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财政仙术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471章财政仙术这一次苏泽并不是一个人前往苏松,他除了带上了负责户部的财政大臣方望海,还带上了曾经在苏松任职的教育大臣申时行和司法大臣何心隐。 坐在马车车厢中,苏泽看着何心隐苍白的脸色,忍不住说道: “柱乾兄,你刚刚呼吁要立法保障,限制劳工的每日最高工作时长,你自己怎么就带头违反呢?” 车内的人都笑了起来,大家都是知道何心隐是一个工作狂,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到了苏泽强制给他放假的地步。 这一次前往苏松剪彩,就是苏泽强行拉着何心隐来的。 何心隐笑了笑说道:“大都督我这就好好休息。” 苏泽开了玩笑,众人都放松了一些,方望海看着窗外的工坊说道: “这苏松真是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子啊。” 何心隐和申时行也透过玻璃,看着窗外的苏州府,他们三人都在苏州松江任职过,自然知道这里的变化。 方望海又看向苏泽说道:“汝霖,要不是徐州和苏松这两条铁路,钢铁厂生产的钢铁都卖不出去了,要我看应该继续建造铁路,将更多的城市连接起来。” “我听说除了苏松二府,很多城市的制宪会议代表也都在呼吁,要在本地建造铁路呢。” 因为是私下的场合,苏泽对着方望海说道:“岳丈,建造铁路这事情一定要慎重啊。” 方望海疑惑的看着苏泽,明明建造铁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什么苏泽说要慎重? 苏泽当然知道铁路的重要性。 苏泽非常重视铁路。 如果说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那铁路就是工业革命最大的成果,没有之一。 这个道理,在苏泽担任东南大都督之前,是完全不理解的。 铁路是陆地上的钢铁战舰,造铁路就和造舰差不多。 之所以铁路这么重要,最大的原因是钢铁。 东南的钢铁过剩了。 是的,在吕氏父子不断的推进新的炼钢术,在东南兴办各种钢铁厂之后,东南的钢铁过剩了。 锻造农具和火器,消耗不掉那么多的钢铁。 工坊里的机器,也只有一部分部件需要用到钢铁。 钢筋混凝土的大楼,造价成本实在太高,只有一部分官府投资的建筑物才会使用。 除了铁路,没有能够消耗大量钢铁的产业了。 钢铁,是东南第一个产生了过剩的产业,而偏偏在这个时代,除了东南,根本没有地方倾销这些钢铁。 铸炮?难道制造武器最后来打自己吗? 对于武器的出口,苏泽一直非常谨慎。 技术是很容易扩散的。 就比如燧发枪,其实原理上并不复杂,大明那边不能造出来,主要是没有制造弹簧的工艺。 可是靠着在战场上得到了的燧发枪战利品,大明的工匠也修复了燧发枪。 甚至还有一部分大明工匠,使用牛筋制造了弹力弹簧的扣发装置,也能手搓一些燧发枪了。 很多技术,只要说清楚了方向,跟进的时候根本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扩散理论”,也就是说先发的技术国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去研发新技术,而后发国家只需要集中精力“抄袭”先发国家的技术,就能以更小的代价更快的的速度追赶上去。 苏泽穿越前的时间线上,自己所在的国家就深谙这套理论。 生产的钢铁就算是用来铸造火炮,也消耗不了这么多的钢铁,所以最好的去处就是铁路了。 铁路能够消耗大量的钢铁,拉动钢铁厂的剩余产能。 而苏松铁路又是通过民间募集资本的铁路公债建设的,对于东南内阁来说根本没有花钱。 这一来一去,实际上等于是用民间募集公债的钱,来购买了东南过剩的钢铁。 在方望海看来,铁路简直就是财政戏法,不,是财政法术,等于让户部凭空多了一大笔钱,还是让百姓自愿掏出来的钱。 苏泽苦笑着,就连申时行也看向苏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铁路这么慎重。 苏泽为什么对铁路慎重,是因为这种基础建设投资,其实都和某一个产业很像。 正是那一个产业,让苏泽穿越前的中华,实现超越时代的极快发展。 那个产业,等于将国民的财富,将六个钱包用几乎于“自愿”的方式集中起来,甚至透支了国民今后十年乃至于三十年的财富,全部交给了政府。 而政府则用这些钱撬动了国民几十年财富的杠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从而完成了西方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化进程。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万事万物都有代价,今天的蜜柑可能就是明日之毒药。 这就是苏泽成为东南大都督后时刻铭记的一件事。 甚至在穿越前,被苏泽无比痛恨的那项产业,其实也给那场经济奇迹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可以选择的最好道路了。 重新说回到铁路上来,铁路其实也有这样的属性。 修建铁路,同样需要大量的土地和钢铁。 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可以使用到大量的钢铁和混凝土,消耗掉过剩的产能,甚至能够继续带动钢铁冶炼技术和混凝土技术的降本升级。 土地也是如此,修建铁路需要征收大量的土地,这可以让不值钱的土地变得值钱,让没有价值的土地变的有价值,而靠近铁路的城市乡镇也会因此受益。 