀,为尽快从华人手中夺取贸易权,防止华人作乱,西班牙人于1603年在马尼拉对华人开刀,一次性屠杀了2.5万华人,除了少数逃脱之外,几乎全部死于刀剑之下。

    朱由校对这件事除了惋惜就是痛恨,汤若望的话明明是避重就轻了,因为历史上教皇有没有斥责过他不知道,但朝廷就因此事对西班牙进行了谴责,只不过不是谴责西班牙,而是谴责这些被杀的华人。

    又什么中国四民之中,商贾最贱。不要因为这些贱民,就兴动兵革。还商贾中弃家游海,几年都不回来,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哪怕放弃了或者杀了都无所谓,西班牙这种大动兵戈也是浪费。

    虽然这些话在现在的朝臣看来稀松平常,是他们的普遍看法。

    但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校却接受不了此事,即使是出去求活的华人,也只能由大明政府来惩罚,除此以外的其他国家都没有权力这么做。

    “海外华人哪怕是所谓的化外之民,也是我中华血脉,怎么能任西班牙人屠戮,到时定要兴师问罪,要求赔偿。”

    不管现在有没有实力去兴师问罪,但态度还是要有的。

    现在的任务就是摆平国内的危机,养精蓄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时候定要让西班牙人好看。

    他还知道这不是唯一一次屠杀,记得十多年后,在马尼拉西班牙还会屠杀一次华人,那一次定要防患于未然,让西班牙付出血的代价。

    “大明皇帝明鉴,此事确实是西班牙人过错,杀害无辜本就是主所不允许的,我定会写信谴责此事,也会为这些亡灵祈祷。”

    汤若望看见皇帝震怒此事,也立刻表态,表示要划清界限谴责此事。

    朱由校内心暗笑,但却不屑一顾,如果杀害无辜就下地狱,那西洋人在地狱里多的都塞不下了。

    这些话听听就行了,现在这些人对自己有用,他也不会因此迁怒于他们,只要他们办好事就行了。

    “陛下宅心仁厚,真的是大明海商之福,人回去定要向海商以及海外明人明陛下的仁德。”

    郑芝龙刚开始害怕自己的话惹的皇帝不开心,但知晓皇帝也愤怒于此事后,心里感动的不行,当即磕头谢恩起来。

    听见郑芝龙的恭维,朱由校摆了摆手,对这些不以为意。

    现在朝廷也不能做什么,他也不能做什么,因为实力不允许。

    目前他能做的就是让朝廷百官、勋贵甚至是下人都明白海贸之利。

    海贸的利润这么高,以前朝廷怎么就不重视呢,其中缘由他也知道,有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原因。

    但现在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他就要做这吃螃蟹的第一人,不仅他要做,还要拉上一大批勋贵甚至是官员投资去做,只要赚钱了,那自然会形成风潮,海贸事业才会进一步发展。

    至于人选嘛,他已经有了,眼前这个郑芝龙不就正合适嘛。

    “嗯,国家既然开放海禁,那自然不会阻拦商贾去做这些事情,等你回去以后,定要把朕的话传给那边的海商,只要缴纳关税,那朝廷就会大力支持,并且遇到人欺负我们,朝廷也会帮忙出面,到时候出使西洋各国,就会从选择东南海商的人随行,既是探路,也可以去开拓市场。”

    “人替海商多谢陛下,定会把话给陛下带到。”

    不知道已经被皇帝盯上的郑芝龙听到这话,心里也不免激动,以往哪有皇帝这般重视过商业,现在终于碰到个重视开化的皇帝了,以后的生意想必也会好做不少。

    “嗯嗯,你年纪轻轻就习得西洋语言,以后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又对朕如实相告,好的很,朕就赏赐你玉如意一件,白银百两,以示激励。”

    “谢陛下隆恩!”

