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楚怀王传

楚怀王传

    楚怀王熊槐(约前355年―前296年),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前328年―前299年在位。

    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是礼乐文明培养出楚国的最后一代国君之一。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执政中期他误信秦国宰相张仪,毁掉齐楚联盟,国土沦落,楚国从鼎盛走向了衰亡。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继承王位,史称楚怀王。同年,魏趁楚丧,伐楚取径山,楚未有反击。

    楚国自楚肃王开始,经过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即位时,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323年,楚国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国的旗号,派大司马昭阳带兵攻入魏国,在襄陵大破魏国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池,一血径山之耻。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见楚怀王已压倒齐国,便与韩宣惠王迅速倒向楚国,表示魏国一直是跟随楚国的,秦国的强迫不能使魏国脱离楚国,劝楚怀王伐秦。楚怀王在压倒齐、魏两个大国后,本来就有意打击日渐强大的秦国,楚怀王任用公孙衍代表自己为总联络人,组织合纵攻秦。公孙衍是魏人,从楚入魏,与魏惠王商议攻秦大计。魏惠王罢免魏相张仪,任命公孙衍为新的魏相,并驱逐张仪回秦。在公孙衍的穿梭下,楚、齐、赵、魏、韩、燕、义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国合纵攻伐秦国的局面。

    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等国公推楚怀王为纵长,从东西两个方向攻秦。楚怀王声名大噪,俨然成为魏惠王之后的又一位霸主。但由于列国各有异心,合纵为秦所破。这时的天下形成了齐、楚、秦三大势力,而齐、楚间形成了联盟。

    公元前313年,齐楚联军攻取秦的曲沃,斩断了秦东出的触角。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进攻越国,占领越国位于原吴国故地的国都,杀死越王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并设江东为郡。越国因此分崩离析,残部逃往越国故地,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大败楚军于垂沙,与此同时,秦也出兵大败楚国。楚国进一步沉沦。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负国家责任感的楚怀王严词拒绝。秦无法达成挟持楚怀王轻松拿到楚国领地的夙愿,无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怀王。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早期,楚怀王任用昭阳、靳尚、上官大夫、昭睢、庄蹻、唐昧、屈原、昭滑、陈轸、苏代、田忌、公孙衍等人,楚国一度人才济济,国势大盛。楚怀王和唐昧积极变法,恢复了楚悼王、吴起时期的许多法令,调整楚国矛盾重重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抑制楚国的贵族集团,改革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抵抗,改革失败[2];曾被山东六国推为纵约长。又乘越内乱,攻灭越国,设郡江东,但中后期他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在位时误用佞臣子椒、子兰、靳尚、上官大夫,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国事日非。后入秦被扣,死于秦国。

    当时的楚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与西亚、南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交流,可以印证“世界第一大国“之说。楚王为了便于商贸,楚国特地为商队铸造了用于免税的金节,只要出示金节,一律免征关税。节用青铜铸成,上有铭文曰:“得其金节则勿征“,“不得金节则征“。从享受国家免税的优待看,楚国已牢牢把商业控制在官府手中了。

    他在公元前329年成为楚国的最高统治者后,曾经显赫一时。他北伐魏国,攻城夺地;东灭越国,拓境江东;公元前318年,甚至组织起七国联军,西伐强秦。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后来,却数欺于秦,导致损兵折将,楚国兵败丹阳、蓝田,国土沦丧。

    在位期间,正值魏国霸业衰落,楚国独强的一元政治向群雄并起的多元政治转变时期,国际间的斗争十分激烈。楚怀王先后与战国时期的名君魏惠王、齐威王、秦惠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秦武王、秦昭王、齐闵王斗法,邻国众多的楚国经常成为各国合纵运动的打击目标,在国际斗争中的处境异常复杂艰难。楚怀王趁秦惠王重创齐国,秦国又因秦武王暴毙发生内乱之际,全力灭掉了当时的第二号大国越国,使楚国一下子变成了令人畏惧的巨无霸,对中原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引起了秦、齐、韩、魏的恐慌。楚怀王时期的楚国对外关系分为两个阶段,灭越之前主要与秦斗,灭越之后主要与齐斗。楚国在唐昧战死、庄蹻叛乱后,国势大衰,楚怀王被迫向齐国和秦国求和。宣太后和秦昭王却趁楚怀王入秦之机,不顾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强行扣留楚怀王,向楚国勒索土地,遭到了楚怀王的严词拒绝。

    楚国开始学习中原礼乐文明,到楚怀王这一代,贵族礼乐文明深入骨髓。楚国凭借践踏礼乐文明而强大,最后也因背离礼乐文明而被历史抛弃。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背叛礼乐文明而殉葬,贪图秦国的割地利益断绝了与齐国的盟约,本身就是对礼乐文明的亵渎与背离。事实证明,在残酷的战国晚期,任何一点天真和单纯都是无法承受的奢侈。只有铁一般冷酷坚硬的实用主义之花,才能在这个高冷的季节怒放。

    执政伊始到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是一幕悲喜剧。楚怀王执政前期(前328-前313年),楚国国家富裕,他本人亦愿图强,因此此阶段是一幕喜剧。然而,自前312年起,楚国在丹阳、蓝田两次大的战役中败北,楚国由盛转衰,怀王的喜剧瞬间成了悲剧。楚怀王生前的悲剧一直延续到他客死秦国。悲剧的产生和延续,与楚怀王对大势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个人情绪智力不高有关,同时也与楚国本身权力和人才制度的弊端、楚臣们的腐化有关。“赢得生前身后名“。楚怀王死后,关于他的评价与他本人生前相反,经历了由悲到喜的过程。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史学界和文学界大都对他持否定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依据地下出土资料等对楚怀王进行了重新审视,肯定了他的可取之处。楚怀王生前身后的悲喜剧,反映了楚怀王本人的复杂性。楚怀王执政之初心愿图强,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国的由盛转衰,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他又忠于社稷,表现出高度的晚节,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正值岁末冬天,到处下起了鹅毛大雪,天寒地冻。楚怀王叫人在宫殿里点上炉火,烧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袄,还是觉得身上发冷,直打寒战。

    突然,他沉思了一会儿,良心有些发现,设身处地,不免想起了他的臣民们:我把炉火点得这么大,身上还穿着这么厚的皮袄,竟然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们既没有炉火烤,又没有皮袄穿,岂不是更冷得难以忍受

    这时的楚怀王心情非常之好,也显得非常慷慨,于是颁下旨令,给全国的贫苦百姓和游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们在得到君主送来的燃料后,很是高兴,也非常感动,十分感激楚怀王,都称赞他是位好国王。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最初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