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孙悟空穿越到未来在线阅读 - 人物的设定

人物的设定

    死亡的设定:

    死亡:“死亡”是生死的掌控者,死亡是没有性别的,叫她,他,它都可以。

    她的能力:无限力量,控制别人的生死,控制时间.空间.生物.元素.能量.物质.意识,创造和毁灭,反弹伤害但是只有分身能用,以及一切的一切…………,首先死亡是死不了的,一切的一切…………在她眼里还是宛如微尘,他超越了一切或者等同于一切。

    “死亡”在这本书里就是无敌和真超越一切“全知全能”,其他的超越一切“全知全能”都是伪超越一切“全知全能”,“死亡”是真超越一切“全知全能”。

    人类想出来的“全知全能”就是个垃圾。

    人类有时候幻想过如果有人超越“全知全能”但是在人类的认知里“全知全能”就是无敌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全知全能”,这就是知识缺乏,真超越全知全能对“死亡”来说就像吃东西那么简单。

    没有任何敌人可以匹敌她也没有任何敌人可以凌驾于他之上。

    “死亡”可以定义一切比如设定,量级,概念,概率,绝对,现实,一切的不可能都可以变成绝对可能,维度,以及一切的一切。

    他不可名状,不可描述。

    孙悟空的设定:

    孕育孙悟空的那块仙石在鸿蒙时期就有了,鸿蒙是一个比混沌还久远的存在,鸿蒙是有时间的,鸿蒙过一小时等于六千七百四十八亿年。

    孙悟空的能力:

    分身:分身的实力由本体来定义,比如本体想分身的实力是一,分身实力就是一。

    筋斗云:每一秒的速度是光的A倍速度。

    维度控制:可以随意定义对方或者自己的维度。

    不灭身躯:就是圣人的全力一击也无法打烂不灭身躯除非对方境界比孙悟空高。

    无限力量是境界到准圣~圣人都有的能力。

    淼鑫的设定:

    淼鑫有两个人格

    一个人格是未来的普通人,另一个人格是魔神。

    另一个人格魔神是命运魔神,他知道自己会沉睡很久。

    魔神人格实力有一击打爆无数a个洪荒。

    未来普通人人格没有魔神人格强大的实力。

    现在是未来普通人人格是没有什么能力的。

    如果是魔神人格那就只有鸿钧可以碰一碰了。

    魔神人格能力:掌控命运,复活别人,复制别人的能力,复制出的能力只能用出70%威力,穿越时空,可以削弱敌人的实力,因果改写,伤害转移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全部转移到人或事物。

    菜鸟和炮灰设定:

    炮灰是一个比鬼仙还弱的存在但它超越了超越了数学层面,与数学的理念,它完全未知,它超越了不可达基数、马洛基数、弱紧致基数、不可描述基数、强可展开基数、拉姆齐基数、强拉姆齐基数、可测基数、强基数、伍丁基数、超强基数、强紧致基数、超紧致基数、可扩基数、殆巨大基数、巨大基数、超巨大基数、n-巨大基数、0=1、终极L、莱茵哈特基数,人类已知所有基数人类未发掘的所有基数未来可能出现的基数/概念/理念/公理所有的序列体系等等超越了数学层面,与数学的理念,任何数学层面与数学理念在它面前只不过是一个瞬间就可以摧毁的玩具罢了,不管是绝对无限Ω还是伯克利基数…………以及已知的基数和未知的所有基数都已经无法描述它了。

    炮灰之下还有菜鸟,菜鸟有一点强可以秒杀伪“全知全能”,伪“全知全能”无限分之一的力量可以秒杀ω[ω]ω…………ω[ω]ω,B→B→B……………→B,不可达基数,莱茵哈特基数0=1,终极L个宇宙数量。

    菜鸟秒杀伪“全知全能”,炮灰可以秒杀菜鸟,鬼仙可以秒杀炮灰…………古荒永恒尊者。

    琦玉的设定:

    能力:

    普通拳

    连续普通拳

    认真一拳

    连续认真一拳

    认真上勾拳

    连续认真上勾拳

    认真全速跑:速度快过时间和空间,打破次元壁。

    认真思维拳:思维,逻辑,概念,全部打乱。

    认真绝对秒杀拳:直接绝对秒杀敌人,无视任何防御。

    绝对全知全能:“绝对的全知全能,没有之一。”

