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的问询

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的问询

    第246章皇帝的问询

    见到了这两个人后,朱由校又继续往后翻去,又发现了许多他在后世历史上熟知的人才。

    比如治河能臣张国维,曾任江南十府巡抚,后任兵部尚书,清兵入关后,宁死不降,以身殉国。

    还有倡议海运,恢复海上漕运并付诸实践的沈廷扬;有廉洁、擒豪猾、捕剧盗,自杀殉国吴麟征。

    有理财之能,管理户部,革从前陋规,余积羡米盈万计的于志舒;素有边才,精于军事的汪乔年等等,多达十数人,这次可谓是网罗下人才。

    看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有种跟唐太宗一样下英才入我毂中的豪情之壮。同时也不由地感慨啊,大明真从来不缺一心为国、壮志凌云的人才,反是不能好好得以大用。

    历史上整日不是结党营私,就是搞鸡毛党争。崇祯也不能识人善用,并且性子急躁如莽,杀大臣如草芥,大明最后逐渐日薄西山的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内部问题啊。

    不过自己既然来了,那定要掀翻革新这个状态,把这些好钢都用起来,而不是整日内耗,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批科举录取的举子,绝大部分都是无党人士。

    等殿试过后,这些人成为进士都是满腔热血的新士,自己只要用得好,定会让他们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价值。

    “嗯,既然是经过三轮考试综合对比下来的,那朕也信你们的眼光,就这么定了吧,明后日誊录,二十日放榜。”

    看点皇帝满意的点头,袁可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毕竟会试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池。

    “陛下明鉴,那臣也就放心了,回去就让考官们誊录。”

    “嗯嗯,考官在贡院中关撩有一个月了吧,朕又嘱咐取消大部分宴席,还要让他们三场考试综合评判,估计把他们熬坏了。等此事了了后,朕定会好好赏赐。”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这是做臣子应尽的本分。”

    看着袁可立这般谦虚,朱由校满意的点点头。

    “二十号会试放榜,那殿试是下个月几时?”

    会试一完紧接着就是殿试了,会试录取的所影贡士”均参加殿试,并且殿试不会罢黜考生,只是重新排名次,所以对于考生来还比较轻松,并且还能在皇帝面前刷脸。

    “陛下,殿试一般在会试之后的二十日后了,因此礼部跟内阁定于五月十五在奉殿举行殿试。”

    “嗯,如何甚好,就按照安排来吧,这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殿试,定要好生准备,不能出什么差错。朕也想那日好好见见你们选的这些英才。”

    殿试本就是皇帝亲自问策于廷,所以皇帝自己就是主考官,所有参考的贡士都是子的门生。因搭试就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

    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五部九卿还有翰林院的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还有会试的主考官担任。

    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

    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要参与这个大典,可以是朝廷五月工作的重中之重了,不可谓不重视。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嗯嗯,你办事朕放心。对了,朕素闻爱卿伱博闻强识,对许多事情颇有见解,正好今日你在,朕今日有一些问题正好想问问你。”

    既然事情已经确定了,朱由校就按照内阁的日程安排来就行了,而他看的更远,殿试看来很快就要结束了,袁可立有大才,并不想一直把他屈居在京城,反而想让他坐镇一方,只是历史上他的登莱巡抚位置现在由官应震担任。

    他原本想着官应震做的不好就让袁可立上,只是没成想这官应震在登莱搞得如火如荼,还颇有成效,现在不仅配合辽东招募了大批流民前往辽南,配合杨链的屯田大事。

    不久前已经把水师的框架搭起来了,大船只收了四十余艘,水师人两千人,并且数额还在不断增加,同时他还鼓励民间百姓商贾出海以为生计,缓解了许多山东百姓的生计问题。

    既然官应震做的这么好,朱由校也不好再让袁可立接任插手了,需要把他放到其他重要的位置上。

    只是现在辽东有熊廷弼、杨链;京畿有孙承宗、邹元标等人;江南有毕自严;西南有朱燮元。所以朱由校目前还拿不定主意,应该将这枚大棋放到哪里才好!

    见皇帝突然询问,袁可立稍显得有些诧异,皇帝怎么会突然问他问题,不过多年的为官经验,让他心里暗自有些激动,皇帝这么做定是对他的印象颇为不错,自己这时定不要出什么差池。

    “臣惶恐,陛下垂问,臣自然知无不言。”

    袁可立着就站起来俯首躬身朝朱由校拜去,随后也不敢坐着了,只是拱垂着双手,静待皇帝的提问。

    “现在朝廷在津跟登莱设府,鼓励海贸,建立水师,想要海运粮草以至辽东,但许多人这样不好,海运风险极大,不如陆路稳妥,不知你对此有什么见解呢?”

    袁可立闻言略沉思片刻,这个事情是朝廷的大计,陛下怎么会突然问他呢。

    “陛下,海贸有大利,之前朝廷海禁完全是因为有倭寇作乱饶边,甚至有许多走私之人冒充倭寇作乱,其目的还不是为了独享海贸利润,嘉靖时有汪直,现在听闻有李旦均是如此。

    而今朝廷重开海禁,设关取税,虽对海商收取重税,但使得朝廷不用再加田赋于百姓而获其利,是为利国利民之举。”

    听到这话,朱由校并不奇怪,这只是个引子,他紧接着就把真正的问题抛了出来。

    “既然你这么,那朕就想问问,如果朕让你主政一方,在港口设关取税,你会如何做呢?并且现在西洋来我大明者越来越多,希望与我大明商贸,那对他们应如何管理,如何生意?”

    求订阅!求月票!

    明开始入驻封闭班上课,要二十多,早八晚十,尽力每两更,但怕时间不固定哈,提前下,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