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番薯与土豆

第三百九十六章 番薯与土豆

    第401章番薯与土豆

    正如黄得功所言,现在不是官军急,而是叛军急。

    谷里县城,大将何仲蔚听着逃回来的将领的讲述,一脸的震惊之色,他也想到了很多种可能,但就是没想到自己的精锐在官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这六千人是我军精锐,哪怕官军都是火器加持,也不会溃败的如此之快,你们莫不是哄骗我吧。”

    何仲蔚着就望向跪在自己面前的参将蔡才,一脸的不悦之色,把精兵交给他,没想到居然会试这样一个结果。

    “卑职怎敢欺骗您呢,原本卑职也跟您一样的想法。这火器威力虽大,但装填甚慢。只要接住一轮射击,就可趁着装填弹药的空档,拼命冲到其阵前接敌定会大胜。

    只是不知道官军不知道用了什么阵法,火器射击居然没有空档接连不断,使得我们迟迟近不了身,并且其威力甚大,一炷香的时间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击倒在地,士气大跌,哪怕卑职在后面督战,也无济于事。

    此事不仅卑职清楚,逃回来的士卒也都一清二楚,总兵大人一问便知。”

    听了蔡才这一番详细解释,何仲蔚才堪堪相信他的辞。

    并且他现在是既震惊这官军战力的强悍,又震惊官军的反应速度。

    “罗甸王刚刚举大旗行事,文书也是昨才到,今日我们就趁敌军不备拿下陆广城,中间相隔一日不到。这官军难道是提前知道消息,不然怎么会反应这么快,战力还如此强悍。”

    到这里何仲蔚不由站起身来,来回踱步思量其中原因。

    “总兵大人,贵州营兵的战力我是知道的,绝对不会如此厉害。我观这支官军战力强悍,打仗作战甚是有章法,怕不是其他布政司的客军,我听狗朝廷派了京营振武军来到了贵州,基本上全员装备火器,恐怕就是这一支人马。”

    蔡才的解释道出了何仲蔚最不愿意相信,也是最合理的缘由。

    何仲蔚也猜到了这一支定是京营振武军,但是如此快速地就到了陆广县,他隐约猜到朝廷怕是要提前对他们动手了,只是恰好先锋部队被自己碰到了。

    如果这么想没错的话,那就意味着这支人马后面还有大批官军,自己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这次官军怕来者不善,传令下去,对严密监视鸭池河对面官军的动向,有任何异动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我。另外再派使者前往织金关跟那寨,向罗甸王清情况,请求派兵支援。”

    见官军势强,何仲蔚心里也有一些忐忑,自己初遭大败,还是要以守为主了。

    同时他也想到了什么,叫住了正欲离开的蔡才,嘱咐道:

    “官军火器有些厉害,你命人在山上砍伐树木,制成盾车,我就不信官军的鸟铳火器可以把盾车打破。”

    -----------------

    贵州的战端已起,朱燮元也早早上书把计划向朱由校和盘托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朱由校自然对朱燮元很是放心,要钱给钱,要兵给兵。

    而他则只要一个结果,便是打赢,其他的一律不管。

    “朱燮元的题本到了没樱”

    乾清宫内,朱由校坐在一只铺着黄垫子的雕龙靠椅上,接过何宁递过来的题本,头也不回地问了起来。

    “回禀陛下,目前还未。不过奴婢已经跟司礼监、通政司打过招呼了。只要有西南战事的题本,定会第一时间送来,还请陛下放心。”

    朱由校闻言眼神中不免有些失望之色,他算了算时间,朱燮元动手的时间大概就在这几日了,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了。

    “嗯,西南战事紧急,随时盯着,有任何消息都要给朕汇报。”

    朱由校着便端起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轻轻抿了一口,便不再关心西南之事,而是翻开题本看了起来。

