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初唐峥嵘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仁智宫

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仁智宫

    仁智宫位于坊州西南的玉华山中,距离宜君县三十里,距离坊州与京兆的交界处也不过三十里。

    而长安位于京兆府的中央,不过相对来略为偏向西南,所以虽然不远,但一还真到不了,车队在三原县过夜,第二日再启程北上。

    第二日李善懒得再跟着车队了,自个儿带着亲卫提前去了仁智宫……李渊本裙是能驱马疾驰,但还带着那么多后宫嫔妃和未成年的皇子皇孙呢。

    在坊州与京兆府的交界处,李善刻意的停留了会儿,回首望去,其实到现在也没有京兆府这个称呼。

    前隋倒是有的,但本朝更名为雍州,李世民兼任雍州牧,导致不仅仅是初唐,实际上一直到唐玄宗晚年才重设京兆府……类似的情况还有李世民现在屁股下面的尚书令,直接导致隋朝五个宰辅的编制变成了六个。

    不过虽然现在没有京兆府这个名义,但世人还是习惯称呼京兆府而不是雍州,可能这不是下最大的府州,但却一定是下人口最为密集的府州,一方面是因为长安这座传承千年的古城的汇集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十年来,京兆府是战事最少的主要区域之一……除了李渊攻打长安之外,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战事。

    最典型的体现是,寻常的府州多的六七个县,少的三四个县,而如今京兆府内有二十一个县。

    在提出让李世民建言李渊来仁智宫避暑之前,总觉得很有可能出幺蛾子的李善就好好的盘点过京兆府……毕竟他不敢打草惊蛇去坊州查探。

    自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大唐之后,将晋阳起兵的义军布置在京兆各地,用以拱卫长安,但随后先是与西秦薛家父子大战几场,之后刘武周、宋金刚几乎吞下了整个河东,不得不尽起关中之兵,再之后又是连年的大战。

    所以,这十年间,这支军队是战死的战死,伤残的伤残,升官的升官,退隐的退隐,还有大量的基层将校、士卒洒血山东、河北、中原,甚至跟着李孝恭、李靖脚步远达江南、岭南。

    简而言之一句话,这支对李渊最为忠诚的大军基本上已经消散了,这也是李渊之前几年极为忌惮李世民的一大原因……在军中,他这个帝王完全压不住儿子。

    这支李渊的嫡系军队最后保留的一部分就是现在所谓的北衙禁军,这也是名正言顺唯一存在于长安甚至皇城、宫城内的成建制军队……长林军其实是特例,当时是李渊默许东宫制衡策府的,而现在李渊还没有正式开始易储,自然是不会下令裁撤长林军的。

    而在长安之外,拱卫皇都的军队是轮流番上的府兵……名义上是下折冲府轮流承担,但实际上主要是关症京兆、河东三地的府兵。

    这支军队是未得虎符不出兵,不得圣命不入长安。

    番上的府兵数目不是固定的,李善已经在地图上反复勘察,也询问了凌敬,今年番上府兵数目在六千左右。

    但其中两千人驻守京兆府最东侧的渭南县,与华洲接壤,隐为风陵渡口、潼关的后盾,其中两千人分驻京兆府南侧,把守骆谷关、子午关、金牛道等秦岭关隘。

    剩下的两千人驻守在长安边的蓝田、武功两县拱卫长安。

    简而言之一句话,因为长安的地理环境,因为京兆府的范围之广阔,一旦距离坊州、京兆府边境三十里的仁智宫出了什么事,京兆府内的府兵一时半会儿是赶不到的。

    休息片刻后,李善一行人驱马继续向北,距离玉华山已经不远了,李善在心里琢磨,考虑到李建成去年玩了那么一手,考虑到李渊将罗艺、冯立、裴寂这些依附东宫的重臣名将都带走了,李渊不可能将自己置于险地。

    万一太子在长安谋反……李善相信,拱卫长安的那支府兵,是一定有所准备的。

    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李善的心情有所好转,他反而更是烦闷……李渊乃至于李世民做的安排准备全都是针对监国太子李建成的,李善相信,不定李世民还会让安插在东宫的jian细劝太子乘机起兵呢。

    但问题是很可能乱子不是出在长安,出在京兆府,而是出在坊州,出自玉华山中的仁智宫内。

    明明看出了问题却不能提前出来,这实在是穿越者的一大软肋啊!