    绝对死亡:“绝对死亡是杀死人后,对手绝对无法复活,自愈。

    定义一切绝对,如过去,现在,未来,现实,概念,概率,梦幻,梦境,设定,量级,永恒,空间,时间,物质,基数,力量,速度…………以及一切的一切。

    琦玉的另一个名称是绝对上帝。

    绝对上帝定义的一切都是绝对的,绝对发生,绝对出现,绝对湮灭,绝对真实…………。

    琦玉只能在未来出现,不能在其它地方出现。

    因为琦玉他自己定下了规矩不能在其它地方出现因为自己的力量过于强大,会伤害到其他的世界或者宇宙。

    绝对无限就是琦玉的分身定义的。

    绝对无限是琦玉的分身定义之中最小的基数,比绝对无限大的基数有一大堆如伯克利基数,0=1=莱因哈特基数等等基数。

    绝对超越基数,绝对无敌,绝对秒杀,绝对死亡…………。

    绝对无限:不可达基数及其之上的大基数其本质都是对绝对无穷的在“宽度”(表现力)上的可见证的逼近和模拟,因此绝对无穷自然的拥有大基数的全部性质。

    绝对无穷Ω如果存在,应该是:

    Dedekind的,不可数的,具有滤的形式,具有真类的势,

    是世界的,是弱不可达的,强不可达的,Mahlo的,不可描述的,不可言喻的,不可区分的,Ramsey的,

    是大基数,是反射论证的,可测的,超可测的,强大的,高大的,Woodin的,无限谓词的,亚紧致的,是超大基数,强紧致的,超紧致的,可扩的,Vopenka的,是巨基数,高度跳跃的,阶对阶的,Icatus的。

    目前不知道是否有的性质:非良基,不可遗传序数可定义,不可选择,不一致

    其中只有“具有真类的势”是描述高度的,其他都是描述宽度的。

    相同点:

    两者都是预设一个位于集合运算之外仍能无矛盾成立的新基数,也就是所谓的不可达性。理所当然的这是一切无穷公理的通用性质。

    宣告这些新基数的一致的公理系统T的有限公理片段都存在可数传递模型。naive地解读,就是,如果你有一个有限的Con(T),那么你也有Con(T Con(T Con(T …)))。这是绝对无限的反射原理的弱化形式。

    公理系统内的有限个句子都是绝对的。这还是绝对无限的反射原理的弱化形式。

    任何稍强的大基数都具有反射论证性质。naive地解读,就是支持反射论证的大基数的关键点,在其下方都具有“绝对无限多个”同样性质的大基数。

    理想的绝对无限Ω可以naive地看作为终极数学宇宙(柏拉图宇宙/冯洛依曼宇宙)V的基数,普通的[公式]则是自然数集合的基数,而大基数就是反射论证非平凡关键点的基数。反射论证理所当然的还是反射原理的弱化形式。

    它们都是V≠L的实例,和V=L(可构造集合宇宙)不相容。

    不同点:绝对无穷曾经有两次直接引入的尝试,但都不怎么成功(第一次是康托尔,被康托尔悖论 罗素悖论 布拉利-福尔蒂悖论三连击败引发第三次数学危机;第二次是Berkeleycardinal伯克利基数,被选择公理AC排斥);然而大基数的引入是相当成功的。

    大基数都居于V=WF(良基集合宇宙)之内,而目前能够勉强运作的绝对无穷的衍生物都是居于V≠WF(非良基集合宇宙)之上并且是V=WF的非保守扩张。

    不可达基数及其之上的大基数有着非常重要的运用,比如取消分球悖论,导出ZFC一致性,二阶算术完备,而绝对无穷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用途,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绝对无限的衍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质:

    伯克利基数以及在其之上的基数如果是和ZF一致的将会证否V=HOD和Ω-猜想。并且有可能会引发第四次数学危机推翻第二次数学危机以来的成果:没有选择公理,实分析就和没有地基一样。

    如果是朴素意义的作为V的基数的绝对无限Ω,在新基础集合论NewFoundations,NF里面是可以存在的。但是,绝对无穷只是“目测”起来很强很大,它在一致性强度和证明论强度看起来可以说并不强,而强大的标准其实是非常哲学的判断,是没有唯一定论的。非要按照康托尔原来的进路去理解绝对无穷/全类/真类其实是很钦定的行为,没啥意思

