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我只是夫子在线阅读 - 第10章 海宣书铺

第10章 海宣书铺

    少年郎看着孟海写出的八个大字,他嘴里重复嘟囔了一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海瞟了一眼少年郎,打算看第二道题的时候,少年郎有些不满了。

    少年郎的语气带着指责:“多写点,多写点,就八个字,你让我咋样回去交差,我要是被吊起来打,你也别想过好日子。”

    孟海听到这里双眼一亮,拍着胸脯保证道:“我这四个字那可是包罗万象,那可是精华的总结,那是古人对于国家兴亡最纯粹的道理。你没见到那些名言警句仅仅只有十几个字,却包含着做人一生的道理嘛,我这同样也是。”

    孟海用手指着自己写下的那八个字,口若悬河道。

    “你别看这仅仅只有八个字,但是它却包含着国家兴亡最朴素的道理。天下万事万物莫过于安乐与忧患。这位少年公子一看就是家世渊博的人,肯定知道许多朝代的君主都是因为在最后安于享乐,所以国家灭亡,因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不断让国家变得强盛,这才使国家长久不衰。所以别看这仅仅只有八个字,却包含着万事万物的道理,包含着宇宙运行的规律,包含着银河最朴素的法则,包含着……”

    孟海这人一脸骄傲自信地正说着,话还没说完,就见少年郎赶紧伸手打住了孟海接下来想要说的话。

    少年郎的语气带着催促:“行行行,那就赶紧下一道题。”

    孟海将折叠本向后翻了几页,这几页全都是空白纸,应该是留给少年郎回答第一道问题用的。

    孟海想着这至少五、六页的纸结果就回答了四个字,回去以后,这个少年郎肯定会被吊起来打一顿吧,想想就爽!

    孟海又想着如果少年郎真的被人打了一顿,会不会找人报复自己,想到这里,孟海觉得自己以后尽量不要单独出门。

    孟海已经猜测到了,少年郎既然选择找人在门外堵他,并且驱散了道路上的人,现在又把他绑到了这个小巷子了,恐怕也是不想把这件事闹大。

    一个富家公子居然绑架别家夫子来写作业,这件事情如果传出去了,必定让人耻笑。

    所以少年郎肯定不会把这件事闹大,顶多派人找些麻烦。

    孟海心中已经有了好几种对策,大不了自己以后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当然,这只是最坏的一种打算。

    孟海看向了第二道题。

    已何定国策?治国之要止于终时?

    这第二道题是问颁布什么样的国策,治理国家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才算完成?

    孟海抬起眼皮瞟了一眼少年郎,却发现少年郎铮一脸期盼地望着他。

    只不过孟海在妄望向少年郎的时候,少年郎又换上了一副凶巴巴的表情。

    孟海想了想,这次倒不错,比上一道题所写的内容要多。

    孟海拿着毛笔刷刷点点的写着:富国强兵,富国强民,以至万国朝拜。

    少年郎看了一眼孟海的回答,声音带着不满:“你就不能多写点吗,又不要你的纸,也不要你的墨,就要你多写写,你居然写这么一点。”

    孟海嘴巴张了张,紧接着又开始长篇大论。

    “你这熊孩……公子哥懂什么,你看看那些圣人之言,哪一个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几个字。我这写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能吞吐穹宇,是对天下万物自然的总结与归纳,是对……”

    少年郎赶紧伸出手,止住了还想要长篇大论的孟海。

    少年郎不情愿地催促道:“赶紧下一道题,这是最后一道题了,如果你再敢写短短的一句话或者两句话,你信不信我让他们锤你?”

    孟海看了一眼抖动了一下肌rou的大汉们,翻过了几大张需要作答的白纸之后,看向了第三题。

    君子修德养性,当以何为?君子安身立命,当以何为?

    这第三题是问该怎么样做一个有道德习性的人,作为一个人,又该以什么样的理想抱负行走于人世间。

    孟海嘴角挑了挑,正想要下笔,旁边的少年郎却忽然冲了上来了。

    少年郎一把握住了孟海打算要下笔的手,又狠狠的说道:“你至少要给我写十句话,少一句,我找人打你一拳,听懂了没有?”

    孟海听到这里面色一苦,原本还想要再写八个字的,听了少年郎这一句话,又看了看站在少年郎身后的那些彪形大汉,想了想,下笔书写。

    以人当柔而静,恭而谨,强而好,忍而刚。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虑心平志,待物以正。以志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孟海最后一个字落下,瞟了一眼少年郎:“我这次写了这么多,你看可还行?”

    少年郎看了看作答的内容,这次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少年郎非常开心的说道:“你早这样不就完了,虽然我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你不用给我解释是什么意思,我不想听你说那么多大道理,你们夫子真是的,一开口说话就没完没了。”

    少年郎在说话之间便将手中的折叠册收好,将手中刚刚拖着的钱袋子扔给了孟海。

    孟海一伸手接过钱袋子,打开一看,里面那壳都是银光闪闪的银子。

    少年郎的声音传出:“这纹银百两就算是我赏你的,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你陪我出去玩。”

    少年郎说这话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刚刚写完作业的学生,那兴奋是溢于言表。

    吴玄心里还想着和书铺老板转卖地契的事情呢,哪有功夫陪这个熊孩子胡闹。

    孟海说道:“公子,在下还有正事要忙,就不奉陪了。”

    孟海说着就想要离开,结果那些彪形大汉人就把前后两条道路堵得死死的。

    少年郎一副高傲的姿态说道:“只要你今天陪我玩好了,我这里还有赏钱。你忙你的正事,我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孟海抬起手似乎想给面前这个熊孩子狠狠一巴掌,但是看着熊孩子两边站着的彪形大汉,原本抬起的手最后变成了挠挠后脑勺。

    “行,但是你只能跟着我,等我处理事情的时候你不要插嘴。”

    少年郎笑眯眯的点着头,一挥手,十几个彪形大汉朝着街巷两边分散,最后只留下了一个看上去一脸凶恶的中年男子留在身旁。

    走出街巷,孟海惊奇的发现刚刚才离开街巷的那十几个彪形大汉,居然已经找不到人影了。

    少年郎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说道:“我们接下来要去什么地方?”

