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易学评论》(五十七)

《易学评论》(五十七)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五篇:宋代易学评论

    第五章:评北宋图式易说

    第二节:太极图与八卦图

    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太极图》

    我们上节说了北宋产生的易图中的河图洛书是个啥样子,接下来看易图中的太极图又是个啥样子。国人对太极八卦图应核并不陌生,因现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广场,医院场所,某些旅游胜地都搞有八卦图的标置。

    而《八卦图》的前身是《太极图》,太极图北宋最早的说法与设计人是周敦颐。

    现在对周敦颐的介绍是,周敦颐(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说他为理学的鼻祖,可能就与他写的《太极图说》内容有主要的关系。被认为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所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才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吧。

    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现在人们可能知道的不多,而对其《爱莲说》可能知道的人就会多些,那篇文章就是出于周敦颐之手。因很多人都会说出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

    我们来看周敦颐写的《太极图说》说的啥?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因内容不多我们再通过译文看看。

    宇宙最开始的时候而处于“无极”的状态。太极运动时产生阳气,当运动达到极限时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太极静止时产生阴气,当静止达到极限时又进入运动状态。动和静这两种状态相互于根本并互相依存。同时也分出阴阳,确立了两仪。阴阳变化融合,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气按相生之序分布,于是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五行源于阴阳,阴阳源于太极,而太极本是从无极那里产生出来的。五行自产生时起,就有了各自的属性。无极的真谛,阴阳五行的精妙,在于巧妙的交合与凝聚。故乾(天)道生男,坤(地)道生女。阴阳二气交感,化生出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无尽。

    唯有人最得天地日月之精华,最为灵慧。人的形体一旦产生,精神思维也有了。五行的属性被人感知和认识,进而区分出善恶,就这样好的坏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出现了。这个时候,圣人定下中正仁义,又强调主静无欲,以此确立做人的最高准则。所以圣人的德性与天地相符,明智与日月相合,行事的次序与四季的循环相协调,趋吉避凶,与鬼神的功能相一致。君子遵照修行则有所作为,小人逆行就变凶了。所以说,确立天的准则叫阴与阳,确立地的准则叫柔与刚,确立人的准则叫仁与义。又说,从开始到结束无限循环,所以就会明白生和死的道理。正是伟大的《易》啊!说出了无以复加的道理。

    别看《太极图说》的篇幅尽管很短,其所揭示的内涵也不能说有多深奥,其主要理论来源于《系辞》,又从《老子》里采摭道与无和“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思想。成为现代人们认为他所架构出的宇宙论的理论。

    《太极图说》由“图”和“说”两部分构成。《太极图说》的全文不过二百多字,它由两段意思构成,第一段,展示了宇宙原始反终的生成模式,即由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生化过程;以及万物、五行、阴阳、太极复归的循环摸式,也是所认为的天道模式。第二段讲“人道”,说明人应遵循天道而行仁义,才能趋吉避凶与明白生死的循环道理。

    周敦颐无疑是受《老子》和《易传》里说法,产生他的《太极图说》。

    如《老子》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八卦符号(一、一一、)的换一种说法而已。后来《系辞传》对《周易》所用的符号又变成了一个说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均是古代由那套符号产生的神秘说法。

    周敦颐取《老子》里道、无,转述为无极,再把《易传·系辞》里的太极与两仪说,转换出一篇《太极图说》。

    他无疑又是循环论说的鼻租。

    他展示出整个宇宙原始反终的生成与复归图式,也就是“阴阳”循环。

    如“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

    这种说法既是阴阳互换,更从《太极图》黑白代替阴阳交互的循环不及模式。由此也认为社会就是这个模式。由《太极图》到《阴阳八卦图》,无疑表示的是个循环论。

    什么是循环论呢?

    “《老子》(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内中有事物经过否定达到周期性变化的思想,但亦带有循环论倾向。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火变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的思想,亦有浓厚循环论色彩。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只表面地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的重复现象,不懂得这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对旧质“扬弃”的更高级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它否定了发展的前进性质,把发展变成了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过程。循环论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循环论”。它反对社会革命,否定社会进步,把社会历史发展看成是没有质的差异的循环运动。我国战国末期邹衍的“五德始终”说,是这种历史循环论的典型代表。循环论是没落阶级、复辟倒退势力的思想理论工具。”(转录)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里的“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阳变阴合”说法,无疑是原始反终的循环论学说。他的《太极图》也就是《太极图说》里文字变成视觉图画。其《太极图》组成,自然是最上端为太极用一个大圆圈代表;第二层为黑白圈代表阴阳互功;第三层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第四层还是用圆圈代表乾坤两道成男成女;第五层为最底还用一个大圆圈代表为万物化生。

    周敦颐的太极图还没有演变成太极八卦图,既没有阴阳鱼画法,也没有八卦符号图案,但已构成太极与阴阳互动的图案雏形,为后来太极八卦图打下了基础。

    对于周敦颐的《太极图》是个什么样子,可从百度搜周敦颐《太极图》,就可看的明白。

    虽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里表述阴阳静动互换,不可否认是种循环论。但并不否认他的阳阳二气与天地生化思想模式(《太极图》)对理学的影响。被后世认为作为理学开山祖的周敦颐,无疑是将他的易学研究引向理学的范畴。即使周敦颐的“无极、太极”之说,虽影响大,争论也大。但还没有沦落为算卦上的标识。从这点上说,无疑又是进步的,与邵雍相比,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走向的是理学思想,而到邵雍的《八卦图》却走向的是算卦标识。

    现在人们习惯把太极八卦图,说成是一回事,实际历史上是从图案画法上,也是个演变过程。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还不能说是《八卦图》。而《太极图》与《八卦图》合绘一图则是个演变过程。

    现在我们常看到的太极阴阳八卦图,即《八卦图》里的阴阳鱼画法,无疑是来自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太极图》里阴阳动静互根的说法和画法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来看邵雍用于算卦之说上的《八卦方位图》,又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