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在线阅读 - 第157章 阻击战

第157章 阻击战

    第159章阻击战

    宋献策听了,反而有所警惕,对李自成说道:“微臣以前不了解女真人,因此有些事情不好说。自从这次我女真接触,微臣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殿下,不可不防啊!”

    李自成一听,有点奇怪,当即问道:“防他们什么?”

    只见宋献策表情严肃,认真地回答李自成道:“微臣怀疑,女真并不会只满足割据辽东一地而已。如若真是这样,犯不着比我们还积极,就想着怎么灭掉明国!这次挖皇陵的主意,不就是他们提出来的!”

    李自成听了,有点不以为然,道:“他们都是苦寒之人,不习惯关内的,割据辽东又有什么意外的?”

    “殿下,历史上的女真建立金国,可也有南下吞并宋朝之意啊!”宋献策严肃地说道,“如若昌平一战,真能取得重大战果的话,那当今天下,至少在这里,就是我们两家实力最强,得防止女真人突然对我们出手啊!”

    一听这话,李自成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曹cao”,便点点头说道:“没错,防人之心不可无,传令下去,暗地里戒备!”

    他自己就是不断地吞并别的义军,比如曹cao罗汝才,革左五营,小袁营等等壮大起来的。因此,在这方面他还是很警惕的。

    于是,大顺军这边,没了一个好觉。

    不过一直到天亮,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建虏始终唯有来大顺军这边的迹象。

    李自成熬了大半夜,在早上便呼呼大睡,算是补觉了。

    结果没想到,他睡了没多久,探马又急匆匆来报,把他给吵醒了。

    “什么,女真走了?”李自成有点懵,“怎么走的?”

    “女真全部拔营往北而走,就连天津卫都是一座空城了!”

    李自成听到这话,终于清醒了过来,不过也更奇怪了:不打招呼,突然就全部跑了,这是几个意思?

    他自己想不明白,便把他的谋臣都叫了过去一问,不管牛金星还是宋献策,也都是懵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似乎都没道理这样一大早就走了的,连个招呼都没有!

    想不明白,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女真爱走走,反正我们其实也不想他们在关内待着的。”

    宋献策听了,皱着眉头说道:“就怕他们不是要出关,而是另有所图?可要是京师被攻下,他们要抢京师,也该往西走才对,为何是往北呢?难不成是想骗我们,虚晃一枪?可这也不应该啊!他们昨晚的动静,应该就是在收拾行李,按道理来说,我们的探马也该到了吧?”

    李自成听了,正想说话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

    于是,他当即一笑道:“看,估计是探马回报了!”

    说着话呢,他们便抬头往大堂外看去,结果这一看之下,看到匆匆闯进来的人,顿时就傻眼了。

    “殿下,败了,全败了!”就见刘宗敏一身汗水,一脸疲惫,哭丧着脸大声说道。

    要知道,以前的刘宗敏,哪怕一败涂地可都不是这个表情,如今这个样子,顿时把李自成震惊地不轻,立刻站了起来,膝盖一下撞到了案几却也没管,只是盯着刘宗敏,大声喝道:“出什么事了?”

    刘宗敏还没说话呢,又有人闯了进来,是一只虎李过,同样满脸是汗,疲惫不堪,摇摇欲坠的样子,大声说道:“叔,全完了!”

    他情急之下,连殿下都不喊,直接喊出了最熟悉的称呼。

    李自成,宋献策,牛金星:“……”

    李自成是真懵了,当即大喝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有十二万人马么?明国皇帝上次不就只有五万人马,就算再多一倍,也没有你们的兵力多啊,怎么搞的,为什么一来就和老子说败了,完了的?”

    听他们这意思,好像非常不妙。他也是急了,斯文的孤不孤的,也不自称了,熟悉的称呼同样脱口而出。

    牛金星这边,正常情况想不通,倒是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顿时震惊地问道:“之前听说太祖皇帝显灵过,你们去挖皇陵,该不是成祖皇帝什么的也显灵了吧?”

    刘宗敏和李过一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的眼中,还都是怀疑之色。

    该不会真的是明朝皇帝显灵,把建虏给吓跑了,然后又给朝廷官军打了鸡血?

    宋献策是算命出身,他才不信鬼神,见他们愣在那里,便追问道:“到底怎么了,们说啊!”

    刘宗敏似乎是稍微歇过来了,便马上回答道:“明国皇帝领着七八万人马杀到昌平,但是清兵都还没见到朝廷官军就跑了。而且那个皇帝真是邪了,竟然带头冲锋,不要命的那种。所以……所以我们的军队也没了!”

    牛金星一听,不由得非常震惊道:“该不会真是明国历代皇帝显灵了吧,要不然怎么会这样?”

    宋献策听到这话,摇摇头说道:“要挖人家祖坟,能不拼命么,这和显灵不显灵有什么关系?倒是女真突然跑了,这是何意?”

