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在线阅读 - 621 落霞寺赴宴

621 落霞寺赴宴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正文621落霞寺赴宴“其实这里面道理很简单,诀窍便在材料上,上面是油,下面是醋!”李恪一脸澹然道。

    “上面是油,下面是醋,就这么简单?”众臣一脸诧异道。

    “对,就是如此简单,油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所以油比水轻,一旦油和水掺在一起,油就会浮在上面,根本看不出来,这种把戏很简单,很多油坊就是利用这种手段,将水掺入手中,弄虚作假。”李恪解释道。

    “敢问汉王殿下何为密度?”魏征疑惑道。

    李恪一拍脑袋,尼玛,又装逼过头了,这要孤如何跟他们解释这密度呢?

    告诉他们密度就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他们能听懂吗?

    “这个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但它无关紧要,下面孤重点说一下这个醋,醋的沸点很低,又在锅的下面,大火一烧,就会沸腾,从外面看就像是油锅滚了一样,其实根本不烫手。”

    李恪用手在油锅里试了试温度,示意大家可以摸摸。

    李世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嗯!确实不烫!”

    “看着油锅滚滚,其实锅内的温度也只是稍微有点烫而已…”李恪微笑道。

    听完李恪的解释,众臣这才恍然大悟。

    “这些巫师神棍果然阴险狡诈,如此一来,可以无声无息的湮灭证据,让人防不胜防。”程咬金愤然道。

    “启禀父皇,儿臣奉命破解巫医行骗的手段,今日特向陛下汇报,还请陛下指示。”李恪郑重的向李世民行礼道。

    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李恪一眼,自己这位三子看着平时不怎么管事,但是办起事情来懂分寸,知进退,功劳不独占,懂得分享,这样的儿子谁不喜欢呢?可惜只是一位庶子。

    诸臣闻言,才明白这一切都是陛下的主意,急忙道“陛下英明!”

    “启禀陛下,百姓目不识丁,愚昧无知,越偏僻地方越迷信,深受迷信危害也越大,他们顽固不化,遗毒难清,如果能够采用汉王这种形式普及,相信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岑文本开口道。

    “恪儿,你认为呢?”李世民问道。

    “儿臣以为采用话剧的形式更容易让百姓接受…”李恪回答道。

    作为后世人的李恪,自然知道戏曲的优越性,让老百姓在看戏的同时,不经意间便明白了你要表达的意思,比强硬的灌输给他们好太多了。

    “既然如此!李恪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你下去后立即着手去办,岑爱卿你全力配合汉王,这一次一定要根治民间迷信之风。”李世民坚决道。

    “偌!”岑文本和李恪领命道。

    ……

    李恪自从接下打击民间巫师行骗的任务后,便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忙就是一个多月,好不容易闲下来,太子又邀他去落霞寺赏桃花。

    唐朝有许多佛寺建在长安城郊更远的地方,特别是南面宝刹,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下,构成了遥望长安的终南山寺院群,知名者有草堂寺、丰德寺、清源寺、落霞寺等。

    不关城外寺庙多,连城内也绝对不少,比如大庄严寺、大兴善寺、大慈恩寺、木塔寺等等。

    尤其是到了盛唐之后,寺庙愈发的多了起来。

    在文化繁荣的大唐王朝,文人参谒高僧,俗人礼佛诵经,都属于正常的社会活动现象。因此,感受禅风,体物缘情,往往会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引导诗家思维进入另一种空明灵幻的境界。

    有人统计过,《全唐诗》存诗近五万首,而涉及招提、兰若、精舍、寺院以及与之相关的诗歌,几近万首。

    尽管这一说法有意膨胀了寺院诗作的数量,但唐代文人贴近寺院,吟咏佛门,借禅入诗,以禅喻诗的趋向,的确构成了一种现象。

    而李恪今天要赴宴的地方便是城外的落霞寺。

    终南山风景秀丽、远离尘嚣,自古以来便是道馆寺庙钟情之所,尤其是靠近长安的北麓,山林掩映之中颇多寺庙道馆。

    古人宠信佛道,因此寺庙道馆香火繁盛,修建得极为庄严整洁,更是游人落足之处。

    落霞寺便坐落于终南山的西北面,据说修建自北魏时期,传世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正是一座古刹。

    在隋文帝年间经过大修,比终南山大多数的名寺古刹都要来得宏大壮丽。

    当然,相比如今大兴土木拔地而起的敕建大慈恩寺,它那点规制就算不得什么了。

    落霞寺远离长安繁华喧嚣,并不在城中繁华地带,除了虔诚的善男信女,有兴致到落霞寺一游的多半是文人墨客。

    沿途游人络绎不绝,抵达落霞寺下,李恪就下了马车,吩咐自己的两个随从留下来照看马匹,领着席君买和四名府卫顺山间小路往上走。

    不多时,一座宏阔的山门便出现在三人面前,匾额上“落霞寺”三字龙飞凤舞虬劲有力,落款是“开皇四年,大隋皇帝御宝”,也不知是隋文帝杨坚的亲笔,亦或是哪位大文豪泼墨所书。

    刚刚走到山门外,便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穿着一身羽白色的锦衣,白衣胜雪,鹤发童颜。他的身材高瘦,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背负双手立于匾额前。

    老者看见李恪到来,急忙行礼道:“微臣苏世长拜见汉王殿下!”

    苏世长乃北周官宦世家出身,十一岁的时候便曾上书北周武帝谏言,武帝甚为惊异,特召见他。

    隋朝建立之后世袭父爵,为长安令。大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乃是李二陛下的心腹谋臣,更是李二陛下智囊团“十八学士”之一……

    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以隋为鉴,惩其奢yin,不忘俭约,拜谏议大夫。

    此人在天策府中与杜如晦、房玄龄等齐名,只是为人低调,名声不显,不为外人所知。

    现官职为谏议大夫,乃是李承乾之启蒙恩师,关系极其亲厚。

    面对怎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有功之臣,李恪可不敢怠慢,急忙道:“李恪拜见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