铁路同样吸收大量的投资,苏松铁路是一定能够赚钱的,铁路公债是肯定能赚钱的。 在这个银行刚刚出现萌芽,普通地主理财的方式就是将银子存在地窖里的时代,一个宣称可以提供稳定收益的金融产品,还是由官府做信用担保,有铁道和建设工程作为抵押,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能够吸收多少投资,苏泽根本不需要想。 只要苏松铁路让投资的人尝到甜头,那投资铁路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从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在工业时代的诸国都得到了验证。 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法国,末代沙皇时期的俄国,明治维新后的倭国,都经历过这样的铁路建设狂热时期,甚至在以上三个国家中,铁路就是工业化的蒸汽机车,靠着修建铁路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业积累。 可这一切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拿破仑三世的国内铁路建设,带动了十几年的经济发展,紧接着就是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拿破仑三世不得通过发动战争来消耗过多的产能,最后在普法战争中一败涂地。 末代沙皇靠着西伯利亚铁路续命,不仅仅消耗了国内的钢铁过剩产能,还将“过剩”的人力送到了西伯利亚,试图一举多得的消灭沙俄的进步力量,寄希望于这条铁路能够连通西伯利亚的大量资源。 结果是那场革命依然没有能抑制住,甚至说西伯利亚成了革命党人的进修学校,最后沙皇一家被枪毙。 明治维新的倭国同样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苏泽看向申时行问道: “汝默,你认为铁路应该是官府主导投资建设,还是私人主导投资建设?”
申时行愣了一下说道:“自然是官营了,铁路关系到民生,在军事上也有巨大的作用,难不成交给私人?” 苏泽看向何心隐问道:“柱乾兄你觉得呢?” 何心隐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也觉得官营好,但是有一个问题。” “不公平。” 众人疑惑的看着何心隐,建造铁路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何心隐说道:“我们如今建设了两条铁路,徐州铁路是官府出资主导建设的,苏松铁路是发行铁路公债来建设的。” “铁路建设,惠及的是铁路沿线的百姓,最受惠的是铁路经过的城市。” “那徐州铁路这么巨大的投资,等于官府收税,用全部百姓的钱去补贴徐州三座城市的百姓,这不公平。” 这下子众人愣住了,何心隐说的有道理啊。 方望海却找到了一个漏洞说道:“徐州铁路准备在非战时开放民营运输,那时候可以售票的,出售火车票赚的钱不就是投资回报吗?” 何心隐说道:“且不说售票能不能保本这是一个问题,铁路如果有收益,那就会继续建设更多的铁路,增加更大的投资,还能增加当地的就业,那对于建设铁路的城市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如果铁路不能保本,甚至还要花钱养着,那就对于其他的百姓更不公平了,花了大力气建造维护一条亏损的铁路,最后只有建设铁路的人和铁路使用钢铁的铁厂收益,这不是更加不公平?” 方望海觉得何心隐有些诡辩,可是偏偏又找不到他话里的漏洞。 申时行说道:“那苏松铁路的模式不就是公平了吗?用发行铁路公债的钱来建设铁路。” 何心隐又说道:“也一样的,也是不公平。” “如果在上海公债市场上发行公债,那么苏松铁路和广西铁路的公债放在一起,哪一个更受到欢迎,更能够卖出去呢?” 申时行没办法说话。 何心隐说道:“铁路公债,同样是如此,那就是经济发展更好的地方因为铁路会更富,落后地方的铁路没有人认购。” 方望海问道:“这不是应该的吗?” 何心隐说道:“如果是做生意,这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为政者怎么能这样呢?” “我们东南讲的是主权在民,难道民还要分三六九等吗?” 这下子众人都说不出话来了。 方望海说道:“在发展这个问题之前,先谈公平是不是有点早了?如果这样说,为了公平,所有东西都不要发展了?” 方望海是最支持铁路建设的,铁路建设拉动了钢铁销售,带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官府税收,他这个财臣大臣当然最支持。 其次就是工部了,铁路司是工部下属部门,建设铁路是铁路司的政绩,工部当然也是全力支持了。 苏泽说道:“有些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想好,等到出问题就积重难返了。” 苏泽想到的自然是那个产业,等到某个产业经济过热的时候,再多的行政命令也无法抑制全民狂热了,到时候只有一头撞上经济规律这座冰山,粉身碎骨才能停下来。 苏泽自然不愿意东南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对着众人说道: “我们还是先看看铁路,再讨论如何建设铁路吧。” 就这样,马车抵达了苏州府城外的铁路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