    听到这话,牛金星回过神来,也是奇怪道:“对啊,要是明国历代皇帝显灵,那为什么天津卫的女真也跑了呢?”

    宋献策此时有点琢磨出来了,皱着眉头道:“看来天津卫的女真是昨晚收到了消息,所以连夜收拾行头跑路。两边女真都跑,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辽东出大事了!”

    李自成听到这里,便追问道:“辽东会出什么大事?他们不是说了,还有几十万人马可以调动的么?”

    “听说清国的皇帝年纪很小,入关的是摄政王,有可能是争权夺利吧!”宋献策听了,便猜测道。

    他们对辽东了解得还是太少了,相信女真不会真的只有这点兵力。

    李过此时该是已经喘过气来了,看到他们还在讨论不着四六的事情,便大声吼道:“还管女真干什么?我们再不走,皇帝领军追上来就不好走了!”

    看他怕成这个样子,李自成就不满了,当即瞪眼睛喝斥他道:“慌什么?我们还有八万多人马在这里,明国皇帝不也只有七八万么?要敢追来,老子……孤就敢以逸待劳,打不死他!”

    说完这个话之后,却听刘宗敏对他说道:“殿下,还是快走吧,再走真不好走了!”

    这个话让李自成非常意外,用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刘宗敏,这还是他手下第一大将么?怎么怕成这样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以为自己回到了崇祯初年,听到官军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是想要逃跑!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惊愕,又或者是要给自己掩饰下,刘宗敏马上解释道:“殿下,那明国皇帝和他手下的军队,都是一群疯子,兵力相当肯定是打不了的,我们还是先回去,从长计议为好啊!”

    “对对对,真的是一群疯子!”李过听了,连忙附和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从来没在战场上见过这样一群疯子,真不能打!”

    牛金星听了,叨叨道:“看看,挖人家祖坟给挖了吧,人家不拼命就怪了!”

    这个话说完之后,在场的几个人都转头看向李自成,眼神中带着一点埋怨,意思似乎是在说:“看看,好好的,挖人家祖坟干什么,把人家激怒了吧?”

    李自成也有点理亏,不过他这个理亏不是因为挖人家祖坟理亏,而是他独断专行,不听他们的劝,执意要挖人家祖坟这事。

    忽然,他想起什么,便立刻岔开话题道:“高一功呢?他人呢?”

    刘宗敏和李过一听,不由得有点尴尬。

    当时见势不妙,就各自逃命,哪还管其他。

    “大概……大概还在路上吧?”刘宗敏猜测道。

    随后,李自成召开军议,说收到袁宗第消息,要领军前去和左良玉干架,然后便拔营而走,迅速南下,离开的速度也就比建虏稍微慢了一点点而已。

    ………………

    从昌平往清月明月关,并不能走直线。

    而是往东走到平谷之后,往南绕过盘山,到达蓟州,然后往东北方向走,赶到遵化,再往东北方向走,过三屯营后可到达蓟州镇。到了这里之后,往北走是喜峰口,往东南走到达迁安,再往北才是清水明月关。

    大热的天,一支长达数十里的军队就在这条路上行军。

    天气太热,行军的军卒,皆是只穿单衣,头上有什么遮盖什么,一身是汗地走着。

    一般而言,这种天气行军,军卒肯定是要骂娘的,太让人遭罪了!

    但是,走在大军前面的军队,却全都是埋头赶路,路上压根很少有人说话。

    如果从高空俯视看的话,能看到走了几天之后,这支行军队伍的头一截,明显甩开后面的军队一段距离了。

    在中军所在,崇祯皇帝身上只穿一件丝绸,什么棉甲、皮甲或者铁甲全都没穿,要不然非中暑不可。

    他骑在马上,头上倒是戴着一顶斗笠,可一样还是一头的汗。

    边上的方正化,这时穿着一件短褂,露出白嫩嫩的皮肤,但是明显有些晒红了。挥汗如雨之下,他有些担心地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已经有一千多将士倒下了,要不还是让那些降卒缓下吧?”

    本来定下的,是早起赶路,到中午左右太热的时候就躲属下阴凉,傍晚再接着赶路。结果没想到,刚归降的这支军队,硬是要多走上一段路,慢慢地,就带动了整支队伍不得不加快了行军。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也是有同感。

    虽然他已经让骑兵到前头开路,备了凉开水在行军路线上供将士们解渴,但是还是有很多将士图简单,走着走着,看到有水就喝,或者给自己一个透心凉,浇个透,导致不少将士生病了。

    天气确实太热,草帽只有很少一点,折树枝当帽子,或者其他什么的,其实也没有多降温多少。

    还有一点,大热的天赶路,就连拉盔甲和粮草的牲口,都倒下了不少。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古代打仗,有很大的可能,军队的减员不是因为刀砍剑劈的,而是非战斗减员。

    交通太不方便了,各类物资也少,基本上都要靠人本身硬是去适应。适应不了的,那自然就会生病。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对方正化说道:“等到夜不收侦查到建虏的行踪,再重新指定行军计划。”

    打探消息的夜不收同样遭罪,不过好在一人双马,比起步军要好一些,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还可能遭遇敌人,也是个危险的活。

    他这正说着呢,就见前面有十几骑逆行,往中军帐这边过来。

    方正化看到,便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是前锋宁龙!”