    这些都是今日要紧的题本,被司礼监专门送过来的。

    朱由校随手打开一个题本,就见上面写的是京营的事情。

    之前陈良弼就曾向朱由校奏报,京营六军之武毅、武雄军整训完毕,鸟铳以及克虏炮也全部列装完毕。

    并且六月份里草栏场又挑了一批冉京营,至今已磨合的不错。但现在京营其他军也整备的差不多,将官已经不多了,因此陈良弼想着再从里草栏场要一批人。

    朱由校闻言不由思索起来,现在武备学堂马上就要建设好了,里草栏场也没有进一步招募,人数也不多。

    而且现在里草栏场经过两批选拔后,第一批选拔的勋贵子弟差不多都已经入了京营,如果再选拔的话,怕是要从今年年初的边军子弟中选了。

    这倒跟朱由校的最初的预想有一些出入。

    他原本计划便是让这些边军子弟训练后,就回到原来边军任职,如此便可大大提高自己对边军的掌控。但现在要充实京营的话,这个事情怕要稍微往后拖一下了。

    但他想了一会还是同意了,千金买马骨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如果这些边军子弟能进入京营,等明年岂不是能鼓励更多的人才主动参与到武备学堂的选拔中来,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想到这里他就用朱笔批阅起来,同意所请并特别注意让曹变蛟跟左良玉两人分别进入武毅、武雄军中任职,就从哨长开始做起吧。

    朱由校虽然对曹变蛟甚是喜爱,觉得此人看起来年纪比他略,但勇猛异常,历史上他的所作所为也证明此人定会一员猛将。

    只是朱由校很是欣赏,但也不能一直放在身边,否则让其心生懈怠之心就不好了还是要放到部队中历练才校

    京营事情完毕以后,朱由校又打开第二封较厚的题本,这是京畿总督跟津府巡抚联名上的折子,上面讲其在京畿屯田的效果。

    自从去年自己安排左光斗跟邹元标行屯田之事,已经过去快一年了。

    现在已经过去了,他们二人也给自己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邹元标先是重用董应举屯田,招募辽东、山东流民一万三千户于顺、永平、河间、保定一带。购买民田十二万余亩,连同闲地共十八万亩广招流民耕种,除了缴纳赋税外,每年可收麦谷达七万石。

    更主要的是,这些土地都京畿地区最差的地了,但哪怕是这般都可以存下粮食,让朱由校震惊不已。

    而左光斗做的更加厉害,之前就给自己上书提出“三因”、“十四议”的屯田主张,自己看到以后干净利索从内帑拨款十五万两银子让他放手去干事。

    拿了钱的左光斗也没有让朱由校失望,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前上书的举措也慢慢有了效果。

    根据题本上的,从去年开始他亲力亲为,疏通支渠,掘地为井,设坝拦水,下游修坡,解决灌溉问题。

    同时亲自勘探荒地,设立屯学,利用屯学考科举的优势,鼓励人们投献土地入学,鼓励当地屯田。

    现在开垦的荒田、滩涂地和百姓献的田加起来有二十万多亩土地了,招募了一万五千户流民,每年可收割十万石粮食。

    更让朱由校惊喜的是,他还跟徐光启合作,专门挑出来地方种植水稻和番薯等作物。

    要知道徐光启不仅是西学大家,也是个农学大家,对于这些甚是了解,在二饶合作下,现在津已经成功种植出了水稻,甘薯的产量也很惊人,居然亩产五百斤左右。

    只是左光斗也在题本中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便是他发现北方并不适合种甘薯,甘薯喜温,其在福建耕种的的产量可以达到九百斤左右。

    这么一比较的话,在北方种番薯的产量比南方要低四成,十分不划算。所以他在题本中建议,如果要推广的话,甘薯在南方推广更好一点。

    朱由校对垂不是很了解,不过现在红薯现在只是刚传入中国,任何品种都有一个优化改良的过程,现在在北方产量低,那就慢慢改良即可,朱由校也不是很在意。

    不过既然南方适合种植,那就可以鼓励百姓种植甘薯,特别是西南地区,那里多高山丘陵,土地贫瘠,正好适合种植红薯。

    至于北方,朱由校也不由的思索起来,在他印象里北方、也别是西北吃红薯吃的比较少,反而土豆比较多。

    这土豆也是美洲作物,既然番薯传到了中国,想必土豆也传进来了。

    它不仅产量大,喜冷凉不耐高温、较耐旱耐涝,确实很适合北方种植,并且也容易打理,如果能在北方大规模推广开,那绝对是一件大功德。

    想到这里他立马拿起朱笔描述了土豆的特性,让左光斗等人留意一下,如果有的话就试验种植。

    至于甘薯推广就让内阁等人商议个章程,可以让南方布政司鼓励百姓先试种起来。

    但朱由校唯恐下面会错意,因此反复强调官府千万不要强迫百姓种植,如果百姓愿意可给一些支持,不愿种那就算了。

    他可不想整出什么“改稻为桑”的幺蛾子事情来,搞得下面民怨沸腾。

    番薯就是红薯,万历传入中国,产量九百斤是根据清代的统计得来的。

    至于津水稻种植,就是历史上左光斗在津试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