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在线阅读 - 第362章 和洗包浆并列的saocao作

第362章 和洗包浆并列的saocao作

    <\/b>冬宫的其他藏品,其实就没太多特殊的了。

    虽然当年沙俄从圆明园里一点儿没少拿,但不知道为什么,冬宫展示出来的很少,目前的藏品大部分都和藏传佛教有关。

    对于见惯了嘎巴拉的观众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张扬代直播间的观众们感谢了一下程二爷,马上回到之前的藏品鉴定 收购环节。

    接下来的宝友,拿出来的是一个红色的菊瓣纹盘。

    盘子的最外边一圈做成了花瓣的形状,而且每片花瓣内部还有三层花瓣纹,非常的精致。

    而在盘子的正中央,是双龙捧寿图。

    两条盘旋的金色大龙,托着一个“寿”字。

    “老师,我这件东西怎么样?”

    “看起来像是漆器里的戗金工艺,你靠近一点我看看细节。”

    戗金是漆器里细分的一种工艺,是在漆器的表面刻出纹饰后,再把金箔填进缝里,最后研磨成粉固定住。

    效果比漆金和涂金粉都要好。

    宝友这件就能看出来,尽管有些老化的痕迹,整体的纹饰和图案都非常完整。

    换成老的漆金件,很难不掉漆。

    斜着打一下灯的话,两条龙依然闪闪发光。

    这本来是明代流行的一种技法,后来传到霓虹后,被霓虹的工匠学习 传承,甚至在1999年的时候,被认定为了霓虹的“重要无形文化财”,相当于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单来说:被偷了。

    “底下有没有落款?”

    “有啊,这是嘉靖的。”

    宝友把盘子翻面,底下是戗金的六个小字:大明嘉靖年制。

    款看上去没啥问题,嘉靖时期的落款就是这种风格,竖着一条的六字楷书款,而且在正中心。

    但盘底的颜色有点问题。

    颜色不对。

    明代的漆器,在正面基本全红的情况下,底足一般是黑漆的底。

    黑色在漆器里就相当于画里的留白,古人讲究的是一个阴阳和谐,所以漆器的红黑分布一般都比较讲究。

    “宝友,你这盘子维修过吧?感觉底足的漆不是原装的。”

    “没有啊,原装的。”宝友不承认,“这件东西我收藏十几年了,一直是这个样子。”

    【别嘴硬了,主播都看穿了】

    【张大师问你什么意思还不懂吗】

    【这底一看就是新的,大家又不傻】

    【肯定不能承认啊,不然以后怎么找到接盘侠】

    “真的没有修过。”宝友有点急了。

    “没事没事,我就随便问问。”

    这种情况,张扬一般默认宝友是被人骗了,所以很委婉的解释道:

    “伱这件明代的戗金漆盘,正面应该是老的,是传统的明代工艺,上面的金色都是贴的金箔。”

    “但是背面的红底,还有款识,都是霓虹那边的工艺,可能曾经销往海外。霓虹那边用的是金粉,所以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年代的话,应该是明万历晚期了,后来故意加了嘉靖的款,想卖高价。其实明代这类漆盘比较多,嘉靖万历两代皇帝都喜欢这种龙纹的盘,但是底下有款的还是比较稀少的。”

    “这不可能,我是零几年在国内买的,东西没有出过国。”宝友坚持他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是老的。

    “正面、背面的区别,高倍显微镜下看一下很清楚的,而且两种金的纯度也不同。”张扬笑着轻轻摇摇头,宝友杠这一下没意义。

    这种后加漆或者说维修过的东西,根本逃不过现代仪器的检测。

    “如果是真品的话,价值起码一百万,所以我也推荐宝友你去送检一下。”张扬诚恳的建议道。

    【确实,卖一百万、花个几千检测一下不过分】

    【加个款就增值这多?】

    【这种龙纹的盘子也只有皇帝能用吧】

    【没款的应该也能卖十几万,画蛇添足了属于是】

    “行,我明天就去。”宝友信誓旦旦的答道。

    不过随即话锋一转,又问张扬:

    “我老家还有一个漆盘子和这个差不多,但是底下没有款,那种值钱吗?”

    宝友的说法比“我有一个朋友”还直接,要不是张扬是专业的鉴定师,肯定会笑出声。

    不过他还是回答了一下对方的问题,权当是给弹幕们科普一下吧。

    “年份对,品相也差不多的话,估计能值个二十万。”

    “品相太差的话,估计就能值十万了。”

    “好,谢谢老师。”宝友的声音稍微抖了一下,不过问题不大,很讲礼貌的离开了直播间。

    “这个也能和洗包浆相提并论吗?”张扬看了一下弹幕,回应了其中一条刷屏的言论,“这种加底款的cao作,算是轻微破坏,洗包浆那是完全重置,差太多了。”

    ……

    仿佛是为了印证张扬的话,下一位宝友直接掏出一枚银白色的袁大头,油光锃亮的,好像洗过包浆的一样。

    “宝友,这上面的包浆呢?”张扬问。

    “本来就没有的。”宝友解释道,“有包浆是因为在市场上流通,但是这枚从造出来就被收藏起来了,所以没有流通的痕迹。”

    “因为它是错版币。”

    “错版币?错哪儿了?”

    目前镜头里展示出来的这一面,是袁大头的背面,嘉禾纹饰加上“壹元”的币值文字,除了比较新以外,并看不出来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宝友把银元翻了个面,一下子就明显了。

    正面空空如也,袁大头的头没了。

    这合理吗?

    张扬的额头上冒出大大的问号,还有这种错版币?

    “你这枚称重过没?多少克?”

    “应该是测过,不过早忘了,不过我家里有电子秤,要不我直播秤一下?”

    “可以,你称一下吧,我感觉有点不对。”

    宝友没有直接回答26克,让张扬觉得他是个理智的藏家,起码实事求是,所以也愿意等着看看。

    事实证明张扬的感觉是对的,看宝友拿出来的小电子秤,就知道他很专业。

    很快称重的结果出来了。

    “24.32克……”

    宝友念完显示屏上的数字以后,沉默了两秒钟。

    和26.8克的差距有点大。

    不过他很快就和自己和解了,自顾自的分析说:“没有头像,本来就应该轻一点吧?”

    “可是袁大头是机制币,用机器压铸的,就算没有头,重量也不会变吧。”

    “这就是洗过包浆。”张扬直接下了结论。

    “不过也挺离谱的,洗包浆的同时,竟然把正面的人头给磨掉了。”

    “太变态了吧。”宝友喃喃自语道,“把头像磨掉干嘛呢?有什么好处吗?”

    “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枚袁大头,你花多少钱买的?”

    “五千。”

    “对嘛,把一个头像磨掉就能赚你四千多,多划算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