    在NF中的绝对无限Ω如果你对它施加幂集,得出的结果反而会跌落绝对无限的神坛,也就是[公式]。

    某种程度来看这是最强的不可达性:任何对绝对无限集的重构结论都会低于绝对无限。

    人话地描述这个过程的话,幂集cao作乃至于一切集合运算就好像一个平底锅,它接住一个两个一系列集合,就会重构集合里面的元素,重新冶炼这些集合。

    而对于绝对无限Ω来说,它里面具有大量的集合元素是不能再施加冶炼的(非康托尔式集合),NF这个汤锅就好像一个筛子丢弃这些元素保持NF的一致性,然后再冶炼,因此Ω的幂集远远不能和Ω相比。如果是一般的集合论比如ZF,无法舍弃这些元素,就会陷入越大的基数会有更大的基数的怪圈,因此Ω不被这些集合论相容。而这个性质刚好也符合我们对绝对无限的直观。

    昊天上帝的设定: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简言之,“道”: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一切,时间,空间,真理,逻辑,超越,超脱,概念,概率,真实,粒子,全知全能,凌驾,绝对无限,数学,强行包含,无法想象,无法理解…………一切万事万物都只是道的一部分,道包含一切万事万物。”

    道是无为、无往、无相、无体、无有、无无等等。

    “道”是不可说、不可得、不可真,不可虚,不可见,不可空,不可想,不可达、不可数、不可思议、不可名状、不可描述、不可创造、不可逾越、不可向迩、不可限制、不可磨灭、不可估量、不可替代…………。

    道等于昊天上帝。

    玩数字游戏:

    ω命名为1。

    1 1=2

    2 2=4

    3 3=6

    4 4=8

    5 5=10

    以此类推。

     之上还有×,^,↑,→。

     小于×这个符号,

    ×小于^这个符号,

    ^小于↑这个符号,

    ↑小于→这个符号。

    比如:5x5=25,5^5^5,5↑5↑5,5→5→5。

    ω的另一个名称是n。

    小写的n和大写的N一样。

    为了容易区分把ω^ω^ω^ω^ω^ω^……^ω名为A,ω→ω→ω→ω→ω→ω……→ω命名为B。

    绝对无限Ω:

    一个多重列(multiplicity)被称为良序的,如果它符合所有子列都有第一个元素的条件;我把这种多重列简称为序列。我正视所有数的系统并把它指示为Ω。系统Ω依照量是“序列”而处于它的自然排序下。让我们毗连0作为给这个序列的一个额外元素,如果我们设置这个0在第一个位置上则Ω*仍是序列...通过它你可欣然的自我确信,出现在其中的所有的数都是所有它前面元素的序列的序数。Ω*(因此还有Ω)不能是相容的多重列。因为如果Ω*是相容的,则作为良序集合,数Δ将属于它,而它将大于系统Ω的所有的数;但是数Δ还属于系统Ω,因为由所有的数组成。所以Δ将大于Δ,这是一个矛盾。所以所有序数的系统Ω是不相容的,绝对无限多重列。

    所有序数的搜集在逻辑上不能存在,这个想法在很大程度是悖论性的。这与没有最大序数的Burali-Forti悖论有关。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回溯到,对于所有逻辑上可以定义的性质,都存在有这个性质的所有对象的一个集合的想法。但是在康托尔上述论证中,这个想法导致了困难。

    更加一般的说,如A.W.Moore所表述的,集合形成的过程没有终结,因此没有作为“所有集合的全体”或“集合层次”的这种事物。任何这种总体自身必定是集合,所以位于这个层次中的某个地方而不能包含所有集合。

    这个问题的标准解决可在Zermelo集合论中找到,它不允许对任意性质的无限制的集合形成。转而我们可以形成有某个给定性质并“位于没有给定集合中”的所有对象的集合(Zermelo的分离公理)。这允许在有限制意义上的集合形成,而(有希望)保存理论的相容性。

    但是尽管它优雅的解决了逻辑问题,但哲学问题依旧。只要个体们存在这些个体的集合就应存在是很自然的。在朴素的意义上,集合论可以被称为基于了这个概念。Zermelo的修正将提交给我们一个更神秘的真类的概念:在我们的理论中有着没有作为一个对象(集合)的任何形式存在的对象的类。例如,所有集合的类就是这种真类。

    不可达基数:

    概念

    不可达基数是强弱不可达基数的统称。如果κ是不可数的、正则的极限基数,则称κ是弱不可达基数;如果κ是不可数的、正则的强极限基数,则称κ是强不可达基数。这两类大基数合称不可达基数(或不可到达基数),也有文献只把强不可达基数称为不可达基数。不可达基数的概念是波兰数学家谢尔品斯基(Sierpiski,W.)和波兰学者塔尔斯基(Tarski,A.)于1930年引入的。由于任何基数λ的后继基数λ 不超过λ的幂2λ,所以每个强不可达基数必为弱不可达基数;又由于在广义连续统假设GCH之下,λ =2λ,所以在GCH之下,每个弱不达基数也是强不可达基数。之所以如此称呼这类大基数,是因为不能用通常的集合论运算来“到达”它们。事实上,若κ是强不可达基数,又集合X的基数|X|<κ,则幂集P(X)的基数也小于κ;又若|S|<κ,且对每个X∈S,|X|<κ,则|∪S|<κ。这就是说,由小于κ的基数,无论进行何种运算,总达不到κ。可数无穷基数N0也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因此,也可以说在有限基数的范围内,用除去无穷公理之外的任何集论运算,N0也是“不可到达”的。这就清楚地看出,不可达基数确实是无穷基数0的一种自然推广。“存在不可达基数”已不是ZFC系统的定理。若想肯定这一事实,只有引入大基数公理。事实上,若κ是强不可达基数,则直到κ层的集Vκ就是ZFC系统的模型。这样,若存在强不可达基数,则ZFC系统便相容。但不可能在ZFC系统中证明ZFC系统的相容性,于是推知:“存在不可达基数”不是ZFC系统的定理。

    弱不可达基数:

    弱不可达基数是一种正则基数。既是极限基数又是正则基数的不可数基数。若Nα为弱不可达基数,则cf(α)=α,且α是极限序数。因为cf(Nα)≤Nα,Nα≥α,所以Nα=α。可见Nα是非常大的。由定义还可看出,不可达基数κ不可能由比它小的基数通过基数的加法、乘法、乘幂和取极限等运算得到。豪斯多夫(Hausdorff,F.)在1908年提出了弱不可达基数的概念。现已知道弱不可达基数的存在性在ZFC系统中是不可证的。

    强不可达基数:

    强不可达基数是一种正则基数。简称不可达基数。既是正则的又是强极限的无穷基数。即如果正则基数κ满足κ>N0,且对任何λ<κ有2λ<κ,κ就是一个强不可达基数。强不可达基数一定是弱不可达的。在广义连续统假设成立时,每个弱不可达基数也是强不可达的。这时这两个概念是相同的。在ZFC系统中不能证明不可达基数的存在性。称这种基数为不可达的原因是它不可能从比它小的基数出发,使用通常的集合论运算得到。

    正则基数:

    正则基数是一种特殊基数。如果α为极限序数,且cf(α)=α,则称α为正则的。正则的基数称为正则基数。不正则的无穷基数称为奇异基数。由于正则的序数一定是基数,故人们对正则的序数、正则序数、正则的基数和正则基数这几个概念不加区别地使用。通常也有人将ω称为正则基数,将Nα 1称为正则序数。正则性是基数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由德国数学家豪斯多夫(Hausdorff,F.)于1908年引入。关于正则基数的性质曾引申出许多重要的集合论命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是否能在ZF系统中证明存在大于ω的正则基数一方面,由选择公理知,N1,N2,…,Nα 1都是大于ω的正则基数。另一方面,以色列集合论学家吉帖克(Gitik,M.)于1979年在假定存在某种大基数真类的情况下,证明了不存在大于ω的正则基数,也是和ZF系统相容的。

    基数:

    亦称势。公理集合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度量集合大小的量。在德国数学家康托尔(Cantor,G.(F.P.))之前,无穷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人们无法区分两个无穷集的大小。1873年,康托尔发现自然数集与实数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意识到可以用一一对应作为度量无穷集合大小的尺度。他把集合的大小称为集合的势,记为x‘,x为一集合。并且他定义,若集合A与集合B之间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则称A与B等势,记为A≈B。然而康托尔对势没有作非常严格的定义,而将集合的势定义为从集合中抽去元素特性及顺序特性得出的一般概念.德国数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弗雷格(Frege,(F.L.)G.)与英国数理逻辑学家罗素(Russell,B.A.W.)将集合的基数(势)定义为在等势关系下该集合所在的等价类.这一定义虽然比较严格,但这样定义的基数不是ZF公理集合论中集合的基数.在ZF公理集合论中,按如下方法定义集合x的基数|x|:[3]

    1.若x是可良序化的,则定义|x|为最小的与x等势的序数。

    2.若不然,则定义|x|为与x等势的真类中所有具有最小秩的元素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