    走在最前面的是宁龙所部,然后是五万降军,再之后才是京营将士。

    看到宁龙亲自赶回来,那就说明前面应该有情况。

    果然,近前之后,满头大汗的宁龙翻身下马,向崇祯皇帝见礼,然后禀告道:“陛下,夜不收查到,三屯营那有建虏驻扎,且从天津卫那边北逃的建虏已经快到迁西了。”

    此时的朝廷大军,前锋已经到了遵化,之前已经回报过遵化是空城,崇祯皇帝所在的中军,还没到遵化。而从遵化到三屯口还有三四十里,步军大概一天的路程。

    崇祯皇帝没想到,建虏竟然在三屯口派了兵力驻守。

    不过认真想想的话,似乎也不奇怪。

    三屯营位于燕山山脉中,是从遵化东去的必经之路。从三屯营往北,能到喜峰口,只有六十里路。如果控制了三屯营,就能保证喜峰口的通畅。蓟州镇总兵府就设在这里,遇到事情,从这里增援几个关口都是非常合适的。

    建虏快逃到迁西,那就意味着,他们比朝廷官军的前锋还要快一点点,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他们便能先行过关。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吩咐道:“前锋越过三屯营,拦截北逃建虏;后面军队,攻打三屯营,尽快攻下!”

    三屯营这里,是一个山谷,朝廷在这里设置了三百户军户屯田,地方倒是比较宽广的。如果军队要越过去而不受到城里建虏的攻击,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军队的粮草辎重就没法越过去了,肯定要走有路的地方才行,而三屯营就是卡在路上的。

    听到皇帝的旨意,宁龙便立刻赶回军队前面去了。和建虏的战事,就此打响。

    崇祯皇帝这边,赶到遵化之后,已经是傍晚,马上要天黑了。

    前线的消息一条又一条地传过来,情况不容乐观。

    “陛下,降军攻了三次三屯营,皆被建虏打退,死伤两千八百余人。”

    “陛下,绕过三屯营的前锋主力死伤惨重,急需佛朗机炮设防。”

    “……”

    把这些情况总结下来,就是三屯营的建虏,利用了缴获的大小火炮,轻松守住了三屯营。

    越过三屯营的朝廷官军,因为堵住了建虏的去路,狗急跳墙之下,建虏拼死厮杀,又带有各类火器,装备精良,反而阻击的朝廷官军,因为后勤被三屯营卡住,火器等各方面都不及建虏,自然就打得非常辛苦。

    并且因为三屯营拦路,军队想要大规模越过也不容易。

    总而言之,就是前方的战事,都因为三屯营这颗钉子,导致了不利局面。

    崇祯皇帝听完禀告之后,二话不说,立刻领着御前直属标营,轻骑赶往三屯营,到前线观战。

    哪怕已经是傍晚,跑了三四十里路,崇祯皇帝又是一身汗。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

    夜空中,挂着半个月亮,同时满天繁星,就算是没有火把,近距离还是能看清道路的。

    前线这里,统军将领是李来亨,魏师贞和贺赞。见到崇祯皇帝过来,自然都陪同着介绍情况。

    崇祯皇帝一边听着他们的讲解,一边看着远处城头上灯火通明的三屯营。

    就听贺赞给崇祯皇帝介绍道:“陛下,三屯营乃是蓟镇总兵驻地,城墙高大,里面的防御手段更是完备,短期内极难攻下!”

    这个话,李来亨是没法开口的,因为降军要先证明自己,岂能说这种丧气的话。不过贺赞等人看在眼里,这些降军确实是拼命了,因此便主动给崇祯皇帝提了出来。

    另外一个总兵魏师贞,也在补充着不好打的原因。从某种角度来说,真有种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因为这三屯营就是朝廷自己修的,如今来为难自己了。

    崇祯皇帝因为天黑,看不到三屯营的全部情况,也没见战斗时候的场景,不好说什么,但是他倒也相信自己手下大将的判断。

    换句话说,三屯营很难短期就攻下。可是,不打下三屯营,前面阻击的朝廷官军就会非常辛苦。

    崇祯皇帝眉头皱着,忽然问道:“那夜袭如何,能不能拿下三屯营?”

    贺赞听了,有点无语,便提醒皇帝道:“陛下,建虏很警惕,城头上到处都是火把,没法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