    这种情绪导致李善抵达凤凰谷之后,很没好气的阴阳怪气的几句话让司农少卿宇文颖下不来台……这位是去年的泾州刺史,就是这货在泾州大败导致梁洛仁能顺利的杀到仁寿宫。

    事后宇文颖被撤职,但后来经齐王李元吉举荐,出任司农少卿……起来还是李善的副手。

    名义上仁智宫还是在司农寺的管辖范围之内的,司农寺下辖各地行宫,比如去年的仁寿宫的宫监就是司农寺的属官,这次另一位司农少卿赵元楷留守长安,而李善是个不管事的,所有的事自然是宇文颖来扛。

    起来李善训责宇文颖也是有正大光明的理由的,这次随李渊避暑的人数比去年少得多,但除却北衙禁军以及各个将领的亲卫部曲之外,也有不少人,安排起来实在是个麻烦事。

    反正也是齐王的人,也不知道这货承担个什么样的角色,李善冷着脸在仁智宫走了一圈,也没啥话了……宇文颖也是没辙啊。

    仁智宫还没有后来的规模,如今只是初建,位于凤凰谷内,数里之内,一共只有五座建筑物……也就最后一座建筑算是宫殿,范围还不少太,估摸着是容纳李渊以及后宫嫔妃、皇子皇孙的。

    其他四座建筑物……李善在心里默算了下,齐王带的人还不算多,不过秦王李世民是将能带上的人都带上了,基本上文臣武将都汇聚一堂,万一有变,这都是能派的上用场的。

    再加上基本上每个衙门都至少派出了一个主官或者副官,至少三分之一的朝官都要在这儿办公……实在是摊不开啊。

    相比较而言,仁智宫的建筑物以及范围大概只有仁寿宫的十分之一左右,要知道去年在台山上,李渊甚至还能召见群臣议事呢……李善看看眼前这个完全没资格成为大殿的地方,让李渊在这儿召见群臣?

    别开玩笑了。

    不过这个锅李善是不会背的,事儿是李元吉办的,锅就算不是他李元吉来背,也应该是宇文颖这个齐王心腹来背啊。

    虽然李善是以司农卿的身份请命来打前站的,但他直接撂了挑子,将锅丢给了宇文颖,自个儿带着亲卫绕着凤凰谷转悠,心里还在猜测齐王到底会干什么?

    凤凰谷位于玉华山间,风景秀美,奇峰峻岭层出不穷,地势极为险要,李善绕了一圈后,心里直打鼓。

    此次跟着李善出京的亲卫统领只有王君昊与范十一两人,其他的都留在庄子里待命,范十一也察觉到了什么,相对来,他知晓的内情是最多的……因为李善很多密事都要通过范十一去办。

    “阿郎。”范十一驱马靠近,探过身子低声:“谷内只有往东南一处大道……”

    “嗯。”李善咧咧嘴,也不知道是齐王还是封伦选的地方,还真是挑的好啊!

    凤凰谷内范围不算,也算是有回旋余地的,但能大股通过的只有东南处的出山大道,其他的几条路要么崎区难行,要么是通往深山密林。

    简而言之一句话,如果有人将大道堵住,里面的人想跑都没地方跑。

    李善在心里暗骂了几句cao蛋,这时候有宫人驱马而来,是陛下传召。

    等李善回了仁智宫,还以为李渊会有些警惕性呢,毕竟也是历经战场,更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了……结果李渊却是如此。

    “三胡挑的地方还不错,景色颇佳,有一观之处。”李渊笑着:“就是地方零,算算也就一座宫殿。”

    李善也是无语了,一旁的李元吉解释道:“自去岁十月怀仁大败突厥之后才开始动土,那时候土地坚硬难以挖掘,所以难以速成。”

    “本是准备将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三地围扩在内,在外建立宫门,每谷中建立宫殿,再开凿山路互通。”

    “工程不算。”李渊显然已经转了一遍仁智宫,笑着:“只怕一年都难以完工,慢慢来吧。”

    一行人沿路往里走到最后面那处宫殿外,李渊环顾四周景色,“便明明为翠微殿吧。”

    翠者,绿景也,微者,也……李善在心里滴咕倒是挺合适的,不过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如果屋子比较,能不能叫翠微居呢?

