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九死一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还好,还好我没有人云亦云。” 一众大臣在惊呼的同时,都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留了一个心眼。 但更多人看了看文武大臣最前面那个,胖胖的身影。 太子朱高炽在文武弹劾朱高煴的时候,就一直闭目养神,一言不发,显然这位是早就知道朱高煴一切所为的。 等众臣子将来自西安府,蓝田,耿忠、诸葛玄、周正雄等人的奏折看完了,朱棣才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边活动手脚,一边说道: “咱太久没杀人了,你们真当咱的刀,不利呼?” “陛下三思!” 见到朱棣活动手腕的动作,一众文武大臣立即哗啦啦跪下! 一众大臣齐跪,也没有阻止朱棣的杀心,只有太子朱高炽了。 只是这次朱高炽虽然和一众官员一同跪下了,但除了一句:“父皇三思”就没有再为那些官员求情了。 虽然六部尚书都再三恳求,却是无济于事。 “金吾卫何在?” “在!” 随着朱棣的命令,一排虎背熊腰的金甲侍卫从奉天殿外涌入,杀气腾腾的立在众大臣身后。 “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左侍郎齐泰、监察御史黄明,监察御史杜世辉……不辩是非行诬告之事,该死,拉下去,斩了!” “是!” 上百金吾卫齐声应是将整个奉天殿都震了一震。 “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啊!” 不少文臣跪行而前声泪俱下地求情。 这里面可是有一个六部尚书之一的户部尚书郁新啊,如果这么轻松杀了,先不说户部会不会乱,整个大明官员又将人人自危,整个文官体系甚至都可能因此崩塌。 “父皇,不可啊!” 跪在地上的太子朱高炽也是一惊站了起来,高声阻止。 已经老大大臣中间,准备抓人的金吾卫顿时停下脚步看向龙椅上的朱棣。 整个大明都知道太子的地位,也知道太子说话,朱棣多少会听。 刚刚哭喊的震天动地的官员们,也赶紧噤声,以免皇帝陛下听不见太子殿下的声音。 “炽儿,你要为他们求情?” 朱高炽躬身先一拱手,行了个君臣之礼才平静地说道: “是的,儿臣要为这些大臣求情,但不是要求父皇赦免他们的罪责,只是想请父皇绕他们一死,让他们亲自去陕西看看陕西的情况。” “呵呵……你和老八倒是一个心思,都舍不得杀人。 你们两兄弟就是太心善了。” “父皇,非是心善而是诸位大臣真的罪不至死。 郁新是户部尚书,本就有监察天下盐铁职责,四弟在蓝田制盐虽然已经上报,但他贩往北元确实有些不妥; 齐泰是兵部左侍郎,他的职责就是监看天下兵马,特别是提防外敌来犯; 至于其他御史言官,他们本来就有风闻奏事之责,虽有错,但罪不至死。” “嗯……” 朱棣听了太子朱高炽的话,心中火气稍减,他也不是一定要杀人,只是这些文官的动作太低劣下作了,直接明晃晃的就是打击报复。 而这次打击报复的目标是自己的儿子,这就让他有点不能忍了。 让他冷静是不可能的,但这十八人全部杀了,又确实不适合。 “是啊,陛下,他们罪不至死,还请陛下恕罪。” 左春坊左赞善刘世六,也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后求情道: “陛下,您定下《大明律》,是为了明正典刑,而非为了一时好恶而杀人,臣请刑部和大理寺联合侦办几位官员的罪责,以正《大明律》。” 刘世六是当世大儒,是宋濂死后的文人领袖,他的话朱棣也会听个三分。 而且朱棣也确实不想多杀人,但也不会轻轻放下。 “太子,你和刑部,大理寺联合将这件事查清了,该死的就给咱斩了!不该死的都丢陕西,让他们给咱去陕西过冬!” “是!” 朱高炽躬身应是,脸上如释重负,嘴角却有一丝冷笑。 而他身后的刘世六张张嘴,最后只出来了一句“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跪在地上的其他官员都是浑身一颤,跟着应了一声。 “谢……谢主隆恩……”
郁新,齐泰等人煞白着脸色谢恩。 冬天的西北,而且是没有房屋的西北,他们就算没有被当场砍头,也是难逃一死啊! 刚刚他们可是看了凉王发回来的奏折,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蓝田没有房屋,石材木材离得太远, 凉王想要用交易回来的牛羊皮缝制帐篷,以过冬,申请大量宰杀来自北元的牛羊。 在没有房屋御寒的西北,只要一场雪,就能死上万人! 十八个出头的官员都是心如死灰。 特别是郁新,现在心中恨死李善长了。 他就是受了李善长的提醒,才来弹劾朱高煴的,没想到朱高煴却是早就想到会有人弹劾他,竟然早早上了奏折报备和申请了。 被押出奉天殿的时候,他都在心中想着,要不要把李善长咬出来? 咬出来后,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又要付出什么代价。 不过,一直到大理寺天牢,他都没有下决定。 ‘唉,听天由命吧。’ 郁新叹了口气,不作反抗。 而另一边,朱棣的朝会可还没结束。 等文武队列再次站好,朱棣找到人群中的工部尚书贾麟说道: “贾麟,你看看这些图纸,现在就评判一下他们的价值。” 朱棣话音落下,老太监马和就将朱棣早就准备好的一沓图纸送到贾麟手中, 同时有几个小太监在他身后跟着,背对着贾麟将其他人的视线隔开。 贾麟见朱棣这安排,也知道这些图纸非同小可,赶紧将视线放了上去。 第一眼他不是看图纸,而是看笔迹,见不是凉王朱高煴的笔迹大大松了一口气,才将注意力放在内容上。 “嗯……这图纸,有点……有点异想天开了。” 一开始,他没有看出好坏,直言不讳自己的感受。 “对,确实异想天开了。” 龙椅上的朱棣也是同样的感觉,要不是张俊在他面前亲自讲述了大犁耙的工作场景,他第一时间也会认为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