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代王北走
“赵歇死了?” 当代城的战事落下帷幕,秦军彻底控制这座城市,并将此番伤亡和斩获的统计送上来时,赵佗颇感惊讶。 赵歇。 这名字他有印象。 此人就是历史上被张耳和陈馀拥立的赵国之王,赵王歇。 赵佗之所以记得赵歇的名字。 主要是因为此人是巨鹿之战的背景板,他就是那位被章邯、王离率领秦军围困在巨鹿城中,等待诸侯救援的赵王。 同时赵歇也是韩信背水一战中,被汉军击破的那位败者。 作为项羽破釜沉舟,和韩信背水一战的双重踏板,赵歇之名,赵佗自然印象颇深。 就是这样一位赵氏贵族,历史上的秦末诸侯王之一,今日却战死在了代城一战中。 “张耳、韩成、赵歇……这是第三位死掉的秦末王侯了,果真是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在远方刮起一阵飓风。” “我的到来,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赵佗心中颇为感叹。 “小邦罪臣赵敬,拜见赵将军,还请将军能看在同为赵氏的份上,勿要杀戮城中代人。” 代相赵敬被俘虏,被秦卒带到赵佗身前,他立刻跪在地上,乞求赵佗。 赵佗澹澹道:“代相放心便是,我既然让那些俘虏说过降服者不杀,自然就会说到做到。只要城中不再有抵抗之事发生,秦军绝不会滥杀一人,且之前配合招降的俘虏,也都会全部释放。” 听到这话,赵敬松了一口气,忙叩首道:“将军仁慈。” 说完,他抬头,看着面前显得格外年轻的脸,低语道:“昔时在咸阳无缘得见将军,今日一见,将军和左司过长得真像。还记得赵国尚在时,将军年幼,我曾……” 赵佗眉头一挑,知道这代相是想挑起他内心关于赵氏的亲情,说着说着,恐怕就会讲到赵氏社稷上。 赵佗冷笑着打断道:“代相勿用在我面前说这些话。” “赵氏社稷,在赵迁冤杀李牧,杀我父母时就已经亡了,外有敌国明君良将,内有庸主jian臣当道,赵国安能不亡?” “赵嘉侥幸遁逃代地,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今日秦国灭代,也是顺应天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代相莫非还看不透,秦并天下,乃是大势乎?” 听到这话,赵敬沉默了。 秦已灭五国,一统之势早已形成,除了齐地尚有人自欺外,天下智者谁又看不清呢? 赵佗摇头道:“代城虽然曾经是赵国的领土,但如今已经插上了秦国旗帜,便是秦国之地。秦军不会在这里滥施杀戮,不过也要此地的代人顺服才是,若是互生龃龉,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代相乃是本地敦厚长者,当为吾等宽慰民众,勿要再生事端才是。” 赵敬略一思索,就知道赵佗是想利用自己在代国的名声和威望来安抚代人,配合秦军的统治,让他成为所谓的“代jian”。 这种事情,他本是不愿。 但一想到城中数万代人平民,如果没人在其中协调的话,冒出几个热血之人与秦军发生冲突,就很有可能导致一场杀戮,届时还不知会有多少人丧命其中。 又想到刚才赵佗所说的,秦并天下乃是天命,是大势。 赵敬略微犹豫,终究是拱手道:“一切听将军安排。” “如此甚好,便请代相继续主导代城之事。” 赵佗面色松了一些,又道:“我听闻赵歇等一干死难之士,皆是宁愿死战,也不愿跟随赵嘉北上勾结匈奴的忠义之人,此等行为吾甚佩服,其尸首我军不会残戮,让本城的代人带去埋葬吧。” 听到这话,赵敬眼中含泪,拜服道:“将军大德。” 事情定下,赵佗便唤来丽商,让他将赵敬带下去,由秦军卫士陪着此人巡视代城,安抚城中的代人居民,辅助秦军统治。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搞定这事情后,赵佗才看向此战的斩获。 代城本有守卒三千,其中有近千士卒在秦军攻心战术下,战心崩溃,在开战后,跟着那群老弱逃下了城。 不过剩下的两千人全都是和赵歇一样的热血死士,一个个拼死奋战,导致秦军的伤亡不算轻,差不多在两千左右。 但好在秦军有军功爵位可以抚恤,纵使士卒战亡,也能恩泽后人,不算白死。 “坚城死士,果真难破,如果攻心之术没起到作用,想要拿下这代城,我军死伤恐怕得翻倍才行。” 赵佗轻叹一声,清点完斩获,安排好代城事务后,此战算是彻底完结。 他立刻召集麾下战将于帐中议事,开始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按代相所言,赵嘉此番北上,会沿途搜聚代人勇士,然后前往北边的高柳之地,与南下的匈奴人汇合。” “代地虽说人少地穷,但赵嘉一路征召下,或许能再凑出上万士卒。