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乱世英杰在线阅读 - 53和穆桂英同房了

53和穆桂英同房了

    张角在面临当时的情况也没办法,由于自己创立的太平角在起初就是以一些救治疾病和装神弄鬼的法术来迷惑大众,这些旁门左道自会对付平常百姓管用,对那些读书人和世家豪门气的作用很少。在发展到势力壮大的时候,才吸收到些像管亥等一些家境富裕而被官方迫害的读书人加入到太平教。跟着利用自己教里的人才去大汉各地的豪门大族家去传教,蛊惑他们捐钱捐物,正是因为这样在黄巾起义的开始初期,太平教的势力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管亥和王五的矛盾并不是唯一的,在张角的太平角发展到数百万时,教里面两个阶层的教民矛盾开始激化,形成了以自己阶层的想法和利益诉求。而管亥和王五两个人的矛盾不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已,张角本来就对王五的残酷的行为看不惯,无奈管亥和他要对付王五的事情被他预先知道,王五这个人狡猾异常,他见自己的行为受到张教主的敌视,为了保命,就暗中派人拿着珠宝金银去贿赂张角的两个弟弟和其他一些与自己同样出身的太平教堂主,假意传出张角对他们这些底层出生的堂主肆意残杀士人不满,要在大会上惩罚这些人,还有剪除他们手中的军队。

    王五的这一举动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冲动愚昧无知的将领哪里知道自己着了王五的道,成了他手中的枪。在公审王五的大会上,一同向着张角发蓝,逼迫张角剪出对王五的惩罚,发布命令对以后他们群体的恶劣事件不再追究才坑把手。张角当时授予他们的压力而宣布王五无罪,更是同意了王五等一干人的要求。在太平教里面毕竟还是平民阶层的势力更大,这次事件对黄巾起义以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副作用。

    后来王五在势力逐渐增大的过程里大肆抢掠百姓,甚至还组织人手去挖掘他人祖魂,勾结山贼盗匪抢劫勒索富人。王五的行为在黄巾军里起了恶劣的影响,因为黄巾军对平民百姓和豪门大族,士子的杀戮,引起了他们仇视,加上东汉中央政府发布的募兵令,他们走在了一起参加了对黄巾军的围剿。为了复仇,这些人残忍的进行了大围剿,导致其他黄巾军遭受了灭门之灾。而王五生性狡猾jian诈,在黄巾军势力衰退的后期,他就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改名换姓,投进深山做起了强盗。逃过了各大豪强势力的追缴。

    最近这一两年由于在刘尧到荆州实施了移民冲边的政策之后,北方活动的黄巾军越来越生存困难,大量的流民被安置到了南方开垦荒地,这些分到了土地和更牛的平民百姓哪里还有心思梗着他们造反,当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让这些朴实勤劳的百姓们明白了许多,自己所最求的不就是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孩子晚上热坑头,得到了这些哪里还回去拿着刀剑拼上性命去追求一些遥远缥缈的理想。那些看起来丰富美满,却是遥不可及,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只要是老百姓还有一口平静的饭吃,他们是不会向着起来造反的,毕竟天授神权,皇帝是上天门的儿子,专门派来管理他们的思想深深植入了他们的思维,造反要杀头的结果震慑了这些百姓。

    公元184年的黄巾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革命战争,它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农民革命遗产。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对它认真进行总结,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工作。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因此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是官员,借着在黄巾之乱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了灭亡。在另外一个发面也为我们留下了四个失败的原因。

    其一,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军不仅有庞大的东汉官军,而且还有各地豪强的大小武装,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的疯狂镇压,最终寡不敌众,终于失败。

    其二,由于起义计划被叛徒出卖,使起义不得不仓促发动,各地起义军之间的相互配合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洛阳起义流产,使东汉政府解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镇压外围起义军。

    其三,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从主观方面来说,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人物,其起义计划的制定极不完备,起义后各地起义军没有迅速地集结起来,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动,甚至不进行相互支援配合,终于被官军各个击破。同时起义军首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张角、张梁、张宝、波才、张曼成、赵弘、韩忠等,个个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围坚城,与东汉军拼消耗,不懂得运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主动,始终被动挨打,直至失败。

