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魏征的歉意
侍中魏征,谢逸认定的最佳媒人。 迎娶郑丽琬这样名动天下的绝姝丽人,媒人必须要有分量,唐朝的侍中等若宰相,这分量算是够足了。 再者,此人得愿意,并且有能力当好这个媒人。 谢逸认为魏征应该愿意帮这个忙,至少可以试试。毕竟郑丽琬这些年的不幸遭遇,也与他魏征有关。 如果不是他在关键时刻直谏,捅破了郑陆两家的婚约,郑丽琬可能早已入宫为妃了。何至于尴尬难嫁,蹉跎岁月。 魏征在某些场合,也曾表达过歉意和遗憾,如今给他一个弥补的机会,想必忠厚的魏侍中会愿意帮忙。 魏征之所以是最佳人选,是因为他有能力,有可能办成此事。 虽说郑丽琬是未嫁之女,嫁娶自由,但毕竟有李二陛下这么一道梗在那,要么抚平,要么找个有分量的人,让李世民不好说什么。 魏征是大唐犯言直谏第一人,他敢说话,而且说话之后,李世民得不得考量重视。以其为媒,容易打破这个“僵局”。 郑丽琬兰心蕙质,立即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三郎,魏公会答允吗”郑丽琬再张口,称呼又变了,心思自然也变了。 谢逸笑道:“事在人为嘛,魏公要是不答应,我就赖在他家门口不走,缠着他答允。” “你这是要耍赖皮” “为了你,耍赖皮又如何” 郑丽琬虽然年纪不小了,但甚少有男子接触,更没有这样情意绵绵的对话,是以很容易羞羞哒。 “此事,惜君jiejie”对此,郑丽琬似乎小有顾虑。 谢逸笑道:“你们处的不错,现在姐妹相称,往后还是如此便是,只是姐妹的意味稍有变化而已。 至于惜君的态度。这些日子她可没少鼓动我登你家门,直到今日时机成熟,我才敢鼓起勇气前来。” “那”郑丽琬沉吟片刻,低声道:“三郎。我有一事需先言明。” “何事尽管说便是。” “丽琬愿为谢家妇,但不能居正室。” “为何”谢逸不由有些愣了,这也未免忒反常了女子嫁人竟不愿为正室嫡妻 郑丽琬低声道:“丽琬毕竟与陆家有过婚约,陆爽早逝,等若是望门寡;加之昔年之事。已非全节之女,怎能再为正室,让谢家门楣蒙羞” “丽琬,你想多了,这些虚妄之事,不必在乎。”谢逸安慰道:“惜君的情况你知道,不能正大光明娶她,我已颇为遗憾;要是再这般委屈你,我于心何忍” “不委屈”郑丽琬摇头道:“三郎或不在乎,但丽琬不想将来有人因丽琬而诟病谢氏门楣;再说了。惜君姐与你相依为命多年,年纪也在我之上,丽琬后至,怎可跃居之上” 谢逸摇头道:“惜君不会在意这些,你也莫委屈了自己。” “不委屈,丽琬这样考虑还有旁的原因” “什么原因” “这个且先不说。”郑丽琬轻声道:“蹉跎数年时光,只要能嫁的出去,丽琬并不在乎名分。只要三郎长情,疼惜怜爱,丽琬便满足了。” “才女的想法果然不同。”谢逸笑道:“只是。你不担心将来我娶个正室夫人回家,为难于你” 郑丽琬嫣然笑道:“以三郎的眼光心性,刁蛮之女焉能进得了谢家门” “那可不一定,万一我看走眼。一时不慎你可别后悔哦” “有什么可后悔的”郑丽琬微笑道:“以丽琬的能耐手段,纵是正室夫人,也未必是我的对手” 谢逸笑道:“好啊尚未进门,便欲搅动我家宅不宁,我得考虑下,要不要娶” “不娶算了。我还未必愿意嫁呢” 花园之中,响起欢乐的玩笑之声,阿碧远远听到,嘴角也泛起甜甜笑意 魏征在贞观群臣中算是个奇葩存在。 有学识,有才能,所以武德年间被选入东宫任太子洗马,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 如果不出意外,等李建成登基为帝,他便是新君的亲信,必将受到倚重,前程远大。 可惜很不凑巧,玄武门之变发生了,李建成死了。 按理说,他们这些东宫旧臣必死无疑,尤其是魏征曾建议李建成早些收拾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免生后患。 可惜李建成犹豫了,以至于给了李世民可趁之机。 按理说,上位的李世民必然会怀恨在心,怎么也不会放过魏征才是,但李世民偏偏没有这么做。而是大度地释放,并重用了魏征、韦挺和王珪这些东宫旧人。
不得不说,李世民此举很聪明,在政治上也很高明。 首先显得自己大度,胸怀广阔;同时也安抚了与旧东宫有牵连的人,毕竟牵连甚广,不能尽数杀戮,有助于稳定局势。 博得美名,也收获实际利益,一点都不亏。 魏征这个人生之路两次波折的人,竟奇迹般地回到了原来的道路上,青云直上,名声与前程更甚往昔。 先从谏议大夫到尚书左丞,再到秘书监,最终成为当朝侍中,官至宰相级。 魏征对自己的定位是谏臣,直谏甚至不惜犯颜,是他的一贯做法。 这些年上的奏疏不少,呛的李世民难受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甚至龙颜大怒,要杀他魏玄成。 好在宫中有个贤惠的长孙皇后,身着朝服前去劝慰君王,结果分别成就了贤后和谏臣的美名。 魏征之所以敢于直谏,一方面是脾气秉性,一方面是信念职责,该说的便直言不讳。 这种不圆滑的方式在朝堂上绝非明智之举,但魏征有特殊履历,所以成功了,还成了佳话。 说到底,他也是占了“人言可畏”四个字的便宜。 李世民一直自我标榜,要做个善于纳谏的君主,那么臣子谏言,他便不得不听。 至于魏征犯颜直谏,虽然恼怒,却无可奈何,更不敢杀了魏征。 杀谏臣本就容易被诟病,何况还是昔日东宫旧臣,只要他李世民敢动手,就一定有人断言是皇帝放不下昔日旧恨。 所以,李世民只能一次次被魏征气的吹胡子瞪眼;本来敏感的身份,反而成了魏征保命的护身符。 不过魏征基本上问心无愧,这些年的谏言基本都合乎情理,针砭时弊,是一个良臣该有的作为。 但也有那么一两件事,每每回忆,魏征心中会生出些许歉意和遗憾来。 比如贞观六年,成就了天子纳谏,不好美色的佳话,却误了一个女子的终身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