    伴随着郑芝龙的问答,此次见面也到了快要结束了,最后汤若望给了朱由校进献了不少礼物。

    其中有一件居然是一架望远镜,还是一架四十倍的望远镜,这也让朱由校来了兴趣,想要晚上试试,看能不能看到月球表面。

    -----------------

    汤若望入宫面圣的事情就如同一个石子投入大海一般,没有兴起太大波澜。

    因为最近京城大事实在太多了,各种大事让人应接不暇。

    从最开始的辽东大捷,到要在京畿均田均役,再到皇帝要在京城专门设馆,把永乐大典放入其中,同搜集大明以来各种图书供大明百姓免费参阅。

    这种普惠下人特别是读书饶举措,瞬间让皇帝在下人心中的地位直线拔高。

    而作为主事人沈灌更是被认为是此事的倡议者,声名大噪。

    这样东林党分外眼红,邹应元、左光斗、孙承宗这些实干派倒是无所谓,他们现在越发觉得只要于国于百姓有利,那么谁去做都是无所谓的。

    但此事让都御史冯从吾等人十分不爽,毕竟名望两个字历来被读书人所看中,不然怎么会有专门上书抨击皇帝找骂的方式来求名的现象呢。

    只是他们现在除了无奈也没啥办法,只能再度去找叶向高等人,看能不能从中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但叶向高等人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此事是皇帝从内帑拨款,书也是皇帝的私藏,对于这种事内阁也乐见其中不好干预

    更何况现在内阁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便是文华殿诏对。

    终于经过多的筹备,文华殿诏对终于要开始了。

    虽然京城大事频繁,但并未影响叶向高诸人对这次诏对的重视。

    财赋本来就是朝廷的重中之重,新皇登基后极其重视此事,第一次文华殿诏对就是商议追讨欠额,增收商税一事。

    现今距离这一次诏对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追到欠额的事情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江南弹劾毕自严的奏疏如雪片般飞来,但皇帝还是顶住压力,让他继续干。

    而三个月过去了,根据毕自严的奏报,他在江南清查历年欠额两百五十一万两,然后历行考成法,要求各州县必须补齐,如果限期不补齐,轻则降级,重则直接撤职。

    江南官场对其怨声载道,都以往皇帝即位都是蠲免欠额的,怎么现在必须都要交呢。

    现在毕自严来了以后直接用洪承畴跟孙传庭把军、财两权直接拿了,他们不敢反对,只能暗暗骂毕自严这个酷吏,然后亲自催收了。

    原本他们还想着跟本地方士绅联合起来,对那些平头老百姓下手,这样难度低,更容易征收赋税,到时候把钱收上来,如果有人闹事,锅就让这个毕自严去背吧。

    没想到毕自严早就想到这一招,他本就很擅长理财,税赋账册他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猫腻,知道欠税的都是本地大族,百姓哪里敢欠税,于是亲自坐镇南直隶两个税收重镇,松江府跟苏州府,同时派御史巡查其他地方,要求必须如数追补欠税,不能私自加征。

    这让当地官府大为头疼,但也不敢不奉命,也不敢得罪当地大族,只能暗中拖延。

    而南京城中的六部官员们,也不喜欢这样一上来就要夺了南京户部之权的强势的总督,也暗中作梗,反复阻挠。

    遇到挫折的毕自严也不恼怒,于是就想敲山震虎,找个反面典型惩治下,没想到瞌睡就来送枕头,皇帝命东厂、锦衣卫下江南,要求他根据证据,彻查李三才贪腐一案。

    铁证如山,毕自严当即就抓捕了闲赋在家的李三才,并清查他的家产,发现他家所用木料果然是金丝楠木,于是一边查倒卖金丝楠木案跟他之前的贪污大案,并且把罪证如实写清楚,目前已经上报京师。

    这一事让已经得罪浙党的毕自严,再次得罪了东林党,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开始上书毕自严搞得江南鸡飞狗跳,李三才虽然贪污但不至于重罚。

    但皇帝收到以后都留中不发,看样子是要在文华殿诏对上讨论呢。

    内阁辅臣也很清楚,这件事才是目前朝局的重心,这也是明日文华殿奏对的重心,对此事的定论将关系到未来财税改革是否成校

    第一更,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