    其四,东汉派来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如皇甫嵩、朱儁、曹cao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的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黄巾军首领,因而往往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击败黄巾军。

    在黄巾军自身方面就是:(一)力量的分散。黄巾起义是一次有准备的起义,三十六方,一时并起,确实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可如果我们看看历史记载再对照一下地图,会发现这三几十万人铺撒在从河北到江淮的广大的区域,各个点上的人数并不多,最多在某几个中心区域能稍稍集中一下,应该也只在数万之间吧。如果三十几万是在一个地方,估计官府会辛苦点,但对付几万人时,官府还应该有这个能力。

    (二)乌合之众。黄巾贼们原来的身份不过是农民、渔民、手工业者、小贩一类人,威武如猎户者估计能当将军,智慧如算命先生或神汉可做参谋,有几个人能有点战斗的经验,开始的时候杀人估计都手软。张角等人或许有大志和天才的大局观,可毕竟没有经过实验,纸上谈兵者的下场,他身前身后都有。

    (三)瓶颈问题。如果是一次星星之火引起的农民战争,开始的时候由于起义者力量的弱小,往往引不起朝廷的注意而便于发展,可一旦朝廷注意,就是十万百万的大军轮番的攻击围剿,能不能打败围剿生存下来就成为了起义成败的关键。黄巾起义没有能够越过瓶颈这到坎,当他们揭竿而起时,由于规模巨大而马上受到了朝廷的攻击,起义者没有能在攻击下存活。可以想象,如果他们承受下了这轮打击,就算损失严重点,那些原来不怎么懂军事的人也在战斗中学到了经验,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四)地理问题。黄巾起义的主力在河南河北的平原上,地理条件太简单。看看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在商洛的大山中,黄巢在泰山中,绿林军在湖北大洪山中,就算水浒中描写的梁山,也是有山有水,地形复杂。对于成长期的农民军,有复杂的地形意味着多了条生路,一旦战事吃紧就远遁山险是必要的,没有这个条件,黄巾军就输不起。

    (五)继承者的能力问题。如果张角能侥幸不死,也许黄巾军还不至于草草收场,可惜他死了。陈胜死了有项梁顶着,高仙芝死了有黄巢顶着,高迎祥死了有李自成顶着,可张角死后的继任着都不勘其用。从历史上记载的像刘劈、管亥等人,往往拥众数万,如果他们能干一点,在纷乱的东汉末年应该能够干出点名堂。(六)。如果非要加个第六,只能说这场起义出现得不太是时候,汉王朝还能够有效的组织力量进行反击。

    管亥这几年的沉沉浮浮也让他原来年轻激动地心静了下来,刚刚认识到刘尧政策危害,这是针对他们釜底抽薪的方法。在北方的大片田地被控制在世家豪门手里的时候,聪明的刘尧另辟蹊径找出另外一条瓦解黄巾起义的道路,迁移实地百姓到南方垦荒,这样既解决了失地农民参加太平教成为叛乱教民,也开发了南方的经济,大大状实了刘尧自己封地的实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管亥自己都不敬佩服想出这个方法的刘尧。刘尧的这个政策不就是自己当年加入太平教的理想吗?

    管亥并不仇恨刘尧,这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自己虽然一直秉持自己永不放弃的信念,在青州这一代得到大量百姓的暗中支持才活到现在。自己与王五有着深仇大恨,也只有靠着他进攻北海郡来获得日益短缺的粮草,其实心里一直不想和王五这样的无耻之徒合作,但是现在出去从冀州远道而来支援自己的张燕加上自己的部队也无法战胜汉军,只能依靠强大的王五一伙人。

    周仓是自己的好友见助手,王五第一个就想将他提出来去战斗,管亥心里立马生出一股怒意,你的那位宋忠宋大将军根本就是一个废物,那他出去不就是去送人头吗?那两位汉军武将经过上次的作战我们都知道难以应付,我的周仓兄弟虽然勇武过人,但是面对这两位悍将也是没单方匹敌。管亥和周仓感情很好,哪里不明白王五是深恨当年自己多次坏了他的好事,今天就是来借这次机会斩断自己的左膀右臂,最后来收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