    孟海看着唇红齿白的少年郎,从牙缝里面蹦出来了一句话:“我要去西城,要不你去其他地方玩?”

    孟海这句话音刚刚落下,少年郎的双眼便泛着精光:“西城好呀,我小时候去过一次,现在那里是什么样子我都快不记得了,我记得西城好像有好多店铺,咱们快走……”

    少年郎话音落下边,径直的朝着西城方向走去,在他身旁充当护卫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目光警惕的扫视着周围。

    孟海深吸一口气,拳头捏紧又松开。

    孟海原本还想着去找陈大年,结果被这个熊孩子一闹,还是算了,别到时候又把陈大年给牵扯进来了。

    孟海朝着西城书铺的方向走去。

    孟海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有好几次都想要甩开少年郎,结果都被少年郎身旁的中年男子给抓了回去。

    直到快到与书铺老板约定的时间,孟海这才赶到。

    店铺老板的身后背着大包小包,在他旁边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也是背着大包小包。

    店铺老板见到穿着书生服的孟海走了过来,笑着迎了上去:“公子,在下已经恭候多时。”

    孟海学着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文人模样,拱了拱手:“路上遇到点事,掌柜这是已经都准备好了?”

    店铺老板点了点头,从怀里取出来了一个纸张。

    店铺老板又朝着远处一个方向招了招手,只见远处两个配着小片刀的小吏走了过来,看他们身上的服装,应该是大秦小吏所专属的衣服。

    店铺老板解释道:“这是管理这片区域的转户司小吏,一会儿核验身份之后,他们会将信息记录在册,就算是完成了地契的转售,最多也就一刻钟的时间。”

    孟海点了点头。

    转户司的小吏几乎遍布整个东城和西城的每个角落,毕竟这里是整个大秦京都最为繁华热闹的商户所在,遇到纠纷或者像这种地契转卖自然得要寻找这些小吏。

    转户司的小吏都是两人为一组,每一组小吏都会管理一个片区。

    孟海眼珠子转了转,没有理会坐在旁边面馆这一脸好奇嗦着面的少年郎,朝着那两个小吏走了过去。

    这两个小吏一个三十岁左右,一个四十岁左右,看上去非常疲惫,应该是今天一天处理了很多事情。

    所以在这两个小吏走过来的时候,先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随后,声音当中带着疲惫的问道:“就是你们要转卖地契?”

    店铺老板赶紧点点头。

    孟海此时已经来到了这两位小吏的面前,从陈理的钱袋里面取出了二两碎银子,朝着这两位小吏手中各塞了一两。

    孟海声音传出:“劳烦二位官爷,等到地契转卖之后,我就是这家书铺的掌柜,以后还得劳烦二位官爷照顾。”

    这两位小吏也是愣了一下,似乎很久都没有人给他们塞过钱了,尤其还是一两银子,那可是一千文文钱,足够这两位小吏吃十几天好的了。

    两个小吏瞬间精神了起来。

    如果不是刚刚少年郎那纹银百两的钱袋,孟海自然也不会这么大气给这两位小吏一人一两,一人一百文钱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这两个小吏就相当于片区干部,孟海深知要与他们搞好关系,尤其是这种实实在在做事的干事小吏,如果日后真的遇到麻烦或者出了什么事,这些做事小吏才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孟海的人。

    两个转户司的小吏收了钱,脸上原本的疲惫一扫而空,做起事来也非常的麻利。

    其中那位年纪较长的小吏从怀中取出来了一张纸,这张纸不同于宣纸,纸张非常的厚,不易损毁。

    孟海大致扫了一眼,上面的信息也就是天历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将地契转给了某人,经核查身份无误,以示证明,下面还刻有处理这件事的小吏的姓名印章,包括转户司的公章。

    孟海和店铺老板在书铺的桌案上取出了各自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照身贴,这玩意儿就相当于是身份证。

    在这大秦的照身贴是一张折叠的文书,文书的纸张也是特殊材料制作的,上面写着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业,祖籍……各种各样的信息。

    尤其还在这张文书的第一页,还有着此人的画像,每隔五年就要更换一次照身贴,秦朝对于这方面的户籍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

    在这张类似于文书的照身贴后面还盖着各种各样的印章,以及办理这件事官吏的印章,还有属于户部的一种公章。

    大大小小的章子十余处,总之非常严格。

    转户司的小吏在核对了孟海和书铺老板的照身贴后,从怀里取出来了刻有两个小吏姓名的印章案了上去,又拿出了一份新的地契盖上印章,写上了孟海的名字。

    其中那位年岁小一些的小吏询问道:“你这家书铺日后叫什么名字,我给你登记在册。”

    孟海正在这里思索着名字,远处正在嗦面的少年郎不知何时已经跨入了店铺,他冲着正在办事的小吏招手道。

    “这家书库的名字叫做海宣书铺!”

    少年郎话音落下,书铺众人的目光瞬间停在了少年郎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