如果赵嘉率领这支代军再与匈奴人结盟,两相汇合,我军想要将其击破,就有些艰难了。” “故而鄙人觉得,将军可立刻派出车骑,日夜追袭,在赵嘉与匈奴人汇合前将其擒杀。纵使他能逃掉,也可以一路驱赶着他,让赵嘉无暇从代地征召军队,为我军之后的战斗提供便利。” 作为将军幕僚的丽食其首先开口,献上一条计策。 涉间赞同道:“丽先生说的是,赵嘉以为代城险固,会抗拒我军数日,万万想不到此战我军一日就能拿下代城,他肯定没有跑远,我军攻势当急不当缓,以车骑追袭,半道上或许能将其截住。” 赵佗略微思索,觉得这策略没问题,便道:“既如此,我当遣一将,率车骑五千前去追击,我自领大军后行。” 话音落下,便有一雄壮大汉起身请命道:“将军,之前突袭代城失败,让赵嘉逃走,皆是末将之责,还请将军能让末将前去追击,将功赎罪!” 赵佗一看,见说话之人乃是蒙恬。 他笑道:“蒙将军何罪之有。我已经问过,那韩人张良已算到赵嘉会失败,警示赵敬,让代城提前做好了防备。突袭代城失败,与蒙将军无关,不过蒙将军既然请战,此番追击便由蒙将军前去吧。” 蒙恬立刻朗声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看着蒙恬领命离去的背影,赵佗微微一笑。 蒙恬之前虽与赵佗有些不睦,但自从伐楚之战,他折服于赵佗的军争之能后,就表现的十分耿直。 蒙恬此番跟随赵佗伐代,虽然说话不多,但十分听命,再加上他乃是将门出身,能力非常强,已成为赵佗手下可与涉间并驾齐驱的大将,甚至在综合素质方面,还要比涉间强一些。 这一次让他领车骑追袭赵嘉,赵佗十分放心。 而且。 赵佗心中暗道:“赵嘉和燕王喜身边,除了两千代卒外,尚有一千匈奴骑兵。而蒙恬历史上,可是匈奴人的克星啊。” …… 距离代城西北数十里的安阳。 赵国共有南北两座名为安阳的城邑,其中之一在南方的大河附近,就是所谓“殷墟”。
另一座在代城西北,昔日赵武灵王曾封其长子赵章为代安阳君,封地便是此处。 如今的安阳邑中,人声鼎沸,满是喧哗。 “快出来,大王征召从军,共抗秦人,你安敢不从!” 两个全身甲胃的代卒踹开眼前的木门,将手里的剑指向屋中的男子。 男子握着手里的短剑,护着身后颤栗的老母和妻儿,嚷道:“若是抗击秦人,我自是愿意拼死。但今日大王勾结匈奴,劫掠代土乡人。吾祖、吾父皆死于胡人手中,我与胡人有深仇大恨,安能与胡人为伍!” “你走不走!” “不走!” 听到这话,代卒勃然大怒,上前对着那男子就是一剑刺去,男子奋起反抗,但终归想着护佑身后家人,又是以一敌二,哪是对手,被一个代卒刺死在当场。 男子一死,其母尖叫着扑上来,又被另一人挥剑砍杀,只留吓蒙的男子妻儿,抱在一起痛哭。 两个代卒相视一眼,倒是并未再做杀戮之举,只是离开的时候,将屋中的粟麦尽数搜走。 这样的场景在整个安阳邑中不停发生。 代王嘉舍弃代城而走,身边只有两千人护卫,这点人数用来对抗秦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听信燕王喜的建议,一路过代地城邑,皆要征召城中男子从军。 但代地和更南边的邯郸、上党等赵国故土不同。 邯郸、上党这些地方与秦人交界,当地人每一户皆与秦人有大仇,若是能够抗击秦人,让他们与胡人联手,也是肯干的。 但代地乃是边郡,并不和秦国接壤,从来没有经受过秦军的侵犯,就连代人也很少被征召到南方与秦军作战,他们更多的还是作为赵国边军,在北方抗击胡人。 故而代人或许会受到赵国反秦思想的影响,敌视秦军,但骨子里他们和秦人并没有真正的血仇。 代人真正的敌人,乃是来自北方的胡夷,不管是当年随赵武灵王击胡,还是跟随李牧抗击匈奴,总之是家家皆和胡人有仇。 代人恨胡人,就像是南边的邯郸人恨秦人一样。 所以当代王嘉带着匈奴骑兵在城邑中,强行征兵,甚至征收粮秣的时候,就遭遇了极大的反抗。 而且更加激化矛盾的是,那一千匈奴骑兵此刻是彻底放开了。 他们借着混乱的时机,竟然在代国的城邑中抢掠。 抢铁器、抢丝帛、抢粮食、甚至还有匈奴人狞笑着将代人女子按倒在地上,欲行不轨…… 代王嘉脸露痛苦,对燕王喜道:“匈奴人如此肆虐,吾等如何与他们联手?燕王不若为寡人劝说那匈奴千长,让他约束手下。” “代王手下可用之卒不过两三千人,匈奴人却有一千骑,他们如今根本不惧大王。更别说在北方还有单于的大军,这种时候,代王认为孤能劝得动?” 燕王喜咧嘴一笑,说道:“而且让他们抢抢也无妨,待吾等走后,秦军必然占据此地。此处的器物都将为秦人所有,粮食也都为秦人所食。” “如今匈奴人多抢一些粮食走,秦军到此处时,就会少吃一口粮食。若是吾等走之前将城邑中带不走的粮食尽数烧光,那这满城饥饿之人,可都将成为秦军的负担了。” “代王可要明白,匈奴才是吾等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