    翠微殿扩地不算太,分前后两殿,估摸着齐王将大部分的人手都用到了这个地方……其他人住的如何他懒得管,只要拍好李渊的马屁就够了。

    跟着李渊入殿的都是宗室,秦王、齐王之外,李道玄、李孝恭、李瑗、李神符等宗室子弟均在例,就连秦王的两个儿子以及李渊几个皇子都跟在后面。

    嗯,换句话,只有李善一个外人……同样被列入宗室的李世绩、罗艺就没有被许入殿。

    其实燕郡王罗艺,正式的名称应该是李艺……至少在诏书上是这样,这啬鱼符上也是李艺这个名字。

    “父亲,北衙禁军以及部曲亲卫均安排在谷口处,由霍国公柴绍辖之。”李世民显然是得李渊许可接手全局,“左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张琮、宇文韶轮番巡视宫禁,由右千牛卫大将军张瑾、右监门卫大将军燕郡王罗艺辖之。”

    “孩儿居于右殿,策府、秦王府属官也居于右殿,三胡及部分官员居于左殿,至于其他官员,分散在前两殿内,只是……”

    李渊有点心不在焉,抬头问:“二郎?”

    李世民摊手道:“无处上衙视事,不知父亲心意,若只是月余也就罢了,若是时日长,只怕……”

    “至少要到中秋左右才凉爽下来……”李渊想了想,“命将作监在谷内再择地建殿,以供百官居住、办公。”

    “一时半会儿只怕难办。”庐江郡王李瑗突然开口道:“伯父,侄倒是有个主意。”

    起来,李瑗也是李渊建国后重用的宗室子弟,但无奈这位比较废材,先是攻略巴蜀不利,后在山东弃洛州逃窜,以至刘黑闼顺利的席卷大半个山东。

    当年李瑗从山东逃回长安后,李渊大怒,但因为李瑗与太子李建成交好才没有严惩,后来出任了少府的少监。

    在唐初,少府的管辖范围相当的大,除了本职之外,矿场、马场、铸币、军械、铠甲、弓弩,这些少府都能管得到。

    李渊看了眼李瑗,“来听听。”

    “此事让魏嗣王主持,不过易耳。”李瑗笑吟吟的。

    一旁的李孝恭恍然醒悟,笑着:“的确的确,若是让将作大匠人主持,旷日持久,光是图纸就要来来回回……若是陛下只暂时修建房屋容百官居住,怀仁确有此能。”

    李孝恭与李瑗是同祖父的堂兄弟。

    李世民也想起来了,“红砖?”

    “正是红砖。”

    看李渊还懵懂,李世民笑着解释道:“父亲可还记得代县的霞市?”

    “自然记得。”李渊怎么可能会忘记霞市,起来突厥与大唐之间战局的陡然变化,很大程度就在于霞市的出现。

    通过这座霞市,李善用大量的玉壶春换回了大量的良驹,迁居民众,逼苑君章归附,更以此重建代州军,如果没有那支雄壮的骑兵,即使有顾集镇大捷,也难有云州、苍头河两场大捷。

    “怀仁以秘方掘土烧窑出砖,艳艳如火,以此建屋修宅,远远望去,犹如黄昏时分晚霞,故有此名。”

    “陛下,如今长安南边的坊间,多用红砖,很是夺目。”李道玄也笑道:“不过只怕怀仁未必肯啊。”

    一直没吭声的李善嘴角有些歪,“道玄兄这话就错了,连制冰法都肯授于伯父近人,烧砖算得了什么!”

    李渊这次听懂了,笑骂道:“你身为嗣王,就如此爱阿堵物?!”

    将作监、少府每年都要从日月潭买很多红砖,不夸张的,如今庄子的公账上,主要的收入除了东山酒楼之外,就是红砖了。

    这关乎到李家对亲卫的笼络力度、抚恤力度,也关于到东山寺秘仓对粮食、军械的储藏量,李善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最终,李渊没好气的给了个将作监的百工监令的官职,李善派了亲卫回去将留守的齐老三叫来……正好可以做些手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