    如果某个集合的基数是a,则如此定义的基数满足|x|=|y|,当且仅当x≈y.定义1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vonNeumann,J.)于1928年引入的;定义2则是上述弗雷格与罗素思想的翻版。如果存在从集合x到y的单射,则定义|x|≤|y|。如果|x|≤|y|且|y|≤|x|,则|x|=|y|。这就是著名的康托尔-伯恩施坦定理。对于任意的集合x和y,有|x|≤|y|或者|y|≤|x|,当且仅当选择公理成立。可良序化的集合的基数称为良序基数。每一个良序基数都是序数。因此,若设定某一选择公理,则每一个基数都是序数。对任意的序数α,存在大于α的最小良序基数,记为α。由此可见,所有的良序基数构成序数全域的一个无界的子类,即为真类。因此,可以定义一个从序数全域到所有无穷良序基数构成的真类上的保序映射,使得α<β((α)<(β)),式中读做“阿列夫”。还常用α代替(α),表示第α个无穷良序基数,用ωα表示Nα的序型,故N0=ω0=ω,Nα 1=ωα 1=Nα。若α为极限序数,则Nα=ωα=sup{ωρ|ρ∈α}。Nα是极限基数,当且仅当α是极限序数。

    有人提到阿列夫数,我来认真写一下。

    ZFC集合论下,我们定义序数a为小于a的全体序数的集合。如0=,1={0},2={0,1},......,自然数的集合论定义和有限序数一样。然后我们定义ω=N={0,1,2.....}就是全体自然数集合。然后ω 1={0,1,2.....,ω}。总结一下,序数定义如下:

    0=

    a 1=a∪{a}

    x=∪(a<x)a对极限序数x(不能写成a 1的非0序数,如ω)

    基数的定义是,把序数按等势关系划分等价类,每一类中最小序数就是基数。其中有限基数,有限序数都和自然数一样,第1 a个无限基数叫χa(用χ代表阿列夫),阿列夫a中的a可以取自然数或者超限序数。

    ω,ω 1,ω*3,ω^ω等序数都可以和自然数集合(按某种良序重排)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ω是其中最小的,所以定义χ0=ω=N。整数,有理数等基数也是χ0,但那是指和χ0能建立一一对应,不是χ0这个基数的定义。(张三李四人数为2,但数学上定义2并不是数人数)。所有和χ0等势的集合叫可数无穷集。然后χ1是势大于χ0的序数中最小者。注意如果一个序数和χa等势,它一定小于χ(a 1)。所以χ1比ω 7,ω^66,ω^ω^ω^56等等都大。实数集R的基数是2^χ0(和自然数的幂集,即全体子集的集合等势),2^χ0=χ1叫连续统假设,在ZFC下不可证明或证伪。如果2^χa=χ(a 1)叫广义连续统假设。实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所以平面上的几何点就是笛卡尔积R*R,和R等势。曲线数量如果当成几何点的子集,那有2^2^χ0个(以下假定广义连续统假设,就说χ2吧)。但你能想象的曲线形状和实数一样,只有χ1个,剩下的都是实数的不可测集的坐标图像,这些曲线不可能用任意方案画出来或者描述出来。接下来χ3是大于χ2的第一个基数,χω是大于所有χn(n∈N)的第一个基数,等等。

    说完这些,我来介绍一下比所有普通阿列夫数都大得多的无穷大,这些无穷大在集合论中叫“大基数”。先考虑一个问题:有x满足χx=x吗?粗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因为x个阿列夫的等级比x个数字大的多。但想一想这个数列,χ0,χχ0,χχχ0,......,它的极限是x=χχχ....,其中χ的套娃有ω层。那么χx=χχχ.....(1 ω=ω个χ)=x。显然这里的x远远超过普通人想到的阿列夫数,但这东西离大基数还无比遥远。我们把这数简记为χ(1,0),接下来让χ(1,n)是第1 n个满足χx=x的数x。那χ(1,1)=χχχ......(χχχ..... 1)。然后χ(2,n)表示第1 n个满足χ(1,x)=x的数x,有χ(2,0)=χχχ......,其中χ有χχχ..... 1个,......其中χ有ω个。是一座有ω层的χ塔。类似的,χ(a 1,n)是第1 n个满足χ(a,x)=x的数x,对极限序数a,χ(a,n)是第1 n个满足χ(s,x)